『壹』 佛教法师谈保险行业
保险——公益性的行业“保险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业。”开场济群法师就说到。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天灾人祸多,保险在现代社会显得很重要。现在社会上虽然有很多人富起来,生活条件也好了,但还是有不少人没有安全感,有恐惧感,保险也能帮助大家建立一种安全感。保险已经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行业,应该是一个公益性行业。要容易满足才容易幸福紧接着,济群法师开始讲如何能让人感觉更幸福、更快乐。他说,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过的幸福快乐,其实有钱的很多人过得并不幸福。据有关方面报道,中国人的幸福感世界排名在120多位。为何经济发达了,人还是不幸福呢?其实,人幸福与否跟内在的心态有关。济群法师说一方面,幸福感是一个满足感,如果人的需求太多,欲望太多,人就不容易产生满足感。往往是容易满足的人,容易获得幸福。幸福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心没有烦恼,心要清净。只有没有烦恼,没有心事,才是人生幸福。幸福的第一个条件:物质条件积攒财富多少是个人福报。做保险,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那如何做才能把保险做的更好呢?首先要知道,一个人怎样积攒更多的财富是跟每个人的福报有关的。而福报又是需要培植的。一个人要拥有财富,不仅仅只是人要勤快,要努力,要有能力,更重要的要广结善缘,多做善事,广泛的交接更多的朋友。在交结朋友的过程中,要与人为善,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得到社会的接受。人缘好,缘分好,社会大众也就更容易接受。光有能力,没有善心和善缘,要做好保险是不容易的。同时,也还需要培植福田来增加福报,如耕耘田地,善待父母、家人,乃至周边及社会上其他贫穷的人,有善心,才能结更多的善缘。幸福的第二个条件是需求济群法师说,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个人需求太多,所以使得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过去人是5、6个孩子,现在1、2个孩子养起来都很不容易。而今天的人最大的特点:累。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忙碌,去努力才能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做保险的人,要立足于什么样的需求,才能让自己做保险做得更开心,更健康呢?关键是看保险人做保险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还是为大众的需要来做。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为自己能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收入,如果以这样的发心的话,顾客会很容易觉察到,自己会更难让人接受。但如果确定自己做保险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保障,确定是为对方着想,这样的发心,很容易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就容易得到客户的接纳,做保险的成功率也会更高。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出发点不同,结果一定不一样。另外,做保险的人,如果只是为自己的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无形中培养自己内心对业绩,收入,身份过多的需求,自己会越做越功利,以这种心态做保险,会做得很辛苦,一心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总希望做的比别人更好,也会让自己对自我的需求不断提高,自我的需求不断增加,自然自己也会越做越辛苦。为自己的利益而做,不断增长欲望的过程,是一个辛苦的让人心态烦躁、身心憔悴的过程。而如果做保险是为对方考虑,是为对方提供一份保障,不在乎个人得失,自己就能轻松地活着。做保险过程中,保险人心态上要避免功利,让自己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社会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做保险的人要学会为对方着想,不断地在内心增长爱心和慈悲心。如果保险人将业绩、收入与自我捆绑,想牢牢抓住收入标准、行业的地位及身份。太在乎这些,就会在心中产生焦虑感。当碰到对手时,自己就会生起嗔恨心;当自己做不好时,又会有挫败感。这种为自己着想的心理,会引发各种负面情绪。而如果是为别人着想,为更多人着想,让自己处在“无我”的心态上,自己做保险会更容易,也会更轻松获得更多的利益。是社会大众的利益还是自己的利益,发心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幸福的第三个因素,需要有一颗清净的心济群法师认为,现在人普遍的心里都很烦躁。今天的人似乎已经没有休息能力了。因为各种躁动的心,总是在波澜起伏的状态。生活乱,心更乱。如何拥有一颗清净的心呢?首先要建立健康、简朴的生活方式。健康、简朴的生活,有利于心灵健康,也有利于生态的环境保护。人类如果不改变现在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心灵的环保是做不好的。生活太混乱,心才会乱呀。其次,需要学习佛法的智慧。在座的有不少人知道佛法中两部著名的经典《金刚经》和《心经》。《金刚经》中有著名的公式“所谓......既非......是名......”就是说,世界上之所以的事情,其实是一些条件和变化的假象。一件事情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关键在于我们给这件事情赋予了我们自己的观念和情绪。这个世界每一件事,其实不是事情本身,关键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看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怎么看。一般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都是借助自己的观念和不良的情绪。而佛法帮助我们用佛得眼镜看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条件和变化的假象。《金刚经》中有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对外在的世界执着,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佛教讲空,是要大家空掉自己错误的认识和执着,是对治烦恼的工具。学习佛法智慧,才能清净内心。生气烦恼时应如何面对呢?济群法师认为,用禅的智慧去面对,让自己直面烦恼。当烦恼来的时候,让自己坐下来,让心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烦恼是如何产生如何消失的,学会观照内心,烦恼就随着观照消失了。禅,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讲一个禅宗公案,二祖找初祖说,“我的心不安”,初祖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回去,返照自己的内心。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一个人解决烦恼,就要直面烦恼。保险人一方面要认识到难度,一方面要把保险当公益事业来做。不为个人,以良好的心态去做保险,就会让这行业成为大家欢迎的公益性的行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贰』 如何用佛法做保险
