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济学家:通胀即将到来,普通人该怎么应对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可以从某种层面上说,通货膨胀就是一定程度的货币贬值,也就是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适当匹配一些黄金,最好是纸黄金,不要买实物黄金,毕竟只是通货膨胀,还没严重到需要实物黄金的时候。实物黄金卖出有折价的风险,纸黄金大多会严格按照实物黄金的走势,而且据了解某银行的纸黄金还能持有足够时间就会赠送一克之类的。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适当匹配一些纸黄金也是可以抵抗通货膨胀。但是,买黄金也是有风险的,短期的避险情绪如果比较高,就会金价上涨,买入的可能就是高位,要很久才能回本。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通货膨胀,最好的应该就是消费了,甚至提前消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但这是事实,钱都转换成使用价值,就不会再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
㈡ 美国股市常说的“52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定是52周能否简单给经济学盲介绍一下
美国股市的“52周”是个行业术语(52周所代表一年)因为一年当中只有52个星期天 美国股市和国内一样每周开5天
满意请采纳
㈢ 经济学家韩志国被迫停止发表微博,请问是哪些部门和权力人物给施加的压力
经济学家韩志国:强烈建议中纪委和监察部立即介入。
韩志国,经济学家、教授、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先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从事研究工作与领导工作。著有《中国股市不会崩盘也不会逆转》、《股市再创新高已经为期不远》等
经济学家韩志国日前发微博称:
新一任证监会主席上任以来,以每周10只的速度狂发新股,给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为未来留下重大隐患,但证监会置市场的强烈质疑于不顾,仍然我行我素地大发特发,并且接连祭出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奇葩监管举措,使得市场无所适从。统计发现,自证监会新主席上任一年多来,共发行新股并上市445家(这个全世界真没有!)。
其中,新主席的家乡江苏就有74家,从上年的第四名一跃成为全国第一;新发行的9只银行股中有6只来自江苏,占比66..67%。在各省的省级区域银行还大都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张家港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吴江银行等次级银行纷纷上市,江苏银行更是在业绩连年下滑的情况下令人瞠目地登上A股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周核发的10只新股竟然有3只来自江苏!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铁一般的事实让人们不得不怀疑证监会正假借扩大直接融资之名以权谋私,也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其中是否有肮脏的权钱交易。强烈建议中纪委和监察部立即介入,叫停新股发行,以此为线索对证监会和发审委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审查,并把调查与审查结果公之于众,还市场以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平!
㈣ 昨天美股为什么大跌 请高手稍作分析
全球经济衰退忧虑加剧 周三道指大跌2.49%
腾讯财经讯 截至美东时间下午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65.42点,跌幅为2.49%,至10378.8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8.54点,跌幅为3.01%,至2208.63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1.59点,跌幅为2.82%,至1089.47点。
经济衰退忧虑加剧 周三道指大跌2.49%
周三,美股大幅低开,一路震荡走低,三大股指跌幅均超2%,道指最终收于10378.83点。美联储悲观言论以 及来自中日两国经济数据不佳,美国持续扩大的贸易赤字,令投资者担忧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盘面方面,能源与原材料等周期性板块领跌。道指30成分股全部下跌,美国铝业跌5.2%,迪斯尼跌3.03%,思科-T跌2.39%,戴尔跌2.81%,苹果跌3.55%,谷歌跌2.38%,卡特彼勒跌3.79%。
周三,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市场对高风险资产的投入下降,欧股指数收跌2%。原油价格大跌2.23 美元,收于每桶78.02美元,跌幅2.8%。;金价涨1.20美元,收于每盎司1199.20美元,涨幅0.1%。
经济数据
美东时间上午8:30 美国商务部宣布6月份美国贸易赤字为499亿美元,高于此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的422亿美元。
美东时间上午10:30 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截至8月6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300万桶,高于预期的280万桶。
