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管理 > 对冲基金管理团队人数

对冲基金管理团队人数

发布时间:2021-03-30 03:57:00

❶ 对冲基金的排名

2012年前20大对冲基金
Top 20 Investment funds strategy return/annul date HENDERSON EUROPEAN ABS RETURN Fd.ltd usd Equity-diversified/europe 27.38 04 may12 RAB SPECIAL SITUATION FD LTD Equity-mid-small cap/global 25.15 30 APR 12 MARLIN FUND LP -- 21.72 31 MAR 12 NEVSKY FUND PLC (COMPOSITE) Equity-diversified/europe 20.93 31 MAR 12 SENVEST PARTNERS, LTD - CLASS Equity-mid-small cap/usa 19.12 30 APR 12 ODEY EUROPEAN, INC (EUR) Equity-diversified 16.77 30 APR 12 BTG PACTUAL DISTRESSED MORTGAGE FUND Distressed security /usa 16.38 30 APR 12 CQS DIRECTIONAL OPP. FUND. Ltd – 1A NI Diversified/global 15.79 30 APR 12 MARCATO INTERNATIONAL LTD -- 15.02 30 APR 12 HARMONIC ALPHA PLUS MACRO FUND - USD CLASS Diversitied/global 14.55 04 MAY 12 PHINE ALPHA STARS LTD -- 14.36 04 MAY 12 HSBC INDIA ALPHA FUND Equity-diversitied/emerge 14.28 04 MAY 12 EMINENCE FUND .LTD-CLASS A/1 Equity-diversified/usa 13.20 30 APR 12 HORSEMAN GLOBAL FUND USD Equity-diversitied/global 13.19 09 MAY 12 SR GLOBAL FUND H - JAPAN (Real Perf) Equity-diversitied/japan 12.86 30 APR 12 PALOMINO FUND LTD CLASS B ORIGINAL Credit long/short Credit/global 12.81 30 APR 12 EVERST CAPITAL FRONTIER MARKETS Equity-diversitied/emerging 12.79 30 APR 12 SURCE-HSBC PRIVATE BANK, CHINA ALPHA 根据汇丰私人银行对冲基金周报显示,2012年以来排名前20的对冲基金。排名第一的对冲基金收益是排名第20的对冲基金收益的两倍多。
其中运用最多的策略为股票多空仓策略,占前20对冲基金的50%。亨德森欧洲绝对回报基金收益达到27.38。宏观策略基金的业绩表现也比较突出,BTG PACTUAL不良抵押贷款基金收益率为16.38、谐波阿尔法加宏观基金收益为14.55。由于业绩披露时间有差别,此排名只做参考。
亨得森欧洲绝对回报基金:
基金经理:
约翰.贝内特
约翰2011年加入亨德森担任欧洲股票主管。在此之前他是Gartmore欧洲股票投资团队的经理,2010年他离开呆了17年的GAM 并加盟Gartmore,在GAM的时候他管理了GAM STAR CONTINENTAL EUROPEAN EQUITY FUND,和GAM STAR EUROPEN EQYITY FUND,这两只基金都为标准普尔AAA级评级,并在2009年理柏基金一起获得27项奖项,约翰于1986年在苏格兰特许银行协会获得会员资格。
利奥波德.阿尔曼容
2011年加入亨德森担任欧洲大型股投资经理,加入亨德森之前他在Gartmore工作,此前他在巴黎的CHEUVEREUX,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从事电信和媒体领域的研究分析工作。在此之前他担任过很多研究角色,2001年-2004年12月
他在KEPLEREQUITIES 担任电信行业分析的首席。1997年11月-2001年9月他在布莱恩卡尼尔有限公司(巴黎和伦敦)从事电信股的研究和销售,1997年毕业于蒙特利尔商业学院。
BOTTOM 20 Investment funds Strategy return/annul date ARMAJARO STS COMMODITIES FUND CLASS-Z- -9.96 31 MAR 12 DISCUS FEEDER LTD CL.B USE STANDARD LEVERAGE -9.82 04 MAY 12 PAULSON ADVANTAGE PLUS LTD -9.80 30 APR 12 CONQUEST MACRO FUND.LTD (COMP) -9.15 09 MAY 12 BEACH HORIZON FUND LTD -7.94 30 APR 12 MOORE EMERGING EQUITY L/S FUND LTD –A- -6.87 30 APR 12 PAULSON ADVANTAGE LTD –A- -5.96 30 APR 12 SOFAER CAPL ASIAN HEDGE FD (NET INDEX) -5.71 30 APR 12 WINTON EVOLUTION FUND (THE) -5.69 09May 12 OCEANIC HEDGE FUND –CLASS A -5.65 04 MAY 12 DORSET ENERGY FUND .LTD –CLASS A -5.51 04 MAY 12 PHARO TRADING FUND -4.75 30 APR 12 QFS CURRENCY FUND, LTD CLASS B SHARES(INDEX) -4.49 30 APR 12 DKR QUANTITATIVES STRATS FUND,LTD -4.23 30 APR 12 KEYNES LEVERAGED QUANTITATIVES STRATEGIES FUND -3.95 04 MAY 12 ORTUS FUND (CAYMAN)LTD -3.95 04 MAY 12 ELMRIDGE VALUE PARTNERS OFFSHORE,INC-A -3.89 31 MAR 12 KROM RIVER COMMMODITY FUND -3.63 04 MAY 12 RUBICON GLOBAL FUND,LTD -3.51 04 MAY 12

