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洲养老金是什么样的
在澳洲,养老金的保障标准按照单身和夫妻分别规定。夫妻的福利标准并不是单身的2倍,而是单身标准的1.5倍。据了解,这次新政不仅上调了资产门槛,同时也提高了单身、夫妻双方领取的养老金的金额。其中领取全额退休金的单身人士,每两周可多获得$9.90,养老金总额增加至$926.90,而对于夫妻双方而言,每两周则可多获得$14.80,养老金总额增加至$1396.20。
整体说来,20日起,一对夫妇的基本养老金总额将从$1,258升至$1271.80,而他们的全额生活补助津贴也将从$102.20升至$103.20,但能源补充金额仍维持$21.20不变。而单身人士的基本养老金总额将从$834.40增加到$843.60,全额生活补助津贴则从$67.80增加到$80.50, 能源补充金额为$14.10。
❷ 澳洲养老金 在澳洲居住25年 在领养老金的时候就可以在澳洲以外的国家长时间居住领取吗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与运营机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所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正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就曾以澳大利亚作为成功的案例。作为一种典型模式,澳大利亚的养老体系在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监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在1986年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前,澳大利亚人退休所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主要有两种,即联邦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和自愿性的职业养老金。前者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澳大利亚公民所享有的一种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来源于总税收,目的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虽然覆盖面广,但是保障程度很低,替代率只有20%多;后者是一些雇主为吸引并留住某些特殊员工或为了奖励业绩优秀的老雇员而提供的,覆盖面很窄。然而,日益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和巨额财政赤字困扰使得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养老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强制雇主为其雇员提供一定比例的职业养老金,并由私营机构运营,这就是所谓的“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1986年,执政的工党与工会达成协议,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货膨胀,雇主应给予雇员6%的工资增长作为补偿,但只将其中的3%以工资形式发给雇员,另外的3%则作为雇主为雇员缴纳的职业养老金费用,存入行业基金的个人账户,这就是生产率裁定职业养老金。1991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向经批准设立的职业养老金基金缴费,这就是著名的超级年金保证制度。为了保证大多数雇员有足够的养老金积累,1992年6月,《超级年金保证费法案》规定了雇主应为其雇员向合格职业养老金基金缴纳费用的最低标准,从1992~1993年度的3%~4%,逐渐增加到2002~2003年度的9%。超级年金覆盖了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工作人口,其所提供的养老保障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它的实施标志着澳大利亚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建立,政府、雇主和雇员共同分担了养老方面的责任。对比澳大利亚,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和尖锐。第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快,程度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保障问题本身就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结构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使得老龄化的来势更加迅猛。第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向现代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发生的,这一点与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的澳大利亚有明显的不同。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们是“未富先老”,因而矛盾更为尖锐与突出。第三,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迅速解体,新制度的建立也更为紧迫。传统现收现付体系内生的隐性债务与艰巨的企业改革交织在一起,导致高昂的转轨成本,政府在养老方面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财务负担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健康、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和谐发展、市场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❸ 国外养老基金投资有哪些特点
美国:养老金体系主要由公共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部分构成。在养老金投资风格上,美国的公共养老金相对保守,主要投资国债等低风险品种,2000年以来始终保持4%左右的回报率;而对于企业养老金部分,美国政府则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投资。政府发放的社会保障金带有明显的社会转移支付功能。美国的社会保障金根据法律严禁投资,不能拥有任何可以在公开市场交易的有价证券。
英国:现已形成三个支柱的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为国家基本养老金,由政府通过国家保险体系强制征收并以相同待遇发放,以满足基本养老需求;第二支柱为职业养老金,由雇主负责征缴,2012年改革后变为强制实施,以减轻国家基本养老负担;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计划,即个人选购保险公司及金融中介的养老金投资方案。今年1月起开始发售的“养老金债券”是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之一,旨在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方式,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
德国:养老金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构成。德国养老金投资奉行相对谨慎的策略,投资公司法对于养老基金投资股票或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上限均有明确规定。而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业等的实体资产往往作为德国养老金投资的首选目标。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被称为“年金制度”,养老金被称为“年金”。日本的“年金”分为两种,一种是国民年金,又称基础年金,凡处于规定年龄段的国民,都可加入并享受;另一种是与收入联动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企业雇员和公务员等依据身份不同而分别加入。养老模式奉行“国家中心主义”原则,政府主导着养老资金的管理。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均由厚生省社会保险厅管理,而共济年金则由各互助协会自行管理。国民年金的2/3收入来自收取的保险费,1/3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
新加坡:养老金投资运营是典型的政府集中管理模式,被称为中央公积金,该体系带有强制储蓄的特性,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及他们的雇主,都必须参与公积金计划。养老体系规定也相当严苛,公积金账户中的钱主要由政府用于投资国债、国内住宅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每年回馈给会员一定的利息。该制度为持有人设立4个账户,同时覆盖养老、住房和医疗等多领域,由政府、企业代表、雇员代表和社会保障专家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对中央公积金管理局进行监督管理。政府对中央公积金进行偿还担保,但是该基金的收缴、管理和投资均独立于政府。
选基金是一件天大的事。在该方面,一定是自选基最给力,神器,推荐质量奇高。。去搜一下‘自选基’,发现新世界吧!