美东时间下午2:00 美国财政部将公布7月份美财政赤字165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807亿美元,这是美连续22个月出现赤字。
公司消息
北京时间8月11日晚间消息,零售巨擘梅西百货第二财季盈利从2009年同期的700万美元上涨至1.47亿美元,合约每股盈利35美分。销售额同比上涨7.2%至55.4亿美元,超过预期。
通用汽车(GM)可能在12日公布的报告中显示其在第二季度取得了六年来最高盈利,这一优异表现也将为公司寻求重新上市并偿还美国政府救助贷款提供支撑。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在美国本土销量环比增长27%。
迪士尼第三财季净利13亿美元。华特迪士尼公司第三财季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13亿美元。公司业绩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广告气候的改善和一系列热门电影及体育赛事。
戴尔本周将推出平板电脑。戴尔投身平板电脑狂热之中,宣布计划在本周向美国消费者出售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戴尔是苹果iPad大获成功之后第一个出来叫板的主要竞争对手。
雀巢公司周三公布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上半年盈利55亿瑞士法郎(约合51.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5%,高于上年同期获得的50.7亿瑞士法郎。
德国能源巨头意昂集团于本周三宣布上半年净利39.1亿欧元(约合5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43.1亿欧元的水平下滑9%。
英国石油公司周三表示,考虑到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处理工作刚刚接近尾声,公司决定推迟在利比亚的一个近海石油钻 探项目。
巴克莱资本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相比第一季下降了15%,消息人士称,该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旗下公司将在亚洲、欧洲和美国 裁剪大约400名办公室人员。
㈤ 请问 美股是怎么分析的
美股信息比内地要对称,如果消息公布前有异动的话都会被视为内幕交易,所以分析美股基本面是关键,对美股如有兴趣,可加好友交流,谢谢。
㈥ 美股昨日下跌"是否跟特朗普有关 网易
美国股市周二(3月21日)遭受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这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怀疑始于“特朗普行情”的这波美股涨势是否终结。
自特朗普于去年11月胜选以来,购买美股和美元、抛售美国国债已成为受投资者追捧的交易,他们押注通过减税和大型基建支出推行的财政刺激举措会提振增长和通胀。但随着特朗普提出的医保法案在国会受阻,投资者担忧这可能会导致财政政策延迟推出。交易员称,这一不确定性让投资者周二了结了部分获利。
CNBC向白宫发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提出了一个问题:特朗普是否应该认为,美国股市下滑是因为他上任后的表现不佳?
斯派塞回答称,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态度,不要使用股指表现评估特朗普政府的成功程度。
斯派塞避开了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并称美国政府谨慎地指出一点,不应该只看股指一天的表现就做出判断,美国股市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上涨。他在每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能将一个股指作为评判整个经济的基准。但是,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对小企业的信心及其他调查都显示,市场信心和市场中的乐观情绪是持续存在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自从特朗普去年11月意外赢得美国大选后,市场出现上涨。自那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超过11%。对此,特朗普和其政府代表曾指出,股市创下历史高位是一个证据,表明当前美国政府的表现很好。
虽然斯派塞指出,靓丽的就业报告表明美国新政府表现好于预期,但他也警告称,不应仅靠一个经济指标来评估美国政府表现。然而,斯派塞也表示,美国政府对美国发展势头和前景感觉非常好。
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新增23.5万工作岗位,多于经济学家19万的预期值。
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 Mnuchin)此前向CNBC表示,他绝对相信市场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指标。他在2月指出,美国存在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他认为这反映了美国政府的目标以及市场的想法。
㈦ 虚体经济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与美国新周期》
一、经济现实挑战传统周期理论