保险——公益性的行业 “保险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业。”开场济群法师就说到。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天灾人祸多,保险在现代社会显得很重要。现在社会上虽然有很多人富起来,生活条件也好了,但还是有不少人没有安全感,有恐惧感,保险也能帮助大家建立一种安全感。保险已经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行业,应该是一个公益性行业。要容易满足才容易幸福 紧接着,济群法师开始讲如何能让人感觉更幸福、更快乐。他说,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过的幸福快乐,其实有钱的很多人过得并不幸福。据有关方面报道,中国人的幸福感世界排名在120多位。为何经济发达了,人还是不幸福呢?其实,人幸福与否跟内在的心态有关。 济群法师说一方面,幸福感是一个满足感,如果人的需求太多,欲望太多,人就不容易产生满足感。往往是容易满足的人,容易获得幸福。 幸福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心没有烦恼,心要清净。只有没有烦恼,没有心事,才是人生幸福。幸福的第一个条件:物质条件 积攒财富多少是个人福报。 做保险,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那如何做才能把保险做的更好呢?首先要知道,一个人怎样积攒更多的财富是跟每个人的福报有关的。而福报又是需要培植的。一个人要拥有财富,不仅仅只是人要勤快,要努力,要有能力,更重要的要广结善缘,多做善事,广泛的交接更多的朋友。在交结朋友的过程中,要与人为善,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得到社会的接受。人缘好,缘分好,社会大众也就更容易接受。光有能力,没有善心和善缘,要做好保险是不容易的。同时,也还需要培植福田来增加福报,如耕耘田地,善待父母、家人,乃至周边及社会上其他贫穷的人,有善心,才能结更多的善缘。幸福的第二个条件是需求 济群法师说,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个人需求太多,所以使得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过去人是5、6个孩子,现在1、2个孩子养起来都很不容易。而今天的人最大的特点:累。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忙碌,去努力才能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做保险的人,要立足于什么样的需求,才能让自己做保险做得更开心,更健康呢?关键是看保险人做保险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还是为大众的需要来做。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为自己能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收入,如果以这样的发心的话,顾客会很容易觉察到,自己会更难让人接受。 但如果确定自己做保险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保障,确定是为对方着想,这样的发心,很容易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就容易得到客户的接纳,做保险的成功率也会更高。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出发点不同,结果一定不一样。 另外,做保险的人,如果只是为自己的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无形中培养自己内心对业绩,收入,身份过多的需求,自己会越做越功利,以这种心态做保险,会做得很辛苦,一心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总希望做的比别人更好,也会让自己对自我的需求不断提高,自我的需求不断增加,自然自己也会越做越辛苦。为自己的利益而做,不断增长欲望的过程,是一个辛苦的让人心态烦躁、身心憔悴的过程。 而如果做保险是为对方考虑,是为对方提供一份保障,不在乎个人得失,自己就能轻松地活着。做保险过程中,保险人心态上要避免功利,让自己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社会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做保险的人要学会为对方着想,不断地在内心增长爱心和慈悲心。 如果保险人将业绩、收入与自我捆绑,想牢牢抓住收入标准、行业的地位及身份。太在乎这些,就会在心中产生焦虑感。当碰到对手时,自己就会生起嗔恨心;当自己做不好时,又会有挫败感。这种为自己着想的心理,会引发各种负面情绪。而如果是为别人着想,为更多人着想,让自己处在“无我”的心态上,自己做保险会更容易,也会更轻松获得更多的利益。是社会大众的利益还是自己的利益,发心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幸福的第三个因素,需要有一颗清净的心 济群法师认为,现在人普遍的心里都很烦躁。今天的人似乎已经没有休息能力了。因为各种躁动的心,总是在波澜起伏的状态。生活乱,心更乱。 如何拥有一颗清净的心呢?首先要建立健康、简朴的生活方式。健康、简朴的生活,有利于心灵健康,也有利于生态的环境保护。人类如果不改变现在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心灵的环保是做不好的。生活太混乱,心才会乱呀。其次,需要学习佛法的智慧。在座的有不少人知道佛法中两部著名的经典《金刚经》和《心经》。 《金刚经》中有著名的公式“所谓......既非......是名......”就是说,世界上之所以的事情,其实是一些条件和变化的假象。一件事情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关键在于我们给这件事情赋予了我们自己的观念和情绪。这个世界每一件事,其实不是事情本身,关键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看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怎么看。一般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都是借助自己的观念和不良的情绪。而佛法帮助我们用佛得眼镜看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条件和变化的假象。 《金刚经》中有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对外在的世界执着,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佛教讲空,是要大家空掉自己错误的认识和执着,是对治烦恼的工具。学习佛法智慧,才能清净内心。 生气烦恼时应如何面对呢?济群法师认为,用禅的智慧去面对,让自己直面烦恼。当烦恼来的时候,让自己坐下来,让心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烦恼是如何产生如何消失的,学会观照内心,烦恼就随着观照消失了。禅,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讲一个禅宗公案,二祖找初祖说,“我的心不安”,初祖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回去,返照自己的内心。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一个人解决烦恼,就要直面烦恼。 保险人一方面要认识到难度,一方面要把保险当公益事业来做。不为个人,以良好的心态去做保险,就会让这行业成为大家欢迎的公益性的行业。
