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互联网理财的风险控制,可以把互联网理财的发布机构分为两大类:
1、银行、保险等国家认可的大型金融机构
2、社会的第三方机构,如支付宝等(还包括众多小型的社会机构)
第一类的风险有银监会证监会共同监管和指导,且金融机构的信誉保障是其互联网理财的最大保障,至少不会发生信誉风险和道德风险。第二类目前几乎没有监管机构,有些社会小型机构甚至虚假宣传,完全没有专业资格人员设计产品,风险没有保障。所以在互联网理财重要的是通过一些理财平台,87金融汇等金融超市之类的多比较,全方面考虑产品的风险和口碑,重视风险评估,才能稳健理财。
望采纳,谢谢
② 互联网理财产品有哪些特点
优势1:收益
几倍的收益率傲视群雄。虽然有一些理财产品不靠谱,但是无法动摇收益方面的领先地位。
优势2:大势所趋
这两年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什么最火?无疑就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不断的火热发展,P2P理财产品也会随着这个趋势不断发展壮大下去。对于一个朝阳行业,P2P理财以每年倍数增长的趋势不断壮大,其中也说明越来越多的投资人选择开始进行P2P理财。
优势3:门槛低
对于常规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普遍投资门槛较低,P2P理财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通常其准投门槛都在100元左右。对于没有太多闲钱但是也想进行理财的理财者来说,互联网理财完全可以满足其理财需求,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降低理财的风险性,可以拿100元来考察一个长远的高收益投资对象可以说很值得。
推荐小财迷
③ 毕业论文题目是 互联网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请问好写么
还可以,刚好赶上热点时期,去年互联网金融火爆,各种问题刚刚呈现出来,
这个时期刚好适合总结,很多资料和数据都很新,当然会有失真。
主要制约因素就是国家鼓励的大背景下,P2P行业蜂拥而起,导致严重的恶性竞争,又没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您的问题得到解决,请给与采纳,谢谢!
④ 互联网理财为什么那么火热
现在是网络时代,社会进步了什么都用网络。
生活好了就搞搞投资
这又比银行的门槛低
收益高
所以就火咯
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
做要了解清楚了不然坑死你都不知道,现在跑路的那么多
还是去背景强的如联金所、积木盒子等一些出名的风险低点
要投资就要多了解了。
⑤ 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分析作文2000字
最后一篇互联网金融的文章了。在第一段做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所以仅限于讨论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其他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就不扯了。至于股权融资,目前也未成气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水平有限,而且这篇相对务虚,逻辑也有点乱,读起来也晦涩难懂,请谅解!
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业内观点很多,争来争去也很难有定论,我自己的感觉要弄明白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还是要先弄明白什么是金融?
金融本义是资金融通,广义上说,跟货币发行、保管、兑换、结算相关的都是金融,但是狭义的金融,一般仅指货币的融通,所谓货币融通,就是资金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融通转移的过程。这个转移的过程,一般主要表现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式。直接融资,说白了就是缺钱的人直接跟有钱的人借钱,股票是最典型的直接融资方式,你买了股票相当于就是借钱给了企业,然后他每年给你分红,债券也是,你买了一个企业的债券,他每年支付你利息。
间接融资就是有钱的人或者企业不直接借钱给缺钱的人,而是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中介机构是谁呢?最典型就是银行,我们大量的人把钱存到银行,银行统一对资金进行调度和安排,发放给缺钱的人或者企业。我们获得了存款时候银行给予的利息,而银行获得了放贷款时候,企业给予的利息,两者差额就是银行的盈利。
这两类融资方式直接就是构成了狭义上的金融概念,就是信用货币的流转,这个流转是有两个特征的,一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二是这个分离的过程是有报酬的,一般体现为利息或者股息。
至于其他广义上的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了商业银行存款的吸收和付出,以及有价证券的转让买卖,以及资金的结算等等。狭义的金融和广义的金融的存在,使得互联网金融其实也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
但是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从这个理解来看,其实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资金融通,直接也好,间接也好,只要用了互联网的技术来实现了这个融通的行为,其实就是互联网金融了。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提高自身的效率的行为,都可以定义为互联网金融。
只是,显然,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可能并不是如此定义的,谢平教授,曾经提出过区别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即“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能代表了大多数人对这个模式的理解。
他对这种模式的定义是,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单纯从定义来看,其实,这个第三个模式,无论阐述的效率如何,支付多便捷,信息程度多高,以及是否有金融中介存在,回归到核心点,其实还是摆脱不了企业是直接还是间接融资这个命题,按照纯金融理解,其实第三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核心是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定义其实最终还是被归类到直接融资方式,他并不改变资金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转移的这个核心行为,所以这个互联网金融模式,很难界定是第三个融资模式,而且他也没有改变金融本身,但是,这个模式的设想里,有个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他试图改变其实是市场参与的主体。这个模式要摒弃金融中介的存在,所以对互联网金融的最终定义中,这个成为了核心。
在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畅想之中,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最终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因为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等的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不在是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主导定位。
事实上,我对这个提法是赞同和认可的,金融中介机构在过去的几百年历史之中,能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主导型的地位,其实有很多的原因,专业化分工也好,制度性保护也好,都使得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是通过这些金融中介进入到实体领域中去的,他们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枢系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的改变着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也会日益改变金融中介机构在资金融通中的主导性地位,互联网会让信息不断的透明化,让中介失去依靠信息不对称所掌握的信息优势,而且互联网让社会的各种参与主体更加的扁平化,也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由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专业化优势,所以是有可能出现金融中介日益被摒弃的可能性的,事实上,目前涌现出来的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其实核心都是冲击着原先的金融中介的模式,都是意图撇开金融中介,实现资金融通双方的直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