1991年3月至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处于历史上最长的连续增长期,且经济运行态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理想组合。“新经济”和“新周期”概念正是经济学家对此次美国经济增长和周期中有别于传统周期特征现象的概括。目前关于此次周期形成的较为公认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在经济上升阶段,美国经济模式的更新、新兴网络产业的发展使生产率增速加快,经济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并存成为现实,后来互联网企业盈利前景暗淡,新型技术创新缺乏,使经济进入了全面衰退状态。笔者认为这种描述和解释忽略了美国现阶段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现代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
事实上,在这一次增长周期中,金融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其迅速攀升与大幅快速回落成为这一轮经济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以处于经济增长阶段的1995-1999年为例,道-琼斯指数上涨3倍,同大萧条前1924-1929年间股市的涨幅不分伯仲,而作为新经济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上升了9倍多。再以股票市盈率衡量,1999年底道-琼斯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45倍,高于1929年最高峰时的水平,而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则高达120倍。从2000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持续了10年的稳定增长局面被打破,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忽然下降到不到2%的水平。金融市场也呈现全面紧缩态势,各股指数全面下挫,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比2000年3月最高峰时缩水了一半以上,目前仍在1200点左右徘徊。
经济周期中的股市波动现象并不令人感到希奇,但如此大规模的股市波动在历次美国经济周期中都是罕见的,金融市场与美国新经济和新型周期之间的关联,已经向“传统”周期理论提出挑战。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经济学家仍然墨守MM定理和从生产函数角度推导经济波动原因的理论传统及思维定式。而在这样的框架内金融市场无法被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它的作用往往被简单化成一个代表资金流向的函数。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虽然论及金融市场会在周期形成中发挥作用,但有关探讨并没有深入到经济周期波动机理的层次。也就是说,随着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真实经济越来越虚拟化,传统周期理论由于不能为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满足的解答而亟待改进。为了与传统周期理论相区别,我们把下文要探讨和构建的理论定名为“虚体经济周期”理论,它根植于“传统”周期理论框架内,但在构建上以金融市场为切入点和视角,在内容上强调的是金融市场的作用。
二、从金融市场入手构建“虚体经济周期理论”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与真实经济总体波动之间的确存在相关性。这些发现与新古典理论中金融结构无关命题相矛盾,于是在90年代初涌现了一些以真实经济和金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效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它们沿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向前发展:第一条由Minsky首先提出,因受凯恩斯的影响而没有论及微观主体理性的思路,其结论难以被证实和推广;第二条思路以融资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认为金融市场摩擦可以为金融对真实经济行为影响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微观基础,从而解释了大规模经济冲击时经济也会呈现出大而持久的波动。
沿袭第二条思路的经典文献是Bernanke和Gertler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的一篇论文《代理成本、企业净值与周期波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学者受该文的启发开始就金融对真实经济波动的影响展开深层次的探讨。他们不断地对Bernanke和Gertler提出的金融加速模型进行新的修补,尝试建立一个能将金融市场内含到其中的周期模型,以缩小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差距,为美国经济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周期解释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在虚体周期理论的核心——金融加速模型中,资金的融通是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概念,它涵盖了直接和间拉融资两种行为,但为了简化和便于处理,都以间接融资——“贷款”为所有融资行为的代表而不再进行具体区分。因为从本质上看直接融资虽不涉及还本付息,但其追逐回的目的本身也是一种变相的“还本付息”要求,因此直接融资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非凡的间接融资。
附图
图1金融加速模型中参与人与市场结构
