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峰屹的张峰屹(大学教授,学者)
张峰屹,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祖籍山东蓬莱,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95年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罗宗强先生攻读中国文学思想史;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2000年受聘为副教授,2006年受聘为教授。2003至2004年,任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3月,任台湾淡江大学客座教授。 文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必修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至唐五代)”;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至唐五代)”;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经学概论”、“诸子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诸子研究”、“分体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诗文)”、“分体文学史研究”等。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103)
子项目“《全西汉文》编纂整理与研究”,主持人;(进行中)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汉经学与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05BZW029),主持人;(已完成)
3、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项目《经学与汉代诗赋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AS0525),主持人;(已完成)
4、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十五”重点规划项目《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2003),主撰稿之一;(已完成)
5、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003),主撰稿之一;(已完成)
6、南开大学教材建设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2002),主撰稿之一;(已完成)
7、南开大学校内项目《汉代经学与文学思想研究》(2001),主持人。(已完成)
8、国家教委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1996),主撰稿之一,独立承担其中《忧怨卷》的编写。(已完成) 1、2004年,专著《西汉文学思想史》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2年,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二等奖;
3、2006年,南开大学“金乔”奖教金二等奖;
4、2007年,南开大学履岗考核“优秀”。 张峰屹 谶纬文献及其辑佚问题例说 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9年6月
张峰屹 墨子的爱利主义解析 2009年6月2日《人民论坛网》之《学术前沿》栏目
张峰屹 关于《性恶与性朴可以协调吗》——答周炽成教授 《学术批评网》2007年8月6日“学界观察”专栏
张峰屹 翼奉《诗》学著述存留考 《文学与文化》第八辑,2008
张峰屹 翼奉《诗》学之“五际”说考释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张峰屹 也谈荀子的人性论 《学术批评网》2007年7月1日“学术批评”专栏;《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9月“学术评论卷”
张峰屹 儒学东渐与韩国汉诗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张峰屹 儒家诗、乐观念异同论 《南开学报》2006年第3期
张峰屹 跬步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张峰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张峰屹 中国古代诗文赏析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张峰屹 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国家古籍整理“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参编初、中、晚唐各一部分)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张峰屹 罗宗强先生的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 《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2期
张峰屹 社会历史与文学观念的中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学科的士人心态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张峰屹 中国文学通识(诗文部分)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张峰屹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先秦两汉部分)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张峰屹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忧怨卷)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国家教委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
张峰屹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10月
张峰屹 经学发展与西汉文学思想的演变 《南开学报》2003年第3期,同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全文转载。
张峰屹 “发愤”与“发奋”——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双重内涵及其超越时代的意义 《文学前沿》第3辑,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12月
张峰屹 董仲舒“《诗》无达诂”与“中和之美”说探本 《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同年《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第2期大部摘刊
张峰屹 《淮南子》有关文艺的观念及其历史地位 《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张峰屹 也谈嵇康为何而死 《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16日第11版。
张峰屹 西汉诗歌创作及其与西汉诗论的关系 《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张峰屹 政治、经学的衰变与西汉后期士人心态的走向 《南开学报》2001年第2期,同年《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第5期大部转摘
张峰屹 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士人心态——兼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 《文学与文化》第三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张峰屹 进取用世,与政趋同——西汉初期士人心态的主旋律 《曲靖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张峰屹 庄子思维方式探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张峰屹 美人迟暮怅秋风——解读汉武帝《秋风辞》 《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3期。
张峰屹 《北溪字义》版本考(译文) 《朱子研究》1997年第2期。
张峰屹 语境:传统文论实现现代转换的症结 《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全文转载。
张峰屹 从《庄》注之差异看“庄子影响”问题 《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同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张峰屹 《管子》四篇的审美心胸论及其历史地位 《管子学刊》1993年第2期
张峰屹 《西汉文学思想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2. 王雄的学术成就
科研项目
1.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历史地理》(参加)
2.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合作)
3.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全边略记整理研究》(主持)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蒙古史及北方民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子课题西夏卷,(主持)
5.国家社科项目《蒙古学网络全书》古代史卷和文献卷(参加,古代史卷已出版)
6.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五边典则校点》(主持)
7.教育部重大项目儒藏精华版子课题《颜氏学记》校点、(主持)
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师大史学研究中心项目,汪受宽主持,2006年立项。参加,承担蒙古族史学研究部分)。
9.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大典·文献分典”编纂(北师大古籍所周少川主持,2006年起动。参加分典注释总部的编纂)。
1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明清与蒙古的关系及政策研究》(主持)。
专著
1.《郭子仪》(中国历代历史人物传记注译丛书)76+6页。中华书局,1985年1月。
2.《内蒙古历史地理》(385页,地图15幅),周清澍主编,本人承担明代部分撰写(第二章第四节,页137-155)及地图和相关索引。内大出版社,1994年12月。曾获国家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1995)、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1995)、内蒙古首届图书奖(1999)。
3.《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527页),与薄音湖合作,内大出版社,1994年8月。1996年获内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内蒙古社科二等奖。
4.《内蒙古民族团结史》(478页),与林干、白拉都格其合著,撰写古代部分(第一章,页7-170),远方出版社,1995年12月。1996年获国家“五个工程”奖。
5.《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599页),与薄音湖合作,内大出版社,2000年7月。
6.《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三辑(599页),内大出版社,2006年10月。
7.《辽夏金元史徵·西夏卷》(432页),内大出版社,2007年9月。
8.《蒙古学网络全书·古代史卷》,薄音湖主编,本人为编委之一,撰写辞条20余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9.《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349页),内大出版社,2008年6月。
10.《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五辑(589页),内大出版社,2009年9月。