『叁』 信佛人对买保险怎么看待,现在的人好像特别在意这个
买保险种了一个因”是对的,为什么呢?你做了这件事情,就种了这个因。举个简单例子,一个老妈妈还没死的时候,叫她先把寿衣准备好,就像很多人“我还没死呢,就把棺材买好”。对她是不是有因果?(但这是一个好因果吗?是不是在咒自己出事呢?我怕自己得癌症,所以在没有病的时候提前买一个,还是其实不管信佛不信佛都是可以买的?)实际上不管信佛不信佛都是可以买。但是有的人买了之后,感觉在心中太深,这种人就不宜买,感觉不深就可以买。比如说家里经济比较宽裕一点,他无所谓,买一个就买一个,不往心里去,那就不会种一个很大的因在里面;有的人把钱好不容易凑齐了,“哎呀,我以后万一得了什么重病、得癌症……我买这个保险可以有很多钱”,如果这个因种下去还整天想着“我买了个癌症保险……”那能不生癌症吗?(听得懂,看心)学佛讲的就是心,就算你有因,用心照样把这个因改变(明白了。我在没学佛之前买的,每年挺贵的,后来我听了那段话我就想要不要不买了,但是不买了又损失很大,我就不知道要不要继续)根本不要放在心上,无所谓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就像你买汽车保险一样的,总不见得买了一个汽车保险,花了这么多钱,老希望人家偷了,去撞人家一下,能赔一个新的外壳、一块新的玻璃、新的车灯啊!--出自玄学问答 佛学问答
『肆』 在“福到运转”上面能找到哪些佛家文创产品
做成这种倒流香,也是挺好的
『伍』 如何用佛法做保险_济群法师
保险——公益性的行业 “保险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业。”开场济群法师就说到。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天灾人祸多,保险在现代社会显得很重要。现在社会上虽然有很多人富起来,生活条件也好了,但还是有不少人没有安全感,有恐惧感,保险也能帮助大家建立一种安全感。保险已经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行业,应该是一个公益性行业。 济群法师说一方面,幸福感是一个满足感,如果人的需求太多,欲望太多,人就不容易产生满足感。往往是容易满足的人,容易获得幸福。 幸福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心没有烦恼 ,心要清净。只有没有烦恼 ,没有心事,才是人生幸福。 幸福的第一个条件:物质条件 积攒财富多少是个人福报。 做保险,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那如何做才能把保险做的更好呢?首先要知道,一个人怎样积攒更多的财富是跟每个人的福报有关的。而福报又是需要培植的。一个人要拥有财富,不仅仅只是人要勤快,要努力,要有能力,更重要的要广结善缘,多做善事,广泛的交接更多的朋友。在交结朋友的过程中,要与人为善,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得到社会的接受。人缘好,缘分好,社会大众也就更容易接受。光有能力,没有善心和善缘,要做好保险是不容易的。同时,也还需要培植福田来增加福报,如耕耘田地,善待父母、家人,乃至周边及社会上其他贫穷的人,有善心,才能结更多的善缘。 幸福的第二个条件是需求 济群法师说,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个人需求太多,所以使得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过去人是5、6个孩子,现在1、2个孩子养起来都很不容易。而今天的人最大的特点:累。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忙碌,去努力才能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做保险的人,要立足于什么样的需求,才能让自己做保险做得更开心,更健康呢?关键是看保险人做保险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还是为大众的需要来做。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为自己能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收入,如果以这样的发心的话,顾客会很容易觉察到,自己会更难让人接受。 但如果确定自己做保险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保障,确定是为对方着想,这样的发心,很容易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就容易得到客户的接纳,做保险的成功率也会更高。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出发点不同,结果一定不一样。 另外,做保险的人,如果只是为自己的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无形中培养自己内心对业绩,收入,身份过多的需求,自己会越做越功利,以这种心态做保险,会做得很辛苦,一心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总希望做的比别人更好,也会让自己对自我的需求不断提高,自我的需求不断增加,自然自己也会越做越辛苦。为自己的利益而做,不断增长欲望的过程,是一个辛苦的让人心态烦躁、身心憔悴的过程。 而如果做保险是为对方考虑,是为对方提供一份保障,不在乎个人得失,自己就能轻松地活着。做保险过程中,保险人心态上要避免功利,让自己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社会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做保险的人要学会为对方着想,不断地在内心增长爱心和慈悲心。 如果保险人将业绩、收入与自我捆绑,想牢牢抓住收入标准、行业的地位及身份。太在乎这些,就会在心中产生焦虑感。当碰到对手时,自己就会生起嗔恨心;当自己做不好时,又会有挫败感。这种为自己着想的心理,会引发各种负面情绪。而如果是为别人着想,为更多人着想,让自己处在“无我”的心态上,自己做保险会更容易,也会更轻松获得更多的利益。是社会大众的利益还是自己的利益,发心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幸福的第三个因素,需要有一颗清净的心 济群法师认为,现在人普遍的心里都很烦躁。今天的人似乎已经没有休息能力了。因为各种躁动的心,总是在波澜起伏的状态。生活乱,心更乱。 《金刚经》中有着名的公式“所谓......既非......是名......”就是说,世界上之所以的事情,其实是一些条件和变化的假象。一件事情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关键在于我们给这件事情赋予了我们自己的观念和情绪。这个世界每一件事,其实不是事情本身,关键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看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怎么看。