该理论的整体思路很清楚: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使企业家只能以自己所拥有的净值为基础进行融资,由此产生的连动机制可能使金融市场加速和放大系统受到的外部冲击。
企业融资局部均衡
首先说明在资本价格、资本预期回外生给定时资金借贷双方的局部均衡。
企业j在时期t筹划它在t+1期进行生产时要投入的资本,数量为K,单位价格是Q,假定资本无折旧,并且对于单个企业借贷无杠杆限制,而对整个企业界的借贷行为则存在一定的杠杆限制。企业在t期末的自有资本即净值为N。资本回受整体和特征性风险的双重影响,可以表示为wR,其中随机变量w代表特征性风险,R代表整体风险,w是独立同分布变量,存在连续分布函数F,而且在取值都为正时有E=1。特征性风险满足以下条件:
附图,不难看出对绝大多数分布来说,这个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由此,企业借入资本的数量可以表示为B=QK-N。
在模型中,存在着一个抽象的金融市场,它是将作为资本来源的居民户和作为资本需求者的企业连接起来的中介,呈风险中性。由于居民户是典型的风险回避者,所以在借贷行为发生时,中介必然要让企业吸收并承担市场上的整体风险,而金融市场上每个企业借贷行为所对应的R,在整个市场范围内的平均值一定比无风险利率R高。同时,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金融中介还要付出监督成本CSV,使自己能够获得与资本收益相关的信息。监督成本的存在说明为什么企业在没有对借贷合同附加任何限制时外部融资成本比内部融资成本要高,它等同于中介的破产成本。表达式如下:
附图
附图代表未预期到的资本回变动。显然,企业通过金融中介的均衡条件将无法偿付时的资金成本进行了内部化。
至此,一个标准的企业借贷架构已经形成,模型的局部均衡可以总结为,在资本回总体风险R和随机风险w的分布已知、资本价格Q和企业净值N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等式是整个模型的关键所在,它代表金融市场上资本的供给曲线,揭示出企业借贷资本与企业净值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S增加,从而也即在均衡时企业的资本收益等于外部融资的边际成本,该式充分体现在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净值N对企业外部融资供给的决定作用。
部分价格给定的一般动态均衡
下面将原来仅限于企业和贷款者之间的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动态的情形,也就是将局部均衡中视为既定的资本价格、资本预期回两个变量以及状态变量企业净值内部化由模型自身决定,目的在于说明资产价格、资本回和企业净值之间的循环促进关系。
首先应将企业部门对资本和劳动的需求汇集成总量,因为资本的市场总需求在此模型中是一个关键变量,从它身上可以反映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同时它也说明企业净值的变化对资本需求影响的基础。
企业通常在上期末购买资本为下一期的生产做预备,所购资本与雇佣劳动结合才能有所产出。假定企业生产的规模收益是不变的,据此可得总量生产函数:
Y=AKL
其中,Y代表t期产出,K代表所有企业在t-1期末购买的资本量,L代表劳动投入,A是外生的生产技术系数。
附图
假设企业将产品直接卖给零售商,零售商相对于生产者的利润表现为商品的相对价格
企业资本需求和资本供给的动态均衡,即上述两个表达式的平衡要取决于状态变量N。N可以被认为是企业家所享有的权益,包括企业家在支付了贷款者本息之后的剩余——股东权益和企业家的劳动所得。严格来讲企业家的劳动所得也应该算入总的劳动供给中,于是有L=H。其中H代表居民户提供的劳动,H代表企业家提供的劳动,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企业家的劳动所得对企业家股权收入增长的贡献很小,因此H可以被标准化为劳动函数形式上的改变实际上并不会影响模型模拟的最终结果。企业家所享有的权益N的具体表达式为:
N=企业家剩余+企业家的工资=γV+W
V的具体表达式为:
附图
可见资本回未预期到的1%变动导致企业家股权的百分比变动等于企业所有资本总值占企业家股权的比例,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这个比例≥也就是说未预期到的资本回变化导致企业家剩余的变化要大于等于1。换句话说,资本价格未预期到的变动对企业融资状况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家的劳动工资由边际产出决定,即:
附图
综合以上生产函数、N、V以及W的决定表达式,并将企业家劳动标准化为就可以得到N的微分形式等式,它和外部融资的资金成本曲线一起勾画出体现金融加速作用的模型核心表达式:
附图
式解释了企业净值如何内生的问题,式解释了企业净值对资金成本的影响。它们共同说明在给定的情况下,批发产品的生产、企业投资、资本形成以及资本价格和净值如何被决定,那些在这里既定的价格变量该如何被界定,将取决于所采用的经济系统框架的性质。
附图
图2模型冲击效果
模拟效果与结论
这里省略了对模型的参数定值和冲击模拟过程,而直接给出冲击效果图。以货币政策冲击为例,让名义利率下降25个基点然后再逐渐恢复,得到如上效果图。
图2是在对参数定值的基础上,金融加速模型描绘的经济系统对各种冲击效果的模拟,图中横轴时间都以季度为单位,纵轴是各变量在冲击发生后对各自稳定状态的偏离。虚线代表将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升水固定在稳定状态,而不是让其随净值比例变化时的情形。也就是说,它代表的是与完整的模型有同样的稳定状态但金融市场的作用被完全限制住了的情况;实线则代表存在不受限制的金融市场作用的情形。不难看出,在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各变量在系统受到冲击时的变动幅度都要大于不让这种信息摩擦带来的效果发挥出来的情况。实际上,金融加速理论正是因此而得名,它说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能够放大经济系统承受的各种冲击而将之转化为持续的宏观波动。
虚体经济周期的动力机制
