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与金融是两个不同的产品,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之前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存在着相互成长的特色。
互联网是指平时大众所用的网络平台,个人、企业、媒体等可以因各自的需求在线操作互联网或借助互联网成长;金融分为线下线上两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金融公司加入到了互联网平台上。
一、互联网金融
这个是分两种,一个是互联网平台诞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另一个则是加入到互联网上的线下金融产品。现在最为明显的则是如支付宝,网络钱包等是线下诞生的;线下明显的我这里就不多说了,一般人都会知道。
二、金融互联网
这个大都是线下加入到线上的,类似很多传统企业、新颖行业加入到互联网上的现象;它不涉及到任何在互联网上诞生起步的,它主要以线下为主,同时线上开通业务为准的模式。
三、两者关系
他们本身没有存在太大的矛盾,两者是相互包含与相互辅助的关系;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它可以给金融行业提供成长的或是拓展顾客资源的平台;金融是一种产品,它可以借用互联网领域让自己的产品更快速的传递给有需求的人群身边,更好更精准的为大众服务。
以把这两点考虑清楚的,或是运用到位的也越来越明显。很多人喜欢互联网,也有很多人喜欢金融,那么两者就可以完美结合走在一起为大众服务;所要注意的则是网络平台规则,金融服务原则等标准各自遵守条件下进行。
Ⅱ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啊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1]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Ⅲ 互联网金融券商和债券信用评级公司怎么选
券商(是不是真的券商要看好了);信用评级公司、、呵呵。金融方面可以网上向洛林电子法务问问他们说的比较真实。
Ⅳ 什么叫互联网金融到底有什么作用啊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1]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包括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匹配)可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
Ⅳ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产品有哪些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托管量和交易量占我国债券市场的90%以上。
从产品上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产品包括: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金融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国际开发机构债、资产支持证券、美元债券等各个品种。
从交易工具上看:除了现券买卖交易外,还包括债券回购(质押式和买断式)、债券远期交易和债券借贷业务。
从投资者类型上看:除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外、企业等非金融机构也可通过结算代理形式参与交易,此外还包括亚债基金2号(ABF2)等特殊的国际投资机构。
Ⅵ 互联网金融都包括什么具体分几类
当前国内主要互联网金融模式:
第一是传统的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大家提供服务。这个是大家熟悉的网银。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渠道的作用。
第二种模式,类似阿里金融,由于它具有电商的平台,为它提供信贷服务创造的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互联网在里边发挥的作用是依据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而得到信用支持,创富商城理财模式通过创富商城消费会员了解到创富通宝理财模式。
第三种模式,大家经常谈到的P2P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一起。[5]发展至今由P2P的概念已经衍生出了很多模式。中国网络借贷平台已经超过2000家,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这也是相对安全的P2P模式。此类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此模式首先在创富贷平台创立,由创富贷与中安信业共同推出产品“机构担保标”。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1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中安信业、证大速贷、金融联等国内大型担保机构均介入到此模式中。
二、“P2P平台下的债权合同转让模式”的众筹创富通宝模式。可以称之为“多对多”模式,借款需求和投资都是打散组合的,甚至有由创富通宝负责人乔星燕自己作为最大债权人将资金出借给借款人,然后获取债权对其分割,通过债权转让形式将债权转移给其他投资人,获得借贷资金。宜信也因其特殊的借贷模式,制定了“双向散打”风险控制,通过个人发放贷款的形式,获得一年期的债权,创富通宝将这笔债权进行金额及期限的同时拆分,这样一来,创富通宝利用资金和期限的交错配比,不断吸引资金,一边发放贷款获取债权,一边不断将金额与期限的错配,不断进行拆分转让,创富通宝模式的特点是可复制性强,发展快。其构架体系可以看作是左边对接资产,右边对接债权,创富通宝的平衡系数是对外放贷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转让债权,如果放贷金额实际小于转让债权,等于转让不存在的债权,根据《关于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通知》,属于非法集资范畴。从短期来看,金融的互联网化将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只需10~20年,直接融资模式下的P2P与众筹模式将会取代传统金融模式。届时必定将升级为互联网金融的高级阶段。[6]
三、大型金融集团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与其他平台仅仅几百万的注册资金相比,陆金所4个亿的注册资本显得尤其亮眼。此类平台有大集团的背景,且是由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布局,因此在业务模式上金融色彩更浓,更“科班”,还拿风险控制来说,陆金所的P2P业务依然采用线下的借款人审核,并与平安集团旗下的担保公司合作进行业务担保,还从境外挖了专业团队来做风控。线下审核、全额担保虽然是最靠谱的手段,但成本并非所有的网贷平台都能负担,无法作为行业标配进行推广。值得一提的陆金所采用的是“1对1”模式,1笔借款只有1个投资人,需要投资人自行在网上操作投资,而且投资期限为1-3年,所以在刚推出时天天被抱怨买不到,而且流动性不高。但由于1对1模式债权清晰,因此陆金所在2012年底推出了债权转让服务,缓解了供应不足和流动性差的问题。
四、以交易参数为基点,结合O2O(Online to Offline,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综合交易模式。例如阿里小额贷款为电商加入授信审核体系,对贷款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这种小贷模式创建的P2P小额贷款业务凭借其客户资源、电商交易数据及产品结构占得优势,其线下成立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对其平台客户进行服务。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五、以P2P网贷模式为代表的创新理财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与传统金融理财服务相比,P2P的借款人主体是个人,以信用借款为主,爱投资P2C借贷,在借款来源一端被严格限制为有着良好实体经营、能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的有借款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依托爱投资搭建的线下多金融担保体系,从结构上彻底解决了P2P模式中的固有矛盾,让安全保障更实际且更有力度。
