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三大矿业集团(bhp\cvrd\rio)的最近的资源储量
国际上三家铁矿石供应商(BHP billion、Rio tinto、CVRD)占据了铁矿石海运市场的大部分市场。
一、 力拓
1公司简介
力拓矿业公司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 是西班牙文,意为黄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业务。1962年至1997年,该公司兼并了数家全球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并在2000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该公司总部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公司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公司总资产按地区来划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该公司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公司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
二、 BHP
1、公司简介
必和必拓公司由两家巨型矿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国际采矿业的先驱,曾经以不断创新和集约式运营方式而闻名。2001年,两家公司合并,组成BHP BILLITON矿业集团,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该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产品有煤、铁矿砂、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2004/05财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0亿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购西部矿业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矿业“龙头”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现在已高达882.74亿美元,雄踞澳大企业名单之首。该公司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关系源源流长,早在1891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铅矿。目前,该公司在北京设有代表处,在上海等地设有工厂。在过去十年中,其在中国的勘探和开发的费用达到2千6百万美元。
三、 CVRD
1、公司简介
CVRD是世界上铁矿石、球团矿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厂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矾土、氧化铝、铝、碳化钾等生产厂家。
2. 明月:走出大山天地宽
——紫金资源链的打造
大山挡不住紫金人的视野——紫金大厦之解读——让矿业再现辉煌——立体坐标上一个滑动点,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运动——与世界同步的紫金矿业
2002年7月,福建省上杭县北环路277号,依山傍水的一片平地上,一座13层的雄伟建筑物拔地而起。这座建筑物,就是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址——紫金大厦。
紫金大厦背倚上杭县城,面向清澈的汀江,正门透过几座红色的小山头,面向着东方的福州、厦门、龙岩。登上紫金大厦顶楼,极目四望,顿生杜甫“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境。紫金大厦扇状的外部造型,恰如紫金张开了双臂,在欢迎四海人才的加盟,欢迎五洲客商的惠顾;又似紫金正展开双翼,背负西部大山,面向东部开放的大海,冲出周围阻隔的群山,向上飞腾着。
紫金大厦既是紫金人艰苦创业的成效,也是紫金发展战略的真实写照。
即使在创业的起步阶段,紫金人也没有被周围的大山遮挡住自己的视线,没有被狭窄的矿山巷道禁锢住自己的思维。紫金人明白,紫金山金矿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所以他们在紫金大厦门廊的顶上加上了一个金色的半球。他们也十分清楚,紫金是一个资源型的企业,作为特殊资源的矿产总有采完的一天,所以在紫金大厦的顶部,他们挂上了自己企业的理念——“紫金矿业追求卓越”。在紫金理念的中间,则装上了紫金矿业的标志,向进入上杭的人们传递着紫金的企业信息:紫金矿业的标志上,齿轮围着核心转动,体现了紫金矿业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那两片不断转动的齿轮,展示着紫金不断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整个图案,如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案(当地人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的吉祥图案),表达了紫金人希望吉祥顺利的心声;整个造型,还是“紫金”两个字的声母——“Z、J”的艺术化。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中国矿业正处于非常时期,“四矿”问题严重。传统的矿业企业由于资源枯竭、人员债务、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等现实问题,经营形势极为严峻,普遍存在经营困难、发展乏力的状况;即使经营较好的一些企业,也深感前途未卜。那些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以矿业为主的城市,也隐伏着因矿业企业不景气引发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矿业将受到重大的冲击,艰苦和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长周期、低回报、低收入,严苛的环境要求,难以处理的地方和群众关系,使得大的投资者对矿业投资不感兴趣,年轻的知识精英也视矿业为畏途,有人甚至称矿业为“夕阳产业”。此外,我国矿业企业普遍规模小、人员多、债务重、技术落后,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国外矿业公司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传统矿业企业的困难是客观的。但在紫金人看来,应该分析现象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陈景河认为,造成传统矿业企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后遗症,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即使是极为困难的矿业企业,如果不考虑历史遗留的人员、债务等问题,仍可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20世纪末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也为传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包括矿业)。作为物质生产基础部门的矿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既向传统矿种提出了挑战,又大大降低了矿物原料的生产成本。
紫金矿业的主要领导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矿业仍然是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行业,矿业仍然是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对于矿业的特点,紫金领导人形成了紫金的矿业观:
1)矿业具有半垄断性。对矿业而言,矿业产品的竞争,主要是资源条件的竞争。矿业的基础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这个特征决定了矿业企业如果不占有矿产资源,就不能从事矿业的开发。而垄断行业,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最佳途径。对矿业来说,虽然也存在激烈竞争,但这种竞争是有限的,矿业产品的竞争主要是资源条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成本的竞争。
2)矿山企业的创新有特别的生命力。世界上没有两个矿山是一模一样的,这使得用普遍的技术原理结合矿山实际进行创造性工作非常重要。矿山投资是巨大的,但投资控制的余地也是巨大的。符合矿山资源工艺技术路线的创新,将为企业获得优厚的回报。
对矿业的认识,构成了紫金矿业打造企业资源链的基础。
虽然紫金矿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紫金人并没有止步。紫金领导层在达成对中国矿业新的共识的基础上,一方面一再告诫员工不能丧失进取心、不能有松懈止步的思想,不能“小富即安”;另一方面,又将目光投向了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全国黄金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积极思索着企业的应对策略。
2000年7月的青岛,海风习习,景色宜人。
“2000年中国黄金矿业经济研讨会暨中国大型黄金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研讨会”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举行,来自全国黄金行业大型企业的近3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中国黄金业的峰会。这次会议由世界黄金协会和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主办,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南非安格鲁黄金公司提供赞助。本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研讨会,使中国黄金矿业与国外大矿业公司和大金融机构有更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在我国黄金日益走向开放的情况下,寻找新的融资与合作的途径,从而为我国大型黄金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以此推动黄金企业的规模经营和企业结构的调整。
会议虽然只开了短短的两天,但是效果显著。与会代表已经充分认识到:从全球来看,黄金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全球性的商品。全球的金价是一样的,没有一家金矿可以左右金价。由于黄金的特殊性,黄金很难被用掉,黄金的供应还有其他来源渠道,因此黄金的角色正在从金融工具向消费品方向转化。这样的市场环境,使得金矿业不能被看作区域性的生意,而应该是全球性的生意。
就中国金矿业来说,目前由于非常不利的市场环境,金价太低,金矿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金矿赢利下降,低品位矿不足以开发,勘探方面的投入下降,其结果,原来只发展产量的战略成问题;国内金价与国际接轨,中国金矿业将受到国际力量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金矿业将变成全球黄金市场的一部分。为了能做到有效竞争,中国金矿业必须进行整合以达到足够大的规模,才能有大规模生产的好处,才能降低成本,引进新技术,引进外资和新设备,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中国黄金矿业的发展。
