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私募基金公司受到证监会监管,证监会会给合格的私募基金颁发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私募基金公司所有的项目必须在证监会备案才可募集。投诉也是向证监会投诉。
『贰』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所投资的企业全部亏损严重,后果是什么
既然是私募的股权和基金成立的公司,其资产没有经过产权认证,如果投资的企业全部亏损严重,那么私幕的基金也会按股权比例亏损严重,也就是风险投资,利润风险的道理。
『叁』 私募基金违约销售人员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由投资者书面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应当制作风险揭示书,由投资者签字确认等。销售机构在推介私募基金产品时未能根据私募基金的风险和投资人的实际状况履行适当的告知说明义务,未能确保投资人在充分了解投资标的及其风险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销售机构存在具有重大过错,销售机构应对投资人受有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肆』 私募基金怎样维权,合同是另外一个有职业资格
私人股权投资(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
第一,私募基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基金,主要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第二,私募基金通常只在“小圈子里”(仅面向特定的少数投资者)筹集资本;第三,私募基金的销售、赎回等运作经过具有私下商量和依靠个人间信任等特征;第四,私募基金的投资起点通常较高,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等组织组织,通常都要求具有特定规模的财产;第五,私募基金通常不得利用公开传媒等进行广告宣传,即不得公开地吸引和招徕投资者;第六,私募基金的基金发起人、基金管理人通常也会以自有的资本进行投资,从而形成利益捆绑、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第七,私募基金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即政府通常不对其进行严格规制;第八,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不严格;第九,私募基金的保密度较高;第十,私募基金的反应较为迅速,具有非常灵敏自由的运作空间;第十一,私募基金的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即高收益的机率相对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七章违约责任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伍』 私募基金到期不兑付的情况是怎样的
股权私募基金到期不能兑付,如果当事人有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下签订的合同,基金公司有违约等行为等证据,协商不成,起诉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1)设立某“投资公司”,该“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有价证券投资;
(2)“投资公司”的股东数目不要多,出资额都要比较大,既保证私募性质,又要有较大的资金规模;
(3)“投资公司”的资金交由资金管理人管理,按国际惯例,管理人收取资金管理费与效益激励费,并打入“投资公司”的运营成本;
(4)“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每年在某个特定的时点重新登记一次,进行名义上的增资扩股或减资缩股,如有需要,出资人每年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将其出资赎回一次,在其他时间投资者之间可以进行股权协议转让或上柜交易。该“投资公司”实质上就是一种随时扩募,但每年只赎回一次的公司式私募基金。
『陆』 投资的项目基金逾期怎么维权
私募基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断链,出现问题后,刑事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行联合起来维权,争取与相关负责人达成还款计划,再依据此计划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这样有利于事情的尽快解决。
一、私募基金逾期或违约的而主要原因分析
现实中,私募基金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控不严、第三方监管缺位、管理团队利欲熏心、GP权利过大、LP忽视权利行使等,以上都是问题产生的表面原因、形式原因,真正的问题在于私募基金资金链断链,无法支付高额利息,导致相关负责人跑路,相关问题随之产生。
通过公安机关对几个基金跑路案件的调查发现,资金断链的主要原因是私募基金公司编造部分虚假的、不存在的一些项目,以吸引投资人的投资,但是,当到了支付相关高额利息的时候,却没有了资金来源。如果基金公司仅仅是编造了一个虚假项目,那么其他真实项目的投资盈利,可能会填补相应的利息,但是虚假的项目多了,造成的资金缺口会比较大,填补起来就存在困难,加上经济形势不好,问题就会很容易发生。
在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相关基金负责人交待,他们当初做项目的时候,都是真的项目、好的项目,由于利息较高、好项目比较难找,投资盈利短时间内又无法实现,为了支付高额利息,他们不得不编造一些假项目,以吸引投资人的投资,用这些投资款再支付前期的相应利息。
当相关基金负责人发展到这个程度,那么他们就涉嫌构成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他们已经走上了刑事犯罪的不归路,将会面临牢狱之灾。但如果基金公司做的都是真实存在的项目,而且相关的投资款也确实投在了这些项目上,并没有进行挪用,只是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导致投资盈利困难,造成了无法支付相应利息,那么他们是不构成犯罪。
『柒』 私募基金到期不兑付,还要补签合同怎么办
可以的,去年7月,国家证监会已经开始颁发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正规的私募基金的所有项目都需要国会审批才可以募集,因此受到严格监管,私募基金兑付出现问题,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捌』 私募基金违约怎么处理
这要看基金违约的类型和性质,不同的违约情形,处理思路和策略会有不同。
『玖』 LP出资违约怎么办
