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银行购买同业理财有什么风险点
同业业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微观机制,也就是从事同业业务的这些机构自身面临的个体性风险;二是宏观机制,即是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总结概括的Calico机制。
微观机制方面:
第一,同业业务存在较为严重的期限错配,会给单个机构带来流动性风险(LiquidityRisk)。这可以通过流动性覆盖率指标(LCR)来衡量,银监会今年3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对该指标提出了定量定性要求。同业业务做得比较多的银行,这一指标会明显恶化。
第二,期限错配增大了很多单家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Interest Risk),甚至使其敏感性缺口发生方向性变化。例如,以前很多银行负债期限长于资产,因此喜欢央行加息;但同业业务是用很短期限的负债去匹配很长期限的资产,和银行传统的非同业业务的资产负债的配比方向相反。所以,同业业务的增加会导致银行从喜欢央行加息变成喜欢央行减息。问题的关键是,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还不知道自己的利率敏感性已经发生了这种方向性变化。
第三,集中度风险(Concentration Risk)增大。集中度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基础资产的角度看,一部分非标资产最终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矿产等限制性或投机性领域,增加银行在这些领域的风险集中度。二是银行之间的风险敞口大幅度增加,使得风险的相关性急剧上升。
第四,集团传染的风险(Group-wide Risk)增大。很多银行通过银行下设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从事非标债权业务,并且自己在表内持有,可能违反了关联交易、防火墙的内控要求和监管规定,使得风险隔离失效。
第五,信用风险(Credit Risk)增大。一方面是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增大,另一方面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也需要纳入考虑。因此,银行或金融机构在从同业业务获利的同时,也承担了本来不需要同时承担的风险——既要承担同业敞口风险,又要承担非标资产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
第六,从监管角度来看,大量的抽屉协议等破坏了合规文化,增加了合规风险(Compliance Risk)。这是一种对于金融生态的破坏,会使得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极大上升。
此外,还有一种风险是高杠杆风险,一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一观点。有研究指出,2012年初同业资产杠杆率是8倍,而到2013年中旬杠杆率上升到了16倍。这些研究没有说明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如果可靠,那么同业业务也会通过提高杠杆而使银行的脆弱性增加。
㈡ 银监会划定2018年市场乱象整治重点有哪些
银监会13日晚间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2018年将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等八个方面的乱象。
《意见》就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提出10条方向性、原则性和指导性的工作要求,包括突出整治重点、严查案件风险、落实主体责任、把握力度节奏等。
《要点》共8个方面22条,明确2018年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风险等方面,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在政策设计安排和文件起草制定上,银监会的总体思路是:注重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短期化和常态化的关系,合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关系,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
监管双向穿透标本兼治
《要点》的8个方面中,公司治理不健全被摆在首位。《要点》明确,公司治理问题中,涉及股东与股权的市场乱象包括:股东资质不符合规定条件;股东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或其他非自有资金入股;隐形股东、股权代持;未经批准超比例持有银行股权;违规持有多家商业银行股权;主要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监管的双向穿透,向下是穿透产品、资金流向;向上就是穿透机构的实际控制人、股东和治理情况。银监会近日公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对股东资质的穿透审查,以及《要点》对公司治理的关注,都是向上穿透式监管。
“治理乱象关键要治本,一笔笔核实底层资产更多是治标,要标本兼治。”郭田勇说。
根据《要点》,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依然是整治的工作重点,银监会将就违规开展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及合作业务进行整治。
另外,银监会还将重点整治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市场乱象,包括: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支付土地购置费用提供各类表内外融资,或以自身信用提供支持或通道;向“四证”不全、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发放首付不合规的个人住房贷款等。
该整治的整治。
㈢ 为什么银监会要查银行同业和理财业务
证监会指出,多种渠道盘活信贷资源,加快处置不良资产。银行业要深入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积极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稳妥有序推进投贷联动试点。中国要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有序推进民营银行设立。中国银行业要查纠参与方过多、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交易。目前实施的政策性债转股,其内涵和整个模式已经从改革和发展两方面扩展了。从改革意义来说,债转股的内在含义实际上与十五大所规定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和国有资本实施战略性重组这些改革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为这些改革提供了一个好的契因和条件。从发展方面看,与解决我们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许多重大难题有密切关系。债转股不意味着国家或有国家背景的金融机构把企业的烂帐认下来,而是淘汰旧的生产能力、调整产权结构、促进技术设备更新,以及在全社会的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债转股不仅提高了追回权益的保证程度,而且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辟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新路。
㈣ 什么是银行同业理财
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等。
同业投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业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风格稳健、操作模式灵活、项目运作高效、客户体验至上。
购买其他商业银行针对金融同业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与设立在中国境内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具有办理同业借款业务资格的非银金融机构开展的资金借出业务。