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黄金的交易方式在演化,黄金的保值作用依然存在。纵观未来的黄金市场,金价大多数时候会在一个窄的范围内波动,但有时会有极大的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会逐渐变好。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黄金矿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黄金行业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国家黄金生产、加工和经销企业直接面对的将是来自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压力;黄金价格与国际金价的接轨,则使黄金企业必须承受由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为积极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从1998年开始,国家黄金局便确立了我国黄金行业改革的方向,即以培育发展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为目标,并对主要产金区的黄金企业集团组建工作进行了规划。通过企业重组、兼并和联合,使大量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的小企业的资源得到整合,一批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应运而生。这些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组建和规范运作的公司,具有一定规模优势,拥有较强的综合采、选、冶能力,黄金产量、利润和冶炼市场份额在行业中举足轻重。数家大型集团在股份制改造后,还在上市融资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2001年,国家加快了对黄金行业的改革进程:先是宣布取消长期实行的“统购统配”政策;而后是黄金定价方式和国际金价准接轨,随即又实行周报价;8月份改革了黄金制品零售管理审批制,取消许可证制度,实行核准制;11月底,上海黄金交易市场开始试营业。
仅从2001年国家对黄金行业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就不难看出,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黄金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而向市场化过渡,建立和开放国内黄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黄金行业还加大了企业内部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努力解决黄金企业投资主体单一、产权不清、经营机制不灵活的问题。一些老企业通过改革、改组和理顺产权关系,逐步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营方式,在企业中建立起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了良好的经营机制;而新建企业则在建立伊始,就按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各黄金企业大力进行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有效地转变了企业经营机制,一些企业建立起了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和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
为了消除不安全隐患及其源头,降低事故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证黄金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加强了黄金矿业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加大执法力度,通过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开采手续不合法,采矿证、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营业执照等“三证”不全的;开采手段落后、破坏和浪费资源严重的;越界开采、侵占合法矿山资源的;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平衡的非法小金矿。
此外,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黄金市场的开放,也宣告了黄金行业封闭时代的结束,把黄金企业彻底推到了市场竞争的潮流中。国家黄金局于2001年提出了“大黄金”的理念,引导黄金企业加强与地质找矿部门、用金单位、市场流通部门和国内外其他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将发展的眼光,纵向延伸到了整个黄金产业链,横向扩展到流通和消费领域,拓宽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机会和增长点。
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企业将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威胁越来越大,境外资源和境外市场的激烈争夺已拉开帷幕。随着黄金市场的开放,黄金企业的竞争对手已是国际同行,黄金企业发展空间在增大,竞争的压力也在加大。公平、成熟的市场环境在逐步形成,国内黄金企业,不论隶属关系、不论所有制、不论规模大小都将不会再受到政策歧视或特殊的保护,所有企业完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将胜出,并得到发展和壮大,无竞争能力的企业将遭市场淘汰。黄金工业将形成一个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局面。
2002年10月,黄金业界酝酿多时的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自此,我国黄金价格不再受行政干预,而完全由市场机制生成。我国黄金产品实现了市场交易,企业可以随行就市,自主交易,风险自担,人为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减小,企业经营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不过,目前我国的国内黄金市场还只是一个初级市场,交易品种单一,只能进行实金交易,缺少为企业锁定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国内黄金市场的完善和成熟,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虽然如此,市场走势对我国黄金行业的影响程度增大了。受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局势、供需关系、投资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1996年开始,金价开始走低,黄金企业经受了金价长期低迷的压力;2002年初金价逐步回升,进入慢牛行情,2003年2月5日曾达到1996年9月以来的最高价388.5美元,最近又下行至345美元左右。金价这种较高价位还能持续多长时间,很难预测。在这个过程当中,黄金企业将会受到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和国际金价不确定性的巨大影响。
市场潮起潮落,惟有有实力的逐浪者方能挺立潮头。
紫金矿业原是一个县属国有小型企业,他们从介入紫金山金矿开发开始,就努力在企业体制上进行改革。金矿的开发使企业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迅速成为地方主要的利税大户,但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阻力和难度是比较大的。经过各方努力,特别是地方领导的支持,紫金矿业终于在1998年实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造,进而在2000年完成了股份公司的改造,国有股减持到48%,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民营企业进入企业。这次股份公司改造是紫金产权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
紫金矿业股份公司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公司建成“国内著名的高科技效益型特大矿业企业集团”的目标,使企业摆脱传统的一个矿山一个企业、企业与矿山共存亡的老路子,企业的发展也从局限于福建上杭县域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在公司的积极争取、规范运作下,实现了在香港上市的目标,而且赶上了香港股市大幅度上涨,国企股更被看好,黄金价格也明显上涨的大好时机。专家指出“这不是紫金人运气好,而是紫金人有眼光、有胆识、有魄力的必然结果。”这一成功上市,将为企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股份公司创立伊始,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已经明确了紫金矿业的发展目标:把紫金矿业建设成为“以矿业开发为主高科技效益型特大企业集团的目标”,其内涵:
1)要以矿业开发为主。紫金领导层认为,20世纪末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的产业经济。矿物原料是工业的基础,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否认的。传统矿业企业的困难是历史造成的,即使现在非常困难的企业,如果排除人员问题、历史包袱问题,应用新体制、新办法,仍然将充满活力。紫金山金矿的成功开发、企业的迅速发展,表明应用新的体制、新的技术进行矿山开发,大有可为,矿业行业是仍然可能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业。此外,紫金领导层还认为,矿业开发具有垄断性,只有掌握矿产资源,才具备开发前提。矿产资源的稀缺性,是企业保持一定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紫金矿业是通过矿业开发发展起来的,具有矿业开发的人才优势,跨行业经营存在风险巨大。
2)紫金矿业以矿业开发为主,并不意味着排除与之关联的项目。紫金矿业就成功地建设了坝上水电站项目。鉴于紫金集团公司经历过一些多种经营项目的失利,紫金矿业领导层一致认为,紫金不宜开发直接服务消费者个人的产品,因为紫金不具有产品营销的优势。
3)高科技和效益型。紫金领导层认为,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紫金山金矿新技术的应用是紫金山这一低品位金矿得以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也是紫金矿业能否与传统矿业企业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紫金领导人认为,企业要做大,更要做强。紫金要的“大”,是有效益的“大”,效益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4)要把企业发展成为以矿业为主的特大企业集团,必须向外发展,寻找和控制新的矿产资源。紫金矿业的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五年后外部开发的产值和销售收入要超过紫金山金铜矿。
5)紫金首先要成为国内矿业界的特大型企业,之后努力向全球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型矿业公司。
我国矿业界正面临着矿山、矿工、矿产、矿城等“四矿”问题的严重困扰。紫金人非常清楚,一座矿山、一个企业乃至一座城市,总有衰败的一天。股份公司的创立,良好的股权结构,使紫金矿业走出去成为可能。
股份公司成立近一年后,紫金矿业便开始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在贵州、安徽等地的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有一些项目正在洽谈当中。在紫金人看来,从全国乃至全球去考察资源开发,就不存在资源枯竭而影响企业生存的问题。
紫金矿业公司虽然是从传统国有企业走过来的,但自介入紫金山金矿开发以来,就非常注重按市场规律办事,使得企业的内部机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投资决策、内部管理、人员的聘用、管理层的聘任、工资制度等方面,都很少有传统国有企业的那一套东西。
作为资源型的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矿业的特殊性。对于矿业企业,紫金人头脑十分清楚,许多年来大家都这么朝着一个方向走,虽然每个挖矿人的心里都明白,最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但他们似乎认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也许是狭窄的采掘巷道挡住了挖矿人的视线,大家更关注的是我的矿能挖多少年?而很少去想,我的矿挖多少年合适?挖完了怎么办?