译文
1.《关于把汉那吉》,《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7.1。
2.《关于明末女首领把汉比妓》,《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8.2。
论文
1.《明朝的四夷馆及其对译字生的培养》,《民族研究》1987.2。
2.《明洪武时对蒙古人众的招抚与安置》,《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4。
3.《关于哱拜之乱》,《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2。
4.《察哈尔西迁的有关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1。
5.《关于阿台汗》,《蒙古史研究》第五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9。
6.《元史·前言》,岳麓书社1998年版《元史》。
7.《蒙古族溯源》(普及性文章),《资料与卡片杂志》1995.7。
8.《〈今言〉标点证正》,《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6。
9.《〈开原图说〉所载舍剌把败先世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2。
10.《“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11.《从纳粟中盐至纳银中盐——明朝开中盐法的衍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12.《明朝的盐法开中制度》,《中华文史论丛》部第七十一辑,页201-25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13.《巴渝舞考略》,《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社,2003年7月。
14.《巴渝舞、十部乐与蒙古乐曲——民族、民间、地方乐舞进入国乐殿堂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
15.《明朝的蒙古族世家》,《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社,2003年9月。
16.《章学诚之“辨心术以议史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72-8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9月。
17.《方孔炤与他的《全边略记》》,《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9月。
18.《明朝科举殿试探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19.《右玉的明代遗迹与西口文化》,《纵论西口——晋商与西口文化主化论坛论文集》,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0。
20.《从元朝的设馆修史看蒙古族史学》,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3月。
21.《〈左云古今天地名对照表〉部分明代城堡资料证补》,《边塞文化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22.《高拱与明隆庆朝的北边防御》,《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3.《明昌平陵寝与北边防御》,收入《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出版社,2010年2月。
编著资料、教材:
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论著目录1957-1987》,亦邻真主持,本人承担汉文部分的编纂。1987年内蒙古大学铅印。为内蒙古大学第一届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资料。
2.《文史基本知识》,内蒙古自学考试内蒙古地方史志专业教材,1990年4月由自治区自考办印行,后曾再版。
3.《文史基本知识讲义》,蒙古学学院选修课教材,2005年3月学院内部印行。
编辑书刊
1.《蒙古史研究》第四辑,30余万字。亦邻真主持,本人任责编。1993年7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2.《蒙古史研究》第五辑,,40余万字。亦邻真主持,本人任责编。1997年9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3.《蒙古史研究》第六辑,负责编辑。45万字。2000年8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3. 社科基金中高校是文化系统内还是外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满福教授于2015年4月推荐了申报选题《匈奴通史》(1986,人民出版社),获得通过,分别入选“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和“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目录”。2015年9月份正式申报,提交了项目申报书、原著作者授权书、与美国学术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签订的出版协议、主要章节英文译稿。该项目经过评审和公示,现已正式立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也是内蒙古大学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美国学术出版社(AmericanAcademic Press),是美国一家非常著名的学术出版公司。出版物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包括医学、物理、数学、心理学、化学、历史、社会学、环境科学、哲学、语言学、地理等学科,尤其对语言、文学和翻译研究类的著作感兴趣。美国学术出版社致力于出版国际学术界最前沿和最好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凭借其出版的高质量的著作和快捷而高效的个性化服务,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除了主要出版用英语撰写的著作之外,还出版用汉语、西班牙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撰写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可以在网络上搜索AmericanAcademic Press官网,网页上有投稿联系信箱。可以用投稿信箱联系。回复速度快。
4. 内蒙古大学有无自主招生项目
没有自主招生项目,本科专业只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不是本科专业
5. 乌云毕力格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乌云毕力格
1、一般情况
姓氏:孛儿只斤
名字:乌云毕力格
英文名字:Borjigidai Uyunbilig (Oyunbilig)
性别:男
民族:蒙古
出生年月:1963/2/16
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
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清史研究所满文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
职称:教授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
2、学历
大学:1984年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研究生:1987年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亦邻真教授。
1998年德国波恩大学中央亚语言文化研究所中央亚语言文化学专业博士生毕业,主专业为中亚语言文化学,副专业为满学和汉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3、社会兼职
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日本国际蒙古文化研究协会会刊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蒙古学问题与争论》)主编;曾任内蒙古史学会会长。 1975/09-1978/07,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益和诺尔中学学习;
1978/09-1980/07,在内蒙古昭乌达盟赤峰市蒙古族中学学习;
1980/09-1984/07,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4/09-1987/07,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在这期间,1984-09至1985-01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学习清史);
1987/09-1994/1, 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在这期间,1987-09至1988-01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文;1990-09至1991-07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德语);
1994/01-1998/10,在德国波恩大学中央亚语言文化研究所担任蒙古语讲师,同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8/04/29获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8/10-2001/03,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史研究所担任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1/03-2002/11,担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副院长;2002/06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2001/08-2001/10,作为德国技术交流中心(DAAD)访问学者在波恩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2002/11-2004/11,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PSJ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和东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研究员赴日进行学术研究;2004/11月回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工作;
2005/04-2006/05担任蒙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蒙古学学院蒙古史研究所所长。
2006/05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史研究所双聘教授。
2009/02-2009/08,日本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参加伊犁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项目。
2010/10-2011/09,德国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与亚洲研究学院蒙古学教授。
2012/05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满文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本科生课程:
蒙古历史与文化专题研究、蒙文、满文、蒙文文献研读
硕士生、博士生课程:
蒙古史研究、满蒙史料学、蒙文、满文文法、古典蒙古文、满文文献研读 1、主要研究领域
15-19世纪蒙古政治与社会史;蒙藏关系史;满蒙关系史;满洲史及清代史;满蒙档案文书与文献研究等领域。
2、科研项目
完成: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七世纪前半期蒙古喀喇沁部与后金(清)》(2004年11月通过鉴定);2,日本学术振兴会自主项目《17世纪前半期南蒙古政治史研究》(2004年11月结项)。
