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去其他省工作,那之前买的车和入的保险怎么处理怎么带到新的城市去
世博会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加快在上海制造新一轮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头20年的重要时期的战略机遇期,制造业的一个新的起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通过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导致竞争力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区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主要线路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建设城市生态协调的国际竞争力的新的产业高地,加快建设的国际和国内市场,2资源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依靠城市工业的骨干配套,具有四个主要的中心城市功能,适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
上海工业已确定了“抓,推广多年,看五年”的工作思路:抓住今年的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三个年,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建立一个新的产业高地;看5年,那是2007年,努力建立一个新的工业体系,全面构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年世博会,上海将力争成为全国工业经济“十一五”:这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中心,工业自主研发和设计,知识产权物业创新中心,国际大公司,品牌和投资中心的经营管理,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交易和信息中心的第一个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世博会为契机,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的举措-
优化产业布局。黄浦江开发世博会场馆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新一轮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基本建成四大产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化学工业区,精品钢基地。
调整产业结构。上海制造业将重点放在大型成套设备,电站设备,汽车,造船等现代化设备产业,大力推进的基本原料如钢铁,石化行业振兴,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和光电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应用,ERP的集成应用中国传统医学和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的八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现代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积极拓展硬件开发与制造,软件设计及应用,网络建设和推广的三大领域,加快发展微电子,计算机和软件,光电,通讯网络和其他行业。
继续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形成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加快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以及一些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促进集成电路,生物芯片等高科技产业转化,孵化器的机制,加快科研步伐和专利技术产业。
扩大开放的内部和外部积极引进外商投资项目,吸收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和化学行业,鼓励各种所有制的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探索兼并和收购,企业和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新的海外投资,加快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和研发机构。
加快完善政府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根据法律和服务理念,以加强管理社会,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规范的行政审批。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全力打造新的产业链BR/>
我们讨论的主题的世博会,新一轮上海产业发展,需要整合传统行业的知识,经验,将许多我们不关心这个问题。,有很多合资,合作模式可以概括为累积效应的示范效应。例如,由于外资的进入,传统产业如何在管理的各个方面,产品形态,质量,品牌新的探索,并重新创建的基础上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我们必须发展新的产业,只有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产业概念,发展新的产业类别,以形成新的产业链,所以释放的股票在上海,企业实力和品牌的制造能力。
新的产业概念,包括教育,医疗,展览,出版。国家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协会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例如,30多个研究机构复旦大学带来了可观的文化消费市场,复旦大学附近有很多的快餐店,咖啡厅,书店,酒店,产业链长。医学与卫生事业的另一个例子,像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系统和中山医院,年营业额约1亿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药品销售也形成了产业链。只有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链链接。
形成新的产业链,企业的主要载体,如汽车,在过去,我们强调本土化,我们应该首先在上海的企业寻求配套件,但后来发现自己支持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与大宇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的合作,标志着上海汽车转弯。
第二运营商市场和信息。政府应该建立的市场环境,大气,气候和规则具体操作企业家,私营机构,与上海在该国的资源分配,以提高经营水平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个品牌,设计师的潜在资源。有很好的发展。
第四机制。上海现在正在寻找一个所谓的做生意的成本“洼地”,你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以找到突破点,一个更深层次的探索背后的机制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此外,通过改革形成,盘活的主体,包括专利制度,科学和技术体系,奖励制度,产品研发体系,以及高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方式,贷款管理办法。
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杨建文:以超前的意识把握发展机遇
认为在这个阶段,从国际的角度重新构思下一个产业安排和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有3原因: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仍然是一个过渡阶段,下一个步骤将是进一步扩大开放;2。定位国际大都市上海城市的共识,这是不局限于中国范围内;最近3个主要的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从外面,如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引进外资对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包括上海大。
的深化开放到外面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在这个阶段,但从市场制度建设的高度去理解,规划和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概念,法律,信息技术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的最新发展,上海已成立三个节点在2005年,2007年和2010年,我个人认为2005年,我们的目标是使后者的一半,紧紧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引进外资,发展制造业的,2007年应该注意的现代服务行业2010年上海这座城市的基本轮廓勾勒出来。
我们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的同时,应该看到产业结构调整是永恒的,这其中吸引外商投资的机会可以被持续时,你不是有足够的了解它苏南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苏南引进台资经济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经济发展,台湾的,台湾目前的工业结构调整的预期,以将基本完成内两年,之后在台湾有资金流动的一种新的方式,因此,苏南同志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轮抢台资,所以2023年,上海还需要以超前的意识,不只是寻找,你想看到的未来,抓住机会,以上的三个第一,有理解,有一个现成的,三个动作。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在这一轮上海引进外商投资不超越别人,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在我看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中国可能是两年或三年,下一轮的机会,我们可以预测的重点领域应该是现代服务业产业,这正好与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功能相吻合。使用的过渡期在2035年年底,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集中于保护门服务部门的将被逐渐打开外国投资者将无可避免更大的投入,在这方面。
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祝融林:世博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世博会举行从五个方面促进产业发展的方式是:
首先,加强上海作为中国,远东,甚至在会展中心的地位。世博会举行促进发展的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它有助于规范上海的展览业市场,会展业走上统一,有序,规范的道路;其次,它有助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提高会展业在上海的国际声誉,有利于改变的参展主题是相同的,小规模的MICE会展内容失真的情况。