但是,所有私募股权基金对于违约LP的实质性处罚一般有三大方式。 我国《合伙企业法》的相关条款对于LP的出资违约行为给予了明确规定。例如,该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又如,该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有限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按期足额缴纳出资;未按期足额缴纳的,应当承担补缴义务,并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违约责任。”再如,该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一)未履行出资义务;……” 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实践操作中,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对于LP的出资违约行为,一般会设定“宽限期”和“实质性处罚”两个阶段的处罚程序: 首先,将给予违约LP一定的宽限期。一般而言,私募股权基金都会给予出资违约的LP一段时间的宽限期,多为十五日至三十日之间。但是,在这段宽限期内,基金已经开始向该违约LP按日计收迟延出资违约金,而迟延出资违约金的收取费率一般为每日万分之五至千分之五不等。而如果该违约LP在该段宽限期内履行了出资义务,那么该LP除了需要支付迟延出资违约金之外就不需要承担其他违约责任了。 其次,在宽限期之后进行实质性处罚。如果经过上述的宽限期之后,该违约LP仍未完全履行其出资义务,那么该基金就将对该违约LP进行实质性处罚。对违约LP进行实质性处罚的执行人一般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这不仅是由于对于违约LP执行处罚本身属于一种具体的合伙事务执行行为,需要由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同时还是因为,LP的出资违约行为直接损害的主体就是执行事务合伙人,这种出资违约行为将给执行事务合伙人实际运营PE基金带来直接的阻碍、甚至困难。 对于实质性处罚,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其一:禁止该违约LP的后续出资,即取消其履行本期出资的权利/义务以及参与后续出资的权利/义务,而对于尚未进行任何出资的违约LP而言,则有权利将其直接除名。其二:针对该违约LP已缴付的出资部分进行处罚,即GP有权利单方面宣告该违约LP丧失其已缴付出资部分的一定比例的收益权、乃至所有权。其三:要求违约LP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由于不同私募股权基金内部LP与GP之间博弈能力的差异,这些基金对于LP违约行为的实质性处罚一般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但是,所有私募股权基金对于违约LP的实质性处罚基本上都是以上三种方式的不同组合,或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一般而言,对于尚未进行任何实际出资的LP而言,GP就会选择上述的第一种与第三种方式的结合;而对于已经存在一定实际出资的LP而言,GP就会选择上述的第一种与第二种方式的结合。 此外,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对于违约LP要求其承担违约金的情况,虽然在LPA中可能会存在此类的约定,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一般GP都不会使用该条款。这是因为,一方面,LP无法履行出资义务就表明了其缺乏资金,为此,即使这时GP要求LP支付违约金,该LP一般也无力履行;另一方面,在LP不配合的情况下,GP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LP支付违约金,而这种司法解决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需要极大成本,而且也会彻底断送GP与LP之间未来商业合作的可能性。所以,一般成熟的GP都鲜有使用这一“杀手锏”的。 此外,在执行LP出资违约条款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关于违约LP已出资部分丧失权利的比例问题 针对已经部分地履行了出资义务的LP的处罚,最为严重的当属GP宣布该LP已经实际出资的部分丧失一定比例的权利这种处罚方式。在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实践操作中,基于惩罚性、合理性以及保持与该LP未来合作可能性等多方面考虑,大部分基金均采取10%-30%之间的处罚比例,而以15%-20%最为常见。此外,处罚标的也限于已经实际出资部分的收益权,而对于该已经实际出资部分的所有权仍归该违约LP所有。 其次,关于处理违约LP未出资份额的问题 对于违约LP应缴而未缴的出资份额,在实践操作中,一般采取以下方式处理:其一:各守约的LP与GP有权利按照其各自原始认缴出资比例分配该出资份额,而如果出现合伙人放弃行使该项权利的,则由其他愿意行使该权利的合伙人按照他们相互之间的原始出资比例分享该出资份额。其二:如果所有守约合伙人都不愿意认购该部分出资份额,同时存在原合伙人之外的第三人希望进入该私募股权基金的情况时,那么就可以由该第三人作为新入伙合伙人承担该部分出资份额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三:如果所有守约合伙人都不愿意承担该出资份额,而且也不存在第三人希望进入该私募股权基金的情况,那么该基金只能相应减少原基金的认缴出资总额。此外,对于这一问题,LP还需要注意两点:其一,与第三人相比,原守约LP当然应该具有优先认购该部分出资份额的权利;其二,在该部分出资份额被认缴完毕之后,LP应该要求基金尽快向工商部门办理合伙人出资份额变更登记备案手续,从而使得这种出资份额的变更具有公示性,以防止未来出现任何可能的矛盾与纠纷。 另外,对于违约LP所丧失的出资份额权益由谁来享有的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一般存在两种方式:其一是由GP单独享有,其二是由全体守约合伙人共同享有。这两种方式相互比较,显然后者具有更大的合理性。这是因为,从LPA的法理上分析,既然LPA是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而形成的协议,那么合伙人之间就互负义务与责任,一个合伙人的违约行为对所有守约合伙人都会产生影响、甚至损害,因此该违约合伙人就需要对所有守约合伙人给予赔偿,同时所有守约合伙人也都具有相同的权利去获得这种赔偿。当然,这种“相同的权利”是指相同的参与权,即一般是指所有守约合伙人按照各自的认缴出资比例分享这一权益。当然,由GP单独享有该部分权益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因为,由于GP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尤其在基金设立过程中主要是GP付出时间、精力以及其他成本,因此,当LP出资违约时,当然GP会遭受较为明显的损失,而其他守约LP几乎没有遭受实际损失或者遭受的损失不明显。对于这种主张,我们不应该一概否认其合理性。只是相对而言,由全体守约合伙人共同分享这部分收益比较容易取得合伙人的一致意见,有利于形成和谐友好的GP与LP关系,而且实际操作也比较简便易行。当然,在实践操作中,GP与LP还可以探讨,根据各方不同的实际损失设计出GP获得大部分收益,而LP只获得小部分收益的灵活处理方式。 (石育斌 法学博士 ?基母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拾』 股权私募基金到期不能兑付,投资者怎样维权
向基金业协会举报 像证监部门投诉。 如果违约还可以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