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您好,您那个论文题目:太平洋人寿网上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的资料还有吗我正好也是这个论文题目,
的
② 求“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急!!!
一、当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总地看,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当部分的地级以上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探索,但规模和覆盖面都不大,操作办法也不规范统一,并遇到了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
截止1996年底,全国参加各地劳动或社会保险部门经办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职工分别为266万人和225万人,合计基金结余达20多亿元;参加各级工会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的职工人数达2184万人,职工互助保障组织8.8万个,仅全总和上海两家基金规模就达12亿元,其他因分散和部门利益保护而难以统计,但估计也有几十亿元的规模;商业人寿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积累36.5亿元,其中很大部分为团体业务,也可看作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
目前全国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思想认识问题。表现为不重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片面认为开展这项工作会增加企业负担;认为只有先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才能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2、企业负担能力问题。目前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负担平均为23%(1997年全国发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企业缴费比例不得超过20%),加上住房公积金,以及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缴费总体费率负担在40%—50%之间,是比较重的。由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负担还不能马上降下来,大规模地开展补充养老保险,会使一些企业感到负担过重,特别是对那些老工业基地企业、经济效益状况不佳的企业,更是如此。甚至一些城市和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如沈阳市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拖欠的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户数的16.4%,吉林一汽公司拖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达3亿多。因此,当前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确实有一定难度,只能从各个企业的实际出发,逐步展开。
3、管理体制问题。在目前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试点的各省、市中,补充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有的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的是工会,有的是商业保险公司,还有的是几家同时经办,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推动。
4、国家统一的指导意见和政策优惠问题。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关于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统一的、规范性的意见和文件,各地的实践探索形式多样,也很不规范,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关于政策优惠,有的省、市为了鼓励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根据劳动部1995年12月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在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可以进入企业成本,税前列支。但就全国来说,由于国务院有关部门之间还存在意见分歧,因此尚未出台这样的优惠政策。
二、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1、国家政策指导、扶持与企业自愿参加的原则。国家对开展补充养老保险进行宏观指导,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规范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行为;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补充养老保险办法。
2、效率优先的原则。企业职工补充养老金的高低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劳动贡献直接挂钩。企业效益好的,补充养老保险的规模可以大一些,效益不好的补充养老保险的规模可以搞小一些或不搞。对职工个人,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职工之间,允许补充养老金待遇有一定差别。
3、商业保险和市场化原则。补充养老保险按照商业保险的原则开展,基金可以进入市场进行营运管理,参与市场竞争。
4、个人所有的原则。不管是企业缴费还是个人缴费,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归个人所有。
三、当前推进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措施
1、出台全国统一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文件。这对于规范各地的改革试点探索,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是非常必要的。
2、制定对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在缴费方面,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内(如5%)时,可以进入成本,税前列支:个人缴费的在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内时(如10%),可以从个人所得税税基中扣除。在基金投资回报方面,实行免税。在养老金领取方面,执行个人所得税法,不享受免税优惠。
对企业开展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近期看,给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的确意味着从国家财政切出一块,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但从长远看,如果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得以充分发展,必然会大大减轻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和负担,使国家真正对养老保险负有限责任。况且,国家容许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缴费计入成本、税前列支,也是以企业能消化此成本为前提条件的,并非无条件让利。因此,国家对企业开展补充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是一种立足长远、算大账之计。
3、进一步研究探索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金营运管理。要鼓励各地进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营运管理的制度创新,利用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基金会等金融组织,遵循市场化和竞争原则,进行基金的营运管理,并逐步放宽基金投资渠道,有控制比例地投向非国债债券、股票,确保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4、积极开展规范试点。建议选择一些条件适宜的行业和城市,开展规范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③ 论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保险自西方社会14世纪左右出现的海上保险开始,并于19世纪初传入我国。新中国的保险业,是从整顿、改造旧保险业开始、后经过停办的挫折,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又于1980年正式恢复并获得快速发展。对保险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确立了分业经营和管理,加快了保险中介市场的建设,培养了一支保险代理人队伍,使保险资源的配置日趋合理;与此同时,保险业开始注重推行全面风险管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作为施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之一,正日益引起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机构的重视。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较,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其二,保险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保险服务质量仍不高。
