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场资本化率,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市场资本化率:即市场资本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相当于资金的货帀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率:与风险程度相当的超过无风险投资的哪部分报酬率;市场资本化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⑵ 资本性支出费用化有何风险
1·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
2·收益性支出指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是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资本性支出是该项支出是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
3·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效益性支出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首先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加以区分,然后将收益性支出计入费用账户,作为当期损益列入损益表;将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账户,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前者称为支出费用化;后者叫做支出资本化。资本化的支出随着每期对资产的耗费,按照受益原则和耗费比例通过转移、折旧和摊销等方法,逐渐转化为费用。
4·由此看来,与取得本期收益有关的支出,即本期的成本和费用,一是直接计入费用账户的收益性支出;二是本期从资产账户转入费用账户的资本性支出。可见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目的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合理确定现金支出性质,正确计算当期利润。
5·资本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支出。例如,购置运输设备的支出,由于运输设备是要用许多年的,其支出应记入“固定资产”科目,运输设备的支出,按其损耗程度每年进行折旧,摊入成本费用,把支出记入资产的办法称为资产化。它是由受益年度的营业收入分摊负担,后者全部由当年营业收入补偿。
⑶ 研发支出资本化会给企业带来哪些财务风险
资产增加 利润增加
⑷ 什么是“保险监管三支柱”
我国保险监管的核心是三大支柱,即保险公司治理监管、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保险偿付能力监管。
1、公司治理监管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当前我国推进保险公司改革最为核心的内容。
其本质是通过董事会建设、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契约关系等制度性安排,界定公司相关利益集团(包括管理人员、员工、客户等)之间的关系,解决各方之间、特别是所有者和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实现利益各方的激励相容,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2、市场行为监管
市场行为监管主要是指保险监管部门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行为准则,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通过现场检查和受理投诉等方式,监督、检查和查处保险公司以及中介机构在销售、承保、理赔以及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支持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处罚违规行为,促进保险公司完善经营管理和规范发展。
3、偿付能力监管
偿付能力即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保险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产来匹配其负债,特别是履行其给付保险金或赔款的义务。偿付能力是反映保险公司清偿能力和风险状况的核心指标。
(4)资本化保险风险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相对而言,在保险市场发育不够成熟、保险法制还不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尚不完善、行业自律仍不成熟的条件下,市场行为监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只有保险公司具备充足的偿付能力,才能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增强社会对保险业的信心。
从这个角度看,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的保险监管的侧重点、方式各有差异,最终都可以归纳为对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⑸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什么
偿付能力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是否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动态指标,它会随着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而波动。
一般在保险公司官网的公开信息披露中可以查询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我们买的每一份保险,都是保险公司允诺应该承担的债务。一家保险公司在可预见的情况下能履行所有保险合同的义务,就是具备偿付能力的。这个衡量标准是偿付能力充足率。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的总体充足状况。
当核心偿付率>50%,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就算是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众所周知,保险是监管最为严格的行业之一。学霸里:如何开一家保险公司,就分析过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和严苛监管。
当偿付能力不足时,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不是的,高偿付充足率并不代表着这家公司就实力强劲,因为很多保险公司新成立,业务量比较小,要承担的偿付责任也少,所以偿付充足率会显得很高,比如三峡人寿、国富人寿。短期上千的偿付率,并不能代表长期的偿付水平,当业务量提高,偿付充足率会慢慢回归正常范围。
也不是,只要处在监管要求的红线之上,保险公司的偿付就不成问题。有些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多用户,产品的性价比会有一定优势,高性价比背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偿付率。综合来看,保险公司的偿付充足率过高或过低都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保持在一个范围会好一些。
偿付充足率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区别,学霸君建议大家买保险还是以需求为重,不要太过在意保险公司大小。
⑹ 固定资产保险会计分录
计入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属于生产使用,其保险费用属于为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费用。
保险费发生的时候,先计入待摊费用
借 待摊费用
贷 银行存款等
然后在保险期内按月摊销,
借 制造费用
贷 待摊费用
⑺ 开发支出资本化会给企业带来哪些财务风险
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或成本性支出的对称。是指企业单位发生、其效益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包括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支出。例如,购置运输设备的支出,由于运输设备能使用于几个年度,其支出应记入“固定资产”科目。
资本性支出不同于成本性支出,前者由各受益年度的营业收入分摊负担,后者全部由当年营业收入补偿。
⑻ 开发支出资本化会给企业带来哪些财务风险
从理论上说,是为了匹配收益与成本。
开发支出会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比如把一种牛逼的技术做成产品,第一年开发投入要好几百万,但是产品做出来以后可以卖5年,持续受益。如果把几百万都计入第一年的支出,后面4年都是纯收益,财务报表的反映就有点失真。更合适的表达方式是,把几百万的投入平摊到5年当中去,每年折合支出几十万,这样成本和收益在时间上就匹配了。
这个理由是很正当的。
资本化给了管理层更大的选择权,也就给财务报表增加了调节的空间。实践中很多资本化是为了财务报表好看。
因为资本化支出可以把早期投入均摊到后面很多年去,从财务上看,早期支出减少了,后面几年的支出增加了,早期的财务报表会更好看。有时候管理层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会做大利润,研发投入资本化就是很好个工具。
⑼ 保险中的DAC差是什么
递延保单获取成本 ( Deferred Acquisition Costs) ,简称DAC。
保险公司在获取业务的费用,包括代理人的佣金、营销承保费用、手续费等相关开支。这些费用即为保单的获取成本,也称保单取得成本或合同取得成本。而该项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却在保单期限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确认。因此,在权责发生制下,为了在时间上匹配收入和支出,便对保单的获取成本(acquisition costs)予以资本化,相应的保单获取成本不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而应资本化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并逐步在整个保险合同生命周期进行摊销。由此设立的资产被称为递延保单获得成本(DAC,deferred acquisitioncosts)。因此被成为DAC法或递延法,
根据不同的会计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对保单获取成本处理方式——费用化的方法,即将保单获取成本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费用。还有另一种保单获取成本处理方式——相应的保单获取成本不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而资本化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并逐步在整个保险合同生命周期进行摊销。目前被国际上很多国家采用。
在实际业务中,保险公司的费用分布是不均衡的,特别是第一年,新合同的签订需要大量的初始费用( 如广告宣传费、代理人佣金、体检费等) ,这些费用,也就是保单获取成本。在现实保险公司运营中,这项费用常远大于第一年收取的均衡毛保费中的附加费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允许对保单成本进行递延和摊销。而我国为了抑制保险公司不顾保单质量盲目通过提高佣金等方式争抢市场份额,要求将第一年的费用按收付实现制计入,不能分摊到以后保险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