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怀瑾:自己临终如何念佛
南怀瑾:自己临终如何念佛
我们心里所产生的思惟从哪里生起呢?以唯识学来讲,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受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影响,所起的反应。但是,这些心理反应的思想还得依靠个东西才能够存在,什么东西?气,你呼吸停止了,就没有办法思想了。
我见过有些人,学佛学了一辈子,最后躺在医院里,呼吸短促,旁人说你赶快念佛啊!可是就是念不出来,没有气了。你看人死的时候,呼吸接不过来,上 头 咳 一声,下面的肛门一松,气脱开了,没有办法。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念佛念了一辈子,我去看他,叫他念佛,可是,却很可怜,念佛念了几十年,什么是念佛法门也不懂,只以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口念着才叫念佛,最后躺在病床上,嘴巴动不了,一筹莫展。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是念佛号,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不一定嘴巴念,心里面想着佛就可以了,也不一定要想什么庄严的佛像。如同临终前,想儿子还没有到,忍着这口气,心里头挂念着,我们只要把想念着儿子,想念着情人这一念,把对象一换成佛就对了。可惜,多少人念佛念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搞清楚。你叫他念佛,他念不上来,对的呀!因为他的气散了,「阿、阿」不出来,思 惟 接 不上来。可是我请他念佛,他摇头意思说念不出来,这时他不已想到佛了吗!又怎么说无法念呢?
所以注意!我们不要忽略了「恒作是念」几个字,并不是说懂得了这个道理,有了这个观念想法之后就可以了事,须有实际的功夫。恒作是念的「念」等于佛的念,心中始终牵挂、惦记着这一件事。再例如自己的父母亲病重快要去世了,可是,还必须要在外面办公、应酬,尽管在处理事情或者在讲话,而心中则惦念着家里的亲人,没有刻意去想他,念头却始终在心中挂着,这就叫做「念」。念佛是要在心里念着、止住,并不是在嘴巴干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整理自《圆觉经略说》
一个真有修持的人,他在断气以前,他的正念是存在的。譬如修密宗的人,或者修净土宗,观阿弥陀佛的人,他到这个的时候,嘴里念不出来,气力没有了,意识分散了,但是,他的信念,不去管自己死不死,只要想一个佛像,心中想着佛的这个正念存在,拿基督教来讲,他一定得救,上升了。这个叫念佛,不是嘴里念。
所以跟一般不懂的人说:「你这个时候念佛啊!」很多学佛的答复我,「唉……老……老师啊……我念……念不出……来……」我说,「你好笨蛋啊!你怎么会跟我讲话?你跟我讲话,这个就是念啊!念佛,就是念头里有个佛的观念,并不是嘴里在念阿弥陀佛。」可是他已经听不懂了,意识力量不够了。所以看到很多学佛的,不管学密宗、禅宗、净土宗,到最后都是没有把握,做不了主。我们用四个字批评,叫「浪死虚生」。尽管出家,在家,学佛,信其它的宗教,白活一辈子,到临死做不了主。所以很多信宗教学佛的,都并没有得到好处。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念佛修净土的更要注意喽!你现在光念佛号,到临命终时--临死的时候,这口气不来,你想念佛号念不出来。所谓念佛并不是叫你嘴里念啊!而是一个念头、一个影子。现在,你观「阿弥陀佛」也好,观「观音菩萨」也好,你只要迷迷糊糊有这个影像就好,先不要求清晰。先把它练习熟,到临命终时,念头起不来,妄念起不来,这个阿赖耶识种子所形成的这个影像依然在。那个时候四大要分散,这个肉体要死亡了,这个影像更清明,等于梦中身体一样。所以你现在练习惯了,到时候自然往生西方,往生净土,这就是念佛。
你观「阿弥陀佛」或者「观世音菩萨」,把影像就定在心中,无论你走路,吃饭,都可以一面观想,一面做其他的事。随时随地都在观想,很自然地观。懂了没有?所谓观想,并不是用第六意识的妄想去观哦!而是第六意识的现量境,是第七识的根,第八识的功能的影像。
所以一般人跟我说:「哎呀!你是禅宗,我是念佛的。」去你的!你懂得净土?这就是净土初步的修法,你翻开《观无量寿经》看看,你看我的话错了没有?平常你看不懂,我却看懂了。就是你不修持嘛!不证得就不懂。
讲到念头,我们只知道,心里的思想是念头,却不知道连四大地水火风也是一念所生,都是这一念变出来的。这一念就是业力,念转得过来,业力也转得过来。所以禅宗了心,就是了这一念,这一念就是五阴,就是八识。修是修这个,不是光修第六意识。第六识一念一念来,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识、不能了第八识,还学什么禅!