于是,从挖矿的第一天起,紫金人就打定主意不那么老老实实挖矿。他们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定位在立体坐标中一个滑动着的点上,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运动,思维可以荡向任何一个方向。他们不满足于挖矿,更没有把自己的发展定位在紫金山里,而是一门心思要把企业做大。紫金人说得好,谁说我们只能挖上杭的矿?谁说我们只能挖福建的矿?谁说我们只能挖金矿?普天之下,只要有适合我开的矿,我就去开;只要有适合我干的产业,我就去干。于是他们的市场空间随着那个螺旋形拓展开来。
紫金的目标是要做世界级的矿业公司。
有资源了,还要把它利用好。不利用好,资源也很快就会没有。有专家指出,像紫金山金矿,就是管理利用资源的一个典型。紫金矿业已经走出了福建,在安徽贵州、新疆等地“摘了几个点”。但是紫金矿业还有另一个走出去,那就是到国外去开发资源。资源的利用不能老守着一个地方,需要走出去开发,这就包括到国外去找矿。
2003年12月23日,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南非金田公司(Gold Fields Limited)举行签字仪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认可各自在黄金工业中的地位,并希望在双方公司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合作,充分发挥Gold Fields Limited作为国际主要黄金开发商的优势和紫金矿业在中国矿业公司的领先地位,形成优势互补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协助对方适时进入国际黄金项目。双方的合作第一步将在福建成立合资勘探公司。
Gold Fields Limited是国际最大的产金公司之一,在三个主要黄金生产国,南非、加纳和澳大利亚从事矿业开发。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雇员48000人,年产黄金400多万盎司。Gold Fields Limited是在JSE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其美洲股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紫金矿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编号2899。到目前为止,Gold Fields Limited已认购紫金矿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部分上市股份,并将选择适当时间购买部分未上市流通的法人股。
紫金人又一次把自己的理念付诸了实践。
1)2001年,紫金通过投标取得新疆东部三块地域的探矿权。
2)2002年,紫金已经取得新疆阿舍勒铜矿的绝对控股权。
3)2003年,吉林珲春矿山项目启动,并取得较好的收益。
4)2003年,紫金矿业在西藏阿里地区取得探矿权。
5)2003年7月,紫金矿业在厦门建设的紫金科技大厦建成投入使用。
6)2003年12月,紫金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7)2003年12月,紫金与南非金田公司(Gold Fields Limite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紫金正从上杭山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在紫金人的面前,一幅美好的蓝图呈现在了紫金矿业的面前。
放眼全球,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据原材料小组统计,1990年到2000年,交易额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全球基本金属兼并案合计达148件,交易额共计325.12亿美元;金的兼并案达159个,交易额共计301.6亿美元,占到了金和基本金属兼并总额的48.2%。从全球来看,黄金矿业公司兼并热潮可谓此起彼伏,2000年纽蒙特(Newmont)公司与贝特蒙特(Battle Tain)合并成功以后,2001年全球黄金开采业的兼并更是蓄势待发,南非第三大黄金生产商哈默尼黄金公司(Harmony Gold)3月声称其已经控制了澳大利亚Hill 50金矿53.1%的矿权。南非的金田公司和Repadre Capital一起获得了澳大利亚WMC的资产Abossl Gold-fields之后,又收购了加纳的Damang矿,并于2001年8月同南非彩虹公司(ARM)联手收购了安格鲁黄金公司的Free State的资产。同年12月Barrick公司和Homestake公司正式合并,使其排名上升到第二位。更具戏剧性的是,2002年2月纽蒙特公司成功地合并了弗兰克-内华达和诺曼迪采矿公司,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商;同期在加拿大北部经营多年的Miramar采矿公司和Hope Bay黄金公司合并,以增强获利能力;2002年3月则又传来了格来米公司和弗朗西斯两家黄金公司合并的消息,此次合并资金达到了19600万加元,合12400万美元。
大山深处的紫金,又一次与世界同步。
不过,在紫金人看来,他们的资源扩张战略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与全球矿业企业合并的发展战略不同,紫金人认为自己实行的是以占有控制资源为主的资源扩张型战略。在紫金人看来,兼并矿业企业成本太大,而通过风险勘探等形式占有资源,则可以实现地质队与企业的联合。
这大概是紫金人实际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们注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反映。
3. 澳大利亚有哪些大型企业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公司由两家巨型矿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国际采矿业的先驱,曾经以不断创新和集约式运营方式而闻名。2001年,两家公司合并,组成BHP BILLITON矿业集团,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该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产品有煤、铁矿砂、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2004/05财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0亿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购西部矿业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矿业“龙头”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现在已高达882.74亿美元,雄踞澳大企业名单之首。该公司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关系源源流长,早在1891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铅矿。目前,该公司在北京设有代表处,在上海等地设有工厂。在过去十年中,其在中国的勘探和开发的费用达到2千6百万美元。
Telstra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电讯公司。澳大利亚联邦拥有的唯一的国有企业。1997年10月澳政府开始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出售49.9%的股权,对该公司实行部分私有化,政府仍持有50.1%的股份。
澳大利亚电讯是世界上盈利情况最好的电信公司之一,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全业务电讯运营商,业务横跨有线通信、ADSL、HFC、卫星、CDMA和GSM数字移动网络等,并且是澳大利亚领先的ISP。它的市场资本在世界电信业排名第11,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49位。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纽约股市的上市公司。
澳大利亚HOLDEN
美国通用汽车集团旗下有很多著名的车厂,像绅宝、欧宝等早已为人所熟知,相形之下,澳大利亚的HOLDEN却多少显得默默无闻,但它却是通用汽车全球战略中一颗重要的棋子,负责开拓大洋洲市场。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它更是民族工业的象征。