在研:1,教育部留学人员基金项目《17-18世纪西藏、卫拉特与清朝关系研究》;2,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西域同文志>整理》;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议政王大臣表》;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通史》(明代卷主编)。
参加:1,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蒙古史史料与满蒙关系研究》(齐木德道尔吉主持),已完成;2,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至17世纪蒙古史研究》(宝音德力根主持);3,国家社科项目《蒙古学网络全书-国际卷》(齐木德道尔吉主持);4,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沈卫荣主持,课题号:10ZD&086)。 1、专著
1,《关于和硕特汗廷》,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1987年。
2,《和硕特蒙古史纲要》(Qoshuud Tobciyan,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
3,《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合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
4, Ueberlieferungsgeschichte des Berichts ueber den persoenlichen Feldzug des Kangxi-kaisers gegen Galdan (1696-1697),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Wiesbaden, Deutschland, 1999;
4,《卫拉特蒙古简史》(上),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5,《喀喇沁万户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6,《蒙古史纲要》(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卫拉特史纲》(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8,《内蒙古通史纲要》(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
9,《<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土谢图汗——奥巴评传》(合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
11,《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Qalq-a Jirum(合著),乌兰巴托,2009年。
2、编著
1,《硕果》(蒙古文),纪念札奇斯钦教授八十寿辰学术文集,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2,《亦邻真蒙古学文集》(蒙汉文),齐木德道尔吉、乌云毕力格、宝音德力根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3,《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辑,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17世纪蒙古史研究》成果系列,主编:宝音德力根、乌云毕力格、齐木德道尔吉,第一辑,200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4,《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二辑,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17世纪蒙古史研究》成果系列,主编:宝音德力根、乌云毕力格、齐木德道尔吉,200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5,《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三辑,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17世纪蒙古史研究》成果系列,主编:宝音德力根、乌云毕力格、齐木德道尔吉,200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6,日本蒙古文化研究协会《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主编,东京(2005年创刊,已出版9集)
7,《清内阁蒙古堂档》(全23卷,蒙古文,满文)宝音徳力根,乌云毕力格,吴元丰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8,《蒙古史研究211丛书》(蒙汉文,1-4本)乌云毕力格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9,《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蒙古学卷》(1-7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012年。
10,《清前期理藩院满蒙古文题本》(1-23卷),乌云毕力格,吴元丰,宝音徳力根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满文档案与清代边疆和民族研究》,乌云毕力格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论文
1,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2,关于绰克图台吉,《内蒙古大学学报》,l987年第3期。
3,关于拜巴噶斯汗的若干问题(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4,略论和硕特汗廷对西藏的统治,《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5,和硕特汗廷的建立过程,《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6,和硕特的起源与名称,《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7,论和硕特汗廷在青海的统治体制,《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8,拉藏汗与和硕特汗廷的命运,《西北史地》,l989年第2期。
10,和硕特西北游牧地考,《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11,关于尹咱呼图克图(蒙古文),《蒙古史研究》,第四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93年。关于尹咱呼图克图(汉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2,卫拉特大库仑与五集赛(蒙古文),《丰碑——纪念海希西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
13,和硕特南迁青海的原因(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又:特·阿故拉、策·杰日噶拉、那·赛吉日呼编《蒙古学研究论文选》(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康熙皇帝上皇太后的一份秘密奏折及其相关事宜(蒙古文),《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15,札奇斯钦教授传略(蒙古文),《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16,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一(1)昭战(蒙古文),I999年第3期。
17,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一(2)敖木林之战与喀喇沁-爱新国联盟(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8,著名的蒙古学家海西希及其著作,《国际汉学》,第三辑,大象出版社,1999年。
19,书评:十七世纪蒙古文文书档案 (1600-1650),《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0,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一(3)喀喇沁部的台吉与塔布囊(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1,17世纪20-30年代喀喇沁部的台吉与塔布囊,《蒙古史研究》,第六辑,2000年。
22,怀念二十世纪蒙古学巨匠亦邻真教授(合著),《蒙古史研究》,第六辑,2000年。
23,史料的二分法及其意义——以所谓的“赵城之战”的相关史料为例,《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4,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4)东土默特诸诺颜、塔布囊与爱新国(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5,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档案及其流传,《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从17世纪上半叶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5)东土默特部善巴塔布囊书及其“史料纵观”(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7,东土默特部旧牧地考(基里尔蒙古文),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阿奥其尔主编《中亚各部族的起源与分布》,乌兰巴托,2002年;又:东土默特部旧牧地考(蒙古文),《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2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28,The Hoshuud Polity in Khokhnuur (Kokonor),Inner Asia,Vol.4,No.2, Cambridge 2002。
29,元代蒙古语言文字及其文献,《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第七章第一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元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第七章第五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喀尔喀伟征诺颜的奏折及其相关事宜(蒙古文),Mongolica, An International Annual of Mongol Studies, Vol.13(34),Ulaanbaatar,2003。又:《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3年第1期。
32,明朝兵部档中的17世纪前期蒙古史资料(日文),《史资料丛刊》,东京外语大学,2003年第2期。
33,关于朵颜乌良哈人的若干问题,《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12月。
34,阿苏特的结局,《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35,明朝兵部档案中有关林丹汗与察哈尔的史料,Reserching Archival Documents on Mongolian History: Obsevations on the Present and Plans for the Future, 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学院21世纪COE项目“史资料地域文化研究据点”丛书,2004年3月。
36,清初“察哈尔国”封地考,《内蒙古大学第四届蒙古学国际研讨会论文纪要》,2004年8月,内蒙古大学。
37,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日本蒙古文化研究协会会刊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No.I , Executive Editors:Hiroshi FUTAKI and Borjigidai OYUNBILIG,Th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ongolian Culture,April 30. 2005, Tokyo.