在金融加速模型及相关模拟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笔者试图总结出虚体经济周期的动力机制。
加速器。以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为例说明金融市场如何放大了经济系统受到的波动冲击。整个过程类似一个乘数效应的作用过程:利率的下降通过降低资本预期回而刺激了企业的资本需求,企业相应增加的投资使资本价格上升,资本价格的上升又使企业净值增加,而且企业净值的变动幅度要大于资本价格的上升幅度。企业净值的增加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升水下降,进而刺激了资本供给和投资,反过来又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即使此时利率已经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个过程仍将由于企业净值已经增加而持续。
减速器。金融市场也为经济系统提供了加速下滑的动力。假设经济系统碰到了包括货币政策冲击在内的某种负面冲击,对前景的悲观使借款人提高了对资本预期回的要求,企业投资需求因此减少,资本价格下跌,企业净值随之下降,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升水的上升,抑制资本供给和企业投资,而投资的减少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价格下跌的趋势。金融加速理论的初始提出者Bernanke和Gertler已经证实企业的初始净值越小,这种经济减速效果就越明显。
虚体经济周期中同样蕴含经济危机。加速器和减速器为以金融市场为动力机制的虚体经济周期提供了上升和下降阶段的解释。除此之外,我们不难从上述对金融加速模型的分析中得到另一个重要的结论:以金融为动力的经济周期自身就包含了经济危机的诱因,如同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也内在地包含了使整个社会生产普遍过剩的可能一样。
在分析企业最优资产借贷问题时,我们得到一阶必要条件:随借贷资本与N之间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的限制。正是这个限制给企业进一步融资扩大生产设置了障碍,使虚体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内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可能。
三、虚体经济周期理论对美国新周期的解释
创新的“蜂聚”和乐观的资本回预期使企业资本需求剧增
如虚体经济周期理论所揭示的那样,金融加速器的效果显现首先是从美国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在90年代有大幅度和高密度的增加开始的。
90年代是美国创新的“蜂聚”期。企业的资本需求出现激增的根本原因是90年代恰逢美国技术创新的“蜂聚”时期,由于创新难以度量,这里我们用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的衡量指标。因为大多数专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资料显示,美国从专利制度正式设立到注册100万个专利,整整花了85年的时间,而在90年代从第500万个专利增长到600万个专利只用了8年的时间。90年代以来美国年平均专利申请数为80年代的84倍,而80年代是70年代的21倍。专利申请数在80年代非凡是90年代较历史平均水平有大幅增加的事实表明,这一时期确实是美国技术创新的“蜂聚”期。
美国企业对技术投资回持乐观预期。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美国长期处在技术开发的前沿,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已具有世界霸主的地位。1997年,在全球信息市场中美国所占份额为48%,大大高于欧洲的25%和日本的16%。在软件方面,美国占世界软件销售的75%的市场份额,仅在1996年一年,微软公司的利润就高达34亿美元。霸主的地位意味着国际竞争中高额的垄断利润和巨额回,而这种预示着资本高额回率的垄断利益是企业家投资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一支催化剂。
乐观的资本回预期加上美国技术创新“蜂聚”期的到来等正面因素的累积,使美国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在90年代初剧增。
“股市奇观”是资本价格上升和企业净值增加的结果
强劲的资本需求和全球范围内不受限制的资本供给相互配合的结果,是融资市场的繁荣和投资活动的踊跃。虚体经济周期理论中的加速器机制告诉我们,企业增加投资将带来资本价格上升的结果,资本价格的上升反过来又使企业净值增加,而且企业净值的变动幅度要大于资本价格的上升幅度。企业净值的增加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升水下降,进而刺激资本供给和投资,使得资产价格继续上升。以上建立在模型基础上的理论推倒的结果——资本价格的节节上扬,已经被现实中美国股市指数自1992到1999年底的表现所印证。
金融加速良性循环最终表现为超长的持续增长
虚体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金融加速机制具有乘数的自加强效应,这种效应通过如下几个途径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造成1990到1999年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事实。
高消费是主要动力。由表1可见,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三个时期中,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同期的消费水平也翻了近一番,而个人储蓄率却下滑到1%的低水平,减少了一半有余。美国私人消费长期以来一直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3以上,因此从数字上不难得出结论:美国的高消费和过度消费是支持美国经济超常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