HOLDEN发家史
一个多世纪前的1948年,被澳大利亚人引以为傲的HOLDEN车厂在南部城市墨尔本的维多利亚港口成立,公司创始人Ben Chifley同时也是车厂第一任主席。
其实,“HOLDEN”这个名字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十九世纪初期,当澳大利亚还处于淘金热时,HOLDEN公司当时主要从事运输及冶金用品的制造。1885年,HOLDEN&FROST公司开始开展生产和维修马车业务。到了1914年,HOLDEN公司首次专门为顾客设计制造车身,此后开始涉足汽车制造行业。
10年后,公司改名为“HOLDEN车身制造公司”,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专为在澳大利亚销售的通用集团汽车生产车身,HOLDEN与通用的合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1931年,当大洋洲第一个大型专用汽车生产工厂成立时,HOLDEN车身制造公司更名为“通用—HOLDEN有限公司”。由于公司发展势头很猛,公司实力日趋强大,“GM—H”成为整个澳大利亚工业的领头羊,各大企业纷纷效仿其运作发展模式。
二战期间,虽然澳大利亚本土没有遭受战火摧残,但作为参战国之一,HOLDEN公司肩负着为军队生产军用物资的使命。1939—1945年期间,HOLDEN公司总共为澳大利亚军方和美军提供了30000辆军用车辆,此外,还有大量的军用装备和物资,如枪械、飞机和轮船发动机等等。
1948年,第一辆HOLDEN汽车正式出厂,当时命名为FX,厂方代号48-215。新车甫一推出,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定单甚至已经排到次年。
1953年出厂的FJ系列,取得同样令人惊讶的成绩。该车性能出众,实用可靠,价格低廉,而且有很高的燃油经济性,当地媒体评价其为“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价值观”。从此,在普及型轿车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HOLDEN开始走上了通用公司的路线,它采用以价格低廉的民用车作为市场主力,以豪华车和多用途车为辅助的市场策略。在此后的几十年中,HOLDEN开发了许多新车型,同时引进同在通用旗下的欧宝多款车型,HOLDEN在澳大利亚本土的销售取得巨大成功,声名远扬,于是,HOLDEN开始了出口业务
4. BHP是什么意思
Brake Horse Power是 :①制动马力的意思
BHP公司的矿山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皮尔巴拉地区,分别是纽曼、扬迪和戈德沃斯。这三个矿区的总探明储量约为29亿吨,铁矿石的年产量为1亿吨。在亚里南部,还有未开发的C采区,保有储量45亿吨。
必和必拓经营模式的中心原则是提供优质多样的资产组合,以确保比传统资源循环更平稳的现金流转和更高的生产能力来驱动增长。2004年,公司的营业额达249亿美元,息税前收益(EBIT)55亿美元,息税后可营运现金额52亿美元。截至2004年8月26日,公司的市值资本已达583亿美元。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零二。2012年《世界品牌500强》排名:108。
5. 大型矿业公司
美国矿业协会曾划分过中型矿业公司和大型矿业公司,这两类公司都有生产矿山,只是数量规模有所不同。大型矿业公司的业务范围还延伸到冶炼、金属加工、运输等行业。因为按产业规模划分为中型矿业公司和大型矿业公司不太好掌握,近年来矿业界比较通行的划分是初级矿业公司(Junior mining company)和高级矿业公司(Senior mining company)。如前所述,初级矿业公司是指那些通过私募或在证券市场上销售股票筹集资本,进行矿产勘查的小公司,初级矿业公司实质上就是初级勘查公司。高级矿业公司则是拥有生产矿山的中型矿业公司和大型矿业公司,为叙述方便,本书不再划分中型和大型,将高级矿业公司统称为大型矿业公司。大型矿业公司可以是国内经营,也可以是跨国经营。有的初级勘查公司,找到矿后,选择筹资开发的发展战略,就由初级勘查公司“毕业”,成长为大型矿业公司。
高级矿业公司中的规模大的矿业公司,一般都是跨国公司,产业集中度很高。根据瑞典原材料小组(RMG)的统计,全球前50名的大型矿业公司产值份额,占到全球矿业产值份额的59.01%。全球最知名的大型矿业公司有: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智利国家铜公司、中国神华集团、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公司、菲尔普斯道奇公司(Phelps Dodge)、诺兰达公司、国际镍公司、巴厘克公司、纽蒙特公司、西部矿业公司、普拉塞尔多姆公司、TECK公司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矿业公司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加强核心业务,提高竞争力,形成了并购高潮。2001年3月19日,澳大利亚的BHP公司和英国的Billiton合并成必和必拓公司,并购金额28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并购案例。必和必拓公司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工业原材料——铁矿石、焦炭、锰矿石供应商,铜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镍产量居第三位,铀产量居第四位,氧化铝产量居第六位。2006年9月,必和必拓公司资本市值1 089亿美元,雇员37 000 人,在25个国家有100个矿业项目。居第二位的力拓公司,2006年9月,公司资本市值639亿美元。工业矿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铁矿石、铀、煤产量居第二位,金刚石产量居第三位,铜产量居第四位。
国际矿业界将这些矿业巨型公司戏称为“矿业巨兽”(Mining Behemoth)。强强联手的并购仍在继续,他们的概念里,不是谁吃掉谁,而是联手获取更大的垄断利益。2006年,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型矿业公司的并购案就有4 例。Freeport矿业公司并购了全球最大的铜矿公司——菲尔普斯道奇公司(Phelps Dodge);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并购了全球最大的镍矿公司——国际镍矿公司(INCO);全球最大的金矿公司——巴厘克金矿公司并购了普拉瑟尔多姆公司(Placer Dome);崛起的Xstrata矿业公司并购了老牌的Falconbridge公司。也许在本书出版时,将传来矿业史上最大的、金额超过千亿美元的必和必拓矿业公司和力拓矿业公司并购案的消息。“矿业巨兽”对矿产资源的垄断进一步强化,中国的“十万矿山”和“百局千队地勘大军”,将如何应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型矿业公司是矿产勘查的主力。1994年矿产勘查投资在2 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矿业公司有25家,共投入14.39亿美元。其中,力拓公司就投入2.81亿美元。大型矿业公司用自有资金投入矿产勘查,在税前支付。全资子勘查公司的勘查风险由母公司承担。如果把母公司比作国家,把子勘查公司比作地勘单位,大型矿业公司的矿产勘查的运作方式,和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产勘查运作方式有一些可比性。在那个时期,大型矿业公司的勘探部门规模大,例如BHP公司的勘查部门就有800名地质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全球五大洲分设勘查公司:北美公司(旧金山)、南美公司(圣地亚哥)、亚洲公司(香港)、非洲公司(开罗)、欧洲公司(伦敦)。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情况发生变化。虽然大型矿业公司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虽然矿产的资源量/储量是大型矿业公司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虽然矿权资产是大型矿业公司的重要资产,但大型矿业公司逐步退出了矿产勘查领域,已不再是矿产勘查的主力。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投入,早已超过了大型矿业公司的勘查投入。国内矿产勘查业内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国际上矿产勘查主要由有实力的大型矿业公司承担,公司用自有的雄厚资金开展风险勘查。