(4)金融乱象同业理财扩展阅读:
银行同业理财的相关要求规定:
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财产独立于管理人、托管机构的自有资产,因理财产品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均归入银行理财产品财产。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托管机构不得将银行理财产品财产归入其自有资产,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银行理财产品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管理、运用和处分理财产品财产所产生的债权,不得与管理人、托管机构因自有资产所产生的债务相抵销;管理人管理、运用和处分不同理财产品财产所产生的债权债务,不得相互抵销。
㈤ 银行购买同业理财有什么风险点有什么要注意的
首先要看你选择的是哪一种产品。因为银行的产品也分为账面无风险和账面有风险的状况。 选择账面无风险如定存或者保险类的产品其实也存在长期货币贬值的风险。 选择账面有风险的如基金或者定投类的就和该产品的相关行业有关系了 即使是银行存款也存在的长期通胀下的货币贬值风险。 还有就是自主买卖型的例如银行推出的类似交易炒作类产品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群建议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批配额理财才好。
㈥ 央行报告剑指银行同业套利乱象什么意思
央行近日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明年一季度将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银行发行的一年内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这将有效抑制金融市场同业套利乱象,降低金融市场整体运行风险。
从根本上说,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应服务于流动性管理目的,而不是成为同业资金套利工具,更不能成为规模扩张手段。无论是防范金融风险,还是促进业
务稳健发展,金融机构均要全力避免过于依赖同业业务的倾向。金融管理当局也要及时制定规则,消除不合理的同业套利空间,促进同业业务规范发展,并回归流动
性管理本源。
执法不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利益面前人们什么都做得出来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
㈦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㈧ 理财资金开始转向实体经济是大忽悠
2016年《银行间理财年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0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55万亿元,增幅为23.63%,相较过去6年平均55%的增幅看,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商业银行搞出29万亿的理财产品余额,着实让人不可思议,也让全球特别是发达体瞠目结舌。29万亿是个什么概念呢?截止2016年全国居民活期储蓄23.7万亿。银行理财产品竟然是全国居民活期储蓄的1.22倍;2016年中国M1余额为42万亿元左右,银行理财产品占M1余额的69%。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观察银行理财产品必须从用途上进行深度剖析。基本看,银行理财产品都投向了非实体经济领域。主要用在:在银行、券商、信托、保险、基金、各类民间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之间倒腾嵌套牟利;最主要的是投向股市、债券、楼市等。数据显示,2016年末的理财余额中,占比最大的仍然依次是债券(43.76%)、非标(17.49%)、现金及存款(16.62%)、货币市场工具(13.14%)。从中可以看出,根本没有实体经济什么事。
从本质上讲,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居民储蓄,即银行在理财产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这种高成本资金来源不可能用到实体经济里,而且从期限上看都是短期理财资金,只有用到投机市场里。
银行理财产品两大用途是不容置疑的。一是通过信托通道平台的信托产品的买入返售产品流向房地产,二是通过信托、保险、券商、基金平台流入股市购买新股,即打新。当然,在国债、地方债、企业债以及货币市场也有一部分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另一个特点是,通过层层嵌套,逃避监管,绕圈子、转弯子,隐蔽进入到违规市场。层层嵌套、蒙蔽监管法眼是其特点。这不得不使笔者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气氛的说:华尔街不要再弄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这再次证明中国监管部门屡屡重申要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其实,与其费那么多周折搞穿透式监管,倒不如釜底抽薪,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必须遏制住银行理财产品疯狂增长态势。无利不起早,在逃避监管的监管套利诱惑下,银行理财产品这几年爆发式增长令人惊叹。过去6年平均增幅高达55%的惊人地步。已经构成中国最大的金融风险隐患,也已经成为中国逃避金融监管的风险隐忧。
下决心整顿金融乱象,出重拳打击各种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监管套利行为,笔者一百个同意,举双手赞成,出拳再重都不过分。重点在于,严格整治银行同业业务,彻底取缔各类通道渠道,彻底取缔各类资金池。这里千万一定不要被各种声音误导、逼宫、要挟。
最近一种声音必须引起重视,要识别其目的与意图。整顿才刚刚开始,一些研究机构却放出声音即所谓的研究报告称,2017年下半年理财产品对实体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投向实体的余额为19.6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比例67.41%,这也就是回到2014-2015年的水平),下半年增3.6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增量的比例为131%,意味着有其他投向的资金被收回,改投实体)。这背后反映经济启稳复苏,实体融资需求有所向好。因此,理财资金投向也出现了“脱虚向实”的良好苗头,这也有助于减轻理财业务的监管压力。
这完全是大忽悠的声音。银行理财产品的属性以及其他非银行机构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可能投向实体经济的。成本的原因在上面已经分析过的。关键在于必须认识清楚,银行之所以搞理财产品的目的与初衷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而是给绕过监管、监管套利量身定制的。
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开始投向实体经济完全是坐在办公室里瞎想的,完全是迎合监管与高层的偏好,监管部门想要什么就端出什么的阿谀做法。千万不要被其误导,要坚定不移地整顿下去。笔者建议,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应该彻底取缔银行理财产品。
㈨ 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双双收缩是真的吗
14日从银监会获悉:三季度,银监会系统遏制资金脱实向虚势头,促进风险有序释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
据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银监会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案件风险等开展专项排查。同时以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为重点推进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遏制资金脱实向虚,降低影子银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