第二,加强对状态的服务功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世博会期间创造巨大的服务需求,并涵盖许多金融,保险,电信,安全,海关,边境管理,交通运输,酒店,餐馆,娱乐,购物,休闲,他们的客户在100多个内容。世界各国和国内几十个省市不同程度的需求。不同的服务项目,满足不同的需求,不可避免地锤炼服务技能,接待能力,管理质量,服务品种,会讲多种语言的水平。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很大的促进第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强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显示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在世界博览会的展位目前全球的工业化国家,他们往往是顶级高科技国家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公约”的国家感到自豪。上海作为东道主的舞台表演,将受到的驱动力两大方面:第一,与先进的技术含量的产品所产生的压力之间的差距;灵感来自于先进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之间的差距。获取产品的驱动力,的展评竞争和交换过程,势必有展览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技术创新的行为,特别是在主机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具创新性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在城市中,有限的条件下,大多数科学和技术人员不能去国外,以学习交流,和障碍,扩大创新的理念。今天,在世界顶级科技成果在您的指尖,在全市范围内,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势必激起的涟漪创新的浪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上海旅游功能状态,促进旅游业前所未有的发展。跨越千年的时间,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清查和空间,其文化的沉淀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但其潜力,由于三个原因尚未充分发挥:首先,的股票资源开发是弱,特别是在系统发展薄弱,缺乏整体规划,部署和投资;尚未完全建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平台,旅游资源共享的程度是不够的,上海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还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水平。世博会,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大格局地区逐步建立,一个旅游资源共享,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共同繁荣的旅游市场正在形成。
第五,加强生态功能状态,促进发展环境友好,能源节约型产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设置,以配合时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同时处理2015年的上海建成生态型城市为目标,因此,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吸引力。上海生态功能状态,必须加强建立这个主题,有三种方式:第一,优化的产业体系,逐步淘汰消耗的资源,大污染行业,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产性投资和生活对称的投资比例,增加在环保工作中的投资结构,以优化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模型的线性利用的比例,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比例,梯级利用的原料和能源,促进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东中国科技大学博士丹梁平:建立信息网络,以降低成本做生意
世博会给了我们真正建立了一个世界级城市的历史机遇。一个世界级的城市,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三个中心,使三功效:
成为全球资本的吞吐量中心,二是成为全球商品交易中心;第三,是世界上信息的交汇点,成为中心,这三个中心实际上是,我们常说,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中心。当一个城市成为中心的3个交通路口,将带来三大影响:首先,势必成为跨国公司的聚集中心,从而将成为集聚中心各种国际组织,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类人才聚集高地,无可避免地成为文化,教育,科研的中心。
从这些世界级城市的特点,上海有多远?见的资金吞吐量中心,上海联合交易所,全国最大的资本市场在上海,与在快速扩张的中国经济的能源,中国的加入WTO过渡期在2006年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将逐步自由兑换,资本市场开放了迟早的事。一旦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是完全开放的公众,在中国资本吞吐量上海以外的非没有从世贸中心,洋山深水港完成于2008年,在完成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第二阶段,成为??亚洲物流中心应该能够实现的目标之一。从信息中心的角度来看,上海在硬件方面的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标准化的软件有明显的差距。
显然,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上海与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条件。当然,上海也存在着缺乏小型和中型资本创业的环境和机制,发展城市功能,空间和腹地的问题和需要,以降低成本做生意的缺乏。
在回应这些问题,实现一个世界级城市的目标,就必须实施一些更先进的策略:首先,真正的战略空间,位于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形成资金流为基础,产业融合的大都市区。第二,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的形成,这是一个先决条件,以实现世界级城市。第三,通过建立信息网络,显着降低交易成本。四,进一步大力调整成本结构业务。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和中国:世博热潮“,以促进经济增长
应该采取什么发展战略,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繁荣成为这样一个经济繁荣:要么升级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并允许在上海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造成的分散脉冲的影响,通过时间和空间被“烫”的世博热潮。
做时间上的分散,需要一些措施,尽可能长,短期影响世博会的热潮:第一,使世博会项目,尽可能地与上海城市发展长远规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所有的世博会项目将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和设施不无关系什么样的城市发展,二是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的土地和住房价格,不要让房地产价格在短短的几年里,迅速上升到20年,甚至30年之前,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第三,通过空间分散的分散的原则,利用时空转换时间。
空间色散具有以下意义:首先,通过空间分散的分散,因为可以创造更多的空间色散增长,使得世博会的繁荣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能保持持续的时间较长,二在空间上的分散,也可以起到带动周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共享世博会的繁荣和共同的风险要达到的目标。
空间色散的具体措施是,上海的道路和世博会传递给所有上海周边城市的繁荣需要提供区域公共产品。根据目前的预测,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开幕,上海的约70万人次的参观者路的酒店以及其他各种相关设施分散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规模,所以,50万,甚至在约60万人次自己的选择,上海周边的城市规模在参观世博会,促进周边城市的商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并通过这样的大型运动的人,并创造投资机会,组合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共同体。
从长远来看,道路上海的经济增长比建筑的酒店是更有利的。内置过多数量的酒店,在世博会结束后,有可能形成大量的股票负担。然而,道路将是世博会结束,继续创造各种交通运输收入增加。因此,应该通过上海周边城市的交通连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到世博会的经济,实现经济共同发展的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跨越长江三角洲地区密集的的蛛网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
世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一个独特的论坛,它鼓励人的创造性和积极参与,它鼓励人类科学和情感,都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技术奉献在世界上。在1851年的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在伦敦举行。世博会是综合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经济,科技,文化数字奥运的大型展览。中国已参加了12届世博会。
中国的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它包含五个副主题: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之间的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城市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好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新世纪人类的梦想。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愿望的概念。中国在新世纪的行列,是她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步伐,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平与发展,促进了手,不但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永恒主题。
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将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首先,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
二,上海将吸引大量的游客;
在上海的众多企业将加入申办工作的操作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
世博会也使上海的知名度提高了,多与外界接触,使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素质得到提高。在
上海正在进行世博会场地规划的深化和调整,世博园区从240公顷到310公顷,加上60公顷和30公顷世博村的停车场,总面积400公顷。保留原计划的椭圆形运河和植物走廊和东部江岸新的主入口。将鼓励和帮助建设一个永久展馆,参展商和他们的历史,文化,经济,科学和技术的世博会展馆后。中国馆将被转换成世博会博物馆。这里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中心,一个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世界珠宝番禺制造
番禺区人民政府
沙湾珠宝园
珠宝首饰产业是广州市番禺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番禺珠宝业以“来料加工”的形式率先与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孕育了番禺珠宝业发展的“雏形”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珠宝生产、加工体系。番禺珠宝联系着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以及美国、德国、法国等众多国家,产品经香港出口到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目前,番禺已成为中国金银珠宝首饰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国内最大、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最集中的金银珠宝首饰加工基地之一。番禺珠宝镶嵌量超过世界珠宝业“龙头老大”——意大利维琴察,是全球最重要的珠宝生产地之一 。