实际上,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大型矿业公司,尤其巨无霸似的大型矿业公司,在矿产勘查方面不具优势,许多重要的矿床都是由初级勘查公司发现的,“航空母舰完成不了鱼雷艇的战斗任务”。大型矿业公司调整了公司的矿产勘查和发展战略。1999~2001年,大型矿业公司兴起并购浪潮,缩小勘查部门,减少勘查预算,大幅度地退出高风险的矿产勘查领域。例如,BHP公司曾经拥有800人的勘查部门,在全球五大洲分设勘查公司。在和Billiton公司合并以后,勘查部门仅有160人,为合并前两家公司勘查部门员工总数的约1/9,勘查部门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型跨国矿业公司勘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关注数以千计的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活动,从为数众多初级勘查公司的项目中,按本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开发标准,选取有潜力的项目参与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收购权益。例如,巴厘克公司对金矿项目的标准是,一个矿床的资源量/储量要大于100万盎司。又如,国际镍矿公司为了保住在镍矿开采、冶炼上的竞争力,在1996年以32.4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初级勘查公司——金刚石地公司(Diamond Field)的加拿大纽芬兰的沃依斯湾镍矿100%的矿权。2006年11月,力拓公司以6.9亿加元,收购了艾芬豪矿业公司19.9%的权益,从而参与了全球最大的尚未开发的铜矿——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开发。
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WMC)认为大公司收购矿权优于自营矿产勘查的理由是,矿产勘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灵活性,不适应大型矿业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不宜大公司运作;购买矿权的费用在下降,以金为例,2002年为6美元/盎司,而90年代中期约为20美元/盎司;大公司应注重公司生产矿山外围勘查,成本低,效果好。
大型矿业公司从初级勘查公司收购矿权,进一步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如前所述,西方国家的预可行性研究,包括加密钻探、计算资源量/储量、开展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选矿试验等。大型跨国矿业公司退出的是高风险矿产勘查、新区的找矿,按照我国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大型矿业公司退出了预查、普查,并未退出详查、勘探。在2003年至今的这一轮矿产勘查高峰期,有的大型矿业公司,如英美公司等,又有增加风险勘查投入的趋势。
大型矿业公司为了得到初级勘查公司有前景的矿权,有的与初级勘查公司结成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收购初级矿产勘查公司探矿权的部分权益。初级勘查公司就从大型矿业公司得到资本投入和技术支持。例如,加拿大明科矿业公司就与Teck和Cominco两家大型矿业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明科矿业公司在中国寻求项目,一旦发现了有潜力的矿产地,这两家大型跨国矿业公司将很快地进入中国。
大型矿业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的标准是:首先,初级矿产勘查公司所进行的项目是很有潜力的项目,可能有巨大的资源量/储量,能满足大型矿业公司开发的最低标准;其次,初级矿产勘查公司管理层的素质很高,能十分努力地专注于已有勘查项目的实施;最后,初级矿产勘查公司没有不良和失败的记录,在矿产勘查业内有良好的信誉。
初级勘查公司与大型矿业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是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的一种惯常的做法。大型矿业公司在削减勘查投资、基本退出矿产勘查领域以后,仍能获得保障公司成长的矿产资源;初级勘查公司则利用大型矿业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找到矿后快速成长。形成战略联盟以后,勘查投资可以用来扣减应纳所得税,给双方都带来税收上的好处。根据加拿大的全部通过股票制度,公司可以把税收扣减待遇转让给股东,股东可以以此抵免各自的应纳税额。初级勘查公司与大型跨国矿业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的负面作用是,初级勘查公司在风险勘查中的自主性和机动性降低,影响找矿成果。
6. 世界三大铁矿石企业是
国际上三家铁矿石供应商(BHP billion、Rio tinto、CVRD)占据了铁矿石海运市场的大部分市场。
一、 力拓
1公司简介
力拓矿业公司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 是西班牙文,意为黄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业务。1962年至1997年,该公司兼并了数家全球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并在2000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该公司总部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公司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公司总资产按地区来划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该公司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公司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
二、 BHP
1、公司简介
必和必拓公司由两家巨型矿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国际采矿业的先驱,曾经以不断创新和集约式运营方式而闻名。2001年,两家公司合并,组成BHP BILLITON矿业集团,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该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产品有煤、铁矿砂、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2004/05财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0亿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购西部矿业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矿业“龙头”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现在已高达882.74亿美元,雄踞澳大企业名单之首。该公司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关系源源流长,早在1891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铅矿。目前,该公司在北京设有代表处,在上海等地设有工厂。在过去十年中,其在中国的勘探和开发的费用达到2千6百万美元。
三、 CVRD
1、公司简介
CVRD是世界上铁矿石、球团矿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厂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矾土、氧化铝、铝、碳化钾等生产厂家。
7. 谁能给我一份完整的云南白药股票分析报告,要有图的
不用报告,跟着资金进出炒股吧,下图是资金进出图,目前大资金活动迹象明显:
8. 世界矿产勘探投资形势分析
