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科创板基金
科创板(Sci-Tech innovation board),英译简称为STAR Market,是设立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的板块,也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风险揭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贰』 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的异同点是什么
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的差距是 行业上的差距
中国的创业板与美国的纳斯达克基本没有可比性
因为纳斯达克市场的门槛和监管经常在变,可大致分为三段:1992年前纳斯达克是做市商制;2007年后纳斯达克是交易所制;中间有15年是过渡时期。前纳斯达克的门槛很低,当时有一则广告:任何企业都能在这儿上市!硬性标准最初只有一个:拟上市企业要持续存在12个月以上。从1971年开盘到1992年克林顿入主白宫,纳斯达克市场30多年表现平平,指数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低于千点。其后来是在互联网产业化与信息高速公路的驱动下崛起的:1996年强势突破千点大关;而后3-4年狂飙突进,指数像过山车一样越过5100点后,18个月跌回1200-1300区间。在此期间,监管越来越严,门槛也越来越高。到2007年10月纳斯达克升级为交易所之后,监管标准与纽交所就相差不多了。
纳斯达克市场的上市门槛和监管标准是与时俱进的,所以中国很难直接复制。当年联办(中国证券市场设计中心)设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与前纳斯达克市场非常接近,采用的是非交易所的做市商制,后来被关掉了。1992年实施的《证券法》明文规定证券交易“必须在交易所”进行,2007年在《证券法》的修订版中给非交易所市场开了一个口子,改为“交易所和其他依法设立的交易场所”,但是并没有承认做市商制度。在《证券法》的规范下,年内即将开盘的中国创业板市场选择的是交易所模式,近似于美国的后纳斯达克市场,差别在于美国保留了原创的做市商制。后纳斯达克市场是一个做市商+交易所的混合模式。
前纳斯达克市场的监管很宽松,基本上是“愿打愿挨,风险自负”,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直接博弈,散户投资人像羊群一样炒来炒去,股票定价权掌握在做市商手里。做市商是美国证券交易商的业务牌照之一,俗称“下场的”或“流动性提供者”。纳斯达克是音译,中文翻译是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是交易商驱动的交易模式。交易所和交易商是两个体制,一字之别,“所”要统一门槛,“商”是自定门槛,所以前者监管趋严,后者较为宽松。做市商是经纪兼投资的中介机构,自愿交钱做市,先于公众承担投资风险,所以不用管得太多,因为做市商们绝不会拿钱开玩笑。
『叁』 上证指数和科创板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上证指数由于长期比较滞后,多年以来被专家认为失真,于2020年7月22日进行了大幅修改。
3、科创板于2019年6月正式开板,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8月8日,第二批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
上证指数,在2020年7月22日之前,跟科创板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2020年7月22日之后,科创板对上证指数影响深远。
1、如果,科创板发展的越来越好,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不断优质的公司,进化成为独角兽公司,业绩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就意味着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可以替代掉现有的大权重股,如,中石油、工商银行等。这样的状况下,科创板对上证指数正面作用会越来越大,推升上证指数走向更高的点位。