一般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都是借助自己的观念和不良的情绪。而佛法帮助我们用佛得眼镜看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条件和变化的假象。 《金刚经》中有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对外在的世界执着,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佛教讲空,是要大家空掉自己错误的认识和执着,是对治烦恼的工具。学习佛法智慧,才能清净内心。 生气烦恼时应如何面对呢?济群法师认为,用禅的智慧去面对,让自己直面烦恼。当烦恼来的时候,让自己坐下来,让心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烦恼是如何产生如何消失的,学会观照内心,烦恼就随着观照消失了。禅,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讲一个禅宗公案,二祖找初祖说,“我的心不安”,初祖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回去,返照自己的内心。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一个人解决烦恼,就要直面烦恼。
『陆』 哪个护身符才保险 老黄历网佛教频道
由此可见“老黄历网佛教频道”真的是附佛外道的网站了,护身符根本不是佛教所有的。
『柒』 佛教中卖保险算造恶业吗
学佛了就与人为善,戒律不让做的就不做,卖保险算是十恶之中的行为不?应该不算,顶多就是有些险种涉及到一些,不做那些也就是了,整体来看,卖保险为给别人多一份保障,属于为众生服务的一种方式,当不属恶业,当然这当中还有发心问题,这看每个人自己了。
『捌』 修行佛教的人做保险理财类的职业如法吗
佛教的财富观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外乎两大内容:一是经济,一是科技。的确,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仅仅在二十多年前,我们的生活所需还是定量供应:需要粮票才能购买食物,需要布票才能购买衣服……两相对照,其间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衣食住行上,同时也反映在城市建设方面,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其现代化程度和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相比都不会逊色。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也使我们不再感觉到时空的距离,尤其在网络风靡全球的今天,天下一家的梦想已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现。这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在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观念之间所形成的冲突,正日益困扰着我们的心灵。发展又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并由沿海波及到内陆,由城市波及到村镇。在今天的乡村,田园牧歌式的恬静风光已难以寻觅,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乡镇企业。竞争使今天的人变得特别浮躁,生活条件虽然有了提高,但真正感到幸福的人并不多。相反,工作中带来的压力,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无序,都使我们内心充满了焦虑和困惑。如何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我们面临的烦恼,固然起源于现实的问题,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观念。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更影响着整个社会。今天,我想从佛法的角度,和大家谈一谈如何看待及使用财富的问题,这也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怎样看待财富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并享用财富。尤其在今天,个人生活的改善,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效益的达成,都是以财富的增长作为衡量标准。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财富的作用和过患,往往就会被它所伤害。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看待财富的呢?1、毒蛇在佛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赶紧将黄金带回家中,以为这从天而降的幸运将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改变的确是发生了,但完全不是他们希冀的那样。当父子俩带着金子去市场兑换时,却被人告到了官府。原来,他们捡到的金子是窃贼从宫中盗出,在逃跑时弃于路旁的。他俩人赃俱获,有口难辩。这对乐极生悲的父子在临刑时,才领悟到“毒蛇”的真正含义。类似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来,甚至有部分领导干部也由人民公仆沦为以权谋私的罪犯。剖析他们蜕变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金钱是如何一步步腐蚀着他们的灵魂。如不久前发生在厦门的特大走私案,直接牵涉到各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达三百多人。当那些昔日地位显赫的特权阶层身陷囹圄时,想到的是什么?当他们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想到的又是什么?“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正是对金钱的贪婪导致了他们的堕落,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种种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到:金钱虽然诱人,但也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致命,一是人类的贪欲使然,一是没有认识到财富背后隐藏的陷阱。金钱何以会成为万恶之源?首先是来源问题,这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以往的生活条件虽不富足,但在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依然能够知足常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物质文明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将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推向了功利社会。