我们平常只在心中搞一点意识清明,那是第六识一部分的事,差得远啊!到了临死时,四大要分散时,你平常所得的清净,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为单单一个第六意识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婴儿生下来,第六意识没有分别,老年糊涂了,也没有用,可是那第七、第八识还在作用,这一点要知道。所以,临死时,你叫他念佛,他说:「不行了,不行了!」真是不行了,但是你怎么还会说话呢?这时第六意识涣散了,只能起一部分作用。所以,一念不了第七、八识,你学什么禅,了什么念!
整理自《习禅录影》《如何修证佛法》
一般人对于生死问题是看不开的,不但生病时窝窝囊囊,哎呀哎呀叫,让在旁边照料的亲友心惊肉跳;死时更颠颠倒倒,痛苦得很,自身作不了主,拖累了别人。我们学佛念佛,无非是要突破生死的限制,解脱生生世世的轮回之苦。
有些朋友,真不行了,到了临终的时候,我去看他,一家人围着病床哭哭啼啼,伤心落泪。我说老哥啊,念佛吧!病人有气无力,很可怜地说,念不起来。我说怎么念不起来呢?你不是学佛几十年了吗?但是,他念不起来就是念不起来。我说你还会讲话,他说是啊,我现在在跟你讲话。嘿!这不就是了吗?既然会开口说话,怎么念不了佛?还直说不行不行。况且,我叫他念佛,他说念佛念不起来,其实不已经想到佛了吗?就这一念把握住就对了,可惜自己平常没有弄清楚这个观念。
病人说不行不行,你说他不行了吗?真的不行。明明话会讲,为什么念佛的念头转不过来?这个关键,诸位要好好注意。说话和念佛都是同样自己的心在发生作用,又有什么难呢?只怪平常念佛,对于什么是念佛这一念,糊里糊涂的,嘴巴念念就算,白白错过往生西方的机会。
什么是念?念有时也可以代表心。我们的生命,可分成两部分,身体上的感觉和思想上的知觉。二者合拢来,就是心,就是念。我们晓得,佛经上面经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什么?我们,人坐在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燃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气一呼出,不再进来,或者吸进来,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来一往,一进一出,这生命才活着。生命就是一口气。一口气一来一往,一呼一吸之间,依佛学讲,叫一念,而这一念还是粗略而言。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觉思想呢?佛经上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就要靠大家去体会了。佛绝不会说谎,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譬如我们的脉搏跳动,一分钟七十几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头生灭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觉不出而已。
那么,我请问诸位,你们光是口中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断生死,往生西方,而实际上心中却掺杂那么多生生灭灭的妄想杂念,并非真正念佛,这样成吗?所以,念佛决不会白念,但是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却不易得力。我们念佛,却不明何谓念佛,这是自欺,自己辜负自己。
那么,什么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现在我做个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帐,说好明天三点半前必须还人家,可是明天实在凑不出这笔钱来。此时你坐在这里念佛,心里直挂着明天三点半一到怎么办?那真是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念念不忘,整个心都悬在这件事情上面,无法忘怀。像这样子的念,才是我们念佛所需要的。又如年青人恋爱,追求异性。虽然坐在此地听课,心里头还想着他(她),现在,不知到了哪里?干些什么?如此坐在这里,心中七上八下,整个的思想都被对方的影子盘踞住了,痴痴地想,挥也挥不掉。这是思念,我们念佛也要这样,天天想着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乃至不需这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名字,心里头只这么挂着这个念--佛,成为一种习惯,那就对了。
