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玲的科研项目
17.2011.5-2012.3,中华慈善总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中国应急志愿者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16.2011.5-2011.12,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管理
15.2011.4-2011.12,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机制研究暨风险管理培训
14.2011.3-2011.12,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风险管理研究(续)
13.2010.11-2011.3,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应急管理概论》MPA课程开发
12.2010.10-2012.12,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委托课题,《北京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1.2010.4-2010.12,北京市颐和园,北京市颐和园风险管理研究
10. 2010.4.6-2010.10.31,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风险管理研究
9.2010.1-12,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灾害条件下残障人群的媒介使用与信息政策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8.2009.12-2010.12,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委托课题,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评审挂牌管理办法研究
7.2009.11-2009.12,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委托课题,北京市全面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意见研究
6.2009.11-2010.5,国务院应急办委托课题,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项目负责人:闪淳昌,周玲)
5. 2009.7.1-2009.12.31,香港大学,媒体项目——残疾人灾区访谈
4.2009.3.23-2009.8.31,香港大学,四川地震报章新闻分析
3. 2009-2011,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公共危机综合管理研究——子项目:基于应急管理流程的城市多主体决策协同应对机制研究(子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张辉教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项目编号:No.70833003)
2. 2008.1-12,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机制框架研究(项目负责人)。”(立项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项目编号: No. 70703019)
1. 2008.1-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第42批):转型期中国政府风险管理中的评估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
11. 2010.1-2012.12, 宣明会:从灾后社会重建到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示范项目(负责应急管理培训部分)
10. 2009-2012,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新框架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实证研究”(08&ZD001)
9. 2008.12-2009,山东省第十一届全运会风险评估与预案建设。
8. 2008.7-2009.3,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项目,“北京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7. 2007-2008.3,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委托项目,“北京市奥运期间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实施标准与细则研究”。
6. 2007-200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城市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研究”。
5. 2006-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转型期中国风险治理框架建构与实证分析”。
4. 2006-今,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委托项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子课题之一“国家应急平台管理机制研究”。
3. 2006- 07,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委托项目,“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调查评估机制研究”。
2. 2006-07,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委托项目,“从全过程政府应急管理到整合式公共安全治理——北京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框架理论研究”。
1. 2005-07,北京市哲学规划办应急基地资助项目,“北京2008奥运安全:体系构建”。
Ⅱ 如何才能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首先,应急管理体制是经过应急管理实践检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任何组织的工作机制,不因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意识而改变的;
其次,应急管理体制本身含有制度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一种偏好或经验。例如监督机制,不仅指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而且应该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应急管理体制是比一般制度更具有刚性的“制度"。制度虽然要求所有人都应当遵守,但它仍保留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或者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弹性。但是,应急管理体制则是一种带强制性的制度;
第四,应急管理体制是在各种方式方法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并经过加工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则因人而异,并不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
第五,应急管理体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共同作用来运作的,而一般方式方法可以是单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
Ⅲ 李季的研究课题
南开大学商学院MBA运营管理课程建设小组及项目管理中心主要成员。主要研究与咨询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含服务管理、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参加的课题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课题等。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主要有:
1.主持 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生产方式研究;
2.主持 面对危机事件的企业运营策略研究;
3.主持 运营管理课件开发项目;
4.主持 生产管理辅助教学软件开发项目;
5.SARS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应急管理对策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与影响深度评估的社会组织治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成员之一;
6.服务企业生产力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企业—顾客互动过程的生产力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成员)
7.中国企业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与产业营销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员之一;
8.生产管理教材建设资助立项,主要成员;
9.战略柔性、环境动态和竞争绩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成员;
10.项目集成管理方法 (教育部规划项目),成员之一;
11.天津旅游经济创新发展途径研究(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课题),主要成员;
12.参与 山东济南运输总公司物流发展战略项目;
13.参与 山东东大化工集团物流发展战略项目;
14. 天津市计委《盘活国有资产,搞好天津玻璃仪器厂》项目,主要成员;
15. 天津市政府重点课题——《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专题组成员之一;
16. 农业品牌战略与现代营销管理系统课题,成员之一;
17. 参与 天津市工委人才测评系统课题;
18. 参与 把天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可操作性研究课题;
19. 天津电建修造厂战略规划课题,主要成员;
20. 服务情境下顾客—企业认同机理及其过程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心成员)
21.项目导向型组织和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研究(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核心成员)
22.滨海新区项目导向型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7年度资助项目,核心成员)
讲授课程
管理学、运营管理、组织与管理及项目设计与计划等课程。
研究成果
1] 李季,张金成.试论一般生产力到服务生产力的演进与测量.现代财经,2007(10)
[2] 李季. 服务企业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南开学报(哲社版),2007(4)
[3] 李季. 关于天津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 商业研究,2004(4)
[4] 李季. 制造业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刍议.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
