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随着我国施工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部分企业显现出与市场化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的业已无法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丧失了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这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因素使然的结果。在目前施工市场还不是很规范、机制也有待健全的情况下,施工业企业如何提高在市场中抵御、抗拒施工风险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客观分析市场,建立科学的市场分析、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合理化解风险,并不断探索预防、控制、转移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机制 施工风险包括施工延期、费用超支、施工质量不符合原定标准以及项目中途流产等几种情况。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工程风险管理,并且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我国工程风险管理尚属新生事物,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应尽快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依法推行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培育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建立信用机制,完善监督管理 重合同、守信用,守信受益、失信受罚,促使业主和承包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同时,在完善业主对承包方考察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承包方对业主的考察制度,并利用信用保证和利益制约手段建立一种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建设市场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同时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规范工程建设中各方主体的行为,形成有效的调控机制和保障体系。用信用保证办法实现工程建设主体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连带责任链,保证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正当权益,健全和完善一个开放的、具有竞争力的建设市场,促进招投标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健康、有序地运行。 规范资本运作,确保资产安全运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即建设单位日益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施工企业垫资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强大的资金支持体系,这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也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实现良好的资本运作行为,确保工程项目成功运作。施工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在项目部,项目不挣钱,企业就没有效益,这就要求无论是公司还是项目部,都要保持“现金流”不中断,一旦“现金流”的源头变成了荒漠,企业“资金链”中断也就为时不远了。 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 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信息,施工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以专业队伍为主、信息化方式运作、规模化集团推进、实体化具体实施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形成信息、资产、人力、物力的规模效应,发展才会实现质的飞跃。施工业企业充分掌握、利用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展开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大力开展合作经营,分包施工、配合施工,而且还能有效保证规模效应及良好的收益。同时通过适时地掌握国家的新政策、新动向,与技术进步相联系,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转移风险 深化改革、调整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全行业的发展质量是当前施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企业可以探索、发展规模经济,通过搞好主业,不断加速专业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实体化实施施工业,并积极向其他领域延伸、渗透,发展规模经济,把施工业逐步发展成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综合性大产业。另外,我国施工业拥有较为明显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可以通过有的放矢地实行专业分包,实现风险转移,降低风险。把部分专业性极强的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这样既可以提高专业施工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选择、管理、利用好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全面发挥自身的强势,实现合理的风险转移。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施工市场,建立、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提高广大施工业企业认识、规避施工风险的能力,实现具体项目的成功运作更是所有业内人士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B. 建筑工程行业常用的保险有哪几种
建筑工程保险险种包括: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科技工程保险。
一、建筑工程保险的被保险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是工程所有人,即建筑工程的最后所有者。
2、是工程承包人,即负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它又可以分为主承包人和分承包人;
3、是技术顾问,即由工程所有人聘请的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顾问等。
二、安装工程保险有如下特点:
1、以安装项目为主要承保对象。其中亦可包括附属建筑 项目。
2、安装工程的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3、承保风险主要是人为风险,并显具技术色彩。
三、科技工程保险包括以下几点:
1、海洋石油。
2、卫星保险 。
3、核电站保险。
一、建筑工程保险:在火灾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责任保险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的一种综合性保险。其主要特征为:
(1) 承保风险的特殊性。建筑工程保险承保的保险标的大部分都裸露于风险中,同时,在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过程,各种风险因素错综复杂,风险程度增加。
(2)风险保障的综合性。建筑工程保险既承保被保险人财产损失的风险,又承保被保险人的责任风险,还可以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具体情况提供运输过程中、工地外储存过程中、保证期间等各类风险。
(3) 被保险人的广泛性。包括业主、承包人、分承包人、技术顾问、设备供应商等其他关系方。
(4) 费率的特殊性。建筑工程保险采用的是工期费率,而不是年度费率。
(5)保险期限不等。传统保险的保险期限通常为一年, 期满可续保;而建筑保险的保险期限一般按工期计算,即自工程开工至工程竣工为止。
特别是大型工程,其中有的项目是分期施工并交付使用,因而各个项目的期限有先有后,有长有短。
二、安装工程保险的标的范围很广,但与建筑工程险一样,也可分为物质财产本身和第三者责任两类。其中,物质财产本身包括安装项目,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场地清理费,所有人或承包人在工地上的其他财产;
第三者责任则是指在保险有效期内,因在工地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工地及邻近地区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和因此而支付的诉讼费及经保险人书面同意的其他费用。
三、建筑工程意外伤害险定义
1、建筑工程意外伤害险指的是:凡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与工程管理、并与施工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均需按照国家建筑法要求,由所在施工企业对该类劳动团体购买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3、建工险的保险金额一般是建筑方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一般保险费是根据施工人数或建筑面积或工程总造价三者选一来计算。
C. 现在的建筑工程都有强制保险吗具体都是什么险种