韩愈说过的两句话很有道理:「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一个人穷困无立锥之地,没钱穿衣吃饭,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喊我的天啊!有时候,不小心受了伤,或者是给人打伤,痛极了,哎呀我的妈,自然呼叫出来。人一到紧急危难的关头,这一念强烈的寻求依靠之心,正是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本。要以这样的心境来念,才是真正的念佛。
此时,念佛不一定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直到严重危急时,阿弥陀佛一字一句没有了,只剩挂着阿弥陀佛这一念,一个佛的观念深深印在心里,作为依靠。若是临命终时,就以这么一念,决定往生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念佛,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全然想以凶猛地念阿弥陀佛佛号,求得一心不乱,那永远也没办法达到。因为你是用散乱心在念佛,一字一声,一句一句,皆是生灭法。生灭法便是散乱。
我们念佛一定要认清这个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号便成。什么是念呢?在你心中引起一个影像,你永远丢不开,永远不能忘记,「心不忘失,明记为性」,这就是念。一般人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嘴里念念而已,根本就没到心里去。念,就须要随时放于心中,随时记得,那才是真正的念。修行的重点是在念,要把修行变成一个习惯,不能涣散、散乱,要念念清净。大家学打坐修禅要明白一个道理,打坐是很普通的事,那只是让你的身体休息一下而已,禅定的境界才是心念的功夫。至于说气动啊,脉动啊,特异功能啊,都不算什么。就好像你点蜡烛,旁边一定会有黑烟,大家如果把黑烟当成了光,那就大错特错了。
整理自《定慧初修》《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这里传给大家一个观想修法,在生病的时候,应该起一个念。这个念不是思想,但是离不开思想,所以叫思念,有那么一个作用,它可以离开身体而存在。你们有发高烧的经验吧,烧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想了,但是,你晓得现在自己病了,那个就叫作念。我们现在坐在这儿想来想去的,都是妄想,不是念。到临死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或者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都没有了,但是这个念头要挂着。
念又可以说就是相思病,这是广义的相思病,不只是男女之间的想念。你那炒股票想发财的心理也是念,时时关心股票的价格。你有没有去想呢?没有,但是心里又随时放不下来,这就是相思病,就是念。你把这种恋爱、炒股票的念转为念佛,也就可以成就了。
这个念成就了,等到身体四 大 分 离的时候,你把身体放开,让它痛苦,但要把握到这个念,一刹那之间,擦!一下,就像乌龟脱壳了,就飞上天去了。这一念坚定了,没有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般人念了一辈子的佛,到了临死却不知道这一念,因为身子的痛苦或者脑细胞烧坏了,没有办法把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符串起来,但是那个能念佛号的,一念到这个就是了,不须要把每个字符串起来。你见过阿弥陀佛的像,到那个关头,一念之间就是这个像,能做到这样,即使不往生,再投胎来的时候,一定相貌好又聪明,决不会堕落。这个时候的念不是无知,不是妄想。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以上文字内容《如何修证佛法》、《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圆觉经略说》段落摘选于《南怀瑾选集》。
『贰』 南怀瑾:现在流行“经济学”,那什么是“经济”
经济学定义:《博弈圣经》中讲到:经济学是输赢与均衡在公共空间里的概念。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叁』 南怀瑾大师是否证得神通
