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风险证券化具有如下的特别作用:
1.保险风险证券化利用资本市场为超额风险暴露融资,可以极大地增加保险业的承保能力。
保险风险证券化在资本市场进行的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相当于搭建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连接的桥梁,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融资渠道,为保险公司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充足的损失准备金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保险索赔创造了条件。
与传统再保险不同的是,保险风险证券化是利用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资金来为其所承保巨灾风险提供保障的。由资本市场的容量与保险市场容量比可以发现,由资本市场资金作为支撑的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保障能力是传统再保险所远不能及的。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保障能力,使保险风险证券化可能为传统再保险市场难以保障的一些特殊风险提供保障。因为在传统的再保险市场,除了自然巨灾风险暴露已经累积得非常高,超出了传统再保险市场的保障能力以外,还有许多风险甚至还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如金融风险(利率或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在引人证券化后,完全有可能通过证券化的方法转移这些风险,或为它们提供合适的保险保障。
2.保险风险证券化通过扩大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筹资成本。
保险风险证券化使保险公司能直接得到来自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资金,扩大了保险公司资金的来源渠道。另外由于实行了风险隔离,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发行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的风险与保险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彻底隔离,不受保险公司自身信用的影响,所以发行人所发行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等级的信用评级,并因此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融资成本。
另外,与传统再保险比较,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标准性、透明性也能降低保险公司转移承保风险的成本。
3.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改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优化其财务状况,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和盈利水平。
保险公司有时由于其风险暴露过高或自留风险过高,严重地影响其保险监管的指标,导致其偿付能力水平过低,影响到其承保能力和经营活动。
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通过将保险公司的高层风险暴露转移出来,减轻保险公司过高的风险暴露的负担,改善保险公司的保险监管指标,提高其偿付能力水平,缓解其为高层风险暴露补充巨额资本金的迫切需求。
同时,由于将高层风险暴露转移出去了,所以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将大量的为满足监管要求而提取的准备金释放出来,并将它们投放到边际产出更多的项目中,从而可以开展更多的承保业务,以增加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4.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信用等级。
由于近年来的巨灾损失经验和一些模型公司的有关巨灾风险的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保险公司潜在的巨灾损失有增大的趋势,并且其损失幅度已经足以让现有的许多保险公司在一夜之间变得偿付能力不足,所以评级机构比以前更加关注保险公司是如何管理巨灾风险的。例如:A.M.Best在评估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性时,将保险公司来自飓风和地震的可能最大损失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标准普尔的保险评级也建立了模型,用来评估单个保险公司承受巨灾损失的能力。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没有进行证券化,那么评级机构在对其进行评估时,有关巨灾的可能最大损失就有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带来冲击,而没有进行证券化的公司对巨灾损失的单独承受能力也一定是非常有限的,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该保险公司得到比较低的级别,并因此遭受业务损失。而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保险公司,则顺应了评级公司对风险评估的新标准,因此将有助于保险公司得到更好的信用级别,从而为其业务经营和其他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
5.保险风险证券化能以一个固定的价格为巨灾风险提供多年期的保障。