此文系作者和罗晓玲(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闫丽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玉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原载《世界有色金属》2006年第12期
1 2005年世界勘探预算分析(Budget Analysis of World Exploration in 2005)
2005年世界勘探预算总计达51亿美元,仅次于1997年的预算最高水平。根据金属经济组织的第16版联合勘探战略,商用有色金属的勘探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已持续增长三年,仅次于上个勘探繁盛时期的最高水平。2005年的总计预算(51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34%,较2002年的低峰时期增长了168%。
世界范围内对有色金属的勘探自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就开始平稳增长,1997年达到最高峰52亿美元,在以后的5年逐年下降并达到12年内的最低数字,也就是2002年下降到19亿美元,下降了至少63个百分点。2002年以后,统计数据在3年内持续增长,并达到仅次于上个勘探高峰期的最高值。据金属经济组织的分析显示,2005年1431家公司的勘探预算总计达49亿美元,这项预算占全球有色金属商业投入的95%还多。如果加上其他预算。
在1997年勘探支出达到顶峰后,出现了实质性的下滑,主要受企业合并和一些大公司投资减少的影响。经历了5年支出的直线下降后,2000年的勘探预算降到了12年来的最低谷。开始表现出来的增长趋势可以归结为一些大公司的持续投入,因为他们在意识到新项目匮乏的同时也在调整商品供应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业合并,特别是经历了2000和2001年的工业合并高峰之后。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渐涨的黄金价格和投资利润前提下,在某些部门继续增加投资。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其他商品价格也开始有回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公司的年预算开始增长,这种迅速的增长推动了2005年世界勘探总投入达51亿美元,仅次于1997年的最高峰。2005年小型企业的勘探预算增长了57%达到23亿美元,其中增长的13亿美元的65%都用于公司的勘探分配。
图1和图2将大中小型公司,还有一些控制经济实体的政府机构(从1997到2005年)的勘探预算总额作了对比。
图1 1996~2005年世界有色金属勘探总预算和相关金属价格
图2 1997~2004年大中小型企业的世界勘探预算对比(十亿美元)
在1997年勘探支出达到高潮时,一些小企业的勘探预算却减少了40%,紧接着金属价格急剧下降,并且一直持续到2001年。由于工业的不景气和投资的兴起在前几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企业投资和勘探的能力,也就导致了小企业在投资勘探领域的涉足大大减少。尽管如此,在2001年,小企业在世界勘探支出的份额却只下降了25%。
小型企业的勘探支出在2002年中期有所回升,同时逐渐恢复的黄金价格也开始引起一些小企业的关注。因为大部分商品价格将长期居高不下,小企业对勘探业的投资调整将加强以后对勘探业的投资力度,同时也会带动股票交易的上涨。自从2002年投资预算跌到谷底,小企业的勘探支出就飞跃式增长了350%,因为从2002年到2005年所增长的32亿美元的60%都用于勘探分配。正如图2所示,自从预算支出跌到谷底,小企业的联合预算资金在2004年第一次超过大企业,超过大约700万美元,所以小企业勘探资金的实质性增长是与其他组织的勘探战略是相关的。在2005年,小企业的预算增长幅度已超过其他工业组织——2005年小企业的勘探预算几乎达到世界勘探总额的一半,这是我们进行一系列研究以来小企业所占到的最大份额。
2 企业并购对勘探投资的影响(Influences of Enterprise Merger to the Exploration Investment)
过去几年,工业合并的影响涉及了勘探支出,以至大部分并购公司都降低了勘探预算。处境艰难的公司的预算要么和并购前一样,要么进一步减少。表1不仅列出了每年并购公司的数量,而且反映了企业并购后的累积效应。值得指出的是,经常性支出产生的这种协同效应能够节省支出,这就导致了企业与并购前相比,开发预算有了实质性下降,而且过去几年预算的大部分下降都是由开发项目的裁减所导致。
从1997年到2004年,55个大型矿业企业总计投资5.55亿美元。在2000和2001年,企业并购达到了顶峰,开发预算共计减少了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减少是由于这种企业并购所导致。
表1 1997~2005年企业并购对勘探预算的影响
在2000年和2001年,大企业间的并购再次掀起高潮,在以后的3年中所并购的企业都是较小或中型的矿业企业,他们没有实质性的预算资本。在2002~2004年,没有一个企业的预算资本超过2000万美元,但是在2001年却有4家企业的预算资本超过2000万美元,所以,自从2002年预算资本跌入谷底后,企业间的并购就对开发项目起到了负面影响。但是在2005年,大型企业间的并购却突破了历史新高。
在2005年,黄金和其他基础金属年收购值达420亿美元,这都得益于企业间的并购。2005年,14家大型企业的并购协议上的金额已达2.5亿美元(包括2005年企业间并购的预算金额),是过去3年14家企业的累积预算额的2倍。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部门以及2005年参与并购活动的14家企业仍然在努力摆脱困境,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至少一小部分并购企业的预算在减少乃至为零。BHP Bieliton,Inco和Barrick公司的联合将使2006年的预算增长1.8亿美元,相当于WMC Re-sources,Noranda/Faeconbridge和Peacer Dome公司的总计开发预算。
3 勘探投资的地域分布(The District Distribution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图3显示了1431家企业用于商用有色金属开发的49亿美元的局域分布,是一个5年来关于全球矿产勘探投入的局域分布百分比图。勘探投入连续3年增长,其中有4个地区仅在2005年一年就增长了2亿美元还多。拉美地区的支出增长以墨西哥和秘鲁为代表,其他区域的增长以俄罗斯、中国、蒙古为代表。非洲地区则以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加蓬为代表。除此之外,增长较快的还有加拿大。
拉美一向是重勘探地区,连续两年超过位居第二的加拿大2.05亿美元。在加政府矿产勘探税收政策的刺激下,加拿大的盈利水平已接近2003年的5000万美元。非洲位于第三。接下来就是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原苏联和中东地区。自从2001年其他地区的排名已滑至第五位,但是就国家个体而言,澳大利亚的投入仍居世界第二。美国和东南亚国家仍分别位居第六和第七,如同2001年的排名结果。
图3 世界不同区域有色金属勘探预算对比
综观全局,拉美及东南亚国家的社会大变动对此也有影响。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本土居民对矿产勘探的积极性相对降低,这就使得矿业的发展受到重创。但是继他们之后,人们的积极性却在提高,再加上这些地区的政府也在将社会责任转移到矿业企业,这样,潜在的支出就减少了一些企业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还有,南美、南非国家的税务转移和财政问题,以及加拿大税务政策的到期,都能缓解这些地区的勘探过热问题。
图4显示了2005年开发预算位于前十名的国家。这十个国家的支出占到2005年总支出的69%。图表记录了2005年所调查的103个国家的支出状况,并且与2004年所调查的99个国家作了对比。位居前三名的依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在2005年加拿大巩固了其支配地位,比澳大利亚多吸引了3亿美元的投资。俄罗斯也由原先的第七位跃居第四位,迫使秘鲁降到第五位。墨西哥紧跟南美,仍位居第六,而智利却让位于巴西而位居第八。阿根廷去年被蒙古取代其第十的席位,今年又再度恢复其第十的位置。一些国家在中国勘探投资的汹涌势头,导致了国际勘探在中国分布的实质性增长,并在来年可能位居第十一。
图4 2005年勘探预算名列前十位的国家
4 勘探投资的矿种分析(Analysis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for Different Kinds of Ores)