❷ 去年美国一个对冲基金公司经理年薪47亿美元.他是谁

保尔森 在危机中赚大钱

麦迪逊大街590号29楼,保尔森公司的总部设在这里。从窗口向外眺望,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可以看到同一条街上他的老东家——贝尔斯登,2008年5月29日,它被摩根大通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了此次信贷危机中最大的受害者,而危机中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保尔森。

16年前,保尔森就曾从楼市的大萧条中受益,通过抵押拍卖,他买下了纽约的一套公寓和长岛汉普顿的一幢大房子。而去年,通过做空楼市,保尔森个人净赚37亿美元,就此成为对冲行业有史以来年收入最高的经理人,连索罗斯这样的“老手”也望尘莫及。

放胆一搏

他把丘吉尔的一句话当作自己的格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现年52岁的保尔森是哈佛商学院的MBA毕业生,曾效力过奥德赛合伙人公司、贝尔斯登公司以及格拉斯公司。1994年,保尔森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只专注于并购套利的对冲基金。到了2002年,这只基金管理的资金从最初的200万美元变成了5亿美元,9年的时间里,这只基金有8年都在赚钱,这包括网络泡沫破灭后“所有主要的市场指数都在下跌”的那几年。这并不等于说,它已然是行业里的明星了——它也许不再是麻雀,但却远远没有变成凤凰。

2005年,保尔森担心美国经济会走向衰退,他开始做空汽车供应商等公司的债券,赌它们的价值会下跌。然而,即使这些公司的债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它们的价格仍然在上涨。

“这很疯狂!”保尔森对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说。他催促他的经纪人想办法保护他的投资和利润。

保尔森问他们:“哪里有我们可以做空的泡沫?”

最后的答案是:房地产。

当时,处于牛市思维中的房地产专家们反复宣称,房屋价格永远不会在全国范围内下跌,否则美联储会通过大幅削减利率来挽救这个市场。“大多数人告诉我们”,保尔森说:“永远不会出现拖欠投资级别的抵押债券的现象。”

在分析了大量数据之后,保尔森确信投资者远远低估了抵押信贷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他赌这个市场会崩溃。“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交易,有这么多人看多,而只有极少的人看空。”

保尔森当然不能直接做空房子,但他可以做空与之相关的证券产品——CDOs和CDS。

CDO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也就是债务抵押债券,是华尔街将抵押债券重新包装形成的券种,投资者如果担心CDOs风险太高,华尔街还提供一种可以避险的衍生产品CDS(Credit Default Swap),也就是信用违约交换。

公司的投资经理佩里格利尼开始操作复杂的债券交易:一边做空危险的CDOs,一边收购廉价的CDS(由于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普遍乐观,所以当时CDS的价格相当便宜)。

保尔森还觉得人们处于信用泡沫之中,他怀疑评级机构在给次贷产品评级时标准过于宽松,于是,他让团队展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贷方回收贷款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2006年,保尔森决定成立一只对冲基金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I,专门做空危险的抵押债券,保尔森为这只新基金募集了大约1.5亿美元的资金,大部分投资者来自欧洲。2006年中,这只基金开始发力。