金钱的诱惑和贫富分化带来的危机感,双重地困扰着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丧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于脑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或造假卖假,以不法手段来骗取钱财;或铤而走险,以走私贩毒来牟取暴利;或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之便来贪污受贿……当这些不法行为和金钱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往往就一叶蔽目,知法犯法,在所不辞。其次,是不正确的使用。如果拥有财富而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就很可能在金钱的蛊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说贪、嗔、痴三毒是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危机,那么,使用不当的财富往往是引发它们的导火索。很多骤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赌,或是挥霍无度,结果使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这是因为财富使用不当引起的过患。第三,是对财富的执著。据有关报道,东南亚金融风波之际,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为治疗这批特殊的病人,以模拟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缓解他们因破产而带来的心灵创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如果将积聚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那么一旦失去财富,就会失去整个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2、净财佛经中也把财富当作净财。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那么,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呢?首先,来源是正当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鼓动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和地球的资源一样,人的福报也是有限的,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第三,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无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贪著财富的话,那么没钱时我们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知财富的无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恒的;了知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当我们真正能够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我们就不会被它所伤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财富同样如此。财富本身并无所谓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为富不仁者以它来作恶,慈悲众生者以它来行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财富,我们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会,并且没有贪著之心,那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二、财富与道德、修行对于佛教徒来说,如何将学佛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或许很多人都曾面临过这样的困扰。在多年的弘法过程中,常常有信众就类似的问题前来请教。我觉得,作为学佛的人,首先要澄清两个观念:一是追求财富和道德是否对立?二是追求财富和修行是否对立?1、追求财富与道德是否对立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因此很少谈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应当看到,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落实到生活中,还是不乏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利益是如此地实际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而西方人本思想则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对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普遍而又单纯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是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仅对现世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善行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仅和道德相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佛教有这样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非法行为往往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或许有些无知者会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动心。因为通过非法行为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这种风光决不会长久。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因此,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很多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而从事世俗劳作更是在浪费生命。这也使得社会对佛教形成了诸多误解,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学佛和追求财富真的不可兼得吗?佛教将正当的谋生手段称为正命,反之即为邪命。假如我们放纵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财,损人利已,这样的行为和修行自然是对立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学佛的同时还在继续造作恶业,以为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平衡。