38,《一份黑城出土畏吾体蒙古文的释读和汉訳》,《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关于<侯年大律令>的几个问题》,,与図雅合著,《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pp.105-109
40,《清初“察哈尔国”游牧地考》,《蒙古史研究》第九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41,《车臣汗汗位承袭的变化——以《蒙古堂档》満蒙文档案史料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办《西域歴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2, 《鄂飞满文奏折笺注》,载 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III, Tokyo, 2007年;43, 《关于猴年律令》(与图雅合作),载《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7年第1期;44, Subandi- üggügsen Qung tayiji-yin urban bicig,载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III, Tokyo ,2007年;45, 《硕垒称汗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46,《喀尔喀三汗的登场》,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47, 《关于阿苏特蒙古》,载《中国民族史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48, 《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兼谈喀尔喀-卫拉特联盟的形成》,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49, 《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载《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50, 《关于清代著名蒙古文人乌珠穆沁公滚布扎卜的几点新发现》,载《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51,《关于阿萨喇克其史作者的若干问题》,《民族研究》, 2009-6。52,《关于内齐托音喇嘛的顺治朝满问题本》, 《西域歴史语言研究集刊》第3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53,《内齐托音喇嘛与锡埒图库伦旗》, 《西域歴史语言研究集刊》第4集, 科学出版社,2010年54,《十七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考(一)》,《西域研究》,2010年第1期55,《十七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考(二)》, 《西域研究》,2010年第2期56, 喀尔喀和托辉特部青衮咱布相关的一份满蒙文题本(Qalq-a-yin qotogoid-un Cinggünjab- qolbugdaqu nigen manju mongol ayiladqal-un tuqai),《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57,《亦邻真先生与黑城出土畏吾体蒙古文文本研究》,《西域歴史语言研究集刊》第4集,科学出版社, 2010 年58,《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西藏秘史——围绕关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满蒙文秘档》,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 Oct, 15. 2010 59,《乌珠穆沁某些民间故事的历史根源:关于民间故事和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蒙古文), 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 Oct, 15. 201060,《金轮千辐》所载扎鲁特蒙古,《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661,《关于内扎萨克蒙古盟的雏形——以理藩院满文题本为中心》(与宋瞳合作),《清史研究》2011年第4期。62,1655年以前的喀尔喀扎萨克问题,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VII, October, 15. 2011
63,《十六世纪蒙古“浑臣”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64,《佚名《四卫拉特史》三部原著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2年第3期。
65,《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5集, 科学出版社,2012年。
66,《王政者,文武二治也——释《白史》中的ANKKA与KILBAR (CINK、IIQ—A)》,《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6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67.The Torghut Khanate and Tibet: With Special on Focus Manchu Documents from 1732 ,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IX,2013年10月。
4 译文
德文译蒙古文:
1,文学对当代史的接受——东蒙古人关于僧格林沁的一首赞美诗(Walther Heissig文),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2,关于1635年喀喇沁的合并(Michael Weiers文),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3,关于1628年满洲——喀喇沁联盟的边注(Michael Weiers文),《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文译汉文:
1,俄文史料中所见之顾实汗事迹(若松宽文),若松宽著、马大正等编译《清代蒙古的历史与宗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2,阿勒坦汗传考证(若松宽文),若松宽著、马大正等编译《清代蒙古的历史与宗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3,察罕诺门汗事迹(若松宽文),若松宽著、马大正等编译《清代蒙古的历史与宗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4,关于蒙疆政权时期蒙古语定期报刊(二木博史文),《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日文译蒙古文:
1,关于北元的国家正统——大元的国号与政权(冈田英弘文),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布里雅特蒙古文转写蒙古文:
1,阿穆尔撒纳、成衮咱布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其米德道尔济耶夫文),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2,布里雅特早期学者多尔济班咱罗夫、噶勒桑贡布耶夫——蒙古早期的中亚学研究者们(乌勒姆济耶夫文),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6. 申请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国外出版社联系方式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满福教授于2015年4月推荐了申报选题《匈奴通史》(1986,人民出版社),获得通过,分别入选“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和“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目录”。2015年9月份正式申报,提交了项目申报书、原著作者授权书、与美国学术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签订的出版协议、主要章节英文译稿。该项目经过评审和公示,现已正式立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也是内蒙古大学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美国学术出版社(AmericanAcademic Press),是美国一家非常著名的学术出版公司。出版物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包括医学、物理、数学、心理学、化学、历史、社会学、环境科学、哲学、语言学、地理等学科,尤其对语言、文学和翻译研究类的著作感兴趣。美国学术出版社致力于出版国际学术界最前沿和最好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凭借其出版的高质量的著作和快捷而高效的个性化服务,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除了主要出版用英语撰写的著作之外,还出版用汉语、西班牙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撰写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可以在网络上搜索AmericanAcademic Press官网,网页上有投稿联系信箱。可以用投稿信箱联系。回复速度快。
7. 杜建录的科研成果
(一)专著
1.《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2.《西夏经济史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3.《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西夏社会文书研究》(与史金波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6.《西夏社会文书研究》(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二)编著
1.《20世纪西夏学》: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中国藏西夏文献》:常务副总主编,主要完成人,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4.《说西夏》: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西夏学百年文库》:主编,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
6.《辽金西夏金代通史》:参编(西夏部分2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
7.《党项西夏文献研究》:主编(主要作者),中华书局2011年
8.《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9.《西夏学论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试析西夏占据过须弥山》:《宁夏文史》第11期1982年版
2.《试论仁宗年间宋夏战争性质与影响》:《固原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5年第1期
3.《宋夏青白盐问题》:《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7年第2期
4.《从太宗燕幽之败到仁宗陕西之战》:《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5.《宋夏商业贸易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6.《宋夏保安军榷场贸易论略》:《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
7.《两年来我国西夏史研究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
8.《范仲淹御夏事迹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9.《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辨》:《青海民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0.《历史上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商业贸易联系》:《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