可是,房地产市场还是那么牛,保尔森的新基金却一直在赔钱。

犹疑的投资者劝告保尔森,在房地产领域有着更多经验的人都保持乐观,他却偏离了他擅长的并购套利领域。一位好友也打电话给保尔森,问他是不是准备止损。

“不。我还要加注。”他回答说。

保尔森决心放胆一搏,虽然他需要每天到中央公园跑上5公里来缓解压力。他把丘吉尔的一句话当作自己的格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1%的风险、100%的利润

控制好风险,利润会不请自来;风险套利不是关于赚钱的,而是关于不赔钱的。

保尔森的投资理念深受格拉斯公司的高级合伙人马蒂?格拉斯及其父亲约瑟夫?格拉斯的影响,他们的两句话一直指导着保尔森的投资:其一、控制好风险,利润会不请自来;其二、风险套利不是关于赚钱的,而是关于不赔钱的。

“对于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的目标是保护本金,不是赔钱。如果某一年我们的投资回报没有跑过S&P,我们的投资人会原谅我们,但是,如果我们有非常大的损失,没有人会原谅我们。”

保尔森唯一的失手是在1998年,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衰落的影响,“损失了大约4%”。他们发现,大部分的亏损源于事件套利组合。从那时起,他们就减少或者干脆关闭事件套利组合,以减少基金与市场下跌的正相关性。

在保尔森看来,这次做空次级债与他的投资理念非常契合。

“这是一个不对称的风险回报交易。”保尔森解释,“我们瞄准了BBB级债券,在次级债里是评级最低的部分。在一个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中,一般会有18至20个不同的风险等级,等级最低的最先遭受损失,BBB级债券大约在5%次级的位置,如果标的资产损失超过5%,这种债券就要遭受损失,如果超过 6%,这种债券就不会得到偿付。所以,做空这种债券,如果我的决定是错的,那么我会损失1%,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我会赚100%。损失的空间有限,而盈利的空间巨大,我们喜欢这种投资。”

他接着说:“只冒1%的风险赚取100%的利润是巨大的风险回报。”

危机刚刚过去1/3

凤凰变麻雀的故事并不会比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更少。

利润果然不请自来。

在2006年年底,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I上涨了大约20%,保尔森开始成立第二只类似的基金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ies II。2007年,第一只基金上涨了590%,第二只上涨了350%。2007年开年的时候,保尔森公司管理着70亿美元的资金,仅去年一年,就有60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这还没有把他们当年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的教授彼得?莫里西相信保尔森并非唯一嗅到抵押贷款行业将要遇到麻烦的人,但他确实是将理论实践得最有效率的人。“他看到了我们很多人都怀疑的东西,但是,我们没有勇气把钱投进去。”

同样关键的是:保尔森做空的时机刚刚好。好几年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学者在做空房地产,这些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保尔森一飞冲天后,等待他的并不只是鲜花,也有臭鸡蛋。某社会组织说他从这场危机当中赚钱“很龌龊”。“从失去家园的人那里获利不是一个赚钱的好办法。”美国邻里协助公司的CEO 布鲁斯?马克斯说。

虽然免不了媒体的狂轰滥炸——有报纸居然把他母亲都挖了出来,81岁的老太太对该报纸的记者说:“我的儿子约翰是一个重要人物,但我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但保尔森依然保持着刻意的低调。毕竟,在对冲基金的世界里,凤凰变麻雀的故事并不会比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更少。

保尔森仍然看空房地产市场,他认为“危机刚刚过去1/3”,市场将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回暖。他还看空美国经济的其他方面,例如,信用卡和汽车信贷。他告诉投资者,现在赌经济将出现问题还不算太迟。