表190年代美国个人消费指标增长情况%
GDP增长率企业的固定资 消费增长 个人可支配 个人储蓄
产投资增长率 率 收入增长率增长率
1990-19952.45.0 2.62.17.2
1995-19973.9 10.4 3.53.14.7
1997-19994.2 10.5 5.14.03.1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和2000年美国《总经经济告》整理。
高投资推波助澜。股市的繁荣刺激了企业的投资欲望,90年代美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引人瞩目。在90年代上半期,投资率稳定在5%,从1995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率翻了一番还多,达到10.4%和10.5%的高水平;1991-1998年,美国总投资每年比上年的增长量为51亿、444亿、937亿、589亿、962亿、1082亿、410亿美元。
危机因素的累积
现实中,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的确造成了危机因素的累积,使过多资金在持续注入新兴产业的同时为企业不能按时“还款”埋下了伏笔,由此在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作用下,经济由增长进入到虚体经济周期的减速阶段。
危机因素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纳指于1995年7月17日首次收于1000点以上,此后不到5年,该指数便突破了5000点,而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实现同样的突破却用了23年。这样的突破速度在以往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科技股因此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泡沫所在。除此之外,经计算,1995年,美国纽约股市收益有46%是来自于利润,54%则来自于资产溢价,从1997年开始由于公司利润增长停滞,市值飙升几乎全部来自于资产溢价,且增加幅度并不比1997年前的幅度小。金融资产向信息产业的过度配置还导致了该行业内部不计成本的竞争局面,使整个信息产业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远远超过了现阶段的需求。供过于求局面的形成大大降低了信息行业投资的回。因为信息行业是此次经济周期的主导行业,因此从整个经济系统的角度来说,代表企业按期“还款”可能的投资回率指标,在该行业的降低意味着虚体经济周期的危机因素在不断累积。
危机因素释放源自系统受到的不利冲击
不断累积的周期危机因素最终要寻找途径进行释放的,虚体经济周期的危机因素释放是以经济系统受到不利冲击为突破口的。具体来说,就是以美联储连续上调利率为导火索,继而在经济系统对这个负面影响因素的不断放大过程中逐步得到释放。
从1999年5月到2000年5月,美联储数次提高短期利率,从75%上升至5%,共提高75个百分点。此举虽然是出于遏制经济过热的良好初衷,但却直接带来股市的下挫和震荡。其背后的经济原理是:在经济系统碰到了包括货币政策冲击在内的某种负面因素的冲击时,对前景的悲观往往使借款人提高了对资本预期回的要求,企业投资需求因此减少,资本价格和企业净值随之下降。纳斯达克和纽约股市虽然后来分别在2000年1月及3月创过历史新高,但随着利率屡次调高,最终两者都没能避免下挫、整理、泡沫破裂的结果。
资本价格下跌使经济滑入减速阶段
从虚体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美国经济在2000年第三季度进入了减速阶段,主要的表现是2000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增速分别是3%、9%,2001年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是3%、0.3%、-3%、7%,2002年第一季度增长率虽然有所回升,达1%,但第二季度又回到了1%。经济之所以下滑,根本原因还在于拉动美国经济“火车头”——资本价格出现回跌:美股走势在2000年下半年发生逆转,2000年全年纳指累计下跌近40%,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指分别下跌超过6%和10%,并且是10年来三大指数首次同时下跌。到2001年3月22日,美国三大股市的指数从上年的高峰分别下跌20%、64%和28%。根据股市下跌幅度超过20%为熊市的国际通用标准,从那时起均已进入熊市,尤其是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其下挫幅度已经超过历史上最惨的一次空头。加总来看,到2001年中期,美国股市跌掉的市值已经相当于美国总产值的50%,是1987年股市大暴跌时的两倍。目前,三大股指仍然分别在8500点、1200点、900点四周踯躅不前,美国经济进入调整阶段。
参考文献
1金志奇:《美国信息产业革命与宏观经济目标》,《世界经济》第5期。
2许永兵、徐圣银:《长波、创新与美国的新经济》,《经济学家》第3期。
3扬帆:《盛极必衰:美国经济大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第11期。
4Bernanke,Ben,andMarkGertler:“AgencyCosts.NetWorth.andBusinessFluctuations“,AmericanEconomicReview
79pp.14-3
5Bernanke,Ben,andMarkGertler,SimonGilchrist:““,NBERWorkingPaper
No.4789,,78.February,pp.1-1
6——:““,NBER
WorkingPaperNo.645March.