在2005年,基础金属和钻石的勘探保持了历史记录,黄金的勘探分布却呈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不过仍然低于1997年,白金的增长幅度最小。图5体现了2005年所研究公司的勘探分布情况,和一个5年分布的比较,每个时期的分布作为全球勘探总量的一个百分点,黄金勘探支出远远超过其他金属而位居首位,但是在2005年,却降到了不到一半,预算金额只有过去6年中的5年的一半。2002年勘探低迷以后,尽管黄金的分配金额有了近3倍的增长,但是2005年用于黄金勘探的23亿美元却比1997年降低了20%,1997年黄金的勘探预算为30亿美元,占所有金属预算总额的65%。
基础金属的预算分配金额在过去几年中明显增加,像铜、镍和锌的价格达到了目前最高水平。铜的预算金额在近10年来至少占基础金属的预算总额的一半,是2005年基础金属预算总额的57%,超过了1997年的顶峰值。镍的勘探量也超过了过去的水准,在2005年增长了65%。锌的预算分配额从2004年到2005年增长了近一倍,尽管在2005年锌的实际勘探量有所增长,但是仍然低于1997年的最高值。钻石的分配额连续增长了4年,在2005年增加了33%,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在加拿大北部掀起的钻石勘探高峰,加拿大成为唯一可以和非洲竞争的钻石开采重地。从1996年到2005年,投入到非洲的钻石分配额达12.3亿美元,加拿大也达到了10.9亿美元。铂金类金属的勘探分配额增长较慢,2005年增长了16%,而其他金属的预算(主要有银、钴、矿砂和工业矿物)却增加了49%。
图5 不同类有色金属的勘探预算对比
5 勘探投资的阶段分析(Stage Analysis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图6显示了2005年49亿美元的勘探预算总额在不同勘探阶段的分配情况。它把5年来每个阶段的预算金额分配作为每年世界勘探总量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后期勘探在当前的勘探环节中越来越重要,渐涨的金属价格和其他全球性因素正在唤起各种层次的公司对后期项目的关注。小型勘探企业依靠探明储量来吸引投资商和大企业的关注,一些小有实力的企业则在市场强大时保护发展资金。与其不同的是,大企业却迅速着手生产线的项目。还有,一些先前被认为毫无经济价值而被停止了的项目,有可能在发展中被重新评估。
图6 界有色金属不同勘探阶段的预算对比
过去两年,后期勘探阶段的预算金额的平均增长幅度远远超过草根勘探阶段,因此它吸引了最大比重的世界勘探支出。结果是,后期勘探阶段的总预算首次超过了草根勘探阶段(虽然只有300万)。所以我们希望在2006年企业仍然给予后期勘探更多的关注,使其预算进一步增长。最后,企业要贯彻现有后期项目的生产线,并评估它的可行性。一些曾经被评定为无经济价值的项目应该在改善了的市场环境下重新评估,后期勘探的生产线也会随之慢慢减少。后期勘探工作比前期要花费更多,当企业耗尽了后期勘探的生产线,也就意味全球勘探支出的下降。尽管一些边缘的或非经济的后期项目不会明显消失,但是在近期内,它们中的一些将很可能一再搁置。
6 2006年展望(Forecasting of 2006)
现在,工业处于繁荣时期,空前的需求推动大多数矿物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大家普遍认为金属价格的重整不只是暂时的恢复,而是过去数十年下降趋势的基础性突破。许多工业分析家认为印度紧跟中国的产业化步伐,中国的产业化将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发展新矿物的供给。其他观点则认为推动生产和发展的因素耗资巨大,没有真正拉动需求,而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商品价格。为了盈利,高投入似乎成了高价格的必然。这两种观点的本质区别在于日益增长的需求意味着生产商有更多的空白要填补,而日益增长的投入却没有这层含义。不管长期居高不下的金属价格是由高投入导致或是由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近期的重整都会增强价格的可承受性。许多工业声称“时代不同了”,金属的价格将会保持在这个水平。基于所知因素,我们预期多数金属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保持或接近现在的高水平。
此外,从1998年到2002年,工业上大量削减勘探费用导致了近年来发现率的下降。由于缺少已进入生产线的大型项目,这将最终增加全球供应的压力,尽管现有工业的生产线已包括了能支撑以后3~5年发展的项目,但是如果需求一再上涨,储量就会下降直至找到新的项目来满足增长率。假设勘探支出的复苏会产生这种新项目,但是从新项目的发现到生产却花费很长时间,也就是说,在许多年内它不会有利于全球供应。
同时,许多公司把企业并购看作是增长储量和生产的保障,但是,如果把工业看作整体的话,交换资产并不能够创造新的储量。通过其他企业创造的用于并购的新资金,一个纯粹的并购策略可以预测勘探支出。尽管矿业不能像集团那样运作,但是下一期大型项目的发现却对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当前矿业勘探在初级阶段的恢复有赖于小型企业的持续投资能力。在过去几年,小型企业确实加大了投资力度,在2005年末,他们已经为2006年的项目准备好了资金。短期内居高不下的金属价格将会有助于小企业吸引投资。此外,一些大企业已经在勘探支出方面竭尽全力,所以在未来几年,他们不可能在预算方面再有实质性增长,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却仍然留有余地,可以拓展他们的勘探项目。我们认为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勘探支出以及不断拓展项目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超过2005年的企业并购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在2006年,世界勘探支出会有适度增长,从而成为勘探支出循环中的又一个高峰。
9. win7中windows media center怎样打开tni文件
.TNI是通达信股票软件的自编指标的文件格式,好像是通达信升级到5.0以后才有的(可能是5.0要不就是4.0)版本,之前的格式都是.TNC。不过以后TNC可能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TNI。
所以,无法用WMC打开
10. 中国大陆有哪些澳资企业
1、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公司由两家巨型矿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国际采矿业的先驱,曾经以不断创新和集约式运营方式而闻名。2001年,两家公司合并,组成BHP BILLITON矿业集团,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该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产品有煤、铁矿砂、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2004/05财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0亿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购西部矿业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矿业“龙头”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现在已高达882.74亿美元,雄踞澳大企业名单之首。该公司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关系源源流长,早在1891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铅矿。目前,该公司在北京设有代表处,在上海等地设有工厂。在过去十年中,其在中国的勘探和开发的费用达到2千6百万美元 2、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