第四种模式,通过交互式营销,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将金融业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调整金融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共建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此模式发展时间较短,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一、专业P2P(Professional to Professional)模式。在专业的金融服务人员之间建立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在中间从事信息匹配和精准推荐,促进线上信任的建立和交易的欲望。专业P2P模式远非市场上泛滥的P2P贷款模式可比,其从本质上才是符合金融监管的规则,符合当前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更符合互联网精神与特质。
二、金融混业经营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所有金融机构开放共享资源,为金融产品销售人员发布各种金融理财产品、项目信息,为客户打造和定制金融理财产品。在金融混业经营中使用的互联网平台则定位于服务500万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及客户经理,并将囊括房产、汽车、奢侈品销售人员,提供一个开放共享、进行综合开拓交叉销售的平台,悬赏、交易、展示、学习、以及管理和服务自己的客户。
三、金融交叉销售模式。打破理财行业的机构壁垒,通过平台上各类理财产品的展卖聚拢投资人资源,促进金融产品销售人员产品的销售。金融产品销售人员们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内部的交流沟通和资源置换,在不同产品领域寻找并组建自己的合作团队,达成利益分享规则后,团队内共享投资人资源,为投资人推介团队内部产品进行资产配置,从而实现金融产品销售人员间的交叉销售合作,取得共赢。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20年后,可能形成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可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因为有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交易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的成本非常低,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这个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
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降低信息处理成本,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达到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Ⅶ 互联网金融对负债业务有什么机遇
自2013年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上线以来,各大互联网巨头效仿阿里巴巴,纷纷推出自己的宝类理财产品进军金融行业,例如腾讯的微信理财通、网络百赚等等,根据相关基金公司披露的数据,截止2014年6月底上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资金总规模已经突破七千亿,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有必要以科学的方法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的分析,研究其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产生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现状及优势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而在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的负债成本低、规模庞大,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2013年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吸收存款总额达到56.09万亿,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4.2%,可见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的存款利率实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的政策,而按照当前的基准利率,活期最高利率也仅为0.385%,1年整存整取的定期最高利率仅为3.3%。虽然定期存款利率较高,但因其流动性差,活期存款仍占有很大比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2013年12月住户及非金融企业的活期及临时性存款为32.4万亿,占其存款总额的39.3%。可见,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为资金提供者带来的收益并不高,其业务成本较为低廉。
值得一提的是,商业银行低廉的资金成本提供了较大的利差空间,同时也为商业银行之间的价格竞争提供了条件,不同的银行为了争夺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更高的资金回报,理财产品即是其中之一,年化收益通常在5%左右,然而,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购买理财产品需要达到一定的资金门槛,并且流动性较低,只有资金充足的大中型客户才能享有理财产品的收益。
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和完善,其负债业务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强有力的信用保障
在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人们几乎不用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虽然世界范围内偶有银行破产的报道,但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商业银行受到政府严格的管控,银行信用几乎等同于国家信用,因此在自身的风控系统之外,我国的商业银行又额外多了一层保险。虽然经过改革,我国银行的资产性质早已发生了变化,但对于大多数存款者而言,银行和中央政府仍是一体的,在国家信用的保障下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不可能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存款者对商业银行有绝对的信心。
(二)充足的流动性
从线下兑付方面来看,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银行网点规模已经发展到21万,自助终端设备超过62万台[1],人们身边随处可见银行网点或ATM机,现金能够24小时兑付;从线上兑付方面来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使得存款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兑付自己的存款用于消费,虽然目前存款者的资金在不同银行的流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手续费和时间,但总体而言存款者在商业银行的资金还是具有充足的流动性的。
(三)存款者的惯性行为
商业银行具有强有力的信用保障和充足的流动性,这两大优势使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此外我国长期的金融管制也使得向银行存定期成为老百姓唯一的理财途径,形成了一有钱就存银行的群体性惯性行为。这种惯性行为在我国社会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存款利率一降再降,社会上的理财手段也五花八门,但存款者的惯性行为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爱存钱”尤其是爱存银行依然是我国普通民众的一大特点,在这种惯性行为的支撑之下,银行存款业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占据上风。
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优势