❸ 对冲基金的管理特点

随着结构日趋复杂、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掉期等逐渐成为对冲基金的主要操作工具。这些衍生产品本为对冲风险而设计,但因其低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成为许多现代对冲基金进行投机行为的得力工具。
对冲基金将这些金融工具配以复杂的组合设计,根据市场预测进行投资,在预测准确时获取超额利润,或是利用短期内中场波动而产生的非均衡性设计投资策略,在市场恢复正常状态时获取差价。 典型的对冲基金往往利用银行信用,以极高的杠杆借贷(Leverage)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础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投资资金,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获取回报的目的。对冲基金的证券资产的高流动性,使得对冲基金可以利用基金资产方便地进行抵押贷款。
一个资本金只有1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可以通过反复抵押其证券资产,贷出高达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使得在一笔交易后扣除贷款利息,净利润远远大于仅使用1亿美元的资本金运作可能带来的收益。同样,也恰恰因为杠杆效应,对冲基金在操作不当时往往亦面临超额损失的巨大风险。 对冲基金的组织结构一般是合伙人制。基金投资者以资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投资活动;基金管理者以资金和技能入伙,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
由于对冲基金在操作上要求高度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因而在美国对冲基金的合伙人一般控制在100人以下,而每个合伙人的出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不同的国家,对于对冲基金的规定也有所差异,比如日本对冲基金的合伙人是控制在50人以下等)。
由于对冲基金多为私募性质,从而规避了美国法律对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由于对冲基金的高风险性和复杂的投资机理,许多西方国家都禁止其向公众公开招募资金,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为了避开美国的高税收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在美国市场上进行操作的对冲基金一般在巴哈马和百慕大等一些税收低,管制松散的地区进行离岸注册,并仅限于向美国境外的投资者募集资金。 对冲基金与面向普通投资者的证券投资基金不但在基金投资者、资金募集方式、信息披露要求和受监管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别。在投资活动的公平性和灵活性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别。
证券投资基金一般都有较明确的资产组合定义。即在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比例上有确定的方案,如平衡型基金指在基金组合中股票和债券大体各半,增长型基金指侧重于高增长性股票的投资;同时,共同基金不得利用信贷资金进行投资,而对冲基金则完全没有这些方面的限制和界定,可利用一切可操作的金融工具和组合,最大限度地使用信贷资金,以牟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回报。
由于操作上的高度隐蔽性和灵活性以及杠杆融资效应,对冲基金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在对冲基金投资过程中“套利”指同时买入并卖出两类相互关联的资产标的,以获取不同于正常水平的关联差异样而获利的行为。在“套利”交易过程中一些风险因素被对冲掉,留下的风险因素则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来源。如果看错了这些风险因素的走向,就可能给基金带来损失。以下简要介绍可转债套利:
可转债,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其内含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其债券价值,一部分是其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买入期权价值。
当一张可转债发行时,其票面值、票面利率、债券到期期限、转换率都已确定,影响可转债价值的不确定因素只有其可转换股票的股价、股价波动率及无风险利率这三个因素,而其中对可转债价值影响最大的是其可转换股票的股价。
当可转债价格被市场低估时,由于影响其价值最大的因素是其可转换股票的股价,对冲基金采用“买多可转债/卖空其对应股票”的策略可获得风险很低的与股价变动无关的稳定回报。
可转债套利策略的关键是找出可转债与股票二者价格的相关系数,该系数Delta可表示为“可转债价格变动/(股价变动*转换率)”,即股价每变动1元,可转债价格相应变动。例如,如果Delta为0.8,转换率为10,则股价每增加或减少1元,则每张可转债的价格将随之增加或减少8元。此时,一个 “买多1张可转债/卖空8股股票”的对冲组合的价值将保持一个恒定数,不因股价变化而变化。 公开和透明,是对冲基金最讨厌的事情。这与它所建立的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以在位于维京群岛注册的对冲基金为例,他们可以使用任何合法的金融投资组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任意地点进行套利,而无需向任何国家或部门申报投资技巧和融资结构。