过去二十几年,香港以来料加工的形式逐渐将珠宝制造基地北移,其中在番禺加工生产的珠宝占香港珠宝出口总量约70%,因此,番港两地珠宝产业发展已经深度一体化。近年,随着中国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来料加工企业的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为此番禺珠宝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目前,“出口转内销”已初见成效,内外销综合并重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这为番禺建成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创新型珠宝特色产业基地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一、番禺珠宝产业发展历程
番禺珠宝产业萌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番禺区拥有珠宝首饰加工及配套企业400多家,8万从业人员,1500家彩色宝石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沙湾珠宝产业园、大罗塘工业区、小平工业区等多个工业区,是全国最早发展珠宝行业的地区。整个番禺珠宝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加速发展、升级转型、求新突破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珠宝加工业向番禺转移,形成了番禺珠宝产业的第一波浪潮。当时中国的珠宝首饰产业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番禺珠宝企业、产业抓住了这个契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番禺珠宝产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产业环境,以“来料加工”的形式,率先与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奠定了番禺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业的基础。
2.加速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受CEPA、泛珠三角圈形成以及加入WTO等因素影响,香港以及国际的珠宝配套服务产业也向番禺转移。在加速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中,除了香港、台湾的珠宝业加快进驻番禺,欧美、印度等企业也纷纷落户。沙湾珠宝工业园引进的22家珠宝企业中,大多数是欧美、印度企业。部分外资公司则是通过香港平台进驻番禺,奠定了大市场背后的“番禺制造”产业定位。第二次浪潮的发展令番禺珠宝产业链日趋完善,也推动了番禺珠宝产业对于完善交易平台的需求。
3.升级转型阶段
2008年开始,国际金融海啸,海外订单锐减,新劳动合同法、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环保要求、制造业缺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都给番禺珠宝产业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更多的番禺珠宝企业面临从技术、产品到市场转型升级的瓶颈,中国较大规模的钻石加工工厂大多集中在深圳、广州。番禺的珠宝加工制造业主要依靠香港和国外的制造加工工艺,大多仍然停留在以“来料加工”为主、“大进大出”型的生产模式,区内珠宝业没有真正的自主创新,提高珠宝业加工技术和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4.求新突破阶段
为协助番禺珠宝产业、企业开拓全球市场,番禺区政府积极组织国际性年会、筹办珠宝展览会、珠宝文化节等推广活动,实现产业向市场升级转变。建立“钻汇珠宝采购中心”,搭建珠宝产业交易平台。通过对番禺珠宝首饰产业的整合,最大限度降低珠宝首饰产品成本,吸引更多海内外厂商入驻,使番禺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业从单一的“来料加工”转型为面向海内外市场的珠宝产业集散地,形成一个汇集全世界珠宝原材料产销、成品采购、信息化商务的国际级交易商贸平台,实现从“番禺加工”到“番禺制造、流通、运营”的产业结构飞跃。
2009年第13届国际有色宝石协会(番禺)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
二、番禺珠宝产业基地建设成果
番禺珠宝以做“外单”起步,“三来一补”的生产模式曾一度强化了番禺珠宝的集群效应。而且,随着加工贸易的规范管理,番禺区通过现代化的珠宝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开启了海关总署探研关于加强珠宝加工贸易管理的先例。凭借“一站式”的专业配套服务,番禺珠宝通过加工贸易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在国际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所以,番禺珠宝的国际名誉远远强于国内的知名度。
随着产业转移和国际珠宝产业格局的调整,中国正逐渐成为珠宝产业发展的“重地”。番禺地处广州珠宝产业集群,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坚实,在继续稳固国际市场地位的同时,我们开始积极拓展国内珠宝市场,并迅速加大和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粤港珠宝内销联盟2009(番禺)洽谈会
目前,国际合作方面:番禺珠宝无论产品质量还是款式设计都与国际市场接轨,拥有明显的产品优势。同时,我们注重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建设,包括比利时驻华钻石委员会、HRD、美国GIA、迪拜DIL等多个机构都是我区的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同时,番禺区政府重视配置大型项目,并初步体现“项目经济”效应。2003年建设沙湾珠宝产业园,成为海关总署加工贸易管理的试点。2004年筹建钻汇珠宝采购交易中心,成为珠宝公共保税仓库和广州市珠宝采购交易中心。2005年筹建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番禺)实验室,成为该国检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四大实验室之一;同时配有番禺珠宝学院以及广州市番禺珠宝产业发展中心、广州市番禺区珠宝厂商会等相关机构,进一步为行业拓展内销市场创造条件,坚固“番禺珠宝”的国内外市场地位。2006年番禺成为全国20家“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并定位为示范发展区。2007年番禺被授予“广东省火炬计划珠宝特色产业基地(广州)”的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省内珠宝业界唯一获此称号的特色产业基地。2008年番禺珠宝产业发展中心与中国黄金报合作,签署了《关于共推番禺珠宝发展国内市场得信息工作合作意向书》,并成立了“中国黄金报社番禺新闻中心”;2009年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际有色宝石协会、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9年第13届国际有色宝石协会(番禺)年会,ICA年会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2009年番禺珠宝基地与中山大学联合决定将番禺定为中山大学“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009年成立“粤港珠宝内销联盟”,番港发挥两地的各自优势,联合力量拓展中国珠宝内销市场。2010年番禺成为国际彩色宝石协会中国(番禺)联络处,2010年将番禺彩色宝石的企业联合起来成立番禺彩色宝石委员会。2011年番禺彩宝专委会与珠宝厂商会牵头起草《有色宝石加工工艺》行业标准,该标准有利于规范市场,可以有效地规避竞争,保护合法企业,同时大大加强了番禺在中国彩色宝石市场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优势
1.产业优势和特色
番禺借助珠江三角洲的地域优势,突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发展优势的珠宝首饰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明显、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产业关联度大、发展环境优化、布局相对集中、发展前景美好的珠宝产业集群。
2.坚实的珠宝产业发展基础
珠宝首饰行业是我区的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已呈现规模化发展。加工贸易量占全国的60%,占香港转口贸易的70%,并几乎承接了香港所有品牌珠宝的加工业务,已成为广州市珠宝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3.企业特色明显,具备综合发展实力
2010年番禺彩色宝石专委会成立
首先,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呈现以外资企业为主力、民营企业并进的多元化发展形势。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宝首饰企业,包括中国香港、比利时、以色列、印度、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在番禺投资设厂;同时,番禺区政府大力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政策,地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直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已成为番禺珠宝产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其次,企业规模大,品牌集聚度高,发展实力强,呈现内外互动、内外销并举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区400家企业中,超过千人的大厂数十家,而一般的中小型工厂也有数百人,规模化发展效应明显。
第三,业务范围广泛、产品种类齐全、工艺精湛,具有广泛的国际认可度。番禺珠宝业务范围广,涵盖钻石加工、贵金属镶嵌首饰、珠宝首饰设备及珠宝钟表工艺品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产品种类齐全、技术全面的发展态势;其次,产品优势明显,集中在钻石毛坯加工和首饰镶嵌业务方面,其中毛坯钻石进出口加工总量占广东省的1/3,进出口总额占全国24%,并以“中国工”著称;而首饰镶嵌量大,工艺精湛,也因此,番禺被称为“中国的维琴察”。此外,番禺珠宝工艺精湛、国际市场接受度高、市场空间广泛。目前,产品主要经香港出口欧洲、北美、中东、日本、东南亚、中国港澳台以及销往国内市场,发展前景美好。
4.现代工业园区和国际信息物流中心配套发展
逐渐走向规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是番禺珠宝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探索模式。目前,区内集聚现代型的沙湾珠宝产业园、国际化的钻汇珠宝物流交易中心以及沙湾珠宝园、大罗塘工业区、小平工业区等工业区。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对相关产业产生了明显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如金融、物流、保险、公证、会计、旅游等服务业也协同发展,所衍生的产业附加值极大地强化着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综合发展实力。
5.高水平的行业技术与管理骨干和劳动力队伍
到目前为止,我区珠宝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培养和凝聚了一批有技术研发的科技工作者和高层管理骨干,造就了一批能够解决行业发展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专家,培训出了一批能够应对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人员。基地内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更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年轻工作人员,充实了行业发展力量。同时,番禺与国检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培训中心和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职业训练局建议了多形式、多模式的人才培训合作制度,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为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6.相关支撑体系综合配套发展