2、如果,科创板发展的不够理想,很多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过多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科研成果,业绩每况愈下,可能也会面临被降权的可能,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力会大幅降低,甚至可能由于科创板估值太高,给上证指数宽幅波动造成直接冲击。
『肆』 从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又回到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是哪家l
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到科创版,你可以从科创板块的资料里面进行查找。
『伍』 吉利理想领衔IPO、科创板在左,纳斯达克在右
2018年9月,李斌和他主持人的妻子在纽约街头拥吻的照片快速回传国内,伴随着蔚来敲钟,社交媒体和资本市场一片欢腾,两年时间,蔚来股价高开低走、跌跌撞撞,多次起死回生,在得到合肥的神助攻后,蔚来活过来了。在此次成都车展发布了新车EC6,并在本月迎来第5万台新车下线,俨然坐实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的位置。
2020年7月25日,理想汽车向美国SEC更新招股书,公布发行区间为8到10美元,准备发行9500万股,最高募资近10亿美元。其中,美团认购3亿美元,字节跳动认购3000万美元,王兴认股3000万美元,KevinSunnyHoldingLimited认购2000万美元。
若无意外,理想汽车将是继蔚来之后在美股上市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车企。
若无意外,理想汽车将于本月底正式在美股上市,这也将是继蔚来之后在美股上市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也在快马加鞭中。
由于瑞幸造假,资本市场对中概股普遍产生了信任危机,为何理想汽车还是要赶在今年在美股上市,除了缺钱,有句话分析的好:今年是美股上市最差的一年,却可能是将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总结
尽管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并未官方公布IPO,若无意外,伴随着理想汽车在美股上市,吉利和哪吒在科创板上市,资本大战下的汽车竞争,也将愈演愈烈,谁能最后生存下来,谁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A股70和79打头属于科创板吗
买股票要看公司好不好,也就是说你要去公司去调研。把公司里里外查个底朝天,这样的你选到一个好公司。他可能两年三年不涨,你也能等,然后最后大涨你就能享受到了。否则的话他一旦不长,你就怀疑是不是这公司不好,然后就要换
以看客的身份在天涯混迹已久,从未注册也不想评论,纯粹只是看看,再看看,心里就抱着一个希望,总是希望她或许会在这里写下我们的故事,这样我就更好的了解她的一些内心世界,但是,等了10年了依然没等到,反倒是我现在想借天涯这个树洞,发泄一下,当然,最终目的都还是想让她看到。
想你了,我心心念念的女孩儿,yy你好吗?现在过得好吗?
4月3日那天,在豪无准备的情况下遇见你了,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真没想到,我才到这城市第一天就这么碰到你了,只是那一回头,那一抹微笑,那一声甜美的话语不是向着我的,你根本没有发现我的存在,但这熟悉的声线我又怎能忘呢。
第一天到这城市,走出机场,打车直奔分公司,交待了一下工作的事情,就让同事把我带到公司准备的住处,环境不错比较满意。将行李摆放好,看了看时间还早才5点多,就想着出去逛逛吧,宽别多年的GZ市,其实真的很熟悉了,这城市曾经有我美好的回忆,心底里的那个女孩现在还在这生活着呢,这地段真好离地铁近,公交车站也多,人也多,走着走着来到地铁站,其实我真的不知道要去哪里,正思考着要不要找以前的哥们聚一聚呢
『柒』 科创板、香港、纳斯达克上市应该怎么选择啊
科创板一出,对于想要冲击资本市场的企业来说,又多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那问题来了,多了一个选择后,科创板、香港、纳斯达克,你的企业该选哪一个市场首发?
第一步:对比上市条件,更符合哪个市场?