金融危机使对冲基金经历了一场急速变革。十几年前,对冲基金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狭窄的圈子,大家做的几乎都是熟人之间的业务,信任程度很高,根本不需要签合同就把生意做了。有时,仅仅是上午握个手,下午就把数百万美元打到了对方的账户之上。
但恰恰这种荒诞般的神秘,成为对冲基金最本质的赢利特点。
而随着中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多元化及国际化,让越来越多的境外对冲基金注目中国。在这个国内对冲基金大力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国际资本经验丰富的海外对冲基金也盯上了中国这块蛋糕。不少海外对冲基金或在海外有过对冲基金管理和投资经历的人准备尝试或已进驻中国,寻求发展和合作机会。
海外对冲基金看重中国区的发展。其实无非是三大原因:
一是渐渐国际化的人民币,逐步开放人民币资产的跨境流动,让中国部分的资产管理人或投资人提供大量走出去的机会的同时,也会给海外大量机构投资人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二是监管层和中国基金业对对冲基金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基金法正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使得对冲基金所参与的二级市场会有更多的流动性,让对冲基金能真正发展起来。三是中国财富的增值。银行高净值客户管理着17万亿元的资金,而公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才2万亿元,阳光私募也只有2500亿元,未来中国人的财富将会流向更有效和积极管理型的投资领域。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投资市场的逐渐向国际放开怀抱,以下几家对冲大佬早已先行一步,抢滩内陆:
1、Bridgewater Associates
雷·达里奥(Ray Dalio)的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连续两年都登上了LCH英雄榜。这家基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约有1300亿美元的水平。除了管理资产庞大以外,桥水的独特之处是它的300家客户都是机构投资者。它们的平均投资额为2.5亿美元。
在戴利奥和罗伯特·普林斯的共同领导下,桥水善于创造不同的利润流,鉴别贝塔源,市场驱动型回报,阿尔法,基于技能回报,然后把它们打包成与客户需求的兼容的战略。该公司通过债券和货币管理外包提供源阿尔法。但是当机构开始转向其他资产类别和关注额外利润源时,桥水也在调整战略。
达里奥在2012年初被业内评为对冲基金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公司旗下纯阿尔法基金(Pure Alpha Fund)在1975年至2011年为投资人净赚了358亿美元,超过了索罗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创立以来的总回报。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曾评价说,达里奥的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对经济的统计分析甚至比美联储的更靠谱。
这家掌管着1300多亿美元资产的顶级对冲基金隐匿在康州Westport的树林里,与纽约华尔街的喧嚣保持远离。桥水联合基金已于2012年底在上海低调的成立了代表处。
2、Man Group
英仕曼集团是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680亿美元,其业务框架主要由三大类别组成:AHL(管理期货基金CTA)、GLG(由30多个策略的基金组成的多策略基金)以及刚收购的FRM(对冲基金的基金),此外,英仕曼拥有一支有卓越投资专家组成的庞大团队,就投资管理以至客户服务的每个范畴,给予强劲的支持。
英仕曼中国区主席李亦非透露,集团希望在中国首先推进的是旗下的管理期货基金。据了解,AHL基金希望能通过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先进入中国,同时也想借助QFII、QDII等各种跨境方式,在中国寻找投资和合作的机会。
3、Paulson Co
保尔森公司管理着约为36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95%为机构投资者)。据《阿尔法》杂志统计,仅约翰·保尔森个人在2007年的收入就达到了37亿美元,一举登顶2007年度最赚钱基金经理榜,力压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时间,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名声大震,“对冲基金第一人”、“华尔街最灵的猎豹”等称号纷纷被冠在了他头上。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约翰·保尔森与保尔森基金持续的稳定盈利。