基地内与产业息息相关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日渐发展和进步。质量监督检验方面:番禺目前已设有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宝协”)珠宝检测中心番禺分支实验室、引进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检中心)。这为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行业资讯方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番禺支会(以下简称“番禺区贸促会”)组织出版《珠宝生活》杂志和“珠宝生活网”增进基地内外行业资讯的交流,增强了基地的综合影响力和行业地位,“番禺珠宝”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日渐提升。
四、基地地位与行业作用
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集中整合行业资源、有效地促成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推动番禺珠宝产业的更好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番禺珠宝产业的产业优化升级和促进就业,实现番禺“产业兴区”和“和谐番禺”的战略发展目标。
1.建立基地有利于发挥珠宝产业优势,促进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珠宝产业是番禺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番禺的主导发展产业,其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影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珠宝产业技术创新各自为政,共性和基础性的技术研发被忽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因缺乏技术支持平台和信息支持平台而受到制约。建立珠宝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市场导向性,建立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有利于珠宝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高。
2009年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挂牌仪式
2.建立基地有利于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群高级发展
建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政府可以实行切实可行的产业支持政策,制定科技政策、实施技术和职业训练以及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珠宝产业通过产业集群效应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同时促进出口,吸引更多的国外直接投资,形成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一个发展前景良好,能够带动广东省、华南地区甚至全国珠宝产业规模优势和科技竞争力发挥的特色产业基地。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3.建立基地有利于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配套、科学分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个完善的产业价值链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之中,形成稳定的竞合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目前,番禺珠宝产业基地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产业集群之一。
五、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附加值不足。目前就番禺乃至整个广东而言,作为外商三来一补的生产加工基地,自身获得的附加值很有限。
二是自有知名品牌缺乏。制造基地烙印过深。虽有番禺珠宝的区域品牌,但面对终端消费者,缺乏“叫得响”的名牌。
三是内销经验不足。拓展内销处于起步阶段,内销份额只占企业产值小部分,缺乏系统的内销经验。
四是龙头企业缺乏。以港资企业为主,缺乏植根本地的民营企业及企业家。
五是公共服务平台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未能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境的公共服务都有企业或机构,但无法形成系统服务产业,对于行业融资、金融保险服务、共性技术攻关、企业运营能力提升、技能培训等需求无法全面满足,无法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加速产业链条运转。
六、未来的发展思路与规划
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集中整合本区珠宝行业资源、有效地促成珠宝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推动番禺珠宝产业的更好发展,而且促进番禺珠宝产业的产业优化升级和促进就业,实现番禺“产业兴区”和“和谐番禺”的战略发展目标。
番禺珠宝产业的发展目标为:建成集创意设计、生产制造、交易物流、商贸旅游、时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珠宝产业经济总部。针对该目标,并配合广州市拓展珠宝内销市场的行业氛围,将在原有的生产服务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行业息息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在行业逐渐成熟的基础上,续集持续竞争力量,促使其健康、有序、长足发展。
1.番禺珠宝业转型内销
番禺加大对国内珠宝市场的关注和倾斜力度,通过具体措施引导和促使区内企业积极发展国内市场业务,进行转型发展。
(1)政策引导方面。首先,番禺政府肯定产业内销发展方向,明确番禺珠宝发展内销市场,形成国内外市场并重的发展方向;其次,组建“番禺珠宝内销联盟”。该联盟是在区政府的支持下,选择全区有代表性的家业联合形成的一个拓展内销市场的舰队,通过积累、传播拓展内销市场经验,示范和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发展内销业务;再次,加强与国内市场的交流力度,以“番禺馆”的形式鼓励和扶持企业参加国内珠宝展,在国内市场拓展“番禺珠宝”的品牌。
(2)产业环境营造方面。为配合番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在原有的与海关查验配套的珠宝检测基础上,联合“国检”,建立国检中心(番禺)实验室,共同研究和营造适合内销发展的产业环境;同时,建立专业机构,大力发展番禺彩宝产业。此外,积极鼓励和加大与行业息息相关的配套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目前在银行、物流、保险、报关等方面已基本配套到位,从多方面为珠宝内销市场的建设创造条件。
(3)加强行业宣传。要发展国内市场,就要营造内销市场氛围。番禺珠宝以国际订单业务起步,为契合其顺利转型,有意识地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产业信息,加强行业信息流通,引导企业把握国内市场动态并成功转型发展。
(4)发挥商协会力量,加速行业内销市场发展。坚持充分发挥商会的组织协调功能,重组商会多方力量形成组织骨干,通过不同形式的行业活动,配合地方政府带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番禺珠宝产业基地升级能力
根据番禺珠宝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配合产业链各个环节,促进生产性配套服务产业:
一是完善质量监督、检测、评估体系,通过国家标准的实施,加速地方标准和珠宝行业标准的形成,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莲峰观海
二是落实珠宝产业(运营、服务、专业)人才培训计划,依托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湾珠宝产业园培训中心,借助国检的培训力量,实施专业人才培训工程;依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实施运营、服务人才培训计划。此外,番禺珠宝从业人员虽已超过8万人,但由于珠宝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中高级珠宝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而专门的珠宝人才培训机构也不完善,致使企业缺乏设计、研发、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实用人才,人力资源水准提高缓慢。
三是配合政府、商会加强对行业的规范管理,增强行业凝聚力。
四是将珠宝产业发展中心、沙湾珠宝产业园、广州钻汇国际珠宝采购交易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番禺实验室、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广州市番禺珠宝厂商会等组成机构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配套。
3.立足沙湾珠宝园和珠宝交易中心,完善产业链配套设施
进一步推进钻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物流平台的建设,提高信息物流平台对基地内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珠宝产业园是番禺珠宝资源汇集、产业信息交流的枢纽。必须通过整合进一步加速珠宝产业规模化、国际化、集聚化的发展步伐。建设钻汇珠宝交易中心,完善产业链条,发挥其保税服务和自由销售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一个集全世界珠宝原材料、成品采购、信息化商务、综合物流发展于一体的国际级珠宝专业物流及商贸平台。使番禺从一个低端的单一加工基地转型升级为国际级的、高附加值的综合珠宝产业集群,加速中国珠宝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将“番禺珠宝”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区域集成品牌。
4.打造区域产业名片,增强品牌意识,树立“番禺珠宝”区域品牌
番禺珠宝企业打包参与珠宝展会,打造“番禺珠宝”区域名片,吸引国际珠宝商家对番禺的重视。但香港珠宝的品牌优势也为番禺带来了巨大的挤压和挑战,消费者对香港珠宝的认知度要远高于番禺。然而香港珠宝大部分是在番禺加工,这使得番禺珠宝处于弱势地位。
其实番禺不乏具有实力的珠宝企业,未来番禺要全力以赴打造并宣传珠宝产业区域品牌,用品牌的力量来带动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
5.大力推动穗港合作,以深层次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番禺珠宝产业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基础,背靠香港、面向内地,放眼国际。随着全球珠宝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大力推动穗港合作,从企业升级转型、招商配对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及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使番禺成为中国珠宝的“流通中心”,境外珠宝业转移中国市场的“运营总部”。
6.加强产业聚集基地的宣传推广力度
目前,番禺政府应将加强番禺珠宝产业聚集基地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全面提升番禺珠宝产业聚集基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番禺交通四通八达,以南站为主,珠宝产业聚集基地将轻松步入国际化珠宝产业的快速轨道,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珠宝业界的亮点。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3. 中国最近的科技发展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些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较多,简单举几个例子。