其实那只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已。我们要知道,布施和供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福报,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习气。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之时,必须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这和修行并不是对立的。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一样可以修行。《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法华经》也说:“一切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这都说明了工作与修行的统一。在我们的观念中,往往将修行理解为念佛、拜佛和打坐、诵经。事实上,那仅是狭义的、形式上的修行,而“修行”二字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所谓修行,即对行为的修正。我们的行为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意业,即思想的行为;一是身业,即身体的行为;一是语业,即语言的行为。凡夫无始以来被无明所蔽,身口意不断造作不善之业。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来改造自己,从思想上摆脱贪嗔痴烦恼,从行为上不再造作杀盗淫妄诸业,进而能以无常见、无我见、无自性空性见,了知一切有为事相如梦幻泡影。所以说,时时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所谓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众。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发心,有不同的追求。1、人天行中责无旁贷对于在家居士来说,首先要解决个人生计。与此同时,往往还肩负着家庭责任。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后代,为人子女者要赡养老人,这都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众生,如果我们连身边的亲人都无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仅如此,作为公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还有相应的社会责任需要承担。如果我们连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本身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并加深社会对佛教徒的误解。除了以上这些责任和义务,身为佛弟子,还要具有助人为乐的情怀。不论是儒家还是基督教,都劝导我们要有爱心。在今天这个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悬殊,虽然部分人已达到小康水准,但还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在边远地区,不少孩子因为家庭贫寒而失学,不少老人因为生活困窘而晚境凄凉,这些人都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财力,才能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提供生活保障。否则,即使有心帮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出世修行少欲知足作为出家僧人来说,如果倾向于出世解脱,就应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准则。早期的原始僧团,佛陀要求比丘们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坐、穿粪扫衣、吃腐烂药。除此而外,出家后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三衣一钵而已。因为出家就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物质享乐的放弃,从而排除一切干扰,将整个身心安住在对佛法的体悟中。从修行的角度来说,简单的物质条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内心的单纯。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今天的人为什么心特别乱?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复杂了,物质享乐太丰富了,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溺于声色刺激中。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俭朴的生活方式为原则。我曾去法国的梅村参观,那是由一行禅师主持的禅修中心。虽然法国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营造的氛围却简单而又自然。因为修行是为了断除烦恼、息灭妄想,在俭朴的生活环境中,物欲刺激相对要小得多,干扰也相对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静下来。而奢华的生活,对财富的过多占有,都会使我们的贪著越来越大,妄想越来越多,从而对修行构成巨大的障碍。尤其当我们缺乏相当的定力时,更需要以简单的生活来减少物欲,借助环境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3、积聚资粮广度众生菩萨道的修行与解脱道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菩萨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慈悲一切众生,广度一切众生。在菩萨奉行的六度四摄中,都是布施为先,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十二大愿,帮助一切为饥渴所恼的有情。他教导我们:“应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可见物质给予也是帮助众生的方式之一。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赚钱,可以拥有很多财富。只有拥有更多的财富之后,才有相应的能力帮助众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贪著之心,否则就不是菩萨的境界了。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众生真正地离苦得乐。法布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谛。对于生活无着的人来说,物质救济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帮助他在社会上自强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最为究竟的方式,则是引导他契入佛法,“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所以说,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心,看自己是在哪一个层面上修行。