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有什么区别
私募股权基金是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追求的不是股权收益,而是通过上市、管理层收购和并购等股权转让路径出售股权而获利。
私募股权基金特点介绍:
私募资金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对象范围相对公募基金要窄,但是其募集对象都是资金实力雄厚、资本构成质量较高的机构或个人,这使得其募集的资金在质量和数量上不一定亚于公募基金。可以是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是机构投资者。
股权投资
除单纯的股权投资外,出现了变相的股权投资方式(如以可转换债券或附认股权公司债等方式投资),和以股权投资为主、债权投资为辅的组合型投资方式。
风险大
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首先源于其相对较长的投资周期。因此,私募股权基金想要获利,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不仅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还要为企业带来利益,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
参与管理
一般而言,私募股权基金中有一支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经验,能够帮助企业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进行改进。但是,私募股权投资者仅仅以参与企业管理,而不以控制企业为目的。
②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中“股权转让”和“股份回购”有区别吗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股权回购是公司原股东A将股份转让给第三人B,然后一定时期后B再将股份转让给A,A必须是之前转让给B的那个人。
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已有很多,包括阳光私募股权基金等等。私募股权基金的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普通基金是为中产阶级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为机构和富人投资。第二,望文生义,一个是公募,一个是私募。第三,前者投资上市后公司,后者投资上市前公司,所以利润大很多。第四是前者投资报酬率论百分比,后者投资报酬率论倍。第五是后者熊市、牛市都能做。所以后者远远是胜于前者。公募股权投资相对于“公众股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未上市的公司股权,这里的“私募”指的是所投资公司为未上市的“私”有公司;而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向投资者筹集资金进行管理并投资于证券市场(多为公共二级市场)的基金,主要区别于共同基金(mutualfund)等公募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的投资产品,是以二级市场债权等流动性远高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在美国,私募股权市场出现于1945年,参与其中的各家基金表现始终超过美国私募证券投资市场的参与者。
③ "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所进行的股权投资转让",与"正常投资公司对股权收购转让"两者有什么区别两种投资公司区别
基金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设立基金来募集
而普通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一般是股东提供
④ 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什么意思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从2017年开始,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试点,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10%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
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将有5万亿-10万亿元量级规模的国有资本充实到社保基金,这对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充分体现代际公平和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作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国资划转社保基金,其看点在哪?
养老金缺口凸显是主因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同时65岁以上人口也达到7%,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趋势。截至2016年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3亿,占比达到16.7%,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1.5亿,占比10.8%。
另外,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问题。其中,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职工并没有实质性缴费的积累,采用“视同缴费年限”方式,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隐性缺口。同时,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基础不稳固,部分地区存在低水平、不稳定和粗放型的现象。《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7》中的数据显示,仅24%的企业社保缴费基数合规。
不过,从整体上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良好。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16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本年收入28519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2407亿元,财政补贴收入4291亿元,支出25782亿元,年收支结余273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6577亿元。再算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末滚存结余539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超过了4万亿元。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结余的同时,部分地区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显示,2016年我国有7个省份当期收不抵支,分别是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和青海。其中,黑龙江的收支情况最严峻,2016年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累计结余为-232亿元。
在此背景下,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应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的状况,扩展社保基金的来源渠道,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迫切需求。
这一次,《方案》的出台,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除了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代际公平外,还可以大大增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充实社保基金,政策几经演变
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和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并不直接支付养老金待遇,主要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基本养老金体系出现缺口时,对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进行补充、调剂,弥补部分差额。
自全国社保基金成立以来,社会各方对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弥补养老金制度缺口的呼声一直很高。其实,早在2001年推出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提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构成中应包括国有股减持划入的资金以及股权资产,当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争议和市场波动。
从2001年开始,我国一共出台了三个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政策,分别是2001年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2017年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从“减持”、“转持”到“划转”,体现了国家对于推动全国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路。
2015年,山东率先出台了《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方案》,把省属471家国有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省社会保障基金。以2014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山东已有18家企业划转国有资本共计180.65亿元。
本次《方案》则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本的划转范围和划转对象,还规定了划转比例、划转程序与划转步骤,同时对承接主体在加强资本管理和收益管理方面也提出了原则要求。同时,《方案》提出,按照试点先行、分级组织、稳步推进的原则完成划转工作,分两步完成划转工作,并明确配套措施、组织实施工作内容。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利企利民
财政部表示,主要划转对象是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的股权,一般不涉及上市企业。在划转对象方面,《方案》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已完成公司制改革的,直接划转企业集团的股权;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未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抓紧推进改革,改制后按要求划转企业集团的股权。