11.《西夏的畜牧业》:《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2.《宋夏对峙与沿边蕃部》:《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13.《西夏农业生产述论》:《西北二民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4.《宋夏对峙与保安军》:《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15.《潘罗支与河西吐蕃》:《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6.《师专学报职能及其实现》:《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17.《抗金名将曲端冤狱始末》:《固原人物集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宋代沿边市马贸易述论》:《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6期
19.《宋代市马钱物考》:《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0.《宋代属户史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21.《西夏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宁夏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2.《西夏时期的横山地区》:《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
23.《须弥山敕赐禅林碑载崇宁35年辨析》:《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
24.《试论西夏定都兴庆府》:《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25.《西夏边防制度初探》:《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2期
26.《论宋代民间养马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1期
27.《西夏沿边堡寨述论》:《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28.《须弥山石窟题记研究》:《宁夏文物》1993年总七期
29.《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中国古都研究》1994年刊
30.《试论早期党项与外界的联系》:《宁夏学刊》1994年第1期
31.《宋夏窟野河西地界问题》:《宁夏史志研究》1994年第1期
32.《试析党项羌内徙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4年第5期
33.《论西夏与统一前蒙古诸部的关系》:《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34.《论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35.《论西夏建国前与北宋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2期
36.《论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
37.《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又见《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38.《论〈长编〉中西夏史料的价值》:《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9.《须弥山石窟史略》:《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40.《王安石御夏方略》:《中州学刊》1996年第4期
41.《西夏官牧制度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42.《西夏的内宿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43.《论西夏的官牧业》:《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44.《西夏的符牌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期
45.《西夏仓库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
46.《西夏军队武器准备及其管理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7.《西夏财政支出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1期
48.《论西夏的赋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49.《西夏阶级结构研究》:《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6期
50.《西夏财政收入初探》:《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51.《西夏水利法初探》:《青海民院学报》1999年第1期
52.《西夏高利贷初探》:《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53.《论西夏的手工业》:《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4期
54.《西夏畜牧法初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
55.《西夏的地理环境》:《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56.《〈天盛律令〉所记的西夏手工业》:《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57.《论西夏的土地制度》:《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
58.《论西夏畜牧业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59.《论党项宗族制度》:《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60.《西夏池盐的生产与征榷》:《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
61.《西夏农作物考》:《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2002年
62.《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63.《再论西夏的农业》:《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64.《论西夏的人口》:《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65.《论西夏的司法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66.《西夏手工工匠考》:《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67.《西夏的审判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8.《西夏历史与文化》:《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古代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西夏的造纸技术》:《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1.《二十世纪西夏官制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二十世纪西夏经济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3.《西夏的刑罚制度》:《宋史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西夏时期的统万城》:《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75.《天盛律令的历史文献价值》:《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76.《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7.《党项拓跋部大首领李光睿墓志铭考释》:《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8.《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叙录》:《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西夏时期黑水地区农业》:《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西夏学》(第二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1.《论西夏对河套地区农业的开发》:《西北开发国际会议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2.《西夏乾祐二年材料文书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83.《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座谈会综述》:《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4.《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5.《黑城出土的几件汉文西夏文书考释》:《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
86.《网络下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87.《有关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88.《金夏关系的几个问题》:[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3号,2008年
89.《评〈西夏社会〉》:《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90.《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
91.《黑城出土西夏榷场文书考释》:《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
92.《俄藏西夏天庆年间典粮文契考释》:《西夏研究》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0年第3期转载
93.《基于数学形态学等技术的黑水城唐卡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与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4.《西夏文四角号码输入法研究》(与柳长青、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5.《党项与西夏资料研究前言》:《西夏学》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96.《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97.《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西夏学》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98.《西夏买扑文书考释》(俄文):《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会议论文集》,俄罗斯2012年
99.《传统典籍中党项西夏史料整理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0.《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2期
101.《敦煌研究院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般诺波罗蜜多经>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