长期的证券化产品一方面减少了像传统再保险那样的价格周期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分摊和不需要每年重新建立再保险合约而降低了管理费用。一些如承保费用等的固定成本,也可以被分摊到多个年份上去。另外,保险风险证券化还能同时为不同地区不同巨灾事故提供保障:如2002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发起的Pioneer巨灾债券,同时为北美飓风、欧洲风暴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国中心和日本地震提供保障。这种长时期、多事故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多样化的组合。因此,这种产品本身就能产生多样化的好处,相应地能降低总的成本和风险水平。
6.保险风险证券化能减少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
保险风险证券化在产品发行前所需披露的信息根据触发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的非赔偿型触发条件,保险公司所需披露的信息已经变得非常少了。另外,与传统再保险合约比起来,对发生的索赔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也被最小化了。这种对信息要求的降低将直接降低转移风险所需的成本。
7.保险风险证券化能减少信用风险。
保险公司在通过再保险转移风险时,再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在保险公司需要得到再保险人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是再保险公司财务最紧张的时候。所以保险公司在选择再保险转移风险时,往往通过同时向多家再保险公司分保或只向信用等级很高、财务能力很强的再保险公司分保。这也是信用等级不高(如低于AA级)的再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高的原因。
信用风险的存在无疑增加了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转移风险的成本,并将影响风险转移的效率。保险风险证券化则可以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设计来最小化信用风险。比如赔偿型巨灾债券,通过破产隔离和真实销售等证券化技术的应用,彻底地消除了信用风险。其他的证券化产品,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科学、巧妙的产品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最小化信用风险。
8.保险风险证券化能减少未来合约产生争议的可能性并加速索赔的进程。
根据触发条件的不同,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对损失结算的反映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因为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都有非常清楚的触发条件,因此其对损失的判断和反应都是非常明确的,从而(比传统再保险)可以极大地降低对合约产生争议的情况。触发条件和损失发展期严格限定了结算的期限,特别是对于非赔偿型触发条件,尤其是自然参数触发条件,几乎可以做到实时结算(即在损失发生时即刻结算)。而这对传统再保险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9.保险风险证券化能增加再保险市场的竞争并降低再保险市场的成本。
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再保险的一种补充和替代方法,对传统再保险可以构成一种竞争的选择。在再保险价格上升时期,证券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导致市场对再保险的需求降低,可以部分平抑再保险价格的过大波动。在再保险价格下降的时期,证券化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不明显,导致证券化的需求降低。
由于竞争的存在,竞争的压力将不断促使竞争双方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结构,降低产品发行成本,提高产品保障范围和产品对冲风险的效率。有利于再保险价格更趋于合理,并促使再保险价格的长期稳定和市场的繁荣。
② 金融问题
2005年6月中旬外汇市场行情为:即期汇率USD/JPY=116.40/50,3个月远期汇率为17/15。以美国进口商从日本进口价值10亿元的货物,在3个月后支付。为了避免日元兑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外汇风险,进口商从事了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此例中:
(1)若美国进口商不采取避免汇率变动奉献的保值措施,现在支付10亿元需要多少美元?
(2)设3个月后USD/JPY=115.00/10,则到2005年9月中旬时支付10亿元需要多少美元?比现在支付日元预计多支出多少美元?
(3)美国进口商如何利用远期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答:即期汇率USD/JPY=116.40/50,3个月远期汇率为17/15,三个月远期汇率USD/JPY=(116.40-0.17)/(116.50-0.15)=116.23/35
(1)现在支付10亿日元,需要的美元数:1000000000/116.40=8591065.29美元
(2)设3个月后USD/JPY=115.00/10,则到2005年9月中旬时支付10亿日元需要美元:1000000000/115=8695652.17美元
比现在支付日元预计多支出:8695652.17-8591065.29=104586.88美元
(3)美国进口商远期买入远期日元10亿(远期价为116.23),这样,到期支付时,需要的美元数=1000000000/116.23=8603630.73美元,与假设的3个月后USD/JPY=115.00/10相比(即不做套期保值),少付8695652.17-=8603630.73=92021.44美元
③ 奥运风险证券化!!!