在市场看来,科创板重大的进步包括首次将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允许同股不同权、VIE架构及红筹股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上市;定价机制采用询价机制,进一步实现市场化;交易规则进一步放宽。这些条件的放宽也使科创板进一步向港股和纳斯达克市场的机制靠拢。
从上市的财务指标来看,科创板的一大突破是打破了盈利的桎梏。但科创板对于其市值规模的要求并不低。一些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即非盈利时期需要资金支持时会因为市值规模而被挡在科创板门外。
另外,对于红筹企业来说,从制度设计上,科创板衔接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8]21号),为红筹企业提供了无需拆红筹直接境内上市的机会。但总体而言,红筹企业的科创板上市门槛仍然较高。
与其他两个资本市场相比,科创板的上市财务指标与香港主板更为靠拢,不过香港主板在去年新规中对于未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企业门槛大幅降低,并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和已经在欧美上市的创新型企业在港二次上市。
而香港创业板对上市企业的门槛就更低了。根据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其对拟上市企业无任何盈利要求,仅要求上市时的预期最低市值为1.5亿港元;公众持有的股本证券最少由100个人持有;以及前两个财政年度经营所得的净现金流入总额必须最少达3000万港元。
相较而言,纳斯达克的分层则更为丰富。根据纳斯达克的上市指引,纳斯达克市场共有三个分层市场,针对不同的层级给予不同的约束条件。具体来说,“全球精选市场”吸引大盘蓝筹企业和其他两个层次中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资本市场”主要吸引规模较小、风险较高的企业;还有介于两者之间、吸引中等规模企业的“全球资本市场”。从纳斯达克三层次中的“资本市场”的上市规则来看,上市财务要求已经非常低了。
国元证券数据显示,纳斯达克市场2016年IPO数量只有70家,但退市企业却有244家,相当于当年IPO数量的3倍多。近年来,纳斯达克退市率最低的一年发生在2014年,但也达到了32%。
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是否符合当地市场的上市条件是头等大事。
第二步:哪个市场会有较高估值
如果在各地均符合上市条件,那对于企业来说,第二步就要看看在哪个市场会有较高的估值。
在科创板火箭速度推进之下,多家公司表明自己已开始进行科创板上市准备工作,其中也不乏已在其他地区上市的企业或筹备港股或美股上市的、想要回归科创板怀抱的企业。另外,根据市场上了解到的情况,也有已经够上主板申请条件但如今在科创板和主板之间做着选择题的企业。
这些企业考虑科创板的原因中显然也包括对于科创板估值情况的良好预期。
事实上,相似的情况在香港市场上一度上演,但目前看似乎并不美好。去年,港交所允许同股不同权等创新型企业在香港上市之后,市场当时一片看好,众多独角兽和新经济股票也扎堆赴港上市。但有数据统计,截至去年10月上旬,港股市场共完成超过160只新股IPO,其中有超过120只破发,破发率超过75%。
对于科创板也是如此。在初始阶段,科创板也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市场和投资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充分了解这个市场,这也是正常的发展规律。不过,科创板有一大亮点不可忽视,即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的跟投机制,由于保荐机构需要自己真金白银地进行跟投,因此这会使得定价在拟发行人和券商之间有一定的博弈,保荐人在其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另外,不同的市场由于投资偏好的差异对不同行业也会有一定估值的区别对待。具有冒险精神的纳斯达克市场投资人对高科技股就比较有好感,也将纳斯达克塑造成了科技股的高估值“天堂”;而香港市场对奢侈品类股票则有一定的偏好,这和其贸易港口的城市功能有关。
第三步:“软环境”也是很现实的考虑
而第三步,企业需要考虑一些例如融资成本、上市后的维护成本、监管环境、法律环境、股东退出等“软环境”。
在融资成本方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选择去香港或纳斯达克上市,那么在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这“上市三大件”的选择范围十分有限,且收费较高,并且在上市后也需要中介机构帮助递交当地证券监管部门要求的文件,融资成本较高。
而如果选择在科创板上市,那么中介机构的选择可以拓展到很多规模不大的本土机构,融资成本较低。
例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对其CFO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有融资背景、最好投行出身、对公司业务了解、具有财务知识,同时也要英语表达流利,因为需要与投资人做沟通,而这些英语沟通按照纳斯达克市场的要求是有语音录音发布在网站上的。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其薪资水平相当之高。
在监管环境方面,如果选择美国市场,可能需要面对其对于中概股越来越严格的监管。2013年,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已经与财政部、证监会签署了执法合作备忘录,可以在证监会允许的范围和形式下共享赴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审计工作底稿。而香港市场则并没有此类机制。
在法律环境上,美国的“萨班斯法案”等对于造假上市等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当严重,而美国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也已非常成熟。
股东退出上,在非红筹架构或者VIE模式下,如果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那股东上市前持有的内资股在上市后无法退出。在境内上市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在香港“全流通”试点下这个问题以后也会逐步解决。
另外,美国的做空机构也不是“好惹的”,中概股被做空机构狙击的事件已经屡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