102.《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西夏研究》2013年第1期 1.西夏经济史专题:自治区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996年,主持,结项
2.宋夏关系研究:自治高校科研项目,1997年,主持,结项
3.西夏经济史: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编号:98JAQ770017,1998年,主持,结项
4.天盛律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1BZS002,2001年,主持,结项
5.国内所藏西夏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社政函[2001]5号),2001年,主持,结项
6.二十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02年,主持,结项
7.西夏社会文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870006),2005年,主持,结项
8.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号:0538,2005年,主持,结项
9.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06AMZ001,2006年,主持,结项
10.西夏资料索引:全国古籍整理项目(教古字[2007]074号),2007年,主持,结项
11.党项与西夏碑石整理研究:教育部高校古委会项目(教古字[2007]150号),2007年,主持,结项
12.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8JJD770087),2008年,主持,结项
13.黑水城文献与西夏文化研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副总理级)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
14.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自治区高校科研重点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
15.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ZS001),2010年,主持,在研
16.西夏文献文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1@ZH001),2011年,第二主持人,在研
17.党项西夏碑文整理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06),2012年,主持,在研 (一)海外及港台举行的学术会议
1.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2006年3月10日至12日,日本东京市,东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新发现的夏州拓跋政权碑石研究》
2.内陆中亚史研究新史料的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年4月15日,日本九州市,九州大学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西夏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
3.丝绸之路与西夏文明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4月24日至30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
4.韩中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9月23日至30日,韩国首尔市,韩国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金夏关系几个问题》
5.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研究视角与问题:2009年9月3日至5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国际敦煌学组委会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学术价值》
6.“韩中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大会”:2011年11月11日—11月17日在韩国首尔召开,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韩国中央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与会50多位专家围绕宋辽夏金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献等领域展开热烈讨论。杜建录教授发表“党项西夏文献研究”学术报告。
7.“西夏与契丹文献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3月22-26日在东京召开,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邀请和资助,做“中国藏西夏文献整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会议结束后,作为自由评论员,应邀出席在学习院大学召开的“第十二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
8.2012年6月20-23日,应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邀请,出席“庆祝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西夏学会议”,以“西夏买扑文书研究”为题,做大会发言。
9.2012年10月22-29日,应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古典系邀请,出席“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加研讨会”,发表“西夏文献收藏与保护”主题报告。
(二)大陆举办的学术会议
1.中国蒙元史学术讨论会:1990年8月8日至1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元史研究会、宁夏史学会主办,在大会作《潘罗支与河西吐蕃》报告。
2.中国古都学会第九次年会与学术讨论会:1991年9月24日至27日,宁夏银川市,中国古都学会、银川市政府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
3.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4年,四川成都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四川大学主办。宣读论文:《王安石御夏方略》。
4.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8月22日至26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
5.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6年8月,云南昆明市,中国宋史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官牧制度》。
6.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术研讨会:1996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民族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特点》。
7.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西夏建都兴庆府960年学术讨论会:1998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论西夏的符牌》。
8.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18至2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承办。宣读论文:《西夏的造纸技术》。
9.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2002年8月3日至8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宋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刑罚制度》。
10.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2003年9月22日至24日,陕西省靖边县,靖边县人民政府、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师大西北环发中心联合举办,主持了22日下午的大会报告,并作《西夏与统万城》发言。
11.《中国藏西夏文献》首卷出版发行仪式:2005年8月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
12.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16日至1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提交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
13.《中国藏西夏文献》编辑出版座谈会:2005年12月23日,甘肃兰州市。
14.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9月16日至20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日本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宣读论文:《夏元时期黑水地区的农业》。
15.邓广铭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北京大学主办。提交论文:《有关夏州拓跋政权的几个问题—新出土唐五代宋初夏州拓跋政权墓志铭考释》。
16.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7月21日至23日,宁夏固原市。
17.《中国藏西夏文献》全卷出版座谈会: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
18.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术研讨会——郭子仪与阳曲学术会议:2008年10月23日至26日,山西省阳曲县。
19.辽夏金元历史文献国际研讨会:2008年11月3日至5日,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与学术价值》。
20.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8日至10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主持大会历史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
21.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族文献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28日至29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吐鲁番学会、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主持民族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的学术价值》。
22.纪念黑水城文献出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8年12月16日至17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主持会议并宣读论文:《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
23.2010年10月15-18日,主持召开“黑水城文献与西夏研究国际学术论坛”。
24.2011年8月17-22日,主持召开“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
25.2011年4月12-5月9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一届西夏文研修班。