①超级计算机。在大数据广为应用之下,超级计算机越来越受重视,而且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这使得超级计算机成为“国家科技体现的标配”,毕竟国家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而实现这个标准的物质基础,就是超级计算机。近些年,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速度极快,目前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形成了中美争霸的局面,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科技的崛起。
事实上,核电技术是我国未来要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出海”的主力产品之一,我个人认为他要比超级计算机更具变现力和战略性。
4. 中国农业银行周六日,工作人员上班吗
您好,如需查询农行网点营业时间,您可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一:关注“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微信公众号,点击左下角小键盘按钮进入输入模式。
步骤三:在网点查询界面输入网点名称或地址,查询网点营业信息。该查询可以模糊查询,并且支持“网点日历”功能,您可选择想要去办理业务的日期查看该网点是否营业。
【温馨提示】
各分行会根据当地要求对网点营业情况进行调整,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如果您需要到网点办理业务,建议您先行拨打网点电话确认后再行前往。
(作答时间:2021年03月16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5.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的怎么样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是一座发展潜力又多金的小城。
因为中山市小榄镇,又名菊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心镇,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至2006年底,户籍人口 15.77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约16万人。
工业经济五金制造业是小榄的传统产业。早在1986年,小榄镇就被誉为中国“南方锁城”;经过多年的发展,小榄形成了以锁具、燃气具为龙头,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群,在国内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固力”、“华锋”两个品牌于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锁王”;“华帝”家用燃气灶具销售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圣雅伦”指甲钳系列产品的质量标准被定为行业标准。
2002年7月,小榄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 “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2004年4月被中国五矿化工出口商会授予“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称号。2004年,全镇五金行业销售收入近85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32.3%。
电子音响行业是小榄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并逐步形成了配套完善的行业产业链条。目前已进驻小榄的电子音响品牌包括爱浪、山水、雅佳、天龙、马兰士(日本)、威发(丹麦)、名氏风(英国)、波士顿、麦景图(美国)、威莱、丽尊、微美、见龙、国光、声雅等,其中,“爱浪”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爱浪”和“名氏风”家庭影院产品同时获得了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授予的“A”字标志。
2003年8月,小榄镇被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称号。2004年电子电器音响行业销售收入近80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收入的30.1%。
2008年,小榄镇地方生产总值达15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385多亿元;全镇共有工商企业2.5万多家,其中95%属于民营企业。小榄镇以轻工制造业为主,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以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为龙头,食品饮料、化工胶贴、服装制鞋、印刷包装等行业全面发展的局面。截至2008年,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100多个。小榄镇经济很活跃,中小企业群落密集,呈典型的珠三角经济特征。
小榄镇企业目前多为1-10个亿的营业规模。 [编辑本段]第三产业小榄的第三产业正加速发展,农贸市场遍布城乡,专业市场繁荣兴旺。顺昌、大润发、壹加壹、信和、华润、国美、名器等超级市场成为群众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肯德基、屈臣氏、麦当劳、大家乐等国际连锁快餐店在镇内设有分店。小榄镇新城区内还兴建了唯一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中山大信皇冠假日酒店,为广大商务或出游人士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服务;紧挨着皇冠假日酒店的还有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广场——小榄大信新都汇广场,逐渐成为新兴的悠闲商圈和购物商圈。
再加上“美加花园”、“建华花园”高尚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的建成,使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小榄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为小榄镇发展创意经济作了有益的探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了中山市五金机电商贸城、金属材料批发市场、大信新都汇、家居装饰中心、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推动小榄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投资环境的完善。
社会环境小榄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稳定,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卓有成效,人人安居乐业,是既适宜居住又适宜投资创业的好地方。为了促进社会和谐,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让“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都有一份工作、每一个小榄人都有一份医疗保障、每一个适龄小榄人都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
全镇鼓励创业、帮助就业,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倡导“尊重富人,关爱穷人”,发动党员干部结对帮助困难户,努力实现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安康。开展全民基础素质教育活动,扶持一般收入家庭加快发展致富,提出以良好党风带动纯朴民风。具有悠久历史的菊花文化,融入现代小榄人团结、务实、拼博、向上的精神,激励全镇人民万众一心,建设富裕、文明、安康、和谐新小榄。
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村镇建设示范镇。建设了10平方公里、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建成了年吞吐量45万标准箱的小榄港、货柜年检量12万台次的小榄货柜查验场、占地800亩的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日供水量25万吨并被评为“全国农村百佳水厂”的自来水总厂、总装机容量分别为18万千瓦和4.8万千瓦的发电厂二间、220千伏安的变电站一座和110千伏安变电站四座、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的小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第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动工兴建。
小榄有完善的医疗卫生网络,包括现代设备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两家“二甲”医院与分布全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三甲”标准建设的新小榄医院已落成并启用。
小榄车站和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分别被交通部评为一级汽车客运站和二级道路客运企业。广珠轻轨动工建设和小榄枢纽站的设立,使小榄成为珠三角的交通枢纽之一。
届时,小榄将进入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重要城市的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5)中山市探索发展蔬菜种植农业保险扩展阅读: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经济发展情况:
1980-1986年,小榄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种植、塘鱼养殖为主,辅以蔬菜、水果种植和生猪、“三鸟”饲养。
1980年,小榄公社和小榄镇兴办了一批村镇企业。商业开始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转变,国营、集体、个体参与饮食业经营。1986年,小榄镇被誉为中国“南方锁城”,小榄工业经济开始形成。
1987-1990年,小榄镇发挥地方优势,实施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集体、个体(家庭)、联合体一齐上,镇办、村办、管理区(街道居委会)办企业共同发展的策略,创办了一批企业。
1991-2001年,镇政府先后组建工业、城建、旅游、商业总公司和农业、电力公司,经济建设全面铺开,尤其是城镇建设发展总公司,在公用事业、房地产、金融、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高新科技、贸易、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7年,工业总公司总资产14.3亿元,经济总收入64.5亿元;城建总公司和旅游总公司的总资产、经济总收入分别是20.2亿元、40.4亿元和1.4亿元、1.5亿元。
2002-2007年,小榄镇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1年开始,在小榄镇南部开发面积2万亩工业基地,使其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2002年,小榄镇成为“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2003年,成为“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2004年,成为“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2007年底,全镇工商企业248归家,其中规模企业超1000家。全镇40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名牌、名标免检产品10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国家免检产品1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41个。
2013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250.73亿元;税收总额45.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57亿;社区集体经济11.7亿元,股民人均分红5472元;工商注册登记户33317户;三大产业比列为0.3:56.8:42.9。
参考资料:网络-广东中山市小榄镇