有神通者,不能轻易显现,这是佛制的规定
索达吉堪布开示
目前汉地居士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喜欢讲神通,比如什么神奇的梦境啊、自己看到什么佛菩萨啊等等,一门心思地去追求这些“境界”。但是,即便今天有个人可以从这个大厦的二十九层楼飞到对面的楼上去,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跟着他一起飞过去吗?即使飞过去,又怎么样呢?能解决我们的生老病死吗?不可能的!像我们这样的人要见到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佛为我们指定的路,是稳固、踏实、符合实际的路,我们就要踏踏实实地沿着这条路去走。
虽然在修行过程中会自然出现一些神通,我们也不排斥这些神通,即使产生了神通,我们也不要理会、不要在乎,因为神通永远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外道会有神通,中阴界的众生也会有神通,甚至饿鬼道的可怜众生都有神通,但他们都没有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安全、可靠、准确的脱离轮回之路。这样的解脱之路不是依靠神通,而是要用佛陀,以及已经穿越了这条路的修行人所传授给我们的智慧来指引。
如果我们一天到晚都神神道道的,居士们聚在一起既不讲佛教的见解,也不讲出离心、菩提心修得如何,怎么样可以获得解脱,而是今天说这个人有神通,明天说那个人梦见过佛菩萨,不仅其他人会认为佛教就是迷信,而且自己也会离解脱越来越远,因此,我们一定要改掉这些习气,珍惜这些修法,要有条不紊地去修。
学佛人首先所需要的,就是虔诚、单纯、纯洁的,不能以其他神通之类的东西所动摇的稳固之心。只有始终保持这种心态的人,才能学佛、才能成就。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我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肆』 南怀瑾为什么只吃7年素
南怀瑾关于吃素:
这一点特别给大家贡献一点意见,你想我本人,十二岁起就学这个东西,学佛学到二十多岁我还在外面做事,甚至我还做过军人,带过兵,做了很多的事,我也吃了七年长素,可是没人知道我吃素哎!你让自己做主,人家不知道我吃素,这就是学佛了!你在家人学佛,要外面形相跟普通人一样!那么人家请我吃饭,我很少答应人家请我吃饭。只不过,我来吃饭,一样吃,荤的菜给别人夹夹来得放在前面问为什么不吃,唉胃不好,不吃。吃过了,我宁可到外面肚子还饿着,买个馒头偷偷吃了就好了。哎呀!到人家家里我学佛的啊吃素啊!你就罪过!麻烦那个太太又要给你做素菜,一边炒菜心里头埋怨:‘讨厌呐!刚刚菜弄好,你又来吃素,装模作样,还要把锅洗干净,这这这~~第一步,学佛的人,就是不给人家烦恼,不要给人家找麻烦!你给人家找了麻烦找了烦恼,你已经违反佛法了!这是讲我的经验。
你看我现在很随便啊!人家看到我吃荤啊,实际上,他们这些法师跟我很久的,我一样的吃,……真正的不吃荤,是五样东西叫荤,大蒜葱辣椒包括现在印度来的咖喱啊这些刺激性的东西不能吃,辣椒有刺激性,这个叫荤,你看荤字是草头嘛,五种荤你问这位法师会告诉你,不吃肉是为了不杀生,不吃肉不叫做不吃荤,不吃荤啊就是这些刺激性的,大蒜辣椒这些,尤其是大蒜,吃了念别的咒子是不会灵光的哦!不行的哦!嘿!准提咒不怕!只有准提咒不怕!那么所以讲到吃素这个饮食方面,大家注意,像我现在还是照样吃,可是我等于在吃素,另外呢吃的很少,随便夹一点,喝一点稀饭就好了。几十年了,一天吃一餐,一餐不过两碗稀饭,我现在两碗稀饭也不大喝了,那讲到吃素,但是还够不上,真的到了吃素,完全慈悲了,可以不吃东西了,这个很难的!所以不要让这些形式把你拘住了,不要变成一种佛相:阿弥陀佛呐!我要吃素啊!那个样子,我是学佛的,这样不行,那样不行,那你就~不行!依我看来不行,我只讲我的话,我不管别的,别人也许说你对,我也没有说你不对,其实太着相了太麻烦,学佛要求解脱,解脱就自在,不妨碍人家,不给人家树立一个形象--这个人很特别就不对了,你就很普通,是个普通人。
(以上文字根据录音整理)
『伍』 为什么南怀瑾学佛还抽烟
佛教中戒律有不准抽烟的,这是没有明文规定,像这一类的,这一类叫什么?叫摄善法戒,不吸烟是善法。
但祖师大德做的一些事都是示现,如济公吃肉度众生等,并不是我等凡夫能做的。
南怀瑾先生抽烟他自己有解释过,如下。
有一个同学问有关抽烟的问题,这位同学说他也爱抽烟,可是听说烟是魔的口水做的,所以不敢抽,问我抽烟好不好啊,看到我也抽烟,希望我答复这个问题。
