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权资本成本的成本计量
(一)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
股权资本成本,是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股权资本所要支付的代价,它包括为取得股权资本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和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股权资本成本应通过将股权资本总额乘以股权资本成本率来计算,其中股权资本成本率的确定是股权资本成本会计研究的关键问题。
(二)股权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股权资本成本率应包括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和股权筹资费用率两部分。
1、股权筹资费用率的确定
当筹资完成后,股权筹资费用是明确的。如果股权筹资费用数额较小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这时股权筹资费用率等于股权筹资费用除以股权资本总额;如果股权筹资费用数额较大则应分期计入当期费用,摊销期限可由经营者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这时股权筹资费用率等于当期摊销的股权筹资费用除以股权资本总额。
2、投资报酬率的确定
在股权筹资费用明确的情况下,只要获得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就可计算出股权资本成本率。投资报酬率主要取决于经营业绩、股利政策、还有其他外界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都是不确定的,这就造成了投资报酬率的不确定性。股东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应由股东和经营者协商来确定,即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博弈确定。
下面我们将对投资报酬率的确定做详细的介绍:
投资报酬率可借助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来确定。首先,我们可参照市场体系中各类资源的价格信息,合理地将企业净利润划分为一般利润和超额利润或亏损。一般利润主要是企业物资资本的贡献,可参考市场或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并考虑一定的风险补偿进行计算,这部分是物资资本所有者——股东在市场经济中进行投资所需的必要的合理的回报。超额利润或亏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在市场或行业中的垄断地位或弱势地位带来的,这部分应由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分配或承担;另一种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充分利用或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动性等而带来的,这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来分配和承担。
一般利润率应由民间所设置的权威机构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计算并公布。由民间来设置权威机构的目的是:它可以为股东和经营者的谈判提供合理的依据,避免了谈判的盲目性;民间权威机构可降低谈判双方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并且减轻了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民间权威机构公布的一般利润率具有客观性,这样保障了依据它来确定的投资报酬率的客观性;由它来公布的一般利润率而产生的投资报酬率更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投资报酬率这一指标的利用率。
股东和经营者对超额利润或亏损的分配或承担只能通过多次博弈来确定:企业自身和非现任经营者经营而产生的垄断地位或弱势地位带来的超额利润或亏损,由股东或前任经营者承担;而现任经营者经营而产生的垄断地位或弱势地位带来的超额利润或亏损,应由经营者来负担;企业经营者充分利用或没有利用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动性等而带来的,这部分由企业的经营者来承担。
根据上述对净利润的分析,我们对投资报酬率的确定方法如下:根据行业平均报酬率和企业自身具体情况,由经营者和股东通过不断地博弈,最终确定投资报酬率。其中一般企业的行业平均报酬率要由民间设立的权威机构公布,至于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可通过以各行业所占资产的比重为权数对各行业的平均报酬率进行加权平均,获得该企业的综合行业报酬率,以此综合行业报酬率作为依据,由双方进行博弈来确定投资报酬率。在按已确定的投资报酬率执行过程中,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行业平均报酬率也会发生变动,所以民间设立的权威机构也会调整所公布的行业平均报酬率,当权威机构调整所公布的行业平均报酬率时,由经营者与股东再进行博弈确定投资报酬率,使其保持动态均衡。应注意的是,由于非经营者所能控制的因素造成的行业投资报酬率的变动,应当由股东承担或分享。
根据上述计算出来的投资报酬率,再加上股权筹资费用率就可计算出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率,将股权成本率乘以股东权益总额,即可计算出股权资本成本。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可按月或年核算。若按月核算,各月股权资本成本之和即为该年股权资本成本总额,将其除以股权资本总额并是该年度股权资本成本率;若按年核算,如果年内没发生股权资本成本率调整情况的,以原有股权资本成本率为该年股权资本成本率;若年内发生了股权资本成本率的变动或多次变动的,以各股权资本成本率核算的天数占整年比重为权数,对各股权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所得便是本年度的股权资本成本率。
(三)股权资本总额的确定
股权资本总额是股东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数额即股东权益。它可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
,对于股权资本总额的确认问题主要集中在股权资本的筹资费用是否应从股东实际投入资本(筹资总额)中扣除。其实不应将股权资本的筹资费用从股权筹资总额中扣除。因为股东作为会计信息最主要的使用者,企业会计应尽量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从股东角度来看,筹资费用不应从资本总额中扣除。股东所关心的是投入多少资金便因此获得多少收益,并希望从会计报表中直接获得这种信息,然后通过这些数据获得投资收益率,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真实情况。因此,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应反映出全部资本总额,而不能从中扣除筹资费用,否则这种信息容易让股东产生错觉,影响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编辑]
⑵ 图上说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摊余成本,我看不懂有没有知道的说一下
http://..com/question/588521548.html?oldq=1
我以前回答的!以后问问题,图要搞清晰
⑶ 怎么计算持有性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和摊余成本,为什么书本上写的和资料上的不一样
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你现在还不熟悉吧
还有记得改一下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你说成“持有性到期投资” 这要是写分录就不行了
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投资收益通常也可以说是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那么总结下来也可以把公式写成
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自己理解下哈...