6. 中卫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结束,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的一年,也是着手“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当前,我市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爬坡追赶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保持经济持续性增长更难。在挑战与困难面前,我们要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规划以及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产业转移等必将带来的巨大需求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时刻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坚实基础和发展后劲,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旅游特色化,科学准确地研判发展形势,精益求精地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确保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为顺利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各项工作部署,科学绘制“十二五”规划蓝图,不遗余力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特别是要致力于提高经济发展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致力于招商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致力于推进改革开放和政府效能建设、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致力于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实施好15项重点工程、46个重点项目,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中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的更高的起点。
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6.7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1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880元和4030元,增长9%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9‰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减少4.5%和3.6%。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跨越发展,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集中力量提升“三大工业区”和“六个特色工业园”的承载功能,“三区六园”完成投资100亿元,全市实现工业产值162亿元,新增产值35.5亿元。其中:中卫(美利)工业区完成投资5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0.8亿元,新增产值18亿元;中宁(石空)工业区完成投资45.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1亿元,新增工业产值17.4亿元;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完成投资80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万元,新增产值1000万元。
一是力促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对建成的13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振岭化工年产5万吨三氯化磷项目、胜金水泥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茂烨冶金公司2.5万千伏安铁合金项目,中宁隆基公司2800吨单晶硅项目、兴尔泰化工集团2台3.15万千伏安电石矿热炉项目、6万吨农用硫酸钾肥生产项目、华夏特钢公司40万吨硫铁矿制酸项目,海原银海纺织有限公司羊毛分梳等项目尽快达产增效,新增产值10亿元。
二是力促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对在建的18个重点工业项目,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促其早日建成投产。确保宁钢集团80万吨生铁、100万吨特钢,永安公司100万吨洗煤厂、100万吨捣固焦,山东川泰1.8亿块煤矸石砖、4000万块欧式连锁瓦,中宁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锦宁公司70万吨铝镁合金,海原金海石膏、生物气化炉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当年新增产值25.5亿元,达产达效后新增产值197亿元。
三是力促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实行跟踪服务,力促中卫(美利)工业区中电投2×330兆瓦热电联产、山川集团医用器材、华御公司精细化工、亨厨生物公司谷氨酸及味精项目,中宁(石空)工业区中石油昆仑天然气、风能太阳能项目等,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陕西永生石膏加工、上海美梭绵羊毛分梳加工等1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中卫工业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协调发展,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提升特色农业。继续实施好“三个百万亩特色产业工程”,确保硒砂瓜、马铃薯、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均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枸杞种植面积30万亩;种植优质水稻12万亩、小茴香12万亩;种植红枣10万亩,累计达到36万亩;种植高酸苹果3万亩,累计达到32万亩。设施蔬菜稳定在20万亩左右。新建肉牛养殖示范园区10个,肉牛饲养量达到22万头,羊只饲养量超过150万只。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生猪饲养量达到82万头,鸡饲养量达到700万只。大力推行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措施,实现农业扩规与增效并重。
二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启动11万亩高效节水农业一期工程,在沙坡头区香山北麓压砂地建设枣瓜间作节水示范区6万亩,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建设特色种植节水示范区2万亩。3月底完成土地整理、水利设施配套、节水设备安装、供电等工程,5月初种植。加快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现有3000亩1200座沙漠生态日光温室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以11万亩节水高效农业为基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管理经营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推行“企业+基地+农工+高端市场”超大模式,实现企业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引导扶持宁夏红、通达果汁、夏华公司等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做好硒砂瓜、中宁枸杞、“穆和春”清真牛羊肉、“沙坡头”牌蔬菜等品牌保护,提升市场竞争力。建成中卫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加快连锁和超市经营,提升销售层次,规避市场风险。年内培育流通大户20个,专业合作组织11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
三、坚持统筹发展,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高起点打造黄河金岸。按照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的要求,围绕把中卫市建成沿黄城市带中适宜居住、适宜创业、最具特色美城市的目标,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开工建设沙宁滨河路南北两岸总长51.1公里、总宽1000米的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开发工程,并分期规划与建设园艺产业园、湿地观光园、文化旅游园、科技创业园,把沙宁滨河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开发项目打造成最具特色美的主题工程,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文化展示线和经济命脉线。建成市体育馆、博物馆和文体娱乐中心,加快建设中宁中国枸杞博物园、体育公园等黄河金岸标志性建筑。加快实施包兰铁路中卫复线改造和中卫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建设中卫(美利)工业区铁路专用线。新建新区体育路、利民路、三合路等3条城市道路,改造老城区中山街、文昌街、应理北街等6条街道,改造建设城市道路10公里。启动老城区立体绿化改造工程,实施新区府前路、水城路等4条主次干道绿化改造,新增城市绿地5.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充分发挥中宁县城的辐射作用,按照“建设新区、改造老城、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加快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和新区道路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加大老城柳青渠南侧、平安西街北侧、县城北街延伸段东侧等重点地段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完善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通信、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努力把中宁县城打造成沿黄城市带上的“金岸明珠”。充分发挥海原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加快建设步伐,完成37家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和住宅小区建设。开工建设新区景观水道、污水处理厂、图书馆、体育馆、花儿艺术馆等一批市政工程,努力把海原新区打造成西北地区最漂亮的山城。
二是高水平管理城市。开展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活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清洁中卫,美化家园”行动,彻底整治向阳步行街、中卫商城、朝阳百货、雍楼步行街等商贸市场以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入城口、背街小巷内外环境卫生。规范流动摊贩、店外作业、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交通秩序安全等行为。以鼓楼东西南北街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加大对“城中村”、“城边村”的监管力度和对违法建筑的拆迁力度,坚决取缔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三是高质量建设新农村。大力实施以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加快推进黄河古镇建设,建成规模500-1000户、全部为轻钢结构抗震房的黄河古镇示范点1个,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7个,综合整治村庄31个,硬化巷道64公里,铺设排水管道113公里,改造农房5000户。集中清理农房屋顶堆放的杂物,清除沟渠及路面垃圾和障碍物,实行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的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完成兴仁万人生态移民任务。加快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启动中卫市11万亩节水农业一期工程。新建农村公路60公里,农村招呼站10个。