7Carlstrom.Charles,andTimothyFuerst:“AgencyCosts.NetWorth.andBusinessFluctuations:AComputale
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AmericanEconomicReview,Forthcoming.
8Minsky,H.P.:StabilizinganUnstableEconomy,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
我在网上搜了一个小时看到的这篇论文其中都能看到附图附图但就是看不见图,希望各位词友如果找到带图的这篇论文给他加上
㈧ 美股下跌,美国经济会怎么样
美股跌,是美联储终结量化宽松(QE)的必然现象。要止跌,必须美国经济好、好、好。好到可以提供新的入市资金,来代替将不再有供应的央行之水。央行促市终结后,经济促市能否成真?有待观察。
新年伊始,美股大跌,这或许是个终结的开始。如果这个说法使你糊涂,那就讲白一些,可能跌跌不休。
2013年5月22日,将离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称会退市,随之而来是环球债息升,股市跌。之后是每当经济数据好,美联储退市机会增,股市便跌;而当经济数据不好,美联储退市机会减时,股市便升。这个反应很合理,因为退市代表市场会缺钱。到2013年12月,美联储真要退市了,股市却一改之前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升。当时的解释是,美联储退市,反映经济好,故股市会因经济好而好。这种前后相悖的解释能否站得住脚,只有让时间来考验了。新年的跌市可能是第一个考验。
美联储不退市,水(钱)长注,是立竿见影的撑市。美联储退市,等同于将金融市场断水断粮。如果想要市场仍好,就要市场另辟水(财)源。环球金融市场要齐避水源时,水从何来?是否会有些弱势市场会水源不足?强势市场又是否要熬一段水荒的日子?
股跌,是美联储终结量化宽松(QE)的必然现象。会跌多少?全靠猜。有人会浪漫地猜(用心),有人会理性地猜(用脑)。一般人会认为理性好过浪漫,不过市场有时是讲心不讲脑,不然怎会有超卖、超买?又怎会有“九成股民是错”的金句?
要猜2014年没有QE,股市的日子怎么过时,先要看看2013年有QE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摩根士丹利于2013年4月标普500指数在1580点时预测年终会升至1900点。他们猜升20%,是当时猜得最狠的。人人都说不可能,但事实是,2013年标普500指数收于1848点。最近他们公布了猜的依据,不是看PE,不是看业绩,而是看FED,看一众央行,他们称之为:The era of central bank-driven equity rallies,即央行促市的年代,并以图说明之。
两年前,当人们提出这个“央行促市论”时,经济学家都认为是经济歪论。但一年下来,看看股市走势,认为央行促市是歪论的正统经济学家也无话可说,不得不接受这个“歪论”。
假如这几年股市之升是因为环球央行注资促市的话,当环球央行不再促市时,后果如何?
2014年1月1日,美联储的综合资产报表显示,当日的美联储综合资产计为4023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加了11064亿美元,但与前一周对比则是减少了89亿美元。不要小看美联储这个减少89亿美元的资产数,这是终结QE的开始。以前是讲退市但没有做,现在美联储资产减少,是不用讲你都知道,美联储在退市了。可以说,美联储退市的速度快于大家的预期。
1月1日美联储公布此数据时,环球股市休市,香港1月2日复市但无人会留意这个数据,恒生指数反升33点。不过美国市场就不会不留意这数据,美联储以行动(减资产)来印证退市,故1月2日美股跌得厉害。1月3日,外资便抽资,故恒指跌近600点。这些都是终结的开始。
有人解释,1月2日美股劲跌,是因为投资者要避税,拣在2014年1月2日出货,便可以避过了要纳2013年所赚的资本增值税。对这点,笔者有些不解。美国的财政年度是9月30日,而美国的税务年度是12月31日?望知道者告诉我。但无论如何,如果1月2日美股之跌是避税沽货所致,则再经过近日的沽货,理论上什么避税沽货都沽完。但之后美股继续跌,就不要再以避税沽货来看当前这个跌市,而应严肃地看待,美股下跌将是QE终结的跌市的开始。
要止跌,必须美国经济好、好、好。好到可以提供新的入市资金,来代替将不再有供应的央行之水。央行促市终结后,经济促市能否成真?有待观察。
㈨ 美股行情怎么样
最近还不错,一直在涨。
㈩ 美股下跌1%是暴跌吗
美股下跌情况和A股不一样,尤其是美股下跌1%已经算的上暴跌了
和美国救市计划被否决有关.