其三,保险服务虽在改善、但信誉危机严重。其四,保险监管力度不够、作用有限。
二、解决我国保险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促进我国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方面仍然有许多的工作有待开展和完善,要更好地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保险教育与宣传
1.加强对国民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保险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扩大保险宣传的影响力,提高居民保险意识。
2.强化在校大学保险专业教育。随着我国保险的快速发展,对保险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时代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注重保险理论研究和加强实践性教学。其次,加强对国际接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型保险人才,为我国的保险业做出更大贡献。
3.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我国保险从业人员众多,但真正通过高校接受过专业保险教育的从业人员不多。为此,要大力鼓励保险从业人员通过自考、函授等社会考试继续深造,不断提高保险理论知识和从业素质;同时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组织保险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等,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 (二)转变保险服务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水平已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后保险市场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三者中,服务竞争将占重要位置。因此,保险业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社会形象,已是当务之急。
1.提高全员的服务意识,培养员工的服务观念,树立一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保户的宗旨,在保前、保中、保后活动中为保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设计业务操作流程上,应着眼于客户的方便性,投保手续实行一个窗口一次完成,减少客户不必要的麻烦。
3.充实理赔服务内容,加快理赔速度,做到小额赔案立等可取,大额赔案送款上门。建立赔案首接责任制,实行谁第一个接到报案,从查勘、定损、赔付各项工作均由其负责协调并组织实施,减少内部周转环节,方便保户理赔。设立赔款意见反馈表,加强监督检查,增加理赔工作透明度。
(三)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保险公司信誉
1.加强对保险营销员的管理教育,树立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首先要抓紧保险企业信用“补课”。
2.大力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形成诚信的制度规范和社会环境。(1)以市场交易人为主体的基础信用。就是要着力增强保险及保险企业在社会上的认同感和信任感;(2)以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和商业习惯为主导的制度信用,当前第一位的是尽快建立全保险企业资信评估制度;(3)以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督信用。回应市场主体对政府寄托,依赖于个人以及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目前不管是从经济环境还是从法律环境来看,应该说构建个人信用制度的环境已经具备,其最终建立也将是不远的事情。
3.要坚持诚信为本,严厉惩戒失信行为,使诚信为本在保险业真正蔚然成风,首要的、最基础的、最管用的是真正在利益导向、利益机制——也就是在最根本的游戏规则上下功夫。一方面使得重诚信、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能够获利,能够得到好处,也就是使诚信成为有力的竞争手段、获利手段,使“诚者自成”;另一方面必须使做假、行骗的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得,而且受到惩罚,就是要使失信付出代价,而且要使其成本足够大,使“巧诈不如拙诚”。
(四)加强保险监督
1.加强保险监管。鉴于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对保险市场的政府监管宜采用严格监管的形式,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加强保险监管主要体现在监管组织和监管制度方面:从监管组织上看,中国保监会作为中国的政府监督机构应加强地方保险监管机构的建设,逐步在地方设立其派出机构,并进一步提高其监管人员的素质和监管水平;从监管制度上看,一是应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境外先进有效的监管理念与监督手段;二是应加强对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由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监管原则过渡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原则。
2.完善行业自律。2000年11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并通过了同业公约,但有待完善。(1)逐步完善中国保险的行业自律组织,如除了已成立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外,还应建立保险代理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为行业自律提供组织保证;(2)制定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各种章程和制度;(3)检查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人的经营行为,并及时纠正其违规行为。
3.规范企业内控。完善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是完善保险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因而,应按照《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保险法》的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保证保险公司的合法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
④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⑤ 我国人身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竟中国保险市场还属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保险代理人的整体素质,监管力度,理赔时效等等。相应对策:全民普及保险知识,保险从业人员的规范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大监管力度! 答案补充 据我了解保险代理人好多都文化不高,甚至自己对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怎么能够胜任保险代理人的工作!为什么保险公司的官司不断!其中也是因为客户对保险的条款和保障不清楚,一旦出险不能获得赔偿就把责任推到保险公司的头上,其实保险代理人也有责任的!更有甚者误导欺骗客户!保险市场为何不乱?专业知识的培训非常重要,保险公司的培训往往只是销售技能为主而不是投保理赔的培训,保险代理人如何胜任?有很多的保险代理人只是为了底薪和身边有些人脉关系而做保险,简单一点就是为钱!而没有很好的为客户的利益考虑!只是给保险两个字抹黑!