26.2012年7月7-16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二届西夏文研修班。
(三)海外与港台学术访问和讲学
1.访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003年12月20日至25日,访问了上述香港大学,与香港专业师生进行了座谈,会见了何冠环等香港学者。
2.访问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2006年3月8日,应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邀请,赴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合作研究与学术访问,与日本辽金西夏史、宋史、蒙元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3.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2006年3月10日在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发表“20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学术演讲,日本著名蒙古史学家,前蒙古研究会会长,早稻田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所长吉田顺一教授主持演讲会。日本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佐藤贵保、船田善之等出席了演讲会。
4.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2006年3月12日,在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间隙,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5.访问日本东京大学:2006年3月13日上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了东京大学,查阅了东京大学图书馆藏西夏文文献。
6.访问东洋文库:2006年3月13日下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东洋文库,受到东洋文库特聘研究员梅村坦教授的热情接待,在梅村坦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东洋文库特藏,并浏览了东洋文库收藏的俄藏西夏文献数据库。
7.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岩井茂树教授陪同参观。
8.访问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位于京都的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中尾正义教授为首的中国黑水地区生态研究课题组专家进行座谈。
9.2011年9月19-22日,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出席俄中西夏学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以及相关学术活动。
(四)国内(大陆)学术考察和讲学
1.学术考察:每年带领西夏学研究院(研究中心)师生到西夏陵、贺兰山岩画、拜寺口西夏双塔等教学科研基地考察学习。
2.考察丝绸古道:2002年10月1日至7日,带领西夏学研究中心专家赴河西走廊,考察武威西夏碑、张掖卧佛寺、古玉门关、敦煌莫高窟等西夏文物古迹和西夏故地的风土人情。
3.考察统万城:统万城又称白城子,是夏州拓跋政权的发祥地。2003年9月23日,第一次赴白城子进行学术考察。
4.学术报告:2003年至2005年暑期,应自治区教育厅邀请,连续为美国教育访问团做“西夏历史与文化”报告。
5.学术报告:2004年6月2日至5日,参加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做“西夏文献发现收藏与整理研究”讲座。
6.西夏访古:2005年11月21日至28日,与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专家组成联合考察组,赴鄂尔多斯高原、横山山地以及黄河后套平原考察。这里是西夏的故地,考察组先后考察西夏宥州古城、银州古城、夏州古城(白城子)、李自成行宫、李继迁寨、李德明鏊子山离宫、成吉思罕陵、阴山岩画、鸡鹿塞,访问了市、旗、县文物部门,搜集到大量夏州拓跋碑石资料。
7.学术考察:200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带领研究生访问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阅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黑水城文献,为以后联合整理出版《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奠定了基础。
8.考察黑水古城:2006年9月18日至19日,考察西夏黑水古城和黑河流域的生态情况。
9.学术报告:2008年8月,应中国民族图书馆学会邀请,在宁夏图书馆做“西夏文献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
10.学术考察:2008年10月25日至26日,考察山西五台山,感受西夏供佛道路。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西夏多次遣使到五台山供佛,并在贺兰山建立西夏五台山寺。
11.学术报告:2009年6月2日至4日,应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邀请,主持敦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分别为硕、博士研究生和历史教育基地班作了“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西夏文献的发现与研究”、“西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等学术报告。
12.2010年12月9日-12日,黑水城社会文书研究课题组在院长杜建录教授的带领下,赴西夏故地武威、张掖等地考察。在武威先后访问了西夏博物馆、文庙、武酒集团西夏文化研究所、雷台汉墓、大云寺,并在武威西夏博物馆举行“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仪式与西夏学座谈会;在张掖访问了西夏大佛寺、河西学院,并与甘肃省重点学科平台“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座谈。杜建录院长还为该校历史专业师生作了“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
13.学术报告:2011年11月17—20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宋史高层论坛”,杜建录教授应邀发表“西夏文献与西夏学”。
8. 赵宾福的科研情况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老关庙遗址发掘与奉节史前考古”,(项目负责人,时间1998~2000年,项目编号:98EKG001)。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老关庙遗址发掘与奉节史前考古”,(项目负责人,时间1998~2000年,项目变化:98JD780002)。
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嫩江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时间2002~2005年,项目编号:02JAZD780003)。
4.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朝历史、考古、边界与政治”(参加者,时间2001~2004年,项目编号:01JBZ81000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工程专项研究基金项目——“中国与朝鲜半岛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时间2002~2005年)。
6.吉林大学世川良一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项目负责人,时间1995~1998年)。
7.吉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东北石器时代考古”(项目负责人,时间2001~2003年,项目编号:2001XX009)
8.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横向委托项目——“老关庙遗址发掘与整理”(项目负责人,时间1997~2000年)。
9.重庆三峡办横向委托项目——“重庆奉节县刘家院坝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时间2002~2003年)。
10.重庆三峡办横向委托项目——“重庆奉节县头堂包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时间2002~2003年)。
11.重庆三峡办横向委托项目——“重庆奉节县和尚坪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时间2002~2003)。 1.《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中国东北旧石器文化》(朝文),韩国集文堂出版社,2006年2月。
3.《中国东北新石器文化》(朝文),韩国集文堂出版社,1996年4月。
4.《中国东北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期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年代序列》,《考古》1990年3期(合作)。
2.《1988—1989年辽宁阜新、彰武青铜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6期(合作)。
3.《半坡文化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2期。
4.《老官台文化再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2期。
5.《关于高台山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青果集·第1辑》,知识出版社,1993年。
6.《论半坡文化的村落布局及社会制度》,《韩中考古学研究》(韩国),1995年第2辑。
7.《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8.《奉节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掘获成果》,《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24日。
9.《老关庙下层文化初论》,《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10.《泛论考古学分期及相关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青年论文专辑》,1996年3期。
11.《吉林省出土的史前玉器及相关问题》,《东亚玉器》第1册,香港中文大学,邓聪编,1998年。
12.《奉节县原始文化初探》,《青果集·第2辑》,知识出版社,1999年。
13.《吉林省新石器时代玉器初探》,《博物馆研究》2001年1期。
14.《史前经济形态的转化与突变——来自辽东半岛黄海沿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个例证》,《博物馆研究》2002年4期(合作)。
15.《中国东北地区の新石器文化构造及びその周边文化との关系》,《东北ァジァにおける先史文化の比较考古学的研究》,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考古学研究室编著,2002年2月,日本。
16.《松嫩平原早期青铜文化的发现与认识》,《中国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17.《关于辽西史前玉器的几个问题》,《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12月。
18.《重庆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认识》,《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19.《嫩江流域三种新石器文化的辨析》,《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重庆奉节先秦时期考古的主要收获——来自长江三峡库区的两个考古学个案研究》,《史学集刊》2004年3期。
21.《重庆峡江地区的四种新石器文化》,《文物》2004年8期。
22.《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区域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4期。