因此,划转部分股权充实社保基金,将会有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企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社保基金等承接主体,通过国有资本运作,扩大了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式和渠道,实现国有股权多元化持有,推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对于民众而言,《方案》有利于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增进民生福祉,这也是民众长期以来的呼声。
其实,划转部分股权充实社保基金,可以弥补企业职工基本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自我造血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特别是《方案》提出,基本目标是弥补企业职工基本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加快,可能也会存在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问题,因为在相关文件中,和企业职工养老金一样,事业单位也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规定。
“视同缴费年限”是职工在原有单位保障体制下形成的退休金权益,由于原有单位保障体制没有缴费积累,“视同缴费年限”产生的“过渡性养老金”等同于从外部嵌入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 “养老金债务”,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隐性的缺口。
通过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可以弥补这一历史原因造成的缺口,而不是通过提高缴费率和转移到下一代人来实现,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代际公平,还能减轻下一代的养老保险负担。
除了上述看点外,在国有资本承接主体方面,《方案》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在中央层面,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单独核算,接受考核和监督。条件成熟时,经批准,社保基金会可组建养老金管理公司,独立运营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
在地方层面,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国有独资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运营,也可将划转的国有股权委托本省(区、市)具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的公司专户管理。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约为20423.28亿元。全国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37%,累计投资收益额8227.31亿元。
可以预期,全国社保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不断增厚,社保基金也可以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扩大社会保障战略储备。
对地方层面而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同样在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推动地方国企股权改革、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大有可为,同时也能为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提供可行的路径。
抓住关键问题,落实细节
其实,在划转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关键性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逐步去解决,不断落实细节。
《方案》指出,分两步进行划转工作,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2018年分批划转其他符合条件的中央管理企业、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以及中央金融机构的国有股权。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地方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划转工作。
国有股权情况错综复杂,至今尚未有公开披露的数据来说明具体的规模,因此估算具体多少规模可以划转也尚难有定论。
不过,在划转过程中,明确具体的划转企业名单、方式、时间则成为较为关键的问题。
本次划转的基本目标是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短期缺口,规定社保基金会及各省(区、市)国有独资公司等承接主体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一方面,需建立国有企业股权分红的相关制度,保障承接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需坚决避免承接主体简单变现国有资本,制定相关的规程。
在资本管理方面,社保基金会及各省(区、市)国有独资公司等承接主体主要是作为财务投资者,享有所划入国有股权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一般不向企业派出董事。必要时,经批准可向企业派出董事。
作为财务投资者,10%的股权能否对国企大股东进行制衡,能否改善企业治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创造更多收益,值得思考。同时,虽然“必要时”,承接主体经批准才可派出董事,但由于划转企业数目较大,承接主体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储备。因此,国家需要统筹安排,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加强后续的支持安排。
在此以前,参与划转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较为充分。而此次《方案》规定划转的划转对象是全部的国有资本。在股权划转以后,由于很多公司未上市,经营管理信息的披露与监管存在较大的挑战。如何对承接主体的运营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对管理结果进行考核,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国企情况错综复杂、经营情况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成为企业股东后,社保基金等承接主体享受股权分红收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企业经营的各种风险。在尽力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需要建立风险防范措施。
⑤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范围、对象、比例和承接主体是什么
11月9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公布,对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范围、对象、比例和承接主体作了明确的规定:
(四)承接主体。划转的国有股权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单独核算,接受考核和监督。条件成熟时,经批准,社保基金会可组建养老金管理公司,独立运营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
划转的地方企业国有股权,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国有独资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运营。也可将划转的国有股权委托本省(区、市)具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的公司专户管理。
⑥ 外资,国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哪些限制
外商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的设立、运营问题:
(1)可否允许在华注册的外商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内资投资基金管理企业,依法面向特定的外国企业或者个人(简称“境外LP”)募集设立有限合伙制的外资股权基金。
1、是否将境外LP的出资比例限定在基金认缴资本总额的一定比例(例如50%)以下;
2、境外LP是否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
3、募集设立外资股权基金的外商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内资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是否需要具备特殊的资质条件。
中外合作各方通过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企业。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商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份额无强制性要求;企业采取灵活的组织管理、利润分配、风险负担方式。故此种合营称为契约式合营。
(6)国有股权投资基金接受划转扩展阅读:
主要法律法规:
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而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体系,其中重要的法律。
法规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等。除此之外,外商投资企业的主管部门(商务部)和相关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还颁布了大量的部门规章。
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及其《补充规定》、《关于举办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中外合资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审批原则和审查要点》等。
⑦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有哪些
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IPO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一般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投资的企业经营达到理想状态时进行。当被投资的企业公开上市后,私募基金再逐渐减持该公司股份,并将股权资本转化为现金形态。IPO 可以使投资者持有的不可流通的股份转变为可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实现资本的盈利性和流动性。根据Bygraveand和Timmons的研究发现,IPO 退出方式可以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获得最大幅度的收益。
IPO退出方式主要的有利之处在于:
1、能够让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
对于PE的投资方来说,通过IPO退出能使其获得较其他方式更为可观的收益,一般可达投资金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尤其是在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目标企业公开上市的股票价格相应较高,基金公司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所持股份,可以获得超过预期水平的高收益。例如2007 年11 月6 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融资额高达15 亿美元,其投资者软银、高盛约获得超过34倍的收益率。IPO是金融投资市场对被投资企业价值评估的回归和投资的价值凸显,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使得PE退出获得高额的回报。
2、是实现投资者、企业管理层、企业自身三方利益最大化的理想途径。
在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所持股份也会因股市较高的市盈率而获得大幅增值,若在二级市场套现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被投资企业也由私人企业变为公众企业,除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外,更增强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IPO所募集的资金有力地保障了企业规模经济和战略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扩张的需求。企业为成功上市经历的股改、完善治理结构、清理不良资产的过程,也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从而对企业长期发展有着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3、有利于提高PE的知名度。
目标企业IPO的成功,实际是对私募股权基金资本运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肯定,不仅提高了目标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私募股权基金的知名度。一方面,私募股权基金通过IPO退出所获得的丰厚收益将吸引更多有着强烈投资愿望和一定资金实力的投资者前来投资,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轮私募股权投资。另一方面,在市场优质项目源较为匮乏的时期,IPO退出的成功也会扩大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为其获得优质企业项目资源创造了条件。
IPO作为最理想的退出方式,具有实现PE和目标企业双赢的效果。但就现实情况来看,IPO退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1、上市门槛高。
各国股票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都比较高,因为涉及到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对其监管十分严格。拟上市企业需要满足诸如主体资格、经营年限、公司治理方面的较高规范和要求,使得大批企业望而却步,而PE的投资收益也可能因为退出渠道不顺畅而有所减少甚至发生亏损。鉴于此,创业板上市成为了新兴中小企业的第一选择。
2、IPO所需时间长、机会成本高。
即使被投资企业满足上市条件,繁琐的上市程序使得企业从申请上市到实现上市交易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再加上对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内的原始股东持股锁定期的规定,PE从投资到真正退出之间的周期相当长。从机会成本考虑,在等待IPO退出过程中,市场上一定存在很多投资机遇,可能会错失更好的投资项目。
⑧ 政府设立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形成企业产权对外转让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成立基金可以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如下三种:
(一)个人独资企业;
(二)合伙企业;
(三)公司企业。
实践中,一般采用合伙企业和公司两种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下称“《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合伙企业法》所称“无限连带责任”,是无限责任与连带责任的结合。所谓无限责任,是指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在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普通合伙人将以其法人或组织财产或自然人的个人财产清偿不足部分。所谓连带责任,是指合伙企业债权人可以向任何一个普通合伙人主张权利,要求其承担无限责任,被追偿合伙人无力清偿或不能足额清偿的,其他合伙人负有偿还全部或未清偿部分合伙债务的责任。普通合伙人不得以其出资份额大小、已超过合伙协议约定的亏损分担比例等任何理由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公司法》”)规定,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因此,合伙企业与公司两种基金组织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出资人的对基金债务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合伙制基金的普通合伙人要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出资人的风险较大。
二、合伙制基金自然人合伙人的出资形式
自然人直接投资于合伙制基金,可以成为普通合伙人或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因此,合伙人欲执行合伙事务,应当成为普通合伙人,但需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自然人可以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在实际上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执行合伙事务,管理基金。即:自然人可以通过设立中间公司制合伙人作为合伙制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自然人对公司制合伙人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三、基金的税务分析
(一)基金自身的税务问题分析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基金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税种如下:
1.营业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的规定,基金进行非上市股权投资,不征收营业税。基金通过二级市股票交易退出时,属于营业税“金融保险业”税目,应以股票买卖价差为营业额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管理企业取得的管理收益按“服务业”税目征收5%的营业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以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在城市市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的费率为3%。
3.房产税。基金的自有房产应当缴纳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按1.2%的税率缴纳。
4.城镇土地使用税。基金的自有土地使用权应当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用使用税实行定额税率,税率由地方政府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5.车船税。基金的自有和实际管理的车辆应当缴纳车船税,车船税实行定额税率,税率由地方政府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6.印花税。基金书立、领受应税凭证应当缴纳印花税。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规定,基金投资时,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税目征税,税率为0.5‰。基金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时,应当按1‰缴纳印花税。根据原创《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上市公司股权出资有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7号)规定,投资人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进行出资而发生的股权转让行为,不属于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7.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下称“《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下称“159号文”)的有关众多规定,公司空间制基金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制基金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制基金本身不迅速缴纳企业所得税。
以上各税种,营业税和所得税是影响腾达基金出资人收益的主要税种。公司制基金和合伙制基金在税收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得税方面。
⑨ 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股价涨跌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啥影响
是利好。
国有股权无偿划拨带有极强的行政性,政府色彩较为浓厚,是中国资产重组中的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
股权无偿划转的优点在于:交易成本低,简便易行。政府直接参与,整个过程几乎没有阻力,而收购的成本也接近于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及区域产业调整。
政府参与这一重组行为的动机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在极端情况下,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时,地方政府为了维持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更好地利用“壳”资源,可以使有发展前景的大集团、大企业取代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前景黯淡的绩差公司。
股权无偿划转的标的只能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而且只能在国有资产的代表中进行转让。
股权无偿划拨是指国有股无偿划拨,国有股受让方一定为国有独资公司,其实质是公司控制权转移和管理层重组,目的是调整、理顺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利用优势公司管理经验重振处于困境中的上市公司。