直到2011年6月3日,保尔森所持有3740万股的嘉汉林业(Sino-forest)瞬间爆出一系列的财务丑闻,同时浑水调查公司给予嘉汉林业“强烈卖出”的评级,同时给出的估值不到1美元(当时股价为18加币)。导致嘉汉林业公司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蒸发了近33亿美元,而保尔森基金面临了4.68亿美元的亏损。
距离该事件发生已经近两年,约翰·保尔森这位曾经的“沽神”似乎逐渐淡出了华尔街。是归于平淡,还 是在酝酿又一场巨额交易,我们不得而知。据悉保尔森基金已在北京金融街及上海陆家嘴分别设立了代表处。
4、Lone Pine Capital
孤松资本始建于1997年,由斯蒂芬·曼德尔(Steve Mandel)创建,总部设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在伦敦,香港,北京,纽约均设有办事处。隆派恩资本是一家私人拥有的对冲基金,在世界各地的公共股权市场进行投资。从最初的800万美元开始,直到该基金成为了打理自有资金的“超级基金”,为约56亿美元的投资者和自有资金估计为150亿美元的曼德尔先生服务。
大多数人相信,曼德尔先生的成功可以归咎于他的“自下而上”的投资。他的重点放在企业的基本面问题上。曼德尔先生认为,破译业务进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了解其做法,运营和未来的增长。这是重点,这影响到最后的选股和决定是否或长或短。不像大多数的对冲基金管理人,曼德尔先生巧妙地依靠他强烈的判断和快速决策的位置和移动。孤松资本在花旗集团(Citigroup)和斯伦贝谢公司的增持是证明曼德尔先生灵巧之至最好的例子。
5、DE Shaw
德劭基金由数学家大卫·肖成立于1982年。DE Shaw大部分投资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旨在找出隐藏的市场趋势或定价异常。不过该基金也进入到私人股本领域和自下而上的价值驱动型投资领域。
DE Shaw进军中国内地的举措,会让人将之与其2006年和2007年在印度的扩张进行比较。该公司在印度看到了巨大的招聘和投资机遇。
就员工数量而言,DE Shaw令一些更灵活的竞争对手相形见绌。该公司大约有1700名员工——其中估计有100名拥有博士学位。只有英国曼集团(Man Group)的员工数量超过了DE Shaw
过去两年,不愿抛头露面的DE Shaw在其主要战略方面表现稳健。该公司的旗舰基金Oculus回报率为8.7%。Oculus按照该公司的一系列定性及定量战略进行投资。一位投资者表示,该公司旗下的另一支基金DE Shaw Composite实现了21.1%的回报率。
位为处于上海陆家嘴的办事处拥有一支私募股权投资分析师团队。拓展该集团在亚洲地区的业务,并标志着首次进入中国内地。该办事处将重点关注中国的收购机会。
6、Hoyder Asia
汇德亚洲(Hoyder Asia)是汇德投资集团于2001年成立的面向亚太地区的全资附属公司。汇德亚洲投资于全球外汇,商品期货以及股票方面, 乃亚太地区最优秀的资产管理服务商之一. 其凭借对新兴市场的专业认识及丰富经验, 于十年内迅速增长.汇德亚洲透过旗下的汇德品牌基金与信托为客户提供不同层面的投资服务及产品,凭借其专业及奉行多年的环球对冲与价值投资等方法,於国际资产管理巿场已建立优良的声誉。
据悉, 位于中国上海的汇德亚洲办事处, 在2013年初早已悄悄布局内陆,公司高层也放言会从运营决策上更重视大中华市场。
7、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文艺复兴科技成立于1988年,其创始人为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 他是世界级的数学家,担任着美国数学协会的主席(Math for America);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在全球投资业内,他的名气并不亚于索罗斯,更是被认为是保尔森、达利欧这些业内领军者的前辈。“量化基金之王”是这位国际投资行业领袖最显贵的称呼,虽然,他本人并不在意。
作风低调的西蒙斯很少接受采访。在仅有的几次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他透露称:“我们随时都在卖出和买入,依靠活跃赚钱。”他只寻找那些可以复制的微小获利瞬间,而绝不以“市场终将恢复正常”作为赌注投入资金。事实上,西蒙斯几乎从不雇用华尔街的分析师,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雇佣了由数学博士,物理博士及自然科学博士组成的超过150人的投资团队。用数学模型捕捉市场机会,由电脑做出交易决策。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及旗下多家关联子公司于2013年1月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代表处。
8、Chilton Investment
奇尔顿公司由理查德·L·奇尔顿(Richard L. Chilton)先生于1992年成立。管理着超过65亿美元的资产。其核心的运作手法是通过价值导向的基础研究和纪律严明的投资组合来进行管理。 奇尔顿先巩固了长期投资的理念,其纪律严格的文化是一个标志。而奇尔顿公司正计划采取一项不同寻常的举措,奇尔顿公司在中国北京及成都分别成立了代表处,这是该公司在中国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其实,以上这些笔者了解到进入国内的海外对冲基金,只是全球对冲基金大军的冰山一角;中国这只美味十足的大蛋糕,相信吸引到更多的大鳄只是时间问题。
9. 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城堡投资管理着130亿美元,是目前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它的日交易量相当于伦敦、纽约和东京交易所当日交易量的3%左右。