告诉你不要学抽烟!抽烟对身体绝对有妨碍,不好!但是在有某一种毛病的时候也可以,但不是像你们这样抽。普通二十支一包的烟,我一般每天要抽两包或者三包,因为我一天只吃两碗稀饭,平常日子白天很多事忙,夜里十二点以后是我自己的时间,或者看书、读经,再回信、处理些公文,这样搞一搞就到早晨五、六点了,天亮了再躺下来睡,有事情早点起来再忙。
譬如我现在到你们这里,都是早上六点起来,为什么要被习惯困住吗?对不对!我平常的习惯,早上六点还刚睡哦。如果真要让我睡,我可以睡十二个钟头才算马马虎虎过瘾,可是我后半生很可怜啊!连一次睡够了的都没有。现在我陪你们也很可怜,早上六点到现在,你们吃午饭的时候,我才躺一小会儿。所以我一天昼夜喝茶,而且爱喝浓茶,每天茶烟就这样灌下去,都很危险的!要涅槃就早涅槃啦。
可是我抽了那么多烟,大概也抽了三、四十年了,没有一口烟是咽下去的,不咽的!我看有些人抽烟,好像花了一块钱买的烟,要抽回三块钱的本钱,把一口烟从喉咙咽下去,恨不得到肛门口那个样子,我看这样可怕啊!就劝你们不要抽啊!实在可怕。我抽烟到嘴里就喷出去了,但是有没有影响呢?对脑一定有影响的,可是要随时用安那般那把它呼出去。你看我手上没有烟的痕迹,我自己闻闻也没有烟的味道。所以这位同学,你最好戒掉,不要抽,你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你说烟草是魔鬼的口水变的,这个我几十年前就看到过,这是佛教徒要人家戒烟编了些故事吓人的。问问诸位比丘、比丘尼,有哪一条戒律是规定戒烟的?有没有?没有,烟不在戒律之内。释迦牟尼佛讲过抽烟的好处,你知道吗?可是学了不要乱讲啊!不要当成你们抽烟的证据,那就糟啦!在《大藏经》里,有一位比丘来问佛,因为他爱昏沉,一打坐就昏沉,一点办法都没有,问佛怎么办?佛讲了一句话:“山中有草,可以解倦”,可以去昏沉,“其名曰:Tobacco”,就是烟草。昏沉就有一个昏沉相,等于一个人要死就有死相,瞒不过人的。
老实讲,如果我不抽烟,常常坐在那里就懒得动了,所以有时要抽一只。譬如刚才这一堂以前我也在这里昏沉耶,有点疲劳了,这三四天下来,原来的习惯都改变。可是我怕诸位菩萨看出来学我的样子,那还得了啊!所以里面在昏沉,另外一个站在旁边自己看到的,“格老子你怎么昏沉!”一昏沉就把他拉出来。最后没有办法,就从口袋里摸出来,“山中有草,可以解倦”!这个问题就是这样。所以佛经里什么都有,佛一切智慧都具足的!
但是你们可不能抽烟!抽了烟就散乱,除非你有定力,随时可以入定;你偶尔可以用茶叶,咖啡,去减少一点昏沉,可是这些也是会引起散乱的。为什么受戒不准吃五荤?因为五荤是有刺激性的,刺激神经,增加荷尔蒙的分泌,不容易得定,所以要戒五荤。像葱,蒜吃多了,振奋你的神经。但是太昏沉时把五荤当药吃,不犯戒,要懂这个道理。但不能借我的话学抽烟呀!如果你真的太昏沉,或者可以喝浓茶。像我一天喝浓的铁观音要三四杯,你们程度不到不要随便乱来,否则会出毛病的。这些不要学,当个话头来参可以。
整理自《南禅七日》《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律仪戒里面,这是有明文规定的,没有说不吸烟,那我们想想,烟对身体有没有好处?对大众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那佛没有说戒,我们也要把它戒掉。这是没有明文规定,像这一类的,这一类叫什么?叫摄善法戒,不吸烟是善法,佛经上没有说。真正于自己有利益,身心健康有利益,为大众安全有利益,摄善法戒,这对自己的。对大众的呢?佛没有说的,对大众有利益的事情要做,这就是什么?摄受众生戒。要懂得!由此可知道,有文字记载的不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就太多太多了。要常常想到,对自己身心健康有损害的不可以做,对众生有利益的一定要做。所以戒律是活泼的,永恒不变的原理原则。
『陆』 【南怀瑾】是不是被太湖大学堂“软禁”,沦为黑心出版商的“摇钱树”了
你可以不买他的书,因为在网上就可以读他的作品。至于“摇钱树”一说,个人认为就算有也是老爷子自愿的,他更想为中国的国学发扬光大做一些事情,如果你能讲出他的知识,我也愿意花钱买你的书。最后,期待你的作品和演说。
『柒』 南怀瑾老师怎样发财
他年轻的时候家境很好,他妈妈给他很多零花钱。长大之后去了台湾做生意失败了。后来到了大陆之后好像买了股票,因为他遗产中包括交通银行的若干股票。另外他常常开班授课会收费。
此外他大量书有版税。
『捌』 南怀瑾老师的书籍,哪里的最可靠
这一类出版书籍受众也很多。因为我们去图书馆,去书店,摆放的实体书籍都是这些相关出版社出版的。
不过除了一些流通出来的繁体旧书,大部分的出版南怀瑾老师书籍的出版社,就那么几个。大家最好是都买来,做一下参考比较。