⑷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要摊销为什么最后的摊余成本要接近面值
你说的是长期债券投资,而且是折价或是溢价,不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不用摊销。
举例,一张债券面值1000元,你买的时候900元,票面利率是5%,市场利率6%(打个比方,利率没再精确算)
(为什么会折价发行呢,因为人家债券的利率比你的高,而你的利率应经审批定了,想改变很麻烦,又急需用钱,所以只能折价发行,要不没人买,应为你的收益率低)
(1)购买时
借:长期债券投资-面值 1000
贷:银行存款90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2)持有期间
借 应收利息 1000*0.05=5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贷 投资收益
最后对方要按面值1000元还本
借 银行存款 1000
贷 长期债券投资 -面值1000
只有这样长期债券投资的科目才会借方贷方平衡
⑸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用摊余成本来计量啊。
【1】无论持有至到期投资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要涉及摊余成本,说的就是债券投资,不包括权益投资。不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里的债权投资,虽然用到摊余成本,但后续计量要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
【2】所谓摊余成本,白话点讲,就是摊出多余的利益或损失后的成本,由于购买债券有可能多花钱,也有可能少花钱,也有可能花的钱和面值一样,所以为了准确反映实际利率,而采用摊余成本:
比如:
1.面值1000,票面利率55%,5年期,花了1000,那么实际利率也是5%,这时每一期的摊余成本都是一样;
2.面值1000,票面利率5%,5年期,花了1200,这时多花钱了,那么相对以后能获得的利息而言,本来花1000,可以得到50 * 5 =250元的利息,但现在多花了200,相当于花1200去得到250元的利息,那么与票面5%的利率相比,实际利率就没有那么多了;
3.如果少花钱,实际利率就多了。
【3】折现就是为了求出将来可以得到的本息(承以上,1000+250=1250元),相对于今天投入的钱(比如多投了200元),计算出实际的利率。
⑹ 长期股权投资的摊余成本,老是不明白,图上说的什么意思,请不要复制粘贴
摊余成本分2种情况
以债券为例有1.定期还本付息(对应你上面1100-60)、2一次还本付息(对应你上面的900+60)。
定期还本付息
每期拿到的利息从本金中减掉,下期计息就是那个差额
一次还本付息
每期利息累加到本金上,下期计息就是那个和。可以私下理解为复利,但不完全准确。
⑺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如何计量
其实你所问的问题源于你对概念的理解不深,或者可能混淆了。
是这样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四种:形成合并(所占股份达50%以上),合营(50%),联营(20%-50%),三无(这里是指无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没报价,也无公允的,简称三无)。
1,对于合并,其交易当中直接相关费用进入损益。怎么理解呢?因为你想,既然是合并,年末是要编合并报表的,如果直接相关费用计入成本中,为什么呢?因为合并的时候可能产生商誉(当然这是对于非同一控制下而言)。商誉=合并方付出东西的公允价与取得对方净资产份额公允价的差额。如果把直接相关费用算到合并成本中,就是合并方付出东西的公允价里,商誉就会虚增,资产就会虚增咯。而商誉是不辨认的,费用很明显是可辩认的。所以合并的直接相关费用要计到当期损益中去。而。
2,合并以外的方式不需要编制和被投资单位的合并报表,所以计到合并成本中,是因为把它看作一项资产的买卖进行处理,相交费用进成本。
你题目中第一题,份额达到20%,明显是联营投资。
第二题,份额达到60%,明天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⑻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计量和后续计量
1、如果是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即由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那么初始计量是以“取得的对方(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而不是你说的以“对方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即由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要用成本法,而不是权益法,这是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3、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
4)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很多人喜欢记为“两头成本法,中间权益法”,希望能帮到你。
⑼ 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成本计量问题
提问者从根本上就搞错了。权益法、成本法核算都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和初始投资成本没关系。
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就是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实际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之和,所以A是正确的。
根据题意,后续计量时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大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以D也是对的。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⑽ 练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购入时
借: 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0
贷:银行存款 1030
(2)18年12月31日
借: 应收利息 40
贷: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92(票面利息40-投资收益37.08)
投资收益 37.08(期初摊余成本1030*实际利率3.6%)
(3)19年1月1日收到利息时
借: 银行存款 40
贷: 应收利息 40
(4)19年12月31日
借: 应收利息 40
贷: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03
投资收益 36.97 (18年期末摊余成本1027.08*3.6%)
(5)2020年1月1日
借: 银行存款 40
贷: 应收利息 40
借:银行存款 1035
贷: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4.05
投资收益 10.95
以上单位均为万元,小数点保留两位小数,如果题目要求不一致的,答案数字会有细微的差距。而且此题的实际利率,是低于3%的,但是在实际做题时,按照题干提供的数据,直接核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