23.《东北新石器文化的分期与特点》,《求是学刊》2004年4期。
24.《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与“易名”——以“老关庙下层文化”和“哨棚嘴文化”概念为例》,《东南文化》2004年4期。
25.《考古发掘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容怀疑——与北京大学孙华先生商榷》,《考古与文物》2004年增刊。
26.《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2期(合作,第2作者)。
27.《白金宝遗址四期说与白金宝文化遗存三段论》,《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8.《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4期。
29.《关于小河沿文化的几点认识》,《文物》2005年7期。
30.《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1期。
31.《东北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古文化与古环境》,《学习与探索》2006年2期。
32.《从中坝和大溪看老关庙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考古》2006年6期。
33.《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2期。
34.《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4月。 1.《农安县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文物出版社,1988年3月。
2.《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2期。
3.《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2期。
4.《彰武县平安堡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10月。
5.《阜新县平顶山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
6.《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4期。
7.《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址发掘报告》,《考古》,1992年5期。
8.《肇源县拉哈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5年6月。
9.《黑龙江省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97年1期。
10.《奉节县老关庙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文物出版社,1998年6月。
11.《四川奉节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掘》,《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2.《黑龙江省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8年1期。
13.《四川省奉节县营盘包东汉土坑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99年1期。
14.《四川奉节老关庙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江汉考古》1999年3期。
15.《四川奉节老油坊遗址试掘报告》,《江汉考古》1999年3期。
16.《四川奉节三峡工程库区砖室墓清理报告》,《江汉考古》1999年3期。
17.《奉节县新铺商周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文物出版社,2000年9月。
18.《奉节新铺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19.《奉节县头堂包东汉至明清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
20.《奉节县刘家院坝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
21.《奉节县和尚坪东汉至明清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8月。
22.《重庆奉节县三峡工程库区崖墓的清理》,《考古》2004年1期(合作)
23.《重庆奉节老关庙遗址土坑墓的清理》,《考古》2006年8期。
24.《奉节县刘家院坝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科学出版社(合作)。
25.《奉节县和尚坪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科学出版社,(合作)。
26《奉节县头堂包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科学出版社,(合作)。
9.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院系介绍
教学:民族学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已招收六届,每年招收40名,目前在校生有160名。参照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蒙古族以及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实际,同时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安排比较合理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选修和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蒙古族以及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脉络,熟练掌握观察和分析社会文化诸多现实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把他们培养成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于2001年获得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点,从2002年开始在民族与发展问题、蒙古族宗教与民俗文化两个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学硕士研究生36名。
民族学专业主要本科教学课程有:人类学通论、西方人类学史、人类学研究方法、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宗教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亲属制度、族群与民族理论、蒙古民族志、蒙古宗教概论、中国民族学史、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妇女人类学、应用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发展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博物馆学、民俗学、民族经济学、民族人口学、社会学概论、社会语言学、西方社会理论、内蒙古经济地理、蒙古族地域文化研究等。
科学研究:近3年来,本系教师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项目名称 立项部门 《蒙古族历史记忆与现代性》 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 《蒙古族宗教信仰与现代化》 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 《蒙古族现代文化变迁与现代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对内蒙古游牧区市场经济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文化变迁与文论发展 自治区社科规划 和谐社会与婚姻家庭-文化变迁中的鄂温克婚姻家庭为个案 自治区教育厅 师资队伍:该系现有10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博士5人、硕士2人、在读博士生3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10名教师 都具有在国外留学和进修的经历。
科研成果(专著、合著): 成果名称 作者 《蒙古文学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那顺巴依尔著 《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巴彦胡舒嘎查调查》 马京、金海主编 『北の民の人类学』 煎本孝主编 《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呼日勒沙主编 《鄂温克族-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宝力格嘎查调查》 吉尔格勒等编 《土族语话语材料》 白俊瑞等编 《蒙古文〈甘珠尔〉佛像大全》 拉西色楞等编 《成吉思汗的传说》 特古斯巴雅尔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最早挂靠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同时2003年又申请了社会学专业并于2005年首届招生,目前 两个专业共有本科生200多人。
教学方面,社会学系教师主要承担着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专业的基础课和选修课教学。尽管我校社会学的建设时间最晚,却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学科。系里大都为年轻老师,他们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重任。经过几年的努力与艰苦奋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社会学系目前拥有社会学双学位,并于2006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与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面,与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扶贫开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与研究关系,主持了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咨询服务。该系教师都加入了中国社会学学会和中国劳动学会。目前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在全国范围的社会学、社会保障研究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社会学系目前有三个学科方向,分别为:内蒙古城乡社会保障研究、民族地区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
师资方面,社会学系共有教师10名,其中, 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助教1名。拥有博士学位者4名,硕士学位4名 ,在读博士2名。这些教师大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学科带头人于存海博士担任着教育部2006--2010年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社会保障教学与研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
通过几年的努力,将社会学系办成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与社会学教学研究中心,成为自治区社会保障决策咨询基地,并成为西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经济的持续发展给予了我们良好的机遇,新学院的成立更能通过优势互补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我们定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立足抓好教学科研质量的同时,提升社会服务层次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