❹ 为什么富有成效的团队人数一般控制在12人之内,而不是其他数目

根据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研究表明最佳的管理幅度是12人左右,也即是12个人以内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管理的最佳人数,超过这个数量往往会导致管理的有效性大大下降,人数越多有效性越低。

❺ 一般来说,团队成员人数不宜太多,一个小团队的人数控制在多少人比较好

5 到6 人吧 我理解这个团队的人数,指的应该是核心团队成员的人数。成员人数的多少的根本原因决定于管理幅度与沟通的控制力度。而这些,由于技术的原因可以改变,这也就是随着IT技术的发展,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原因。

❻ 一个团队的最佳人数是多少

5 到6 人吧
我理解这个团队的人数,指的应该是核心团队成员的人数。成员人数的多少的根本原因决定于管理幅度与沟通的控制力度。而这些,由于技术的原因可以改变,这也就是随着IT技术的发展,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原因。

❼ 如何分别管理30人、50人及100人的团队!

管理30人、50人、100人的团队从根本的思想上来说是一样的,那就是管理!管理可分为“管”和“理”,当人数不多的时候,更多是在“管”;当人数多的时候更多是在“理”。“管”是一个圆形结构,你的下属都围绕着你,你就是他们唯一的中心点,他们的他小事情你都要过问;“理”是树形结构,团队分作很多级,你作为团队的领导站在结构的最顶端,为一级,而你只对你下一级(二级)员工负责;三级员工由二级员工负责....这就是所谓的“理”,只要你能理顺,那团队就肯定会有不错的战斗力。希望对你有帮助...

❽ 中财沃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

上世纪80年代,中财沃顿管理团队率先进入金融投资加实业经营领域。作为一支“金融专家+经营专家”式的双轨制精英团队,其主要成员来自活跃在世界金融舞台的华人精英,曾管理过著名的Turtle期货基金①、日本アドパ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②、韩国东洋证券TYS对冲基金、LFG • Refco基金等。

❾ 中财沃顿的管理团队

上世纪80年代,中财沃顿管理团队率先进入金融投资加实业经营领域。作为一支“金融专家+经营专家”式的双轨制精英团队,其主要成员来自活跃在世界金融舞台的华人精英,曾管理过著名的Turtle期货基金①、日本アドパ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②、韩国东洋证券TYS对冲基金、LFG • Refco基金等。

❿ 全球对冲基金二十年的发展史有些什么

对冲网的智库网络里提到:全球对冲基金发展史就是一个激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他们的投机登峰造极,他们的垮台也令人猝不及防。次贷危机一波一波蔓延,又将对冲基金推到了火山口。在新一场的“货币战争”前,对冲基金何去何从?

对冲网的智库网络里提到:全球对冲基金二十年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激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期间的一幕幕悲喜剧,留给世人几多感叹,几多沉思。

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势头以及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大变革”导致日本和北美的金融开放,全球对冲基金蓬勃发展,仅1990年到2000年的短短十年,就有3000多个对冲基金在美国与英国出现。不过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基金的倒闭。

因利率上升和行业经历了1991到1993年的调整,1994年对冲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在行业历史上首次缩水。1995年夏,布鲁斯·科文纳,传奇的货币与大宗商品投机客,解散了他的美国基金并把其管理的卡克斯顿18亿美元资产的三分之二还给了投资者。卡克斯顿成立于1983年,在其存续的绝大部分期间平均年度回报至少有30%,但1994年出现亏损,1995年艰难挣扎。在接下来的10月份,迈克尔·斯坦哈特26亿美元的合伙投资基金对冲基金也令人震惊地关闭了。斯坦哈特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以激进、短线风格和大手笔、冒险的出手而著称,给投资人赚了许多钱。他在1967年就开始设立运作基金,是行业内的先锋人物,超过30%的平均年度回报使其在顶峰时期管理的资产达到44亿美元。

1997年7月,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创立者乔治·索罗斯狙击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引发亚洲金融风暴,其旗下量子基金的规模和投机活动也达到顶峰,震惊世界。但在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眼里,索罗斯所引领的对冲基金是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贬值的罪魁祸首。

1998年是对冲基金业难忘的一年。那年9月,此前取得辉煌战绩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遭遇滑铁卢。这家由所罗门兄弟前交易主管约翰·梅里韦瑟在1994年创立、拥有梦幻组合团队的基金,在一系列投资错误后面临资金和信用危机,濒临倒闭。在美联储出面组织安排下,以美林、摩根为首的十几家国际金融机构注资36亿美元购买了其90%股权,共同接管了该公司。不过,坏运气在延续。除了长期资本公司、埃佛勒斯资本的崩溃,罗伯逊的基金回报也在第四季度被一笔勾销,索罗斯旗下的一只基金则亏损了18%。数据显示,当年专注投资美国股票的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2.7%,远低于标普500指数28.6%的收益水平。