(一)资金收益高,流动性高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存款利率较低,而1年贷款基准年利率为6%,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年利率为6.55%,银行存在较大的利差空间,而民间融资的利率又显著高于贷款利率,例如2014年上半年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一直在20%上下浮动,资金供求价格差距悬殊。存贷利率的巨大差异使互联网金融理财能够提供较高的回报以吸引客户,例如余额宝年化收益最高时曾经接近到7%,在2014年5月以前也一直维持在5%以上。此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还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如余额宝最晚可在第二个基金交易日实现银行卡到账,最快可在2小时内到账,并且余额宝内的资金可以通过支付宝实时消费,基本能够保证客户对资金的随时支配,其流动性已接近银行活期存款。
(二)门槛低,良好的中小客户体验
商业银行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在过去的相互竞争中重点争夺的对象是能够提供大量资金的中高端客户,而处在长尾市场的零散客户却受到银行的冷落,例如银监会规定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需高于5万,而实际上很多理财产品门槛高达数十万或近百万元,中小客户因资金规模小被拒之门外;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设最低购买金额,无论资金规模的大小都按照统一的比率产生收益,按日结算并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实时显示,大小客户一视同仁。通过互联网金融理财,“�丝级”的客户也能够享受大客户的服务和收益,因此互联网金融在中小客户群体中备受追捧,充分吸纳了市场上的零碎资金,如余额宝2014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人均持金额仅为4307元[2],但数千万的客户数量使余额宝实现了五千余亿的资金规模。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信息传播迅速,运营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其负债业务完全依靠互联网的虚拟途径进行开展,不需要在全国各地设立营业网点,极大的节约了经营成本;此外,互联网金融的负债业务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持续不断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例如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领头羊余额宝自诞生以来,不断通过门户网站资讯、名人微博评论、业界学者论战等方式持续保持社会关注,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扩大影响,在短时间内达到人尽皆知的营销效果,而这种营销效果是传统营销方式难以实现的。
(四)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安全保障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均由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和证券公司联合推出,相关企业均在互联网行业深耕多年,客户数量庞大,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并且在信息安全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资金安全在技术层面上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从资金的投资结构上来看,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的资金均用于购买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的资金均流向了收益稳定、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例如余额宝就有92.3%的资金流向了银行,如图1所示,投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信用的保障,客户的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很高。
图1 余额宝资金去向示意图
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一是流失存款。相对于银行存款,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收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安全性和流动性等方面又没有显著的差别,因此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款形成了很强的分流和竞争,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失:截止到2014年一季度,各大互联网企业已经与38家基金公司合作推出各种对接货币基金的宝宝类产品,与之对应的,自2013年6月份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面世以来,在我国货币供应量M2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同比增长率不断下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截止到2014年4月,个人储蓄存款同比增长率低至8.86%,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1.39万亿[3],银行在个人储蓄存款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如图2所示。
图2 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同比增长率
二是增加融资成本。为了在互联网理财的攻势下保住存款和客户,商业银行也效仿余额宝们的成功经验,与基金公司联手推出类似产品,例如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工商银行的现金宝、中国银行的活期宝、中信银行的薪金宝、兴业银行的钱大掌柜……[4],随着互联网系宝宝们的收益不断下滑,2014年5月份均跌破5%,而银行系宝宝们仍维持在5%以上[5],不少资金又重返银行怀抱。虽然从表面上看银行系宝宝们风头正劲,但实际上商业银行只是在减少损失:银行竞争的是原属于自己的客户和资金,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募集到的资金成本从原来活期存款的0.35%提高到5%以上。无疑,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给银行负债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迫使银行不得不以更大的成本进行社会融资[6]。
三是改进业务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改进的动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习惯以自身为中心,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中无不体现自我中心的特点[7],商业银行更关注的是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和负债成本,而忽视了客户特别是中小客户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被迫变革业务模式,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更低的利差空间内以更加精细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这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大潮中保持稳健经营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理财正是通过提供更高的收益和更优质的客户体验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功,虽然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动力和借鉴。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将挑战化为机遇,利用与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竞争过程,不断的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的新时代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