如果从出世解脱的层面来说,就不应追求财富;如果想进一步发菩提心,那么,以财富来利益众生,也是行菩萨道的途径之一。四、怎样追求财富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一方面,我们又要通过财富去交换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学佛的人同样需要财富作为生存保障。那么,佛弟子应该如何追求财富呢?1、明了因果佛法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间的一切吉凶祸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在发展。佛教讲三世因果,因而对人生也要从三世因果中去认识。贯穿着三世因果的力量为业力,包括引业和满业。引业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去向:或升天享乐,或堕落地狱,或继续为人;而满业则决定了我们一生中的穷通祸福。所以说,人生的一切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明了人生因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为未来人生规划美好的蓝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命运是由自身行为所决定,就不会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会带着侥幸心理去为非作歹。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如市场需求、致富机遇等等。2、广种福田“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福报。福报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容易获得丰收,而在贫瘠的土地上,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的收获。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这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也不是命运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往昔种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福报都非常重要。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要在人生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中最胜之福因。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要对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才会有感激的心情;听到鸟儿鸣叫时才会有欣喜的感受,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人格。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佛陀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怙,我们才能在生死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解脱的途径。因此,三宝对我们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来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3、生存技能除了培植福田外,我们还应重视今生的努力,因为福报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体现。哪怕天上会掉下陷饼来,还需要我们伸手去捡,否则也是枉然。佛法所说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个部分,内因需要外缘来成就。在今天的社会,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没有谋生的技能,即使拥有福报,也像堆在仓库里的种子一样,不会发芽、开花,更遑论结果。如果我们受过专业教育,或有一门实用的手艺,就业机会就会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还能以一技之长为众生提供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巧明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工巧明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当的技术技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创造财富。在《华严经·十地品》中,佛陀对此作了详尽的说明:“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癫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伎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由此可见,专业技能不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增上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我们有福报并且努力的话,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机会,都有成功的希望。4、如法求财前面说过,正命就是合理的谋生手段,也是修学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将谋生方式作为修行的内容,足见其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几乎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将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有意无意地造下恶业,就更是得不偿失。什么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为公民,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作为佛弟子,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在家居士必须遵循的十种善行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反之,则是必须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经中,还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可叹的是,这些不法行为至今仍然存在,并继续危害着社会大众。