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士康上市最新消息 富士康上市是借壳还是ipo
2月9日台资企业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看”)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书申报稿刊载于证监会的官网上,富士康拟在上交所IPO。这引起巨大关注,金融行业已经有猜测称,如能顺利上市,富士康的市值或将超5000亿元。
富士康的前身是福匠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6日,尽管公司的历史尚不足3年,但盈利情况相当亮眼。招股书申报稿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富士康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额分别为143.5亿、143.7亿和158.7亿元。
一家年轻的企业之所以能有碾压A股九成以上上市企业的净利润,主要因为富士康是一家控股型企业,实际主营业务由下属子公司负责,公司主要负责对相关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资和管理。截止2017年12月31日,富士康拥有全资及控股境内子公司31家,全资及控股境外子公司29家。
富士康的股权构成也相当的复杂,目前的控股股东为中坚公司,鸿海精密间接持有中坚公司100%权益,中坚公司占富士康41.1443%股权。此外,富士康还有32个股东,绝大部分股东为企业。
这么一家巨无霸型的企业,跟多家关联公司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证监会在对招股书申报稿的第一次反馈中针对资金、人事、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多个有关企业经营独立性的问题。
庞大的商业版图
富士康是鸿海精密有意腾挪倒转出来的资产。招股书申报稿披露,鸿海精密此前对体系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相关资产进行整合,然后由富士康以发行新股和现金的方式收购鸿海精密下属部分境内子公司股权和资产,以现金方式收购鸿海精密下属部分境外子公司股权和资产。富士康在2017年有频繁的并购举动。
整合后的企业冲击IPO,可谓是将富士康集团庞大的商业版图展示在公众面前。富士康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客户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华为、联想、Nokia等,除开国内的布局,国际上生产销售服务体系覆盖东南亚、北美和欧洲。富士康的客户集中度非常高,2015~2017年期间,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到当期营业收入的7成比例以上。
坐拥电子行业多名巨头客户、业务布局广泛的富士康虽然净利润比较可观,实则利润率并不高。2015~2017年,富士康每年的综合毛利率都只在10%左右,原材料成本占到营业成本的9成比例。据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富士康的原材料主要采用buy and sell模式,这种模式在国际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并不少见,采购商向制造商销售部分原材料,制造商拿到材料后加工成产品销售给采购商,因此对于制造商来说,采购商是其客户,也有可能是其上游供应商。这种模式下,如果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制造商的话语权会进一步被削弱。
以生产iPhone闻名于世界的富士康已经不满足于当一个代工企业,头顶着“工业互联网”称谓,尽管这被证监会要求说明原因以及解释这一称谓是否客观准确,但依然可以看出富士康正往智能制造方向转型。
富士康拟募集资金的用途也显示了未来的方向。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募集资金将投入于8大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讯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互联网互联互通、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以上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72.5亿元。
富士康认为,自身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拿地、建厂、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原材料和其他存货会占用更多的流动资金,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也需要投入,此前融资渠道比较匮乏,需进一步拓展,选择上市。
经营独立性受关注
对于富士康的上市申报,证监会在第一次反馈中回复了上万字,除了要求补充财务信息、补充应对外部风险的措施外,非常关注发行人的独立性问题。
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和律师对富士康是否有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发表明确意见,要求核实富士康与鸿海精密控制的其他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存在人员、资产、业务、技术混同的情形,是否存在订单获取依赖鸿海精密控制的其他公司。
2015年~2017年,富士康向关联方采购商品金额均超200亿元,均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10%左右。富士康在近3年来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的金额逐年下降,从780亿元的规模下降到400亿元,但证监会依然要求说明关联交易决策是否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定价是否公允。富士康应收关联方代垫付款项余额从2016年末的3.6亿元增长到6.6亿元,被要求说明原因。
富士康从鸿海精密及其子公司受让49项商标,被许可使用“富士康”“Foxconn”两项商标,受让2771项专利权和1009项专利申请权,受让15项软件著作权。证监会要求说明被允许使用的商标、专利是否属于富士康的主要商标、专利,是否影响了发行人资产的完整性。
富士康的营业收入由多家子公司贡献,证监会要求说明对下属公司管控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并让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有限性。
综合以上情况看富士康走的是IPO不是借壳上市。
2. 台湾代工巨头——鸿海精密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
鸿海是台湾的公司,它在大陆开的分厂都叫富士康。是最大的代工厂之一
3. 鸿海精密工业股在哪上市交易
2005年2月3日,FIH(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4. 台湾鸿海公司的股票股价多少
台币47一股
5. 富士康所配发员工股(鸿海股票)绑定的银行卡丢了怎么办
用身分证去补办嘛,当时登陆的时候是填了你身边证号码的名字的,所以现在去补办就可以了,希望能帮到你
6. 富士康老总是谁
郭台铭,下面是他的简介
郭台铭_1950出生
1971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
1974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获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98名
2001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2010获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36名
2010为富士康员工大幅加薪,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不爱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的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真不知道他赚那么多钱来干什么?这位曾经四次蝉联《福布斯》杂志“台湾科技首富”在1974年,其公司规模不过30万元台币。这时候的鸿海精密企业只是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77年经营有点起色的时候,台湾的地价开始上升,房地产开始红火起来,地价整整翻了一番,郭台铭却没有急功近利将模具厂卖掉购买土地。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鸿海精密陆续建立起来的电镀部门与冲压厂迅速拉开了与同行业的距离,并在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郭台铭的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郭台铭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早在1987年,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他抛下董事长的身份只身赴美,每天拎着公文包卖连接器。在接连吃闭门羹的情况下,郭台铭在康柏总部旁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最快当天就能看到模型,逼得康柏无法忽视其存在,双方的生意大门最终开启,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