能实现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有几个条件:
④ 防范贷款证券化风险主要有哪些手段
一、信用风险的规避对策
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由于总体经济形式的变化或借款发生变故使得贷款组合中的某些贷款产生违约,从而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主要的风险,对信用风险的控制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创新的成败。在实践中,对信用风险可采取如下具体的规避对策。
1、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已普通建立,信用成为个人最有价值的财产,任何一次信用的牺牲都可能导致其在许多问题上受到法律的惩戒和经济的制裁。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已具备了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初步条件。对此,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登记制度。应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消费者信用代码,贷款银行通过信用登记公司可以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历史,通过债务占收入的比例、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了解借款人的支付能力,做到严格的信用审核。其次,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贷款的信用评价模型。将影响借款人信用水平的因素按重要性给定权重,将其放入信用评级评价模型中,用以分析借款人违约的概率和信用总分,用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及给予多少贷款。
2、建立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是由保险机构在收取一定保险费用后,在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还贷时,由保险机构一次付给被保险人保险事故发生时按贷款合同应归还的贷款本息。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可以有效增加住房抵押贷款的平衡性,使金融机构能够在增加贷款数量、保证贷款质量方面得到有效保障,也必然会推动抵押一级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具有健全的保险机构。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在抵押贷款保除机构建立上的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抵押贷款保险还不是很成熟、完善。抵押贷款保险机构主要为商业保险公司,缺少合适的保险体制和政府管理机构的扶持。况且已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品种单一,保险费率偏高,付款方式不够灵活,且实施的城市很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实际需要。对此,政府应该给予扶持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3、采用信用增级的方式
通过信用增级可以提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级别,保证按时、足额地支付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它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主要的信用增级形式有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内部信用增级的形式包括发行优先/次级债券,进行超额担保、设立超额利差帐户;外部信用增级形式包括政府信用担保和商业用担保。
二、提前偿付风险的规避对策
提前偿付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特有的一个风险,这一风险的产生来源于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偿还性。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在抵押贷款到期前,提前偿还抵押贷款本息,使得贷款组合的现金流入与抵押贷款债券的现金流出不匹配,由此引发的风险就是提前偿付风险。
如果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利率低于原先订立的抵押贷款的合同利率、贷款的龄期较短、居民的信贷消费观念较淡薄、社会宏观经济形式较好、居民预期收入增加,都可能引发提前偿付行为。在我国,居民通过获得新的抵押贷款而偿还原抵押贷款目前还不具有可行性,而且居民对利率的反映也不是很敏感,再融资倾向暂时还不会明显地影响提前偿付行为。
1、增加再筹资成本
对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再融资倾向,可以采用增加提前还款的违约费用成本而使借款人的再融资成本增加,变得无利可图或获利很少。当然,这种违约条件应事先在贷款合同里面写清楚。
2、设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产品组合来防范风险
由于不同投资者对提前偿付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可以发行多个层次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而各个层次的债券获得的本金和利息受提前偿付的影响不同。例如抵押担保证券将本息支付为几档,任何一档的投资者在其本金得到偿付之前都可定期获得利息,而本金的支付则逐档依次进行。各档证券的偿付期限是不同的:期限越短,风险越小,收益也越小;期限越长,风险越大,潜在收益也就越大。
三、利率风险的规避
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证券价格变动,再由证券价格变动影响证券收益的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利率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价格呈反向变化。因此,利率风险既会影响商业银行转让住房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投资者持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属于可调整利率,就使得借款人承受了全部的利率风险,也就会限制购房者申请贷款的积极性。因此,既然借款倾向于选择固定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商业银行就可以向他们发放利率稍高一些的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将利率风险由银行自身承受。接下来,商业银行又可以通过将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打包出售给证券化经营公司,由其进行证券化而将利率风险转移出去。而证券化经营公司在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债券时,可以考虑产品设计创新,诸如发行按序支付抵押担保证券,按浮动利率支付的抵押担保证券等等,而将利率风险分散给具有不同利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四、税收风险的规避
税收待遇直接决定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以及可行性。过重的税收负担会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失去相对其他融资方式的成本优势。例如在营业税方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往往涉及上亿甚至几十亿的交易额,如按现行的8%的营业税率征收营业税的话,将是一笔极大的数额,这必然会影响商业银行转让住房抵押贷款的积极性。而且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融资成本一旦远远高于其他融资方式,必定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这都不利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建设。而在国外,政府都会给予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参与机构不同程度上的税收优惠。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为了防范税收风险,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投资者的日渐成熟,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会越来越高。证券化经营公司应充分利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结构设计,优化贷款组合来转移或降低风险。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住房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构成障碍的法律制度进行修改,并制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的专门法律或行政法规来对从业机构的组织形式、证券化资产的组合、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范。