一、窃取他财:以抢劫、偷盗、诈骗等方式窃取他人财物,或将拾取的财物据为己有。二、违法贪污:包括走私贩毒、倒买军火及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等。三、抵赖债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欠债不还,以不正当手段抵赖自己的债务;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闭或携款潜逃,从而侵吞他人的财物。四、吞没寄存:以欺骗性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寄放或委托管理的钱财。五、欺罔共财: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伪造帐目等方式,将共同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六、因便侵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损公肥私。七、藉势苟得:利用职权替人办事,从中捞取钱财。八、经营非法:包括漫天要价、短斤少两等不正当经营手段。九、诈骗投机:包括造假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经营方式。十、赌博淫业:开设赌场或色情行业以牟取暴利。由此获得的不义之财,不仅会玷污我们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弃,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对为黄金所害的父子一样,到付出惨重的代价时,已悔之晚矣。所以,我们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财富。如法求财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正如佛陀告诉我们的:“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忽怠;三者当储积,以拟于空乏。四耕田商贾,泽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如是修业者,则家无损减。”开源就是掌握各种谋生和致富的手段,节流就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同时,我们还要勤修善业、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这几点,财富就会日益增长。五、合理的支配财富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召唤我们,媒体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和参考。但我们要知道,改善物质生活并不是花钱的唯一途径,更不是使财富发挥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为人敬重的却不多。原因是什么?主要就是取决于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财富。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有几种比较典型的例子。1、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一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吝啬鬼,他们珍爱金钱超过生命。即使拥有再多,依然舍不得以财富去帮助他人,不但舍不得造福社会,也舍不得给家人使用,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享用。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尔扎克塑造的老葛朗台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直到生死关头,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护的钱财。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使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只是财富忠实的保管者而已,当他们撒手西归之时,这些钱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一点利益。所以说,“身死留财,智者不为”。这种以积攒钱财、守护钱财为乐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当钱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时,不过是些毫无意义的金属和纸片。另一种极端,是挥霍无度的暴发户。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骤然暴富,却没有承受这份财富的健康心态,于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挥霍来炫耀所谓的成功,沉溺于穷奢极侈的生活之中。他们将人生当作一场及时行乐的游戏,觉得财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属于自己,只顾自己拼命享用,却不愿为他人付出分毫。这样的行为同样为社会所不齿,因为他们只是在无端地浪费财富,也是在无谓地消耗自己的福报。还有一些人,虚荣心非常强,总是花钱做表面文章。即使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要添置高档用品,追逐时尚潮流,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辞,这也是错误的生活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体现,高档就是价值的尺度。人的基本生存所需无多,我们需要饮食维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们需要衣服抵御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们为什么在衣食无忧之后还不能满足?因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我们吃饭,有时是为了吃给别人看,有时又是为了应酬而吃;穿衣也是同样,有时是为了炫耀,有时是为了工作交际而穿。所以,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经演变为用来攀比的道具。还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注一掷,将所有家产用来作风险投资。他们不仅希望财富来得多一点,再多一点,更希望财富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在这样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玖』 信佛之人如何看待保险
信佛之人,也是人!,当然要随顺世间的事情,社保,医保,是国家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拾』 佛教问答佛弟子能干保险吗如法吗
学佛是学佛的智慧、觉量,积极向善,利益众生。保险是帮助他人规避风陀险,保全资产。佛弟子做保险有什么不可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