四、坚持创新发展,强力推进第三产业
一是改革体制新上项目做大旅游业。通过整合重组旅游企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提高融、投资能力,形成龙头带动作用。利用组建后公司的融资能力,投资1亿元,规划建设沙漠观光扶梯、黄河会所、沙漠彩虹谷等一批旅游项目。打造“一区、两寺、三线、四湖”旅游精品线路,开通沙坡头至北长滩黄河水上旅游线路,实现中卫两日游或三日游。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办好“中国(宁夏)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等节事活动。扩大香山机场吞吐量,实现与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的对接、客源共享。年内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亿元,分别增长9.2%和14.3%。
二是着力扶持规范房地产业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条规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土地供应、规划调整、房屋销售、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等调控联动机制,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开发与消费成本,促进梯级消费,激活有效需求。加大对圈地不建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市区黄河花园二期、众一·山水,中宁杞乡经典、华诚首府等房地产续建开发工程,新建城市生态湖畔家园,新增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房屋产权交易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新增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亿元。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沙坡头区迎水桥物流园区、中宁宁新综合物流园区等建设项目,完善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引进大型物流运营企业和物流开发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购物中心、商业街、步行街等布局规划,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代理制、配送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连锁龙头企业。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启动居民休闲计划,积极培育汽车、健身、休闲等消费市场,引导大宗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开工建设五星级酒店,提升现有宾馆设施配套和服务质量,依托“三大公共建筑”,吸引国内外会展商来我市举办会展。加快中介、信息、咨询、金融、保险、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600万美元。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一是加快恢复生态湿地。启动黄河金岸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工程、腾格里湿地公园二期项目和大南华水生态造林三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4.3万亩。建设丰安湖、城区景观水系水源保障工程。抓好京藏高速公路滚泉坡及大青山永大路两侧生态林节水滴灌、环香山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重现塞上江南田园风光,使中卫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工业和低碳经济。切实加强重点企业监管,开展沿黄重点污染源整治活动,引导迎水桥工业企业逐步迁入中卫(美利)工业区。认真抓好中卫(美利)工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确保沙坡头区污水回用项目正常运转。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水、空气、噪音污染防治,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削减排放量。
三是推进山川协调发展。加快海原新区建设,努力破解水资源短缺、交通闭塞、发展空间狭小等诸多制约因素,逐步打破海原靠天吃饭、发展缓慢、不可持续、长期贫困落后的局面,走出发展困境,走上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抗旱避灾农业,加快发展以硒砂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农业和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继续在全市50个山区贫困村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工作,组织开展定点帮扶,年内争取1.7万人脱贫。完成务工移民4000人。通过产业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方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黄城市带和非农产业转移,不断缩小山川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六、坚持全面发展,强力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沙坡头区、中宁县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巩固提升沙坡头区、中宁县“教育强县(区)”创建成果,海原县积极争取创建“教育强县”。新建中卫六中、八小,彻底解决市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改扩建中卫三小、宣和小学等4个农村小学,完成香山移民项目学校建设工程。建成中宁二中、六中,迁建海原县红羊中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成中宁、海原县职教中心。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大力推进安全教育,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学期开展应急撤离演练2次,提高师生应急避灾能力。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上学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制定《中卫市设施蔬菜以色列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农民温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力争所有温棚种植户每户培训1人,年内完成培训3000人次以上。继续抓好“农业科技110”建设,重点培育8个信息服务示范点,年内引进新品种20个,示范推广新技术5项。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随机督查制度,培育科技特派员公司4家,科技特派员绿色信用贷款达到1200万元以上,力争有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科技计划,2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三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工建设沙坡头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完成市中医医院康复楼、中宁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后续工程和海原中医医院扩建工程。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加强社区卫生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以上,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餐饮与食品随机抽检制度,每月对10家餐饮单位和10种食品进行抽检,处置率100%。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深入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四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年内向群众开放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文体娱乐馆。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建成新闻中心大楼。新建乡镇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21个。新增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600户,放映农村电影2000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鼓励创作具有回族特色和中卫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完成《羊皮筏非遗文化》纪录片创编摄制和中卫市歌创作,继续打造花儿风情歌舞剧《回乡婚礼》。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网吧和音像制品市场。深入推进广场文化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
七、坚持和谐发展,强力推进民生改善
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好沙坡头区自治区级和海原县国家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市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4.43万人,村干部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00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3.41万人。稳定就业,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等扶持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城镇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培训1200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城市零就业家庭户均就业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7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人。开工建设中卫东园农贸市场创业城,拓展就业渠道,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广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二是实施民生民心工程。办好10件民生实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特重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开放使用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文体娱乐馆。建设城镇居民保障住房和农民新居、整治城乡环境。提供就业保障。实施兴仁万人生态移民和供水工程。实施妇女和幼儿保健“五免一救助”。对沙坡头区农机具实行“五免四优一扶持”。启动市民旅游休闲计划。(内容详见附件2)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刑事案件破案数不低于上一年度,命案破案率100%,治安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亿元GDP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等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市长信箱答复、办结率100%。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加强统计、物价、供销、气象、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新闻出版、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高度重视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认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做好国防动员、青年、民兵和人防工作。