拥有几十亿美元身价的郭台铭为人十分低调,一直恪守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演说、不任意拍照的“三不”原则,每年只在6月一年一次的股东大会上露一次面,为记者、投资法人、外资企业上一堂“电子业未来前景与布局”的年度大课。课上,所有的人一律平等。即使是远道赶来的外资法人因搭不上飞机,请他另行安排时间,他也只会客气地表示“没关系,明年还有机会”。
如果说鸿海精密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有点陌生,不过如果说富士康(Foxconn)恐怕知道的人就多得多了;很多人选择主板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有没有使用富士康的原件?世界知名的PC品牌机中,使用富士康产品的数不胜数,如Dell、HP(包括Compaq)、IBM...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其中,在深圳的公司占地1600余亩,今年上半年仅出口就超过9亿美元。为适应全球资讯行业急剧发展的需求,集团实施了“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的策略,预计在深圳的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加上昆山基地,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现在鸿海已经成为大陆第二大的出口商。
作为一位商界强人,郭台铭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大陆、美国、台湾、欧洲各地跑,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经常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也不知道疲倦。从1974年以生产黑白电视零件起家后,他不曾休过三天以上的假。郭台铭认为,领导者的睡眠时间不应该多于属下,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对共同奋斗的兄弟,郭台铭有福同享,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并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形容他。
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的目标就很明确,即把公司发展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业。他说:“阿里山的神木(台湾著名的风景之一)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现在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几乎包办所有资讯科技类产品代工,并且已经超越台积电,成为台湾业绩最高的民营公司。
别以为五十多岁的郭台铭会因此意气风发,事实上他一直低调地拓展事业,尽量回避媒体。鸿海的客户不希望他们的零件商锋头过健。就连公司总部,郭台铭都刻意远离科技大厂聚集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选在较不为人知的土城工业区。
不经营品牌,鸿海和知名品牌一起在全球并肩赛跑,靠的又是什幺样的竞争力?郭台铭谈到了他的观察:目前全球景气其实没有恢复,只是在结构性的调整,全球大厂积极转型,把制造的一端,外包给最有效率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EMS)。
郭台铭算是中国最大的“财主”之一,可是生活却很节省,不过,每年在台湾的尾牙庆祝会,他是大手笔的犒赏员工,以尾牙为例,总奖金达到二亿三千万元台币,个人最大奖则是鸿海股票一百五十张,市值二千七百六十万元台币,以往都是以聚餐方式举办尾牙,但是,这一次尾牙很不一样,地点选择在鸿海总部所在地的台北县,且不采聚餐形式,并让员工与家属一同与会,尤其更具有意义的是,将省下来的三百余万元台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郭台铭对自己的亲人,只要是共同创业者,有功劳,则是破格提拔,工作标准严格、讲求效率,赏罚分明,如果员工出货发生闪失,则会毫不留情的当场指责。他是一位站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的领导人,他跑遍全球,一年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海外各个分公司之间搭着飞机来回的开会,由于看好大陆商机,自七十八年以来,鸿海致力大陆发展,生产线主要布局在大陆,因此,在大陆的时间比在台湾要多。他说:“在快速成长的企业,领袖应该要多一点霸气。”郭给人的印象也是霸气十足,但却说:“不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很霸气,其实我这个人很好相处。我只不过是一个很理性的工作者。”
7. A股IPO产业链公司受关注 富士康产业链概念股有哪
2017年年末,鸿海精密董事会通过子公司富士康股份申请在上交所上市提案,富士康的IPO进程在那一刻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富士康的市值或将超过5000亿元。2018年3月4日,证监会网站发布消息,将于2018年3月8日召开发审会,审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等3C产品研发制造,广泛涉足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云运算服务及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
目前的富士康正在从“全球大型代工厂”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如果成功上市,那将有望成为A股的科技股巨头。据消息透露,此次IPO募集资金超过270亿元,主要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等八个方面。
如果富士康IPO成功,相关公司将有所受益,比如富士康的一些供应商和服务商,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富士康相关概念股。一些股票已出现异动,大家可以重点关注。
8. 富士康集团的中国大陆股票代码是多少
截止2019年7月,富士康集团没有在大陆上市。
由其成立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138.SH,股票简称则是工业富联。
2015年3月6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于成立。
2018年3月8日,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召开2018年第41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2018年5月11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上交所上市(股票名称:工业富联)。上市首日开盘涨44.01%,股价达到19.83元,市值达到3905.58亿元,超过海康威视。
2018年6月10日,东方明珠公告称,与富士康集团以及富士康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互联网电视(OTT)、物联网智慧城市、8K领域及海外项目等方面展开合作。
2018年6月11日早间,工业富联开盘涨停,报21.81元,市值达到4296亿元。
经营范围
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通讯系统研发;企业管理服务;从事电子产品及其零配件的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及其它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等。
9. 富士康要在上交所上市了吗
富士康在2018年05月24日在上交所上市了。它在上交所的名字叫做工业富联。
IPO募投项目拟发行19.7亿股,拟募集271亿元,其发行时市值则达2712亿元。
在招股说明书中,富士康披露了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等八大领域。
市场认为,相比于此前预期,询价后13.77元/股的富士康发行定价似乎显得偏低。
事实上,14.04元/股才是多数机构的预估价。据公告披露,在剔除无效报价后,全部参与初步询价的配售对象的报价中位数为14.04元/股。
而六大类机构(公募基金、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及QFII)报价的中位数也为14.04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