翻翻历史记录吧,没有一次降印花税带来过反转,只是减缓熊市的步伐而已,使更多的场外资金介入被套,机构顺利减仓.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不解决1800也不是底.
对于A股市场来说,跌1%很正常,但美股市场的整体波动比较小,除非有突发利空,一般很少出现下跌1%的情况。
中国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资者也不在意所谓的利好对于美股是否暴跌来说美股研究社上面值得探究1%对于美股来说会造成什么影响,是什么情况;是否真的具有支撑大盘的左右,近期从机构到媒体再到股评一边倒的喷多,感觉以前的大小非、中国经济经历的全球性危机似乎根本没存在过一样,对投资者来说也再也不是威胁了,只要未来继续出“所谓”的利好那投资者就会疯狂的介入搏杀,而利好的真实性和水分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去验证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汇金公司增持200万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户比它买得多多了),中国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万股的消息就没人去关心该消息的全部真实性(当天大单买入一共才4100万股,加散户买入的所有买入也才5100万股,这6000万股怎么买的?)增持现在还只是个象征性的动作而且里面充满的虚假数据,只不过已经被大盘涨得没股可买这种心态左右的散户会去关心这些数据中存在的猫腻吗?美国降税在中国也成了重大利好,成了炒作理由,难到投资者没想到美国之前承诺的7000亿救市资金降税后从哪里来,本来还可以通过提高税来抽取(现在是降税)一个利空在中国成了利好。而美国最新的国会表决结果是该7000亿救市提案被否决,引发了全球股市暴跌 ,这其实也是预期之内的,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救投资者的损失这从根本上引起了老百姓和很多大的势力集团的抵制,为什么投资者赢利的时候没有纳税人的份,亏损时却要纳税人去买单.这次否决该救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民意在里面.如果无法在现在将风暴刹住车,像雷曼这类超大型巨头破产可能也只是开始而已.
汇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该公司这次在二级市场象征性买入股票有托股价的嫌疑,因为该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银行为例如果现在不托股价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国银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时候可能还会被腰斩的可能,那该公司的利润可能继续大幅度缩水到成本价附近,那该公司的战略投资就可以算是失败了,以3块为例该公司如果不托股价,任由股价跌到2元,那现在的3540亿市值可能缩水为2360亿,而这和该公司在股价最高时的10000亿比已经损失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价是为了在解禁期到期后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抛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数人考虑的看好后市长期投资,这也是被市场逼的,而且股价也不会回到大多数人被套的位置,因为该公司就是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级大非”,散户跑了它股票卖给谁?汇金购进股票市值回升再投放市场将又赚一笔如此循环往复!老百姓的钱继续被吸进去填补央行对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文数字注资损失,而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用于国有企业因制度和机制的原因产生的亏损也遭到部分学者专家的质疑。)<该消息短线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后,该公司不承诺不抛售股票并长期持有,那该消息在未来可能成为重大利空,因为该公司可能给股市带来近8000亿左右的抛压盘,股市能够承受得起吗?而国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回购自己的股票也很不现实很多国有企业亏损继续生存都很困难,真的有这么多钱把企业奈以生存的资金来买不知道底在那里的股票,而放弃正式的经营?>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破1800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也不会是最低点. 而2270是这次反弹的第一压力位(已经突破后市能否守住是关键,守不住逢高减仓了),2500是第二压力位,如果在该点位大盘就突破不了开始扭头向下了。见好就收吧。
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足够消灭主力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大规模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