您好!为什么要投保建筑工程险呢?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给予施工企业和项目业主物质损失保障,分散转移风险,防止由于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工程项目的物质损失。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建筑安装工程通常可以附带第三方责任险保障,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规定赔偿被保险人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以万达广场事故为例,完善建工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将能够同时对损坏的围墙设施,塌陷的道路以及其他受损的设施提供经济赔偿。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参建单位多等特点,更强调专业工程背景的分析和审核,并非每个保险公司都有能力承担。戴嘉告诉记者,“苏黎世保险在中国拥有土木工程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核保分析。苏黎世保险的建筑工程险产品是企业控制风险、保证工期进展顺利、确保安全生产的选择。“工程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不同工程阶段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来保障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在建工程的物质损失,也做“建筑工程一切险”或“建筑工程险”。一般根据工程总造价费用及用料清单、保额来确定需承保的费用。参考:经典项目企业荣誉
D. 建筑工程保险的种类都有哪些
建筑工程保险的种类都有:
传统的工程保险包括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不过随着现在各种科技工程的发展,科技工程保险也成为了工程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都包含第三者责任保险
从行业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工程项目,比较重要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水利、电力、新能源、交通、城市基础建设、冶金等。
E.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吗
是强制性的。
小公司都是甩给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安排。安全管理必须有意外伤害险。区县建设委员会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建筑施工企业为施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将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费全额交付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办理施工。
资质
(1)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金、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2)资质分类: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和劳务分包资质三个序列。
(3)资质分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劳务分包资质序列按照工程性质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等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建筑施工企业
F.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常见风险及预防措施
其次,较为被动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工程保证保险尚未构建常态化防灾减损机制,较多依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工作小组方式。建立定期巡查、风险识别、应急处理、风险共享的动态机制,方为提高防灾减损效率的长远之策。
最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也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消防、安监、气象、水利、公安等社会防灾系统的支持与合作。更关键的是,保险公司应改变“重承保,轻防灾”的经营方式,加大防灾减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改善防灾减损方式。
保险损失说认为,保险来源于风险损失,也因“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而持续经营。事实上,防灾减损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为了减少损失。当然在减少损失之余,保险公司的损失控制工作应提上日程:提前预测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做好减少损失的安排,真正避免并减少损失。
G. 建筑工程保险内容
建筑工程保险是以承保土木建筑为主体的工程,在整个建设期间,由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造成保险工程项目的物质损失和列明费用损失的保险。
建筑工程保险的特征有:
(1) 承保风险的特殊性。建筑工程保险承保的保险标的大部分都裸露于风险中,同时,在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过程,各种风险因素错综复杂,风险程度增加。
(2)风险保障的综合性。建筑工程保险既承保被保险人财产损失的风险,又承保被保险人的责任风险,还可以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具体情况提供运输过程中、工地外储存过程中、保证期间等各类风险。
(3) 被保险人的广泛性。包括业主、承包人、分承包人、技术顾问、设备供应商等其他关系方。
(4) 费率的特殊性。建筑工程保险采用的是工期费率,而不是年度费率。
建筑工程保险的适用范围
建筑工程保险承保的是各类建筑工程。在财产保险经营中,建筑工程保险适用于各为民用、工业用和公共事业用的建筑工程,如房屋、道路、水库、桥梁、码头、娱乐场、管道以及各种市政工程项目的建筑。这些工程在建筑过程中的各种意外风险,均可通过投保建筑工程保险而得到保险保障。
建筑工程保险的被保险人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工程所有人,即建筑工程的最后所有者。②工程承包人,即负责承建该项工程的施工单位,可分为主承包人和分承包人,分承包人是向主承包人承包部分工程的施工单位。③技术顾问,即由所有人聘请的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和其他专业顾问,代表所有人监督工程合同执行的单位或个人。④其他关系方,如贷款银行或债权人等。当存在多个被保险人时,一般由一方出面投保,并负责支付保费,申报保险期间风险变动情况,提出原始索赔等。在实务中,由于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式不同,所以其投保人也就各异。主要有四种情况:
1.全部承包方式。所有人将工程全部承包给某一施工单位,该施工单位作为承包人(或主承包人)负责设计、供料、施工等全部工程环节,最后以钥匙交货方式将完工的建筑物交给所有人。在此方式中,由于承包人承担了工程的主要风险责任,故而一般由承包人作为投保人。
2.部分承包方式。所有人负责设计并提供部分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提供部分建筑材料,双方各承担部分风险责任,此时可由双方协商,推举一方为投保人,并在合同中写明。
3.分段承包方式。所有人将一项工程分成几个阶段或几部分分别向外发包,承包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契约关系。此时,为避免分别投保造成的时间差和责任差,应由所有人出面投保建筑工程险。
4.施工单位只提供服务的承包方式。所有人负责设计、供料和工程技术指导;施工单位只提供劳务,进行施工,不承担工程的风险责任。此时应由工程所有人投保。
由于建筑工程保险的被保险人有时不只一个,而且每个被保险人各有其本身的权益和责任需要向保险人投保,为避免有关各方相互之间的追偿责任,大部分建筑工程保险单附加交叉责任条款,其基本内容就是:各个被保险人之间发生的相互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均可由保险人负责赔偿,无须根据各自的责任相互进行追偿。
H.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其次,较为被动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工程保证保险尚未构建常态化防灾减损机制,较多依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工作小组方式。建立定期巡查、风险识别、应急处理、风险共享的动态机制,方为提高防灾减损效率的长远之策。
最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也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消防、安监、气象、水利、公安等社会防灾系统的支持与合作。更关键的是,保险公司应改变“重承保,轻防灾”的经营方式,加大防灾减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改善防灾减损方式。
保险损失说认为,保险来源于风险损失,也因“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而持续经营。事实上,防灾减损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为了减少损失。当然在减少损失之余,保险公司的损失控制工作应提上日程:提前预测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做好减少损失的安排,真正避免并减少损失。
I.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防范与控制
其次,较为被动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工程保证保险尚未构建常态化防灾减损机制,较多依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工作小组方式。建立定期巡查、风险识别、应急处理、风险共享的动态机制,方为提高防灾减损效率的长远之策。
最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也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消防、安监、气象、水利、公安等社会防灾系统的支持与合作。更关键的是,保险公司应改变“重承保,轻防灾”的经营方式,加大防灾减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改善防灾减损方式。
保险损失说认为,保险来源于风险损失,也因“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而持续经营。事实上,防灾减损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为了减少损失。当然在减少损失之余,保险公司的损失控制工作应提上日程:提前预测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做好减少损失的安排,真正避免并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