新千年对于对冲基金而言没什么喜庆,2000年3月,资产规模60亿美元的老虎基金宣布关闭并清盘,而索罗斯的基金这一年在投资科技股的尝试随着市场泡沫破裂而失败,首席投资官明星经理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等几位核心人物也相继离去。索罗斯宣告金盆洗手、不再从事全球金融市场投资,同时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新兴基金将合并重组为量子慈善基金,采取保守和低风险的投资策略。

2002年以来,在投资需求推动下,并伴随着股票市场回升,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呈现迅速增长。2004年12月,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到达1万亿美元,创下新纪录。2005年8月,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成为非官方的对冲基金之都,这里有超过100只对冲基金,管理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对冲基金资产的约十分之一。

2006年8月,纽约最大的一家从事天然气期货交易的对冲基金——MotherRock,6、7月在天然气市场遭受巨额损失后宣布关闭。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康涅狄格的AmaranthAdvisors,尽管有全球引以为豪的风险管理系统,还是由于一次天然气投资失误而在一周内损失了50亿美元,使得其管理的资产缩水了一半。几天后,再次赔掉了10亿美元,Amaranth协议将其能源的资产组合出售给JP摩根和CitadelInvestmentGroup。月底,在与花旗集团商讨了资产分拆出售的可能性后,Amaranth宣布清盘,成就了行业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失败。

据对冲网指数与评级研究院统计:在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里,对冲基金的资产从5640亿美元增长到1.5万亿美元,数量从4500只扩张到12000只,5年增长率达到200%。2006年底,对冲基金百强所管理的资产已经从上年的7200亿美元攀升到1万亿美元,升幅达到惊人的39%。对冲基金的扩张蔓延到全球,100强中有23家位于美国之外。

2007年上半年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77%,高于同期的标普500指数的6%,但低于MSCI的8.01%。在回报率的背后,是次贷危机下的“山雨已来”。6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因巨额亏损陷入困境,之后这两只基金宣布破产。8月底,投资银行巴克莱资本宣布出资16亿美元拯救伦敦的一家对冲基金CairnCapital。事实上,在当时饱受煎熬的对冲基金远远不止这几家。

同期,美国高盛集团于2007年8月13日称,它与部分投资者一起向该公司旗下一只对冲基金注入了约30亿美元资金“自救”。截至2007年8月的第一周,这只名为“环球证券机遇基金”(GlobalEquityOpportunitiesFund)的对冲基金净值损失大约15亿美元,达30%左右。该基金的资产净值在新的资金注入之前为36亿美元。保住面子是高盛此役的重中之重。参与这次注资行动的投资者包括C.V.斯塔尔公司、佩里资本公司(PerryCapital)和美国亿万富豪伊莱·布罗德。

2008年伊始,稳坐美国投行前5强的贝尔斯登几十年的光辉历程毁于一旦。6月,鼎盛时期资产额超过140亿美元的美国HBK投资公司旗下基金遭投资者巨额撤回资本,公司资产缩水至115亿美元;而另一家对冲基金巨头法拉伦资本管理旗下的离岸投资者基金当时面临14亿美元甚至更多的撤资。

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西方投机力量为了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巨额损失,一方面引入发展中国家主权基金为其注资,为次贷损失买单;另一方面假借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肆意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后,欧洲一些对冲基金陷入了恐慌,因为它们无法收回抵押给雷曼的资产,促使它们对交易平仓。同时,纽约和伦敦的其他对冲基金目前正努力从其他集团收回抵押品,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压力。卖空禁令迫使一些交易柜台停止了业务,这又唤醒了人们对对冲基金可能崩溃的担忧

资料来源:对冲网智库网络

阅读全文

与对冲基金管理团队人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狱解剖类型电影 浏览:369
文定是什么电影 浏览:981
什么影院可以看VIP 浏览:455
受到刺激后身上会长樱花的图案是哪部电影 浏览:454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国产 浏览:122
韩国双胞胎兄弟的爱情电影 浏览:333
法国啄木鸟有哪些好看的 浏览:484
能看片的免费网站 浏览: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电影或电视剧 浏览:724
欧美荒岛爱情电影 浏览:809
日本有部电影女教师被学生在教室轮奸 浏览:325
畸形丧尸电影 浏览:99
美片排名前十 浏览:591
韩国电影新妈妈女主角叫什么 浏览:229
黑金删减了什么片段 浏览:280
泰国宝儿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83
3d左右格式电影网 浏览:562
跟师生情有关的电影 浏览: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费观看 浏览:942
电影里三节是多长时间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