力拓矿业公司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是西班牙文,意为黄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业务。1962年至1997年,该公司兼并了数家全球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并在2000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该公司总部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公司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公司总资产按地区来划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2004年公司总营业额140亿澳元,营业收入来源情况按地区划分:北美占25%,欧洲占22%,日本占18%,澳新占8%,其他亚洲国家为22%,其他地区5%;按产品划分:煤炭和铁矿石分别占19%,铝占17%,铜16%,工业用原材料15%,黄金和钻石各5%,其他4%。
该公司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公司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公司现与中国达成8500万吨的铁矿石年销售意向。该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设有代表处,在新疆、甘肃、云南有勘探项目,主要是勘探铜、镍等。 3、澳新银行(ANZ Bank)
澳新银行是全澳四大银行之一,全球排名在前50位。银行的历史可追溯到150年以前,总部设在墨尔本,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立了第一家办公室,当时叫做澳大利亚银行(Bank of Australia)。
2004/05年度澳新银行全年利润达到30.2亿澳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7.2%,创历史新高。银行的大部分利润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业绩表现一般。
澳新银行在中国北京和上海都设有分行,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1986年澳新银行就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1993年设立了上海分行,北京办事处1997年升为分行。澳新银行上海分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核准,已于2002年获得了新颁发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外资)营业许可证》,为中国居民和中资企业提供全面外汇业务。同时受益于WTO条款的实施,澳新银行上海分行的经营地域范围将从原来的上海、江苏和浙江扩展为上海、江苏、浙江、深圳、大连和天津。截至目前为止,澳新银行是唯一一家在中国可以提供商业银行业务的大洋洲地区银行。
最近,澳新银行分别入股天津商业银行和上海农村信用社,占股比例各为20%,标志着ANZ银行与中国的财政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4、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新银行1858年成立于维多利亚州,最初名称为National Bank of Australasia。公司的前期发展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州和南澳。随后业务逐渐扩展,从1918年至1955年,并购了数家银行,如昆士兰银行、巴拉瑞特银行等。但对公司发展最重要的一次兼并是在1981年,公司与悉尼商业银行兼并,自此正式启用国民银行的名称。经过数年发展,现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2004年度福布斯全球500强公司排行榜中排名第332位。目前该行拥有总资产3080亿美元,是全球最盈利的30家银行之一。
该行的主要市场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和亚洲,总部在墨尔本。公司全球客户1080万。2004/05年度公司净利润31.77亿澳元。
05年12月,该行亚洲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法奥?阿迈德先生率高级访问团对我辽宁省进行了访问,对大连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机会进行了综合评估,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该项目正在洽谈中。 5、COLES MYER公司
COLES MYER公司成立于1900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企业。公司总部在维州墨尔本市。目前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1900多家零售店,同时也是澳最大的非政府雇佣单位,雇有职工16.5万人。2004/05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达361.85亿澳元。公司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等地的证券交易所均已上市。由于海外上市成本过高,而交易量又不大,所以公司决定自2006年2月6日退出所有海外证券市场,保护股东利益。
公司拥有全澳最大的连锁百货店网络,它在新州和首都领地的28个百货店以Grace Bros品牌经营,在澳洲其他州的73个百货店以Myer品牌经营。今年下半年,公司公布欲出售Myer,引起许多大公司的强烈兴趣。现出售最终结果还未确定。
COLES MYER公司每年直接从中国进口2亿澳元的商品,加上其他渠道从中国进口货物总价超过5亿澳元。该公司在中国上海设有采购中心(BUYING OFFICE),减少中间环节,以便更多更好地中国商品进入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 6、澳讯公司(Telstra)
澳大利亚电讯公司(Telstra)是澳电讯业的“龙头”,目前是澳大利亚联邦拥有的唯一的国有企业,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01年。公司历经变迁,于1995年正式启用“Telstra”的名称。澳讯公司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是世界第13大电信公司,也是亚太地区最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之一。2004年,公司创下40亿澳元净利润的新纪录。
1997年,澳政府全面开放电讯市场,将澳讯公司33.3%的股权以股票形式在澳、新证券交易所上市出售,所获得的收入被用于实施“全国联网计划”,由此称为“T1计划”。1999年,澳政府再次将澳讯16.6%的股权售出,仅保持公司50.1%的绝对控股地位。澳政府将所获得的收入用于环保和电讯发展项目,此为“T2计划”。如今,澳政府考虑全部出售澳讯的作法被称为“T3计划”。根据该计划,澳联邦将在2006年将其持有的50.1%的股份全部出售,完成澳讯公司的私有化。
澳讯公司一贯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早在1988年,公司就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空间技术的商业协定。1995年,公司在北京设立代表办事处。公司北京办事处一直与北京奥组委保持密切合作,在2003年被指定为北京奥组委电信顾问。公司高层对与北京奥运的合作充满信心。 7、博思格钢铁钢铁公司(Bluescope Steel)
Bluescope Steel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大的钢铁集团公司。该公司前身为BHP Steel,2001年3月从BHP中拆分出来并于2002年7月在澳证交所独立上市,是澳股市前50强公司。2003年11月,公司正式启用 Bluescope Steel这个名字。
该公司供应的钢铁板材在澳新市场占有极大的份额。它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建筑、汽车、包装及其它一般制造业领域。公司在澳大利亚坎布拉港(Port Kembla)的生产基地是澳大利亚最大同时也是世界生产成本最低的热轧钢卷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设有轧钢、金属镀面钢板、彩涂钢板生产线。
Bluescope Steel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近2.8亿澳元,正在建设一条金属镀面和彩涂钢板生产线,预计2006年竣工。其年产能力为25万吨镀面产品和15万吨彩涂产品。另外,公司在中国还拥有七个世界级的提供建筑解决方案的生产基地,53个销售、市场推广办公室,员工总人数达到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