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能力风险,再投资风险,经营风险。
㈡ 债券投资的风险具体有哪些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在所有债券之中,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由于有政府作担保,往往被市场认为是金边债券,所以没有违约风险。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发行的债券则或多或少地有违约风险。因此,信用评级机构要对债券进行评价,以反映其违约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市场认为一种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要求债券的收益率要较高,从而弥补可能承受的损失。
2、利率风险
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毫无疑问,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当利率降低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债券价格会随利率变动,所以即便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国债也会存在利率风险。
3、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若债券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的收益率只有2%,购买力风险是债券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风险。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一直处于高通(微博)货膨胀的状态,我国发行的国债销路并不好。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即变现能力风险,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的风险。如果投资者遇到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他想出售现有债券,但短期内找不到愿意出合理价格的买主,要把价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买主,那么,他不是遭受降低损失,就是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5、再投资风险
再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以定期收到的利息或到期偿还的本金进行再投资时市场利率变化使得再投资收益率低于初始投资收益率的风险。
6、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单位管理与决策人员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导致资产减少而使债券投资者遭受损失。
㈢ 债券投资主要有哪些风险
1、违约风险: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价格出售债券的风险,也就是可能出现的想买买不到或想卖卖不了的情形。目前交易所有些债券在交易所交投非常不活跃,一天成交量非常稀少(成交量也就几万甚至没有,俗称“僵尸债”)。当然如果准备持有到期,则不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
3、价格波动风险:受供求等因素影响,债券价格实时波动。但是,对于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者来说,价格波动无关紧要,因为他未来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本金返还是确定的,前提是该债券不会违约。
其中债券最大的风险就是违约风险。
㈣ 债券投资有哪些潜在风险
1.股票型基金就是绝大部分资金都投在股票市场上的基金;
2.债券型基金就是绝大部分资金都投在债券市场上的基金;
3.混和型基金就是根据情况将部分资金投在股票上而另一部分资金投在债券上的基金(当然这种投资比例是可变化调整的),甚至根据事先的规定也可以部分投资在其他品种上;
4.货币市场基金就是全部资产只投在货币市场上的各类短期证券(风险很低但收益也低)的基金。
这些基金的投资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大致是,股票型基金、混和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㈤ 债券投资风险有哪些
信誉风险和利率风险
㈥ 债券投资有哪些风险,债券投资的风险是什么
什么是债券投资
债券投资可以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也可以在市场买卖中赚取差价。随着利率的升降,投资者如果能适时地买进卖出,还能获得更大收益。目前,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的债券品种主要包括国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债、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等。
债券投资有哪些特征
债券作为投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债券投资的特点(1) 安全性高
由于债券发行时就约定了到期后偿还本金和利息,故其收益稳定、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国债及有担保的公司债、企业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是具有较高安全性的一种投资方式。
债券投资的特点(2) 收益稳定
投资于债券,投资者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价差。
债券投资的特点(3) 流动性强
上市债券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当债券持有人急需资金时,可以在交易市场随时卖出,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债券的流动性将会不断加强。
因此,债券作为投资工具,最适合想获取固定收益的投资人。
为什么要进行债券投资
经典的投资学理念告诉我们“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通过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散在股票、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以及公司债)等不同产品上,形成投资组合,会更好地实现投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良好结合。
债券投资应考虑哪些问题
第一、债券期限
一般债券期限越长,利率越高、风险越大,期限越短,利率越低、风险越小。
债券收益水平
债券发行价格、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时间及债券的期限结构等都会影响债券收益水平。
第二、债券种类
一般来说政府债券风险较小,公司债券风险较前者要大,但收益也较前者大。
第二、投资结构
不同品种、不同期限债券的不同搭配会极大影响收益水平,合理的投资结构可以减少债券投资的风险,增加流动性、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投资者可以对债券投资的特点进行了解,从而进行有利投资。
债券投资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1)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风险。避免违约风险的方法是不买质量差的债券。
(2)利率风险: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减少利率风险的办法是分散债券的到期日。
(3)购买力风险: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购买力下降的风险。减少风险的方法是,投资于预期报酬率会上升的资产,例如,短期负债、普通股等,作为减少损失的避险工具。
(4)变现力风险:无法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卖掉资产的风险。避免风险的方法是购买国库券等可在短期内以合理的市价出售。
(5)再投资风险:购买短期债券,在到期收回现金时利率下降,找不到与购买日利率类似投资机会的风险。避免方法是预计利率将会下降时,应购买长期债券。
㈦ 债券投资通常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风险最大的是违约风险: 国债是国家违约,几乎不可能。企业债和金融债属于企业行为,有违约风险,投资前要考查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确定在债券到期前不会出现亏损或倒闭。一旦违约,本金就可以没了。
另外的风险就是加息风险,如果加息了,债券就会贬值,用面值来弥补利率的差额。这种损失相对较小。
㈧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
《商业银行法》第59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订本行的义务规则,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商业的各项业务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别是贷款业务,如果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可能导致信用危机的产生。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完善、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信贷资金管理暂行方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贷款审查审批制度、完善信贷风险准备制度等。为此,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建立起贷款责任制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对贷款企业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对各类新增贷款和投资项目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进而确定资金投向和调整结构的着力点。此外,要建立贷款三查、岗位分离和审贷职能分离制度,健全贷款制约机制。要积极利用现行的呆帐准备金制度,尽快将呆帐核销工作开展起来,力争使每年提取的呆帐准备金能按规定用于呆帐贷款的核销,防止风险积累。要实行国际通行的风险度管理办法,参照巴塞尔协议,用量化指标预测和评估各类贷款风险度,据以作为考核贷款质量、划分贷款审批权限的依据。 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涉及以下内容: (1)业务管理制度。即要求商业银行贯彻实施其业务活动规则,包括建立、健全储蓄利率管理制度;建立抵押贷款的保证贷款制度;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加强建立经营效益的考核制度;建立各项会计结算管理制度。以使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 (2)建立现金管理制度,即商业银行根据的授权,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付活动,即对使用现金的数量和范围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要对现金业务进行监督,对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和现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检查,通过制定本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来完成现金管理任务。 (3)建立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商业银行有大量的现金、外币和有价证券,为了防止社会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不法行为,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制度以确保资金安全,具体包括对现金库、银行帐务、保管箱及消防、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