❹ 国外的养老基金管理对中国有何启示
1.对管理基金的领导来说不是好事
2.对媒体来说可以借来说说中国的管理落后
3.对领养老金的人来说,没什么
4.其他人可以发发牢骚
❺ 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
世界各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三种模式: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employment-related programs)或自保公助模式,最早为德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
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universal programs)分为两种类型:
(1)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如今适用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在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抵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该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的负担过重。
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于部分都用于了社会保障支出,而且经维持如此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必须采取高税收政策,这样加重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同时,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只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
(2)国家统筹型的另一种类型是苏联所在地创设的,其理论基础为列宁的国家保险理论,后为东欧各国、蒙古、朝鲜以及中国改革以前所在地采用。
该类型与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样,都是由国家来包揽养老保险活动和筹集资金,实行统一的保险待遇水平,劳动者个人无须缴费,退休后可享受退休金。但与前一种所在地不同的是,适用的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在职劳动者,养老金也只有一个层次,未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一般也不定期调整养老金水平。
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以及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强制储蓄型主要有新加坡模式和智利模式两种。
(1)新加坡模式是一种公积金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基金在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一次性连本带息领取,也可以分期分批领取。
国家对个人账户的基金通过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进行管理和运营投资,是一种完全积细小的筹资模式。除新加坡外,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该模式。
(2)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也强调自我保障,也采取了个人账户的模式,但与新加坡模式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即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规定了最大化回报率,同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险制度。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利推出后,也被拉美一些国家所效仿。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效率,但忽视公平,难以体现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❻ 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
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一般都是”五子模式”即:政府定点子,社保开单子,税务收票子,财政补空子,银行发票子的运行模式。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养老保险金,即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❼ 澳洲养老金制度知多少
参保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6月30日 前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7月1日后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应参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8年7月1日以后办理参保补缴手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❽ 国内和国外的社保体系有什么差别
以社保中的养老保险为例。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中国的养老保险主要是通过立法规定的,是法律规定必须缴纳的。而国外的养老保险分为三种制度类型,分别为:传统型、国家统筹型、强制储蓄型。以传统型为例,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或自保公助模式。
最早为德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
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8)澳大利亚养老基金管理模式扩展阅读:
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如今适用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
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在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养老保险
❾ 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有哪些具体规定呢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与运营机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所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正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就曾以澳大利亚作为成功的案例。作为一种典型模式,澳大利亚的养老体系在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监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 在1986年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前,澳大利亚人退休所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主要有两种,即联邦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和自愿性的职业养老金。前者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澳大利亚公民所享有的一种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来源于总税收,目的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虽然覆盖面广,但是保障程度很低,替代率只有20%多;后者是一些雇主为吸引并留住某些特殊员工或为了奖励业绩优秀的老雇员而提供的,覆盖面很窄。然而,日益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和巨额财政赤字困扰使得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养老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强制雇主为其雇员提供一定比例的职业养老金,并由私营机构运营,这就是所谓的“超级年金”(Superannuation)。1986年,执政的工党与工会达成协议,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货膨胀,雇主应给予雇员6%的工资增长作为补偿,但只将其中的3%以工资形式发给雇员,另外的3%则作为雇主为雇员缴纳的职业养老金费用,存入行业基金的个人账户,这就是生产率裁定职业养老金。1991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向经批准设立的职业养老金基金缴费,这就是著名的超级年金保证制度。为了保证大多数雇员有足够的养老金积累,1992年6月,《超级年金保证费法案》规定了雇主应为其雇员向合格职业养老金基金缴纳费用的最低标准,从1992~1993年度的3%~ 4%,逐渐增加到2002~2003年度的9%。超级年金覆盖了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工作人口,其所提供的养老保障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它的实施标志着澳大利亚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建立,政府、雇主和雇员共同分担了养老方面的责任。 对比澳大利亚,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和尖锐。第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快,程度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保障问题本身就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结构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使得老龄化的来势更加迅猛。第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向现代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发生的,这一点与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的澳大利亚有明显的不同。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们是“未富先老”,因而矛盾更为尖锐与突出。第三,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迅速解体,新制度的建立也更为紧迫。传统现收现付体系内生的隐性债务与艰巨的企业改革交织在一起,导致高昂的转轨成本,政府在养老方面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财务负担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健康、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和谐发展、市场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