这些出版的书籍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会介绍,某某书籍在南怀瑾老师生前已经被校对过。这些被南怀瑾老师亲自校对过的书籍,大家一般可以放心去阅读。
但是,渊回之前说的只要是文本文字的内容,都有一定被更改,被篡解,被曲解的风险。更别说是还没有被南怀瑾老师阅读审查过,就出版的书籍。这类的书籍风险更大。
另外,要说的是书籍能够出版都是经过层层的审查和审核的,所以难免会改掉其中的一些内容,这个是任何途径的出版书籍,都不能避免的。
第三种,私人组织印刷的书籍。
一类书籍的读者在南怀瑾老师的读者中占据少数,但是仍不可忽略。
南怀瑾老师是有些讲座资料,有些讲课的内容,是没有被出版印刷的。但是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可能个别人,或者是个别组织,会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文稿出版印刷。除去那些通过印刷,来谋取个别私利的。这些人,或者组织中,大部分的发心是好的。
当然,好心也可能办坏事。其中南怀瑾老师讲宗镜录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南怀瑾老师有关宗镜录的讲授内容,一直是不同意印刷出版的。刘雨虹老师,后来几次请求南师,南怀瑾老师都时机不到为由推脱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某位弟子学生,私自将这个内容印刷成书,出版流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位弟子,渊回在这里并不点名。大家碰到宗镜录的流通版,注意即可!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阅读,参考南怀瑾老师讲授的录音。
南怀瑾老师的书籍文本资料,一般都会有以上三种。分析下来,只要涉及到文字文本的资料,就有被篡,改被曲解的风险。那么,如何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呢?
就是要参考南怀瑾老师的录音或者视频。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篡改视频,篡改录音的技术手段还不那么普及。 只要认准南怀瑾老师的声音,认准南怀瑾老师的视频,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在这个大原则下,阅读所有的文本文字资料,包括那些所谓出版的书籍,或者是所谓的经过南怀瑾老师校对的出版的书籍,都要以南怀瑾老师的音频,视频资料为准。只要把握了这个原则,一定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另外,有些书籍讲稿,只留下了文字版本,没有相关的音视频资料。这个我们只能参考诸多方面的版本,把各个版本参考起来阅读。把被篡改,被修改,被曲解的风险降到最低。
好了,以上只是个人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另外,时间有限,文中很可能会有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批评指正。另外,大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最后如果对大家有一点帮助,欢迎点赞,推荐转发,让有线的内容去帮助更多的人。谢谢大家。李渊回共勉!
『玖』 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在那儿有购买的
金刚经讲的是佛法中的第一奥秘空观。一切都是无的不存在的。南怀瑾的应该淘宝上有吧。或者当当这个app上有。
『拾』 南怀瑾的生平简介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武术家、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
(10)南怀瑾买股票扩展阅读:
南怀瑾在《孟子旁通》中,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
历代注释亚圣思想的著作不计其数,但是适合当代人读的几乎没有。经过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各种理论的影响,当代人几乎对孟子的思想毫无所知。本书不像传统学者的传注那样过于重视训诂,而只是对广征博引地对孟子的思想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