八、坚持依法行政,强力推进政府效能建设
一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积极支持法、检两院的工作,切实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财政、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的作用,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认真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厂务、校务、社区事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要提高办事质量与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办好政务大厅,切实做好“一站限时”服务,确保政府组成部门审批事项全部在政务大厅、在规定时限(最长期限不超过5天)内办结。公布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杜绝擅自设定审批事项。完善政府行政制度。制定部门定责任事项、定责任部门、定责任人、定责任时限、定责任奖罚“五定”制度。每月对政务大厅“一站限时”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监察。完善市、县政务大厅、镇乡民生服务中心,建立村级民生服务站,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民生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建立干部出勤电子考勤制度等等。着力实施政务人员公共法规、专业政策与知识3年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政务人员履职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务队伍,全面规范提高行政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型政府。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支持监察、审计部门履行职责,认真组织实施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安排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情。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严格规范规划、用地、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工程质量监理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运行。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增收节支,厉行节约,在2009年预算支出基础上,继续压缩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上。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削减一般性开支,从严控制车辆、会议、公务接待、出国(境)等方面费用,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上,力求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四要开拓创新,建设创新型政府。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的重大改革措施,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探索以土地流转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偿贷基金调控作用,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融资力度。推进户籍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着力于打基础、利长远,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各位代表!
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所有中卫人的愿望。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奋力开创中卫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附件1:
7. 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自1986年7月10日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开始,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中国加入WTO将近15年,过去十余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5、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
8. 港澳与内地融合发展的政治意义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之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是海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区域,蕴含很大的发展机遇。
一、粤港澳大湾区范围
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为:到 2022 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所以从现在至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无论从房地产业、商业、制造业、创新产业及至金融、教育、文化各领域,发展机遇无处不在,前景广阔。
四、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的三大要点:
一是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二是轴带支撑。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三是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从空间布局上寻找机遇、创造机遇和抓住机遇,正是共享发展机遇的汇合。
五、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粤港澳大湾区致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同时粤港澳大湾区
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这些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正是人才、科技和国际化创新的融合发展,必然带来从经济、社会和生活上的重大升级进步。
六、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其中一个重点是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此外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和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等方面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七、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包括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19.190, 0.19, 1.00%)、3D 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此外在金融、证券、保险业等方面都有重大规划。
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优化珠三角地区“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及创业补贴扶持政策,必将加强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共享。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共享时代发展福利,属于每一个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人才成为未来的最大希望。
9. 农业企业政府补贴要怎么弄,需要些什么呢
根据发布的《中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审标准及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农业部门每年都会择优选取5-10个主导产业明显、能够完成上述绩效目标、内部管理完善、项目效果显著、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重点扶持,采取“事后补贴”的形式,实行项目化管理。
申请范围:
农民个人类
一:水稻及冬种马铃薯
市农业局今年安排了720万元粮食直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2013年种植水稻及冬种马铃薯的市级种植补贴。其中,农民种植水稻每亩每造补贴150元,种植冬至马铃薯每亩每造补贴250元,通过一折通拨付到种植户手中。
二:能繁母猪
能繁母猪补贴专项资金230万元,主要用于当年全市存栏的能繁母猪市级补贴。农户养殖能繁母猪每只能获补助100元,通过一折通拨付到养殖户手中。
三:先进农业机械
农户、农业组织等自行购置中山市农业机械补贴目录内机具后,可获得相应的补助。其中,机具补贴标准不超过市场价格的30%、设施不超过50%。今年共安排了购置引进先进农业机械补贴专项资金250万元,通过一折通拨付到购机户手中。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玉米种植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可获得市级财政保费补贴。今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项资金达115万元。
农业企业类
一:产业扶持资金
全市今年安排产业扶持资金56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我市农业企业从事农业机械化发展、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市场流通商务发展的补助。
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园区等,获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可获相关建设补助。该块资金共安排了200万元。
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全市今年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补助资金100万元。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一批自主、自律、自养、自强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获市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
四:家庭农场
安排家庭农场奖补100万元,鼓励土地流转集中到部分家庭和大户手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新模式运作发展,可获相关补助。
五:优良品种复纯推广等
农业企业等进行农业优良品种提纯复壮、生猪良种推广、三鸟提纯复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地方标准制定等,均可获得相关奖补。该项资金共计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