[5] 王永贵,张玉利,杨永恒,李季. 对组织学习、核心竞争能力、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的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3(4)
[6] 知识首脑CKO.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主要编委)
[7]《企业运营管理》,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主编)
南开大学商学院MBA运营管理课程建设小组及项目管理中心主要成员。主要研究与咨询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含服务管理、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参加的课题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课题等。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主要有:
1.主持 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生产方式研究;
2.主持 面对危机事件的企业运营策略研究;
3.主持 运营管理课件开发项目;
4.主持 生产管理辅助教学软件开发项目;
5.SARS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应急管理对策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与影响深度评估的社会组织治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成员之一;
6.服务企业生产力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企业—顾客互动过程的生产力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成员)
7.中国企业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与产业营销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员之一;
8.生产管理教材建设资助立项,主要成员;
9.战略柔性、环境动态和竞争绩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成员;
10.项目集成管理方法 (教育部规划项目),成员之一;
11.天津旅游经济创新发展途径研究(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课题),主要成员;
12.参与 山东济南运输总公司物流发展战略项目;
13.参与 山东东大化工集团物流发展战略项目;
14. 天津市计委《盘活国有资产,搞好天津玻璃仪器厂》项目,主要成员;
15. 天津市政府重点课题——《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专题组成员之一;
16. 农业品牌战略与现代营销管理系统课题,成员之一;
17. 参与 天津市工委人才测评系统课题;
18. 参与 把天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可操作性研究课题;
19. 天津电建修造厂战略规划课题,主要成员;
20. 服务情境下顾客—企业认同机理及其过程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心成员)
21.项目导向型组织和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研究(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核心成员)
22.滨海新区项目导向型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7年度资助项目,核心成员)
Ⅳ 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应急管理机制包括隐患排查监控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
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是应急管理者作出决策的依据来源,同时也是能够顺利实现应急响应联动的保障。根据应急管理所需发挥的职能,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信息化的应急联动响应系统、应急过程中的事态检测系统、事故后果预测与模拟系统和应急响应专家系统。
(4)社科基金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扩展阅读:
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与其他组织管理职能相同的特征,又有不一样的特征。
1、组织集权化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破坏性和扩散性,决定了应急管理的主体行使处置权力必须快速、高效,因而要求整个组织严格按照一体化集权方式管理和运行,上下关系分明,职权明确,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奖罚分明。强调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一体化集权管理。
2、职责双重性
在各国现阶段的应急管理实践中,除了部分应急管理人员从事专业应急管理工作,但大多数应急管理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领域和工作部门,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从事于社会的其他工作,只有在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时,才参与应急管理活动,担负应急管理方面的职责。
3、结构模块化
应急管理组织中每个单元体都有类似的内部结构和相似的外部功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体系,由不同单元体系组成的功能体系也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模块化的组织结构。遇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的突发事件时,可通过灵活快速的单元体组合,形成相应的应急处置体系。
Ⅳ 如何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
在常态管理中,政府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警和监控。完善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危机治理首先必须进行政府观念的更新,时刻强化政府机构运作中的危机意识,政府应当树立危机理念,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其次必须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危机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危机管理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程,主要是针对本国或本地区经常发生、曾经发生、可能发生的危机形势如社会矛盾、自然灾害、民族冲突等所采取的紧急应对的法律程序、手段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公务员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再次在我国危机治理中继续对普通民众开展危机应对教育,使民众了解各种灾难发生的自然过程,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民众的危机应对技能,从而增进社会整体的抗逆水平。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将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样,从上至下建立全民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2、做好隐患调查和监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都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开展隐患排查;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基层组织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3、拟定应急预案。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行动方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计划和步骤,也是一项制度保障。预案具有同等法律文件的效力,比如,国务院的总体预案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国务院部门的专项预案与部门规章有同等效力,省级人民政府的预案与省级政府规章有同等效力。
4、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当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充分注重发挥军队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国防动员体系具有组织领导的层次较高、连接军政两大系统、危机管理功能更加强大的特点;而应急管理体系则具有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各项保障对象落实、联动机制相对先进等优势。两大体系若能实现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危机管理体系,则势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解决两大体系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其他问题。
因此,有必要根据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需要,从“双赢”的角度对两大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当前,应着重加速推进军队与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法规接轨,尽快将军队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军队常年备战,高度集中,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强大的武装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控制局势,发挥突击救援、维护稳定的作用,满足处置突发事件时限性强、节奏快的需要。军队参与应急管理,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行为,要坚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依托军队应急指挥机制开展行动。军事机关领导要参加地方政府抢险救灾联合指挥部,负责对部队抢险救灾活动实施指挥控制。处置突发事件是政府职能部门、军队和其他专业力量的联合行动,要保持军队和其他处置力量的密切联系,建立联动机制,搞好协调配合,在组织指挥、行动方式、后勤保障等方面步调一致,形成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5、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保障制度。这一制度为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物资、经费等提供了保障。一是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国家要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二是经费保障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三是通信保障体系。国家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