⑥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衡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做好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最近,衡水市劳动局赴各县市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衡水市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的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断保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和改制等因素的影响,职工断保问题严重。到今年 6 月底, 全市断保人员共24571人,占全市参保人员总数的18.6%, 其中自由职业者断保的2457人,占断保人员总数的10%,企业改制断保的4103人,占16.7%,企业破产而断保的1622人,占6.6%,“两不找”人员16389人,占66.7%。,大批职工断保既导致这部分职工脱离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安全网”,也减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
(二)欠费数额增加,征缴率下降。97年衡水市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率为98%,从98年后企业欠费逐年增多,到2000年底全市企业累计欠费3519.8万元,平均征缴率为92.1%,同97年相比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 今年征缴养老保险费难度更大,上半年全市应征缴7236.5万元,实征缴5925.9万元,征缴率为81.9 %, 其中有两个县市征缴率不足60%。征缴率的下降严重削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三)退休人员增多,基金供需结构失调。经测算,衡水市1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需要5.2名参保人员提供保障。96年度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23562人,离退休人员20468人,离退休人员与参保职工之比为1:6。2000年度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32020人,离退休人员 28534人,缴费职工118052人, 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为1:4.1。其中枣强、武邑、武强、饶阳、安平、深州、阜城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不足1:3.5。由于供需结构不合理,即使征缴率达到100%,养老金也入不敷出。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2000年度除市直、冀州外,其他10个县市区养老金收支相抵均呈现赤字,共亏2687万元。同时,养老保险积累金越来越少,支付能力明显下降。除市直、桃城区和冀州外,其他县市积累金均不足3个月的支付能力, 超过了养老保险的警戒线,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构成了威胁。
二、问题的主要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劳动保障征缴政策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恶意逃缴、拒缴。调查发现,很多私营业主法律意识淡漠,对劳动保障政策不了解,认为给员工投保,增加成本、影响利润,拒绝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同时由于就业难度大,职工因怕解雇而不敢奢求。如衡水市宝力橡胶厂、京华焊管厂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效益状况良好,但仍游离于养老保险范围之外;有些国有、集体企业经营者谈起养老保险政策,了解都很到位,但涉及到缴费时,却总是以多种理由搪塞。市建材厂就是如此,该厂累计欠费已达220多万元。
(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景气,停产破产企业增多影响征缴。最近,衡水市劳动局对安平县化肥厂、食品厂、拔丝厂、丝网厂等14个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已有3个破产, 11个长期停产,涉及职工2100多人,这种情况虽然比较特殊,但严重堪忧的经济状况对养老金的征缴成效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执法力度不够、影响征缴成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征缴制度和程序、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都作了规定,为养老保险征缴提供了政策依据,但部分经办机构执法不严、违法不咎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养老金的征缴成效。
三、意见与对策
(一)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各级政府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对扭亏无望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要由政府出面,进行破产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搞活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二)努力做好城镇个体私营人员的养老保险工作。从当前调查的情况看,城镇个体私营业主普遍存在参加养老保险没必要、不合算、不可靠的认识误区。对此,要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参保的自觉性。同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认真贯彻好省政府冀政〖98〗33号文件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把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作为工商年检的内容,对不参保的不予办理年检合格手续。各级劳动部门要同工商管理部门联手制约,逐步将生产经营较稳定,效益较好的个体私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三)强化措施,做好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当前,养老保险费征缴率仍然较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好用足征缴政策。对那些不按规定申报缴费的,逐户进行稽核,责令其整改,并加收滞纳金。对拒不缴费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按《条例》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努力做好断保人员的续保工作。为确保职工未来老有所养,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的同时,要抓紧抓好再就业人员的续保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续保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退休标准。职工退休标准执行的严格与否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承受能力,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为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公示制度,对拟办退休的人员,在报劳动部门前,先由企业在职工中进行公示,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职代会和职工的监督作用。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保机构要实行联合办公,把好退休标准的执行关,使退休及养老金的发放与领取更公开、更合理,缓解社保资金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