⑤ 求巨灾风险证券化探讨的论文
对巨灾风险管理策略的探讨——保险风险证券化
巨灾风险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意义上的保险经营方式难以有效地应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因此,通过风险证券化等风险融资方式联结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可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投资者以分散(再)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
具体可以打开下面的链接参考一下,这篇我觉得比较不错。
⑥ 求保险学论述题
一、请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保险基金的运用。
答: 我国保险基金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运用规模和方向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偏于狭窄;
(2)保险基金运用结构不合理,基金运用回报率过低,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3)保险基金筹集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投资环境不成熟,资产负债不匹配;(4)保险基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常发生矛盾,片面追求一面;(5)不公平竞争问题;
(6)专业投资管理人才匮乏;
对策:
(1)进一步放宽保险基金运用的渠道
(2)为保险基金的运用建立多种运营模式
(3)区别对待寿险和非寿险资金
(4)对保险基金实行分类管理
(5)保险公司应加强管理,建立对保险基金运用的风险控制体系
(6)完善保险基金投资法律体系,提高监管水平
二、试说明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
答: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社会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的产生晚于商业保险,它所使用的术语和计算、预测方法很多与商业保险有关。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性质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则是一种商业行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契约关系。其次,目的不同。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商业保险的根本目的则是获取利润,只是在此前提下给投保者以经济补偿。第三,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商业保险完全由投保人负担。第四,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对社会保险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商业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政府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⑦ 保险风险证券化属于哪一种风险应对手段
不是化解风险,是转移风险或分散风险。就像股票的定增来的钱来偿还债务一样
⑧ 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有哪些
风险管理策略工具共有七种: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
1.风险承担
风险承担亦称风险保留、风险自留。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态度,从而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
对未能辨识出的风险,企业只能采用风险承担。
对于辨识出的风险,企业也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采用风险承担:(1)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对这部分风险只能承担;(2)没有其他备选方案;(3)从成本效益考虑,这一方案是最适宜的方案。
对于企业的重大风险,即影响到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企业一般不应采用风险承担。
2.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回避、停止或退出蕴含某一风险的商业活动或商业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所有人。例如:
(1)退出某一市场以避免激烈竞争;
(2)拒绝与信用不好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
(3)外包某项对工人健康安全风险较高的工作;
(4)停止生产可能有潜在客户安全隐患的产品;
(5)禁止各业务单位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
(6)不准员工访问某些网站或下载某些内容。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转移风险不会降低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只是从一方移除后转移到另一方。例如:
(1)保险: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为预定的损失支付补偿,作为交换,在合同开始时,投保人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
(2)非保险型的风险转移:将风险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损失负担转移给非保险机构。 例如,服务保证书等。
(3)风险证券化:通过证券化保险风险构造的保险连接型证券(ILS)。这种债券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取决于某个风险事件的发生或严重程度。
4.风险转换
风险转换是指企业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个风险。风险转换的手段包括战略调整和衍生产品等。
风险转换一般不会直接降低企业总的风险,其简单形式就是在减少某一风险的同时,增加另一风险。例如,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
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转换在两个或多个风险之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风险转换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
5.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互相对冲,也就是使这些风险的影响互相抵消。
常见的例子有资产组合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和战略上的多种经营等。
在金融资产管理中,对冲也包括使用衍生产品,如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在企业的风险中,有些风险具有自然对冲的性质,应当加以利用。例如,不同行业的经济周期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必须涉及风险组合,而不是对单一风险;对于单一风险,只能进行风险规避、风险控制。
6.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企业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风险补偿表现在企业主动承担风险,并采取措施以补偿可能的损失。
风险补偿的形式有财务补偿、人力补偿、物资补偿等。财务补偿